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雲和阮福寶嬌紛紛勸林飛,下一步進軍日本,先占領對馬島,随後北上韓國,南下日本,将這兩個地方全部占領,不過林飛拒絕了。
林飛是這樣考慮的,占領日本和韓國,并沒有多少好處,因爲無論是韓國還是日本,都沒有什麽資源,占領這些地方什麽都得不到。
占領這些地方的難度還很大,日軍極其兇悍,戰鬥意志極強,想要攻占日本,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占領之後,能不能守得住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日本人肯定會想方設法打擊華夏軍,日本人在暗,華夏軍在明,防不勝防,華夏軍在日本,就如同林飛時代美軍在中東。
所以林飛對付日本的招數是,拖着你,把你活活拖垮。
日本沒有華夏這麽多的資源,想要發展工業,隻能依靠美國的資源,美國人各個都是奸商,你不給夠了美金,他們能賣給你資源?
日本隻能耗費大量金錢去購買資源,金錢從哪裏來,隻能靠剝奪國内百姓,等到國内百姓受不了盤剝,就會群起反抗,日本必然大亂,那個時候林飛再行動,效果會好得多。
林飛真正瞄準的地方是——中東。
林飛之所以瞄準中東,完全是爲了中東的石油,中東地區擁有全世界的最多的石油,林飛時代的數據表明,中東地區石油儲量是全世界的三分之二。
除了儲量豐富,中東地區的石油還有一個更加傲人的資本,那就是——開采極爲便利。
中東地區的油井,基本上都是自噴井,什麽叫自噴井,就是打下油井之後,人基本上不需要做什麽,石油就可以自己往外噴,這簡直是在地上挖個坑,真金白銀就自己出來了。
中東的石油集中在波斯灣周邊地區,包括伊朗、伊拉克、沙特等等,在這個時代,伊拉克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一部分,英國、德國和俄國正在對其進行争奪;伊朗是伊朗王國,北部由俄國控制,南部由英國控制,至于沙特,則是被幾個大酋長控制的,這些大酋長,有的依附于英國,有的依附于德國,有的依附于法國,還有的依附于俄國。
總體來說,中東地區已經被英國、法國、德國和俄國瓜分,一個蘿蔔一個坑,林飛連插根針的地方都沒有。
不過林飛也算有自己的代言人,那就是易蔔拉欣王子,他的領地在波斯灣西側,緊挨着伊拉克。
盡管林飛有易蔔拉欣王子這個代言人,可是進入中東還是難度極大,自從林飛的中東派遣部隊被英軍全殲之後,英法諸國就對林飛在中東地區安插勢力充滿了警惕。
林飛現在的軍力,根本不足以支撐其在中東地區使用武力,因爲中東距離華夏,實在是太遠了。
從華夏去中東,從蘇門答臘島出發是最近的,即便是最近,距離仍然有五千公裏,這麽長的補給線,足以把林飛的任何派遣軍拖死。
更困難的是,從華夏到中東,中間沒有任何中轉站,這一點和英國沒法比,英國想要到華夏,中間有印度、緬甸作爲中轉,印度西部的孟買港,距離中東不過一千多公裏,英國艦船過了中東,可以在這裏補充糧食、淡水、燃煤,然後進抵緬甸,再進入華夏,兩次南洋世界大戰,英國走的都是這條路線。
在這個時代,中東地區的石油還沒有被世界各國發現,也就是說,全世界隻有林飛一個人知道中東有石油,不過林飛的優勢不可能維持太久,林飛用汽油發動貿易戰,兩次把美國打得滿地找牙,世界已經看到石油的價值了,中東地區的石油,肯定會很快被發現,被開采。
中東地區隻要有一個油井噴出石油,西方各國就會像見了腐肉的蒼蠅一樣撲過去,到時候林飛再想染指,全無可能。
林飛必須在世界各國發現中東油田之前,控制中東。
想要控制中東,必須從兩方面下手,其一是武器裝備,航空母艦是必須有的,林飛已經決定不再發展配備大口徑艦炮的戰列艦了,潛艇又不足以維系海上霸權,能倚重的隻有航空母艦。
幸好這個時代的飛機重量輕,起飛速度慢,所以航母不需要彈射器,也不需要上翹式甲闆,研制難度低得多,林飛時代二戰時期的航空母艦,甚至可以用大型商船改裝,在大型商船上鋪上甲闆,供飛機起飛,這在林飛時代現代時期無法想象。
有航空母艦還要有飛機,林飛的飛機已經在秘密研制了,不過一直秘而不宣,在積攢代差優勢,林飛的飛機一出,必将震驚世界。
林飛想要研制航空母艦,技術難度還是很大的,其中難度比較大的技術是,大排水量艦船建造技術和蒸汽輪機技術,這兩項技術,林飛一直無法攻克,所以林飛最大的戰艦排水量隻有一萬噸,蒸汽輪機幾乎沒有。
爲了解決這兩大難題,林飛決定,和英國展開技術合作,當然,用錢去買技術是不行的,英國人未必願意出售,林飛于是想到用技術換技術,林飛的手中有潛艇技術、火箭彈技術,都是英國想要的。
林飛在用技術換技術的過程中,還不忘“忽悠全世界”,因爲林飛對外宣稱,華夏帝國即将上馬“三萬噸排水量戰列艦”項目,“五萬噸排水量超級戰列艦”項目,引得世界各國紛紛研發更大的戰列艦。
有了戰列艦項目還要有巨炮項目,否則世界各國軍事專家都會懷疑,于是林飛又宣布上馬400毫米大口徑火炮項目,由研發列車炮的俄國技術專家領銜研制。
這個消息一出來,世界各國軍事專家紛紛對林飛報以惡意的嘲笑和諷刺,他們紛紛發表評論,說林飛不懂艦炮技術,竟然讓一群研制列車炮的家夥去研制艦炮,實在是太可笑了。
海軍領域的忽悠全世界就是戰列艦和大口徑艦炮了,空軍領域的忽悠則是飛艇,林飛高調宣布,正式成立空軍,裝備飛艇和熱氣球,并宣布了“戰列艦型飛艇”的研制計劃,這項計劃旨在研發載重量超過五十噸的超級飛艇,在艇身上搭載大口徑火炮,即用于空戰,也用于對地攻擊。
除了航空母艦,下一代火炮戰車也必須要加快速度研制,收複蒙古的時候,牛大龍希望林飛出動下一代火炮戰車,林飛沒有答應,不是林飛不想把下一代火炮戰車拿出來,而是下一代火炮戰車難産,發動機技術、火控系統技術都不過關。
林飛打算在下一代火炮戰車上加裝火炮穩定器,使得火炮戰車具備在十千米每小時速度下射擊的能力,這項技術一直無法成型。
林飛還想加厚裝甲,增加火炮口徑,可是這些都要增加火炮戰車的重量,無奈發動機技術一直無法突破,功率一直徘徊在狄賽爾二型的八十千瓦上下。
林飛沒有辦法,隻能讓狄賽爾抓緊時間研制,林飛已經知道德國和美國的發動機技術比較強大,于是安排部下去和德國美國談判,看看能不能引進德國和美國的發動機。
其二是地緣戰略,既然緬甸和印度是進入中東的中轉站、補給點,那林飛就把緬甸、印度奪過來。
其實林飛要進入中東,緬甸并不能成爲他的中轉站,因爲從亞齊去中東,比從緬甸去中東要近,林飛之所以要征服緬甸,是因爲緬甸會威脅林飛的中東航線,林飛想要防患于未然。
可是這樣做難度極大,首先緬甸和印度是英國的掌上明珠,在英國失去清國利益、東南亞利益之後,緬甸和印度的地位更加突出。
印度和緬甸每年将大批原材料運到英國,英國又将大批商品賣到印度和緬甸,每年收獲巨額利潤,林飛要想奪印度和緬甸,不亞于虎口奪食,英國肯定會和林飛拼命的。
其次是林飛的部下裏面,沒有了解印度和緬甸的人,林飛對這兩個地方有一定了解,這兩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極爲複雜,貿然前去占領,肯定不行。
于是林飛指示對外貿易總公司,對印度和緬甸展開貿易,一邊貿易一邊獲取當地情況。
由于緬甸和雲南邊境地區都是熱帶雨林,在這個地區作戰,需要特殊的叢林作戰部隊,于是林飛指示正在雲南駐守的齊磊,組建叢林作戰部隊,爲日後的作戰做準備。(滄海在微信公衆平台分享了寫作故事,請大家微信搜索——qietingcanghai,就是且聽滄海的拼音,回複2即可觀看,有什麽意見,也可以在公衆平台直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