“打開系統面闆。”
他的眼前,光幕一閃。
模闆:位極人臣
等級:8(滿級99)
經驗:5465/25000
開啓第五個模闆的要求:當前模闆滿級。
距離他上一次查看,已經過去很久,等級才提升了一級!
“這也太慢了!”
李憶安心裏不斷地吐槽,但是他接下來的計劃還未實行,等到開始實行,等級應該會直線上升。
他就是這麽安慰自己。
但想到在杭州所做的一切,積累那麽久,升級的經驗也就這麽一點,瞬間又不抱有多大的希望,畢竟這個模闆有點坑。
他渴望系統可以盡快升級,給出一些可以提升實力的東西,要不然他身世的問題,還有父母的事情,不知道何時才能有個結果。
隻能一直拖延下去。
“我還是太難了。”
李憶安心裏在想。
清晨。
李憶安和羅文林一起離開,泸津關就留給蘇烈駐守。
“李使君,你給我的東西,我昨晚都看完了。”
羅文林揉了揉眼眶,看他這般模樣,還是熬夜看下去的,黑眼圈很明顯,佩服道:“那份規劃寫得真好,我這輩子都想不出那麽好的規劃制度,剛開始來的人不是李孝恭将軍而是李使君,姚州就不會亂起來。”
李憶安問道:“羅使君覺得,能不能徹底地實行下去?”
羅文林想都不想就說道:“絕對可以!”
“我打算全部交給羅使君來實行,這也是一份政績,到姚安之後,羅使君先去聯系那羅達和達瓦,他們知道怎麽做的,要是有什麽弄不明白,你再來問我,這段時間我會一直留在姚安。”
李憶安不打算自己再出面,姚州的刺史不是他,而是羅文林,這些事情就應該讓羅文林去實行,他不好越線。
“這也是我應該做的!”
羅文林點頭答應下來。
他在姚州的名望和人脈,以及對姚州的了解,都要比李憶安好,做起來也更方便。
李憶安又說道:“除此之外,姚州管轄範圍内,各個縣城的官員大多是這裏家族的人擔任,也得改變一下。我會寫一封書信回去給陛下,讓他在前期派一部分官員南下,先替代一部分家族的官員,剩下的盡快在未來兩年時間之内更替完畢。”
羅文林馬上想起“流官”兩個字,羁縻府已經被李孝恭廢掉,但是有固定任期的流官還來不及設立。
如果成功地設立下來,那些家族在姚州的地位将會大大降低,再加上官辦學校等東西的普及,朝廷的力量會慢慢地滲透到姚州各處,之前那一套依靠西南首領治理西南的方法能丢到一邊去。
“要完成對姚州的滲透,還不容易。”
羅文林說道:“姚州那麽大一個地方,縣城也那麽多,逐漸地把家族的官員給撤下來可以做到,但很難,就怕官府會缺乏人手運轉。”
李憶安點頭道:“所以就得看達瓦和那羅達怎樣做了,隻要他們做得漂亮,問題不大,兩年之内肯定可以完成滲透。”
“還是李使君考慮得夠多。”
羅文林哈哈一笑。
他們走了好幾天,終于來到姚安。
羅文林先安排一個住處給李憶安,随後派人去聯系達瓦和那羅達。
時間又過去了幾天,達瓦他們那邊終于有消息回來。
“李使君,達瓦和那羅達主動撤掉一半他們家族的官員。”
羅文林回來說道。
“他們的動作那麽快?我們還沒有做好更替的準備,官府會沒有人運轉。”
李憶安沉思了片刻,又道:“姚州刺史府有多少閑職的官員?我不要當地人,我要的是姚州以外的官員。”
“八人!”
“把這八人,全部安排去那些縣城擔任縣令,他們兩家這樣做好是好,但會導緻官員接應不上來,有職位空缺。”
李憶安想着又說道:“但任命官員的權力我們沒有,要記住現在隻是代理,我這就寫信讓人送回長安報備,讓陛下盡快做出安排。”
羅文林說道:“但這樣還不夠。”
“剩下的由縣尉代理,他們不會把縣尉也撤走吧?”
“沒有,撤走的都是縣令,有一部分縣令以下的官員是姚州之外的人,這些是武德年間,太上皇安排進來的人。”
羅文林又道:“當年太上皇也有意要削減那些家族對姚州的控制,所以安插一部分人進來,但還未來得及完成就……”
接下來他應該想說,還未來得及實行就發生玄武門之變,最後成了現在這樣。
這種事情不是他可以議論,所以說到這裏,戛然而止,不敢再說下去。
“我大概明白了!”
李憶安說道。
原來首先有這個想法的人不是李憶安,李淵也是這麽想,可惜計劃來不及實行。
“羅使君,我想要向你拿一塊地。”
李憶安想到另外一件事,又道:“這塊地我的要求不多,是否貧地都沒所謂,隻要夠大,對普通百姓沒有影響,可否?”
“當然沒問題!”
羅使君想了一會,在姚州附近還真的有這樣一塊地,續道:“明天我讓人帶李使君去看看。”
“姚州的事情,麻煩羅使君了。”
李憶安又客氣地說道。
“不麻煩,一點都不麻煩。”
羅文林搖頭說道,做好了就是他的政績,而且不得不這樣做。
把他送走了後,李憶安又看到李德謇回來了。
“先生,我們在附近,又找到一片茶山!”
李德謇激動地跑進來。
他們現在最熱衷的是怎麽去找茶葉,随着市場的展開,茶葉越來越賺錢,他們比做什麽都要勤快。
“茶樹先收入到刺史府裏面,然後把這件事放一放,開春了我們再去采茶。”
李憶安說道:“現在我還有另外一個任務,你們想辦法幫我放出消息,說是刺史府要收購甘蔗,價格還不低。”
程處默不解地說道:“外面的甘蔗不少,都是無主之地的東西,我們需要的話,直接去收不就成了?”
李憶安解釋道:“我們自己去收是方便,但難以帶動姚州百姓的積極性,形不成産業鏈,先把消息放出去,至于地點的話,我過段時間再公布,讓他們先有一個準備。”
什麽産業鏈,他們都聽不懂,但先生這樣說,肯定不會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