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章伏龍地宮三個傳說
大光明寺雖然來曆不明,但有名号有資本,寺内的建築都讓它算得上是佛門聖地。
而依唐千文所言,伏龍地宮分明是一個黑洞一般的形象,兩個極端的存在,怎麽會被攪合在一起。
不過也說不準,伏龍地宮建于元朝,沒有文獻記載,就不清楚當時的巡嶺是個什麽樣。我爸曾經給我說過,巡嶺以前屬于半開發地帶,很多地方都是農田,人煙稀少又極爲分散。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煙很少的地方,偏偏有這樣一座寺廟隐居山林。這座寺廟的規格不會是荒山野寺,也不像清修之地,可是偏偏空無一人,四野荒涼。
大光明寺會不會真的和伏龍地宮有關,畢竟這樣兩個上了歲數的東西,出現在一個偏遠的地方,不像是巧合。
可如果伏龍地宮真的存在,那我們簡直像生活在一座活火山上,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發生可怕的災難,這就有點危言聳聽了。
到底這段沒有文字記載的期間發生過什麽事情,大光明寺和伏龍地宮之間又存在有怎樣的聯系。我腦子裏像是有兩個小人互相争吵了半天,還是沒有得出有用的結論。
唐千文看我一臉不解,故意笑道:“怎麽,覺得沒辦法相信?”
我想了半天還是徒勞無功,再看他這模樣就有點來氣,心知不能被他看了笑話,就道:“嘿嘿,這事兒倒是頭一次聽,你說說看。”
唐千文慢慢收斂笑容,道:“你聽過這麽一句話嗎?‘葬棺壓龍頭,火燒半條街’。”
“火燒半條街?”我疑惑着重複了一遍,接着,唐千文給我講了一段有關于大光明寺的往事。這些事情我從來沒有聽别人說過,因爲它本身帶着的玄幻色彩太過濃重,而且事情太久遠了,除了那些上了年紀喜歡羅哩羅嗦的老人以外,應該沒多少人知道。
唐千文講得這段故事很繁雜,時間線也很混亂,爲了方便大家看,我把它們總結成了三個小故事,分别是“葬棺壓龍頭”,“神鬼絕脈”,以及“囚龍”。
先從葬棺壓龍頭說起,這一個故事發生在40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
當時的巡嶺雖然發展緩慢,但還算穩定,受益于祖國統一,許多農田被修建成房屋,街道一下子拉長了一倍,人煙鼎盛,說得上是盛況空前。
但因爲四面環山,道路局限,材料物資運輸不便,所以許多房屋都是以木頭茅草爲主,這也爲後面的火災埋下了基礎。
當時有一戶比較有錢的人家,把死去的老人墳墓修建在了大光明寺山頂上。這下子可是炸了鍋,大光明寺在巡嶺人心中一直有龍脈一說,而這座墳又剛好建在了龍頭上,必然會把神龍激怒,使相鄰受災。
果然在這之後的一天夜裏,就起了一場怪火,以光明寺山下的人家爲源頭,往一邊蔓延開來。因爲新建的大多是茅屋,所以燃得很快,加上遠離水源,大火沒有得到控制,很快就焚燒了半條街的屋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在這之後巡嶺挖掘了幾處大的屯水井,以便于再碰上這樣的事不會手忙腳亂。
至于這場火是因什麽而起已經無從考證,很多人更原因相信是神龍作怪,懲罰對它不恭的人。這也使得在這之後的一場浩劫裏,大光明寺受到了很大的破壞,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被重新修建,但也無法恢複往日的規模。
至于當時埋墳的這家人到底是什麽身份,唐千文并沒有說清楚,我不知道他是故意隐瞞還是真的不知道,也沒有追問。關于“葬棺壓龍頭”的說法,我也打算保留自己的看法,畢竟起火的原因很簡單,這樣的說法實在有些扯蛋。
雖然火災的事情我是第一次聽說,但水井我還是知道,在被保留的老街道裏也看見過,可以證明這件事的真實性。
第二件事情的發生要往後幾年,應該是在八十年代左右。
在度過了那場劫難以後,人們的生活開始富裕起來,很多設施都開始修建,這其中比較出名的一個應該就是“噸船”。
“噸船”并不是真的有幾噸大,嚴格說來甚至不能算作是船,而應該是橋。
巡嶺河不流入定河,源頭也不清楚,但它把巡嶺整個分成了兩半,使得左右兩邊的來往很困難。八十年代前的經濟不能支撐重新修橋,爲了江流兩岸的來往,就有了噸船的誕生。
噸船以船爲型,長度剛好和河的寬度一樣。上下底的木闆接口之間都是用的桐油,處理得很穩當。船的兩側有出水口,即便是發大水也無恙。一頭被打樁固定好,一頭被綁在河岸上的黃桷樹樹幹上。
這棵黃桷樹已經有數百年的曆史,樹幹粗壯得可怕,把噸船牢牢地定在了渡船口,上面過人,下面過水,船便成了橋。
這種黃桷樹壽命很長,百年以上的比比皆是,但和這棵一樣粗壯的隻有四棵。
有一種說法,說大光明寺貴爲龍頭,但探頭在外孤立無援,所以天生天長了這五棵神樹,以五角之勢保護它。
可以說,這五棵樹關系着龍陵氣脈,樹破,脈絕。
但因爲要修建中心小學和擴建街道,有三棵黃桷樹被先後砍掉,試圖勸阻的人像是看到了将要發生的災難,惶惶不可終日。
果然在第三棵樹被砍掉的那一天,明明還是青光朗照,突然烏雲密布,狂風大作,暴雨頃刻臨城。河道漲水,噸船在風雨中飄搖,但因爲綁在黃桷樹上的原因,還在苦苦堅持着。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道白光從天空中劈下來,恰好劈中了那棵五人環抱粗壯的黃桷樹。樹幹應聲而斷,噸船更是被大浪直接卷走,大雨下了一天一夜才停。
所謂神鬼絕脈,地号天哭,也不知是對人類破壞大自然的懲罰,還是對艱難夾縫裏爲博生存而不再恭敬它的人類的失望。
總之,有人說巡嶺的龍脈已經斷了,而唯一留下來的一棵黃桷樹披滿了三尺紅布,香燭供奉,守護着一方平安。
現在去看的時候,也能看見在高樓大廈中幾座不肯翻修的瓦廬,那些枝葉遮住了房頂,卻沒有人再去折下。
這是第二個故事,接着說第三個故事。第三個故事其實是最早發生的,大概是在民國初。故事的順序沒有章法,隻是按照唐千文講的順序來講。
當時社會動蕩,很多人都過着居無定所的生活,爲了逃命翻山越嶺,尋找一處求生之地。這其中有一種人也在做着同樣的事,但他們不是爲了逃命,而是出于一種責任。
這類人便是趕山人。
當時從雲南來了一位姓文的趕山人,他沿着山脈一直過來,一路上都沒有收獲。但在接近巡嶺的時候,和他一起的狗突然對着南方的天空狂吠,接着就四腳繃直,竟然暴斃而死。
這條狗被趕山家族從小養大,用來幫助趕山人在艱難的山林裏尋找山脈,是有靈性的,現在發生這樣的事,一定是有什麽東西存在。
這位文家人沿着方向一直找過來,終于發現了問題的所在,大光明寺。
原來,從他一路走過來的山勢所看,光明寺所在的位置竟然是一條山脈的龍頭所在。而因爲四面皆山,蓄養風水,成了龍在淺灘的局勢。但因爲龍頭之上竟然建了一座寺廟,驚醒了修養的神龍,局勢變成了困龍局。龍被困在群山之中不得飛天,越是掙紮就越是困難,怨氣越積越深,竟然把狗直接吓死了。
文家人知道照這樣下去,神龍的反撲會帶來嚴重的天災,必須馬上彌補。
但困龍局勢已成,即便是把大光明寺拆掉也無濟于事,所以他在大光明寺山腳兩邊建了一座文昌廟,一座梁祝廟,用來擡起龍腳。但這兩座廟明升實降,作用是爲了讓其固定在那個位置無法逾越。
再在大光明寺前面建一座五猖廟,作爲戲珠。這樣局勢就被改成了金龍戲珠,怨氣也慢慢消減。
這是大光明寺第一次被稱作龍頭,三座廟的名字我也隻是聽了個大概,是不是這樣的不清楚。至于爲什麽是修建這三座廟,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又是如何做到的,我就更不清楚了。
唐千文講的這三個故事看似雜亂,彼此之間又像是存在着某種聯系,作爲傳說還行,但作爲曆史可就不好說了。
而且他随口講來,也不按照時間的順序,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不像是證明伏龍地宮存在的證據,倒像是加重我興趣的籌碼。
不管怎麽說,我對這兩者的興趣确實變得很濃烈,而且,我聽到這裏的時候已經産生了一個想法,這個文姓的趕山人,會不會和千山墓存在着某種聯系。還是說,這個千山墓根本就是他的後人。
那這麽說,這位趕山人一直留了下來,那他的目的,真的是爲了保護龍脈嗎?還是和唐千文前面說的一樣,一些被伏龍地宮吸引過來的人,耗盡一生,也不肯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