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知怎的,反擊的命令就是沒下來。打電話去詢問,得到的答複是再等等。
看到中方沒有實施炮火反制,蘇軍的膽子頓時大了起來。在第二次炮擊中一百毫米口徑以下的火炮紛紛發言,好像在述說着自己很強大似的。可殊不知越是自大,也越是倒黴。
蘇軍的第二次炮擊開始沒多長時間,中方反擊的炮彈就到達了蘇軍炮兵的頭上。
中方第一次的炮火反擊目标是哪些暴露了位置的一百毫米以下的蘇軍炮兵陣地。
可能有人就要說了:“這不對呀!要知道一百毫米以上火炮的威脅是十分巨大的,遠不是一百毫米以下火炮可以比拟的。怎麽能舍本逐末呢?”
其實張孝準本人也不想等的,可蘇軍的第一次炮擊隻使用口徑在一百毫米以上的重炮,一百毫米一下的根本沒動用。這讓張孝準擔心不已。盡管一百毫米口徑以下的火炮威力小些,但勝在量大,能迅速轉移。
如果打掉了蘇軍一百毫米口徑以上的火炮,的确是極大地削弱了蘇軍的支援火力,但也讓那些一百毫米以下的火炮能夠逃脫。在未來的反攻中,這些一百毫米以下的火炮憑借着自己能夠迅速轉移的優勢,有極大的可能逃脫反擊。到時候未來的進攻肯定有不少難度。
而且一百毫米以上的火炮普遍存在着轉移困難的缺點。這是牽引式火炮的通病,在進入自行式火炮的時代後,火炮一定困難的缺點才有所改變。
再說了,先打一百毫米以下的火炮,也不怕一百毫米以上的火炮跑了。
因此張孝準不得不下令炮兵部隊等候反擊命令。也正是因爲這樣,蘇軍的第一次炮擊才持續了三十分鍾而沒被打斷。
負責蘇軍一百毫米以下的火炮打擊的是西聯的一百二十五毫米加榴炮和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彈炮。這兩種炮的射程遠,能夠在壓制近距離射擊的蘇軍一百毫米以下的火炮的同時,還能遠離蘇軍一百二十二毫米,一百五十二毫米,甚至是三百零五毫米火炮的威脅。
至于蘇軍一百毫米以上的火炮則全部交給了雪崩式三百毫米火箭炮負責。相信雪崩式三百毫米火箭炮那長遠的射程和威力巨大的戰鬥部是不會讓人失望的。可是雪崩式三百毫米火箭炮的數量實在是少了點,沒辦法部分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彈炮在使用增程彈的情況下和雪崩式三百毫米火箭炮一起對蘇軍一百毫米以上的火炮進行反擊。
中方的反擊很犀利。在反擊發動的第一時間裏蘇軍就有超過一千門各型火炮成爲了廢舊鋼鐵。要知道參與此次攻擊的蘇軍火炮總數(包括迫擊炮)也隻有不到兩千五百門,其中大約六成都放在了小興安嶺—黑龍江一線,三成放在了烏蘇裏江一線,剩下的一成放在了大興安嶺一線。
也就是說遭受中方第一次炮擊反擊的蘇軍,一下子就損失了此次戰役火炮總數的近四成,中路進攻集團火炮總數的三分之二強。讓蘇軍想冷靜下來都不可能。
這時候還沒被炮擊到的蘇軍炮兵,開始了大轉移。可是火炮那沉重的重量,讓炮兵部隊的轉移速度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這不,還沒等蘇軍炮兵拉炮跑路,中方的炮彈再次來到了他們的頭上。這次,他們是想跑都跑不成了,直接去見上帝了。
中路進攻集團的炮兵遭到毀滅/性/打擊的消息傳到布柳赫爾的耳朵裏,布柳赫爾第一時間懵了。誰曾想到這一千多門大炮就這樣一下子沒了,而且還是被一直看不起的中國人給打沒的。這讓人實在是難以接受。
對于蘇聯方面能否接受得了,中國方面是不會管的,也不可能去管。中國方面還是按照原定計劃,對小興安嶺—黑龍江一線的蘇軍炮兵和部隊集結地進行不間斷地炮擊。當然了,爲了防止蘇軍炮兵的反擊,炮兵們都是在每個炮兵陣地打了三發就馬上跑路。畢竟誰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幸存的蘇軍遠程火炮。要是有并開炮還擊,沒被打到倒還好說,被打到了可是哭都沒地方哭去。小心駛得萬年船啊!
經過最初的震驚,布柳赫爾回過神了。此時的布柳赫爾心中充滿了疑問,爲什麽中國方面的火炮打得這麽準,好像他們已經知道了我方火炮的準确位置?爲什麽我們事先都不知道中國方面火炮的具體/性/能?爲什麽我們事先都不知道中國方面的兵力兵器部署……
滿腦子問号的布柳赫爾暫時放棄了自我搜尋答案,将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戰場上來。
在火炮部隊被打掉了後,強行的沖鋒隻是讓部隊送死而已,對方會和輕松地使用炮火來消滅己方沖鋒的部隊。因此中路進攻不得不暫停一下,即使攻擊也隻是牽制攻擊。
中路失敗了,就隻能看東、西兩路了。但實力最強大的中路都失敗了,東、西兩路是否也會遇到這種情況。一時間布柳赫爾猶豫不定。
也難怪布柳赫爾會猶豫不定,誰遇到這種事情都會先驚訝一番,然後才會找原因,仔細分析。可現在的布柳赫爾可沒那個時間和精力來處理這些事情。
“元帥,我們是否還是按照原定計劃行動?”看到布柳赫爾沉默不言,一位參謀首先開口了。
“讓我好好想想。”布柳赫爾的語氣很平淡。
“元帥,你可一定要迅速決斷啊!晚了,戰鬥可就進入中國人的節奏了。”旁邊的一個參謀再次提醒。
“布柳赫爾元帥,朱加什維利同志可在莫斯科等待着你勝利的消息。”
聽到這話,布柳赫爾心裏猛然一緊。布柳赫爾知道這是蘇聯内務部的人在提醒他,一定要獲勝,不然就準備步那些戰友的後塵吧。
斟酌再三,布柳赫爾還是決定按照戰前計劃繼續作戰。可是卻要求各個部隊一定要謹慎前進,不要落入中國人的陷阱裏。同時布柳赫爾還下令航空兵部隊馬上裝彈、裝油,經原定的天亮後起飛,改成了天亮前半個小時起飛。
不得不說,布柳赫爾對航空兵的安排很是到位,因爲在天亮前的一個小時,中方的飛機已經起飛了,在天亮時分就能到達蘇軍的機場,将正準備起飛的蘇軍飛機炸毀在機場上。可布柳赫爾的命令一下,就變成了中蘇空軍在天上的遭遇戰。好在中方早有預案,不然還真的要大吃一驚。
布柳赫爾的命令很快下達到了下面的部隊中,中路進攻集團很忠實地執行了布柳赫爾的命令,小心翼翼地發動試探/性/進攻。而東西兩路進攻集團則不一樣了,西路進攻集團老老實實地按照布柳赫爾的命令行動,東路進攻集團則大搖大擺地發動進攻。
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布柳赫爾害怕将中路進攻集團炮兵部隊全軍覆沒的事實,告訴東西兩路進攻集團影響部隊士氣。這造成了東路進攻集團的指揮官心裏很是不服氣,認爲布柳赫爾實在是太沒膽量了,仗還沒打多久就變得小心翼翼了。于是東路進攻集團的指揮官很是豪氣地将布柳赫爾的命令置于不顧,轉而命令部隊一定要堅決按照戰前安排進行作戰,戰鬥進度即使稍微快點也沒什麽。
西路進攻集團的指揮官本來就是布柳赫爾的老部下,對老上司的話那是言聽計從。于是西路進攻集團是真真正正地小心翼翼,再小心翼翼地前進。
中路進攻集團的炮兵一下子就被打掉了,讓中路進攻集團從上到下冷汗直冒。他們本以爲布柳赫爾會下達奮勇突擊的命令,但沒想到等到的是謹慎進攻的命令。于是他們也不慌了,小心翼翼地向前探索。沒有遇到抵抗就繼續前進,稍微遇到抵抗就就近觀察,遇到激烈抵抗就馬上回撤。
不同的作法導緻不同的結果。
中西兩路進攻集團的蘇軍還在那裏慢慢前進,東路進攻集團的蘇軍則高歌猛奏。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不,東線蘇軍在沒有任何阻攔的情況下,順利渡過了烏蘇裏江,正在向哈爾濱進發。
對如此輕易地渡過烏蘇裏江,蘇軍東路進攻集團的指揮官起初還以爲這是中國人的陷阱。畢竟任何一個軍人都知道,河流、山脈是天然的防禦屏障,防守方肯定會對這類天然防禦屏障進行修改,使之具備強大的防禦能力。中國方面沒理由會放棄這樣的天然屏障啊!
對于這個問題,蘇軍很快就會知道具體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