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個月,繼承千戶的正式文書下來了。
見了僅剩的兩個百戶,張百進與劉珊浩。一個百戶一般統兵120人,分爲2總旗,各五十人;五小旗,各10人。這些龐志華都聽那師爺說過了,而且現在是朝代末期,所以見隻有倆百戶也不算太意外。
這倆人就算見過原來吳應麒,但也是很小的時候。龐志華也隻有二十六歲,因爲[萬能]的主神,改年齡、體重、相貌都是小兒科,說是十八、九也差不多。
張老三台州回來後,就先在甯波和羅才劉勳看家護院了。至于那假娘舅家的人,讓人把他們送到雲山島附近的小島,并着護衛隊也盯着點。
龐志華吩咐張老三帶上羅才,雇傭驢車去買500兩銀子的米拉過來,再帶上1000兩換成碎銀。
院子外面住的便是軍戶,龐志華讓兩個百戶把人都召集起來,給他們分饷銀、糧食。
分完饷銀糧食,剩的饷銀,分兩份給了張百進和劉珊浩。這倆人也被龐志華的行爲影響,認爲終于盼來了一個好千戶。
龐志華知道,這個影響是很暫時的。所以沒有費太多口舌,讓人相信,說不如做。
“軍戶們現在雖感謝我,但隻有真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才會相信我!對你倆也是這樣,我在外面有一些作坊,我想先帶一些手藝不錯匠戶過去!”,龐志華也不繞太多彎子,單獨找了倆百戶,直接說出了想法。
“千戶,朝廷規制,軍戶不得經商...?”劉珊浩看來腦子還是比較活的,很快便發現的問題。
“沒關系,這些都挂在别人名下!”龐志華看到劉珊浩這麽快反應,也對此人暗暗留了心。看這人精明,龐志華也下定決心賭一把,畢竟這些人會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自己的秘密。“其實我不是吳應麒,也不是陳應麒,這位子是我花錢買來的!”
看着詫異的倆千戶,賭他倆不會去揭發,而且更容易和自己一條心,“我是台州來的,買通甯波知府的師爺給我這個位置,那師爺知道原吳應麒是過繼過去的,便讓我冒這個名。”
倆千戶雖然聽了有些慌亂,但内心是恨原陳千戶一家的,而且聽到是甯波知府師爺幕後操作的,想這人肯定很有根基,往上揭發也未必有什麽好結果。而且現在武官本來就很低,别說自己是個百戶了。看他今天要做的,若是一直這樣,至少不會受窮了。
“隻要千戶大人真讓我們過上好日子,屬下願追随大人!”倆人單膝跪地表态。
若隻是表忠心,龐志華還有點不信,但加上這樣的俗條件,還是靠譜的。羅才劉勳已經埋伏在旁,苗頭不對,龐志華示意下,就會用淬毒吹針這倆人。至于自己,到時候他倆拿不下再出手。
他懷疑的劉珊浩,這次也算對他是個考驗。
接下來任命羅才劉勳也爲百戶,這樣四個百戶管這幾百餘戶,也算編制剛剛好,并命百戶開始組織人操練,當然讓羅才劉勳進來也算是安插自己人。
明代的兵制,原本立意在集權於中央,兵不是屬於将領所有,和唐代府兵制度有些相似。衛所兵制是衛所區内的男子皆有當兵義務,終身職且世代相襲。府兵制卻有退役年齡。
軍制屬於軍民分治,民有民籍,軍有軍籍;民籍屬州縣,軍籍屬衛所。「軍」平時農耕、練武自給自足,戰時征戰沙場。這幾百年的變遷,衛所制中的軍戶,也大部分成了掙紮在死亡線上的苦哈哈。荒年一樣賣兒賣女,嚴重災年一樣緻人相食。
自己這個千戶之職不是将領,隻能說是這群人的頭。自己帶他們出去讨生活雖不和規制,但卻合理。大緻一番思想工作後,過了幾天收拾妥當,龐志華便帶着十幾個工匠趕回了雲山島。
上次張老三也找來了十五個流浪兒,年齡在七八歲到十四五歲之間,龐志華把他們都加入到識字班。
識字班現在已經開始規範,除了識字學算術,還要每天出操。出操除了跑步走隊列,還要像張勇亮帶的護衛隊一樣,跑上一段山路,隻不過不像護衛隊那樣還要負重。雖然還不太正規,但在幾個14、5的孩子帶領下還算有點摸樣。
這次帶回來的一些流浪兒沒名字,這些沒名字的按年齡大到小,看不出具體年齡的按個頭大小,也給取了名字,年齡最大的五個人,叫李埸yi、李铒er、李汕san、李炻si、李梧wu。
龐志華除了教孩子識字和算數,其他的時間幾乎全在高爐煉鐵、火藥,還有正準備的坩埚爐上了。教孩子們可以安排給其他隊員,但傳授新思想、新文化,這些撈點的活,龐志華還是喜歡自己來,盡管很[累],但樂此不疲!
明代人,還是把鋼認爲是鐵中的一個成分,鐵之有鋼如面之有筋,很好的反映了當前人們對鋼的認識。鋼的生産方法還是千錘百煉的[百煉鋼]法,費時費力産量也不高。龐志華的計劃中所用的鋼,對這種生産方式來說是天文數字,他可不能指望這種辦法。
做之前就将鋼是怎麽回事,和鐵的含碳量給工匠們解釋了一下。工匠們倒不是聽不懂,這些還沒什麽高深的理論,說出來就可以當常識。這些工匠現在隻能說是将信将疑。龐志華這點不擔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等做出來給他們驗證就行了。
準備高爐時,就準備坩埚了,坩埚煉鋼法最關鍵的就是,作出耐一千六百度以上高溫的坩埚。
坩埚煉鋼法十八世紀英國人最先使用。它是在石墨黏土坩埚中,熔化金屬料成爲鋼水的方法。
将滲碳鐵料切成小塊置于封閉的黏土坩埚中,在坩埚外面加熱,鐵料繼續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爲高碳鋼水,澆鑄成小錠後鍛打成所需的形狀。鋼在坩埚中熔化時,石墨碳還能起還原劑作用,發生還原反應将鋼中氧可以去除,各種夾雜物也能從液态鋼中上浮去除,所以鋼的質量優于當時的各種金屬材料,可用來制造加工金屬材料的工具。
此法煤炭并不和鐵接觸。煤炭裏面的硫磷有害物質,不能進入到鐵裏面,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得到純度高,勻質的高碳鋼,這幾乎是唯一的辦法。
但是從無到有來做還是很麻煩的,找制作坩埚的石墨、造渣用的螢石白雲石就費了些時間,加上工匠制作時不得法,坩埚不是爆炸就是爆裂。最後還是由一個老工匠的指點下才做成,所以拖到了現在。
鐵匠一般也要做一些小器皿來融化貼水。用他的經驗,做出來了能裝近百斤鐵料的坩埚。
不同石墨配比的坩埚編号放置,出來的鋼,暫且稱爲鋼吧,相互測試硬度,脆度,選出三個配比作爲高中低碳鋼。
當然用耐火材料做坩埚,石墨或木炭粉放少量進去也是很好的辦法,還容易節省現在不容易找的石墨,石墨有廣泛用途,如玻璃鑄型潤滑等等。但爲了保險還是穩妥些好,不用石墨的坩埚以後讓工匠再試。
王鐵匠等人,并沒有聽說過沈括所說的團鋼是僞鋼的說法。看到這些成品,不隻王鐵匠把他驚爲天人,已經在簡易房子裏安頓下來得軍中匠戶,也是佩服不已。
關于冒名的身份,村裏的人一般都稱龐志華爲先生或師傅,這些工匠們本來也沒多往着方面想,所以沒看出什麽端倪。龐志華也沒打算裝一輩子陳應麒,等他讓這人是吃飽穿暖,再看他們的選擇。
龐志華相信從原來活不下去賣兒女,到活得很體面,甚至富足,他們應該知道如何選擇。恐怕到時候這些人,會感謝老天給陳千戶家的報應,感謝冒名來這樣一個新千戶。
等鋼出來大家測試觀摩了一番後,龐志華在工匠中的威信也算徹底建立了起來。順勢又給這些工匠講了敖(奧)氏體,馬氏體這些淬火的原理。
馬氏體最初是在中高碳鋼中發現的,将鋼加熱到一定溫度,在金相中便會形成奧氏體,然後經淬火迅速冷卻,便會形成馬氏體,這個組織能使鋼變硬,增強機械性能。以45号鋼爲例,淬火可将硬度從HRC二十多提高到五十的,甚至可到六十多點。
關于馬氏體敖(奧)氏體的名稱,龐志華則和人解釋是一個姓馬和姓敖的人發現的。至于他們想親眼見識一下,龐志華隻好推到以後玻璃做出來,能作出顯微鏡後了。提到了顯微鏡,龐志華隻好又和衆人費口舌解釋了一下。讓龐志華很有一種千頭萬緒,牽出蘿蔔聯出根的感覺。
有了鋼,後面的事情就好做了。不過這邊光有重工業這個吃錢的行業可不行,輕工業也要同時建,才能有些資金來源,也能解決一下島民中婦女的勞動力問題。本着人盡其用的原則,那些家裏有大嬸大媽,小姑娘小媳婦的,先建了一個做鞋的作坊。紡織也可以盡快做出來,隻是自己手邊沒什麽關于紡織類機器的材料,不過明末的織機,稍微用機械零件改改,效果還是很好的。
至于現在不搞肥皂、玻璃這些賺錢利器,主要也是人手不夠。
島上的人,現在總共也就百多人,還是加上收編的海寇,這些人中有手藝的,基本上都在跟着張勇新做火藥,或者跟着王鐵匠按照龐志華的圖,做一些木質磨床、或齒輪,或用笨辦法生産鋼珠。
磨床好說,明代甚至更早的鐵匠,便已開始做用于輔助工作的器械,比如手動砂輪。
說起齒輪,中國古代很早就已經利用齒輪傳動,不管是水磨坊還是大型作坊中,都有複雜的齒輪系統。現代意義上的齒輪起源于1765年數學家歐拉提出的齒輪漸開線。有了漸開線齒輪和齒廓齧合基本定律,高速的齒輪傳動才成爲可能。
當初給的齒輪圖便是漸開線齒輪,當時爲說明漸開線是怎麽回事,龐志華拿着纏在木棍子之上的線,還有木質齒輪模型向衆人大概講了一下,頗費了一番功夫。
齒輪經過鑄造挑選,然後手工打磨,已經做出來一組。龐志華和鐵匠木匠一起,拿出了以前畫的輥軋機和簡易車床示意圖。一番讨論後,确定了步驟。首先軸承部分做滾珠式的一時半會不好弄,先用軸瓦式的。車床的爪盤對現有條件來說也太難了,使用幾個不同大小楔形抓,然後到時候用鋼環套緊。至于什麽絲杠的先不需要。這個車床主要是能到時候夾住一根金屬軸轉動。
這個時代做口徑小的金屬管,是拿燒紅鐵條片纏繞内鐵軸,不停地敲焊在一起,中間要不停的抽出鐵軸冷卻,以防止發生粘焊。有了這車床,在滑軌上設置五個滾子,五個滾子構成一個圈,圍着中心金屬軸。卷的時候,這一組滾子沿着滑軌緩緩向前,就可以把燒紅鐵條片直接軋進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