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來自邏些城大族朗氏的朗格巴,喃喃地道。
他的腹部插了一把刀,被長巴約握在手裏,用力一轉一攪,朗格巴的眼神轉爲黯淡。
長巴約腦袋湊近朗格巴耳邊,輕輕地道:“你不聽大相的話,就到地下陪大相吧!”
他作了試探,感覺到郎格巴并不反對邏些現政權,立即下手鏟除他。
用力地将朗格巴一甩,長巴約冷酷地一揮手道:“都殺了!”
“殺啊!”
朗格巴部族的營地時殺聲大作,長巴約部族猝起發難,将誠心誠意款待他們的吐蕃人有如斬瓜切菜般地斬殺殆盡,盡奪他們的奴隸和牲畜。
由長巴約親率三千精騎打頭,一路突進,橫掃了路遇的種族,待到消滅朗格巴部族,它是前進道路上最大的一個,消滅了他們,往著名的巴顔喀拉山口的道路打通!
之間的上百公裏都是無人區,剩下的事就是走啊走的事了。
這一帶地區海撥過了四千米接近五千米,很幸運的,因爲一直沒有打大仗,無激烈跑動,唐軍中發生高原反應的士兵不多,且沒有嚴重發病。
事實上,出發至今,第一師奇迹般地保持了齊裝滿員,既沒有被高原反應奪去任何一名戰士的生命,也沒有給惡劣天氣突發什麽泥石流洪水塌方等等幹掉一個人。
兩旁的大山白雪铠铠,草原碧綠如上了油很是肥沃,山頭挂着朵朵白雲,映照在藍天下,簡直就是天堂!這種美,不同于前一天的風景,是不同風格的天堂!
這不是郊遊還是什麽!
雖說軍隊不斬首級難以封侯,但在這麽個高原上能活着真是件幸福的事兒!
唐軍将士上上下下感到慶幸,都心平氣和,就連最好鬥的武士也沒有叫嚣着殺光吐蕃人。
部隊作好準備,開始翻越巴顔喀拉山口,又名越紫山,在蒙語中意爲富饒青色的山,唐人并不懂蒙語,是大将軍取下的名字。
路途是布滿牢固嵌入路面的石塊以及大小形狀極爲不均整的坑窪,一路爬升,自早到晚,終于看到了那座豁口。難道這就是巴顔喀拉山口?
這一帶的山脈有衆多的山峰高聳入雲,巴顔喀拉山口海撥上升到五千米,人們常會産生強烈的高原反應,人感覺飄飄的,反應開始有點遲鈍頭有點疼,等越接近山口,該有的高原反應都出現了,有惡心嘔吐的,有頭痛頭脹的,耳膜疼痛,十分之一的人反應強烈,暈暈沉沉,有的靠戰友扶持,有的則靠忠心的馬拉着。。。馬也不行了,路上多匹馬高原反應強烈,嘔血而死,它們可沒有人類的多種預防手段。
軍令下達,刷在路邊的紅漆字,有:
絕不抛棄一個戰友,相互關心,保證人人翻越山口!
不要急着跑,越跑越麻煩,保持勻速!
嚼茶葉、桂皮或者枸杞子,務必做到嘴裏不停。(紅景天在進軍前已然服下)
保持精神愉快,時刻記着,你們追随着韋大将軍,在征服吐蕃!必定成功!家鄉的人們在等待你們凱旋而歸!
人們露出了會意的笑容,他們是有信念的!
他們在追随他們的大将軍,建立着不朽的功業,從來沒有唐人成功過,但他們正在創造。
“山口啊!”
巴顔喀拉山口就在我們的腳下,寒風呼嘯,卷地而過,遙看四周雪峰林立,莊嚴肅穆,有種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唐人征途中的一小段路程,但給人的感受是畢生難忘!
往下看,一條巨龍也似的部隊蜿蜒,
韋晞停止了腳步,眼裏含着熱淚。
後世他路過巴顔喀拉山口,印象中,大的景緻并無多少變化,亘古不變!
“哈哈哈!”他拭去眼淚,突地大笑,自然有手下湊趣道:“大将軍因甚發笑?”
“取紙筆來!”韋晞吩咐道。
“大将軍要作詩了!”人們又驚又喜地道。
大作問世,人們争相低誦淺吟。
《憶秦娥·巴顔喀拉山口》:
“北風烈,長空雲翻,雪凍天、雪凍天,馬蹄聲碎,軍号聲咽,雪嶺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似血!”
“雪嶺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是大作中的精華!
“蒼山如海,殘陽似血!”韋晞大作出,正是落日時分,天氣明朗,殘陽端的似血,映紅西方。
“雪凍天”也不錯,這裏哪怕盛夏,氣溫不過十度,十分寒冷。
人們趕快找合适地方,工程兵中的石工馬上開工,勒石記憶大作,落款爲“大唐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韋、右骁騎衛大将軍韋晞”,時間爲“大唐儀鳳四年六月初十”。
前鋒過後,後繼部隊登上山口,他們看到右邊寫着紅色的地名爲巴顔喀拉山口,山高五千米。
右邊則有金字記下了了大将軍韋晞的大作,他們念誦着這首詞,感受着大将軍率領他們把雪嶺踩在腳下的豪邁氣勢油然而生,所有的将士們仿佛勞頓不翼而飛。
再過一個月,唐人新移民五千人路過巴顔喀拉山口,也看到了朝廷大将軍的大作,許多民衆停住腳步,沖着字迹跪拜,祈求大将軍力量的保佑。
“大将軍,賜我力量!”
嘿,您還别說,求過大将軍的人,感覺到渾身充滿力量,走到邏些也不在話下。
這等神奇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後面部隊和移民,所有的人等都去膜拜了。
精明的商人立即吃進大量的香火,供軍民點燃祈求。
因爲風大,所以燃香特粗,加料也更易燃
等韋晞回軍,再路過山口處,看到的他的大作前香火出奇地鼎盛,讓他真是哭笑不得。
唐軍和吐蕃聯軍越過巴顔喀拉山口,因爲事先做了充分準備,保障得力,而且部隊人人強壯,無一人減員,别說唐軍舒暢,就連長巴約等人也感到不可思議,因爲他們從來沒有這麽順利過!
……
随軍畫師閻師古畫下了《大将軍韋晞過巴顔喀拉山口圖》,畫作上,韋大将軍形象高大,部屬簇擁着他,而雪嶺險隘就在他們的腳下,遠處關山迢迢,打着大唐旗幟的部隊如龍!
征服巴顔喀拉山口無比豪邁氣息撲面而來,充分感受到大唐将士的偉大。
洛陽,公主府天簌殿,太平公主挺着大肚子,看着這幅騎傳急送的宏圖,喃喃地道:“好吧,知道你的不易,我原諒你與唐甜的事兒!”
韋晞與唐甜一起射雕引弓塞外奔馳,脍炙人口的《鐵血丹心》傳入京城,與前一樣,一日傳遍洛陽,洛陽爲之紙貴,立即成爲流行。
不僅僅是歌好,還有八卦,大将軍韋晞正妻是太平公主,外室是西海郡主,分庭抗禮,這樣的大八卦讓大唐子民們無不感興趣,更讓太平公主大生悶氣,腦海裏想的是将這對jian夫銀婦一起幹掉的瘋狂念頭。
好在《大将軍韋晞過巴顔喀拉山口圖》及時送到,太平公主從圖中看到的不止是大唐軍隊的成功,還有他們的艱辛!
因此她原諒了她的老公,爲他祈禱,祝願他平安而歸!
這幅圖隻有她看到,因爲身邊近侍進谏,除了立于洛陽南市的《大唐滅亡吐蕃進軍示意圖》記下唐軍征服吐蕃的進軍路線時,絕不要輕易把提升大将軍威望的圖或者資料向世人展示,盡可能淡化個人,突出整體。
他們的進言被太平公主采納,她不到二八年華,也知道不可以功主震主,低調行事!
因此《大将軍韋晞過巴顔喀拉山口圖》給收納在天簌殿的偏殿中,秘不示衆,僅供太平公主一人觀看,自我滿足她老公的功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