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方面對遠東蘇軍形成了單方面的信息透明,遠東蘇軍還茫然不知。在這種情況下遠東蘇軍從一開始就陷入了被動中,他們怎麽可能打得赢?
可以說中國方面正是在知道遠東蘇軍一舉一動的前提下才制定作戰計劃,給予了遠東蘇軍迎頭痛擊。
現在一切的一切都和預想的不一樣,布柳赫爾感覺頭疼無比,但正事還是要做的。
布柳赫爾當即下令在赤塔以東的部分部隊緊急向赤塔進發,争取早日奪回赤塔。同時烏蘭烏德的蘇軍也出動,配合已經行動的部隊一起行動。
反正布柳赫爾是打定主意一定要奪回赤塔了。布柳赫爾知道奪不回赤塔,等待自己的也是一死而已,倒不如在死之前盡可能奪回赤塔。這樣的話,就算自己死了也認了。
成功奪下赤塔的教導師、近衛七團、空降部隊,在奪下赤塔的第一時間就開始布置赤塔的防禦工作。他們知道蘇軍是遲早要打過來的。
赤塔是遠東蘇軍重要的後勤補給基地,支撐着赤塔以東蘇軍的日常的作戰行動。赤塔要是丢了,遠東蘇軍不發狂才有鬼。
對于赤塔能不能守住,張孝準毫不擔心。笑話,在教導師、近衛團聯合防守的情況下,赤塔還能丢掉,教導師和近衛七團就該撤銷番号了。因爲那是一種恥辱。
張孝準擔心的是被包圍的蘇軍的情況。
雖說被包圍的蘇軍已經成了甕中之鼈,全軍覆沒是早晚的事。但一天沒将其吃掉,張孝準總感覺心裏不是滋味。張孝準可不想已經進嘴的肉掉了。因此在拿下赤塔的第一時間,張孝準就對身在前線的于學忠緊急下令,要求于學忠等部隊務必盡快殲滅被包圍的蘇軍,随後緊急趕往赤塔。
接到張孝準,命令的于學忠不敢怠慢,當即将參與圍殲任務的師級以上軍官招來,共商對策。
“剩餘的被圍蘇軍還是有戰鬥力的,一個弄不好我們就要損失巨大。”
“被圍蘇軍已經知道我們在總攻前總會進行地毯式轟炸和大規模炮擊。隻要他們防護做得好,是不會受到太大損傷的。我們要是抱着地毯式轟炸和大規模炮擊就能消滅被圍蘇軍大部分,那倒黴的隻能是我們自己……”
“先前,蘇軍第十七集團軍全軍覆沒,是因爲他們并不了解地毯式轟炸對野戰工事那巨大的摧毀力。要是他們知道,肯定會修築更爲堅固的野戰工事。”
“說起第十七集團軍的覆滅,我倒想起來直升機發揮的巨大作用。我說,我們能不能複制這一成功案例?”
“我看還是算了吧。這一案例是建立在蘇軍根本沒防備的情況下才成功的。現在,蘇軍肯定有防備了。我們要是這樣做了就是主動将自己的胳膊送到蘇軍面前,讓他們砍。再說了,我們手上的直升機也不夠呀。”
“那怎麽辦?張司令這次擺明了是要消滅赤塔以東的遠東蘇軍主力。要是趕不上這次盛宴,反正我是會後悔終生的。”
“誰說不是呀!縱觀曆史,超過二十萬人的殲滅戰本來就不多,要是我們能夠成功參與到這次殲滅戰中,那是會青史留名的。而且,一旦我們殲滅了赤塔以東的遠東蘇軍,我們就消滅了遠東蘇軍主力。相信在夏季,我們能夠飲馬貝加爾湖,甚至是打到伊爾庫茨克去。再過個一兩年,我們甚至能和德國會師烏拉爾山。”
“你真是太樂觀了。老毛子要是這麽好打,當年拿破侖就不會兵敗俄羅斯了。”
“好了,停止這些無意義的話吧,不将被包圍的蘇軍吃完,我們想走都不行。”于學忠打斷了衆人的閑談。
“取巧是不可能了,隻能硬碰硬了。”
“硬碰硬?”
對呀,怎麽沒想到呢?
還是西聯軍時期,西聯軍就是用自身強大的實力碾壓對手。小日本兒就是一個很好的被碾壓的例子。隻不過後來,爲了減小傷亡和消耗,才會出現盡可能取巧的思想。現在取巧是不可能了,但是硬碰硬還是有希望的。
硬碰硬是最能體現軍隊真實實力的打法。
因爲在硬碰硬的較量中,軍隊以往的軍事訓練、作戰思想、武器裝備、研發思路等與軍隊息息相關的各方面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檢驗。軍隊會根據這些檢驗來進行軍事改革。
但硬碰硬的打法是每支軍隊都不想碰到的。因爲這種打法很有點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味道。對裝備差、訓練不足等有諸多缺陷的軍隊來說,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他們是不會選擇這種打法的。
對于被圍的蘇軍來說,他們也在苦苦支撐。
他們知道中國人是遲早要進攻的,部隊也是遲早要完蛋的。區别隻在于時間早晚的問題。
可笑的是,被圍蘇軍居然還打算打不赢就投降。被圍蘇軍的普遍心态是,雖說成爲戰俘被人恥笑,但總比戰死強吧。再說了,一年前被俘并被放回來的那些人過得不是好好的嗎?
殊不知中國方面這次是壓根就不想要一個俘虜。哪怕你的等級再高,再有重要的情報,都逃不了一死。
既然已經決定要硬碰硬,那麽戰前耍什麽陰謀詭計就成了無用功,還是老老實實地打吧。
這一打來,被圍蘇軍才發現,中國人就這麽打也很厲害。
中國人打起來,很有章法,先是炮兵火力急襲,将被圍蘇軍陣地犁了一遍。至于犁的程度如何,被圍蘇軍也是有苦說不出。
此時的被圍蘇軍很想罵娘,你/媽/的,這中國人的炮彈打得實在是太邪門了。幾乎每十枚炮彈中就有一枚炮彈都落到了戰壕中,而這枚落入戰壕的炮彈往往會造成巨大的殺傷。
就這還不算最讓被圍蘇軍感到憤怒的。
最讓被圍蘇軍感到憤怒的是,中國人居然動用了二百零三毫米的炮彈。
當代陸軍的常用火炮由于受到交通運輸條件的限制,普遍都在八英寸(約合二百零三毫米)以下,八英寸以上的都可以算是專用的攻城重炮了。就當下來說,尤以一戰中表現出色的德國克虜伯公司生産的四百二十毫米口徑的大白莎攻城重炮最爲著名。
該炮之所以出名還在于,其在一戰期間,成功幫助德軍敲開了比利時列日要塞的烏龜殼。
至于後世名氣更大的,口徑達到八百毫米的多拉巨炮這時候還是高保密武器,德國還沒将其拿出來用呢。
呃,扯遠了,還是回到正題吧。
在戰時的情況下,八英寸以上的火炮一般來說是不會動用的,因爲其自身的重量導緻其不能快速到達戰場。
也正是因爲如此,目前世界各主要強國陸軍裝備的火炮口徑,最大也才一百五十五毫米(指常用型,不是指那種攻城用的)。
就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交戰國來說,中國、美國常用型火炮的最大口徑是一百五十五毫米,蘇聯是一百五十二毫米,德國、日本是一百五十毫米,英國是五點五英寸(約合一百四十毫米),意大利很獨特的是一百四十九毫米。
雖然口徑相差不大,但是中國的射程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相似火炮的射程。除了中國火炮的炮管很長外(達到四十五倍口徑),中國火炮使用的炮彈也有增程型的因素。
而且中國炮彈、炸彈内部裝填的塑化膠基炸/藥的爆炸威力遠超其他國家炮彈、炸彈内部裝填的炸/藥,這也造成了中國炮彈、炸彈的爆炸威力強得驚人。
遠東蘇軍吃中國陸軍火炮射程和炮彈威力的虧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們也希望擁有射程更遠的火炮。
可是蘇聯火炮的研究人員發現,想要獲得和中國人同等射程的火炮,他們要麽選擇将火炮的口徑增大,要麽選擇将火炮的身管增長。
将火炮口徑增大或者增長,蘇聯還是能夠做到的。隻不過其最終成品,是蘇聯陸軍不能接受的。按照蘇聯陸軍自己的說法,“他們自己想要的是一種射程遠、重量中偏重,可大規模裝備部隊的火炮。可得到的卻是一種小型的,隻能少量裝備的攻城重炮。”
你說,蘇聯陸軍能接受嗎?
無奈之下,蘇聯陸軍隻好繼續對原有火炮進行改進,增加原有火炮的産量。
其中産量最大的是m—30(三零)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彈炮和d—20(二零)一百五十二毫米榴彈炮。
經過改進,這兩種炮的實際作戰能力已經達到了後世一九四三年的水準。其在反坦克方面的作用,是讓德國陸軍都感到十分頭疼的存在。但對中國陸軍來說就不是那麽頭疼了。
這是因爲,德國陸空軍和蘇聯陸空軍的裝備大緻在一緻的技術層面上,而且蘇聯還擁有數量優勢。因此德國陸空軍每次和蘇聯陸空軍交手都是依靠士兵的素質取勝的。
而中國陸空軍和蘇聯陸空軍完全是兩個層面的存在。中國陸空軍的裝備無論在哪方面都壓過蘇聯陸空軍裝備一頭,再加上中國陸空軍官兵的高素質。
這結果嘛……呵呵,自然是蘇軍倒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