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委婉地道:“大将軍,您也得給年輕小夥子們一個進步的機會啊!”
程伯喜一想也對,以他現在的地位,多這麽一次功勞,根本無法獎勵(他升級的經驗值太高),頂多多上一枚“近戰突擊勳章”,要來沒什麽用。
而中低級的軍官們卻可以憑此進步,升官升職,于是他不再堅持,任由參謀長決定人選。
……
克拉斯換上了一身唐軍軍裝,人們給他拿來鏡子,鏡中人威武,給頗有一種怪異的感覺。
他聽人說他已經是正六品的中級軍官了,可以指揮上千人!
不是說笑的,等到這場戰役打完,不出意外的話,将送他去軍校培訓,完成學業後就坐定正六品了!
之前他還是個被人看不起的奴隸!
現在他有十個軍人爲他的随從,專門爲他提供保護和服務,出門那是前呼後擁的。
那當然,關系到今後戰事的順利,不将他好好照顧着,已軍在此打下去,麻煩實在不小。
雖說修建了道路,但不是鐵路,又在山中行走,效率還是不高,數萬人的補給很不容易,加上高原氣候(反倒是高原反應少了許多),敵人防守又嚴密,打下去受不了。
所以帶隊的小隊長得到的命令是确保這個高盧人的安全,此命令不是說笑的,要是高盧人死掉而小隊無事,則小隊必受軍紀嚴懲!
……
三千唐軍加上兩千民工在山間行進,這裏是亘古就有的原始大森林,人迹罕至,道路又艱難簡直是無路可行。
帶隊的軍官叫做王海濱,頗有勇力,是軍中重點培養的對象。
如果沒有韋晞降臨,按曆史軌迹,王海濱将曆任高官,最後在吐蕃的戰役中殉國,而他的兒子,将會成爲名震東方的大将。。。王忠嗣!
這個王忠嗣在攻打吐蕃時大放光采,于青海湖會戰時大破吐蕃北線主力,吐蕃死傷數萬人,兩王子陣亡,使吐谷渾降唐。
以後還沒有王忠嗣這個人難說,至少他破吐蕃是不可能了,因爲韋晞已經破掉吐蕃。
王海濱的本事讓他依舊脫穎而出,成爲這次突襲的主将。
他們在森林中艱難跋涉,沒有道路,就輪流上前開路,清除樹木、搬走石頭。
道路難行無比,走了半天還能看到出發前的地點!
這能繞到後山?大家心中一個大問号,悶頭趕路,走了一天,都以懷疑的目光看着這個高盧人。
他的話不多,隻爲大家指出這個方向後就不說什麽了,光走不說,令人懷疑。
天快黑了讓大家增加信心的是高盧人帶着大家走向一塊大山岩,蠻有把握地道:“前面有條小溪,是高山雪水融化,可以在那裏歇息!”
轉過山岩,果然如此!
一條白色銀珠也似的溪流歡快的流淌着,大家的臉上無不露出了笑容。
晚上,在确保遮光後,大家點着行軍竈,用帶去的煤炭作燃料,煮了一頓熱飯後美美地享受起來,之後,給大家分發熱茶水,隻覺得力量盡複!
如此大家對高盧人的信心大增。
……等大家從暗無天日的樹林裏鑽出來,走到一處懸崖峭壁前,個個都是臉色凝重。
隻見巨大的石岩筆直向上,高不可攀的樣子,大家擡高脖子望上去,得用眼睛的餘光才可以勉強見頂。
前進不能,後退不得。
要是法蘭克人在上面的岩邊派上幾個人,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當初我們是從上面下來的,上去後過多一個山頭就是後山!”
攀岩!
普通軍隊根本拿這等天險一籌莫展,這裏可見到山地兵的好處了,他們擁有全套的登山裝備!
主繩:貫穿上下的繩索,是攀岩必不可少的生命線,也是大家登上頂部的主要繩索。
安全帶及腰肩帶:附在登山者身上,承載他們掉落時的重量和沖力。
岩石塞:規格、形狀不一的金屬制品,可放入岩縫、石洞、石橋等地形中并固定住,成爲保護點。
岩釘:一頭楔形,通過敲擊楔進岩縫提供保護力,另一頭是環狀,連接安全帶
頭盔:有效防止落石及非正常脫落姿态帶來的頭部傷害,出現落石時不得仰頭觀望或者以手抱頭而以頭盔迎石。
攀岩鞋:鞋底采用特制皮革,摩擦力大大增加。
……
有了這些器械,加上部隊訓練有素,連串隊員攀岩直上!
從峭壁往上看,隻見他們身法矯健,行動絕不拖泥帶水,逐漸升到半空,往山頂而去。
猛烈的山風吹拂,雖然保護措施得力,也将大家吹得來回晃蕩。
看上去應該沒什麽大問題,不想等到快爬上去時,還有兩丈來高,那裏的山岩簡直象牆一樣,無數歲月的岩石硬得象鐵,什麽岩石塞和岩釘都打不進去!
連敲數枚鋼釘,盡皆鈍頭和彎曲。
無論怎麽樣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來。。。大夥兒連氣也不敢出,前面的人竟然急出了一身大汗!
王海濱也跟随部隊上去(不過不用他去開路),他爬了上來,取出他的匕首,找準一條細小的岩縫,用力地插/進/去!
山岩頑強地敵住進入這把藍幽幽的淬過火的鋼刃,但在他力可搏殺獅虎的手勁用力下,血都湧到了臉上,還有唐人制作的堅韌的優質利器下,山岩屈服了。
再來三把匕首,直到岩頂,他爬上去了!
“歐耶!“
人們在心裏發出了陣陣的歡呼,見着主繩索抛下來,通往山頂的道路打通!
……
法蘭克人營地分前後寨,白天,普式卡老将軍都呆在前寨裏指揮作戰。
唐人的進攻勢頭不減,他們的軍工作業已經逼近離法蘭克人營裏隻有三十米,即鋪水泥路到此,在法蘭克人大石攻擊範圍之外與法蘭克人對射。
雙方各有防禦,互相射箭,戰陣上嘈雜一片。
普式卡緊張地指揮作戰,突地,他聽到後面陣陣聲浪傳來,扭頭一看,臉色瞬間煞白!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