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軍被趕出中國,西國黨取得對全國事實上的最高統治權後,爲了表彰在抗戰期間及其之前立下功勳的中國/軍民,西國黨決定舉行一場表彰大會,而地點就定在了南京。
對于地點被定在南京,工農黨表示反對。他們認爲南京不是最好的地點,北京才是最好的地點。南京原來在姜分的治下,裏面有太多工農黨所憎恨的事物存在;而北京則不一樣,北京有工農黨所不能忘記的情懷。(想不明白的自己去問度娘。)
對于工農黨的反對西國黨表示理解,但西國黨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這可把工農黨那邊的某些人氣得直跳腳了。工農黨那邊的某些人趁機号召黨内人員拒絕前往南京參加表彰大會。
對于這些人的号召,工農黨内還是有不少人響應。恰在此時西國黨對工農黨說了一句——在淪陷期間北京發生過超過十萬人的大屠殺嗎?
得,這話一出,工農黨那邊算是徹底安靜下來了。是呀,在淪陷期間北京根本就沒有發生過超過十萬人的大屠殺,反而是南京發生過超過十萬人的大屠殺。真要是在北京舉行這表彰大會,還真的說不過去。
表彰大會的時間被定在了上午九點整。
上午九點整表彰大會正式開始。
“奏樂。”
“如果祖國遭受到侵犯,
熱血男兒當自強。
喝幹這碗家鄉的酒,
壯士一去不複返。
滾滾黃河,滔滔長江,
給我生命,給我力量。
就讓鮮血染紅最美的花,
灑在我的胸膛上。
戰旗飄飄,軍号響,
劍已出鞘,雷鳴電閃,
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向前進,向前進,
向前進,向前進,
戰旗飄飄,軍号響,
劍已出鞘,雷鳴電閃,
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向前進,向前進,
向前進,向前進,
向前進,
中國/軍魂。”
《中國/軍魂》的歌聲慢慢響起。
由于西國黨本身并不喜歡荪文創立的中華民國國歌,認爲其有極大的洗/腦嫌疑。因此在奏樂方面奏響的是西國黨自己創造的歌曲——《中國/軍魂》。這首歌能夠入選完全是因爲它實在是太符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前仆後繼與日寇血戰的場景了。這首歌曲可是全國/軍隊都會唱的歌,用它也受到了軍方人士的歡迎。而且西聯自身的根基并不是十分穩固,因此西聯沒有提出新的國歌、國旗、國徽,這代表新政府的三旗幟。
一曲歌完,表彰大會正式開始。
“下面有請李斌主席上台講話。”司儀按部就班來了一句。
“自一八四零年的鴉/片戰争開始,到今天,中國在和其他國家的戰争和沖突中,隻赢了一次。這,‘一次’就是剛剛結束的中日大規模武裝沖突(注一)。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戰争中,中國付出了包括軍隊和平民在内的超過六百萬的人員傷亡;戰争造成的直接、間接經濟損失和物資消耗超過一百億美元。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書籍、字畫、地圖、藝術品等或毀于戰火、或被日軍強行掠去。但是即使這樣,我們中國也打赢了,讓日本人不得不灰溜溜地離去了。這次勝利是全國民衆衆志成城努力的結果,因此在今天這這裏我們将會對那些做出突出貢獻的人進行褒獎。”
“嘩……嘩……嘩。”一片掌聲響起。
“爲表彰在過去的中日大規模武裝沖突期間的巨大功績,今授予蔣方震、蔡锷、張孝準,三人中國複興軍元帥軍銜;一級民族獨立勳章,一級民族自由勳章,一級民族富強勳章。”
對三人被授予元帥軍銜,在場的人想不服都不行。這三人早在清末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士官三傑的稱呼。又在剛過去不久的中日大規模武裝沖突中,有了超級巨大的戰功。在這巨大的戰功面前,其他人隻有羨慕嫉妒恨的份。相當元帥可以呀!隻要你能拿出更加巨大的戰功。
爲了此次大會西國黨特意制定了三種勳章,民族獨立勳章,民族自由勳章,民族富強勳章。
民族獨立勳章是用來頒發給那些爲争取民族獨立、英勇奮鬥的人的。
民族自由勳章是用來頒發給那些爲争取民族自由、英勇奮鬥的人的。
民族富強勳章是用來頒發給那些爲争取民族富強、英勇奮鬥的人的。
也許這樣說讓人感到十分疑惑,但這恰好就是西國黨的目的。因爲之前工農黨和東國黨之間相互打了十多年,雙方早就成了死敵。等日本人打來了,雙方雖然停止對抗,共同抗日,但那也是暫時的。等到突然間,西國黨強勢崛起,拿下了權利的最高寶座,雙方雖未視西國黨爲死敵,但也相差不遠。因此西國黨這次對勳章的稱呼,不得不采取了讓人頭暈的策略。
司儀的話音一落,三人走到了台前,李斌親自爲三人戴上了象征元帥的軍銜和禮穗。
“恭喜你們。”李斌發自内心道。
“謝謝大老闆,給了我們這樣一個舞台。”
三人的軍銜一授完,就該輪到比他們低一級的上将銜了。
按理說在元帥軍銜和大将軍銜之間應該有一級大将軍銜作爲過渡。可西國黨在這次授銜的時候卻沒有設立大将軍銜。原因在于西國黨認爲這時候即使設立了大将軍銜,也沒有人能夠得到。
對此,工農黨和東國黨都表示強烈反對,因爲他們認爲他們的部分黨員還是能夠獲得大将軍銜的。對此,西國黨予以了強烈反駁,在大量事實面前工農黨和東國黨不得不沉默下來。
“爲表彰在過去的中日大規模武裝沖突期間的巨大功績,今授予姜分、嚴錫山、馬玉祥、張漢卿、何應欽、陳誠、陳紹寬、薛嶽、朱得宗、彭德海、葉劍鷹、左全、陳武、徐榮、林寒生,十一人陸軍上将軍銜,鄭大海、陳紹寬,兩人海軍上将軍銜,林天翔、周至柔,兩人空軍上将軍銜;二級民族獨立勳章,二級民族自由勳章,二級民族富強勳章。”
被叫到名字的人再次上台領取屬于自己的軍銜。當然了姜分這時候早就走了,連帶着以前姜分很多在軍中的心腹都走了,但盡管他們走了,西國黨還是給他們留下了軍銜和勳章。因爲他們爲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浴血奮戰的功勞不容抹/殺。
“爲表彰在過去的中日大規模武裝沖突期間的巨大功績,今授予宋希濂、張靈甫、張自忠、杜聿明等東國黨黨員二十人,林三虎、聶榮真、劉白承、關項應、賀隆等十五人,張敬海等西國黨黨員二十人,以上合計五十五人中将軍銜;二級民族獨立勳章,二級民族自由勳章,二級民族富強勳章。”
這時候所有人都感覺這授銜理由有問題了。怎麽授銜理由都是一樣的呀?
其實這也不能怪西國黨偷懶。要是真的将授銜理由寫出來,那叫自讨苦吃。光是将理由念出來都很費時間,而且這些理由簡直五花八門,清理出來都很難。這樣籠統的說,既省時間又不惹人生氣,何樂而不爲呢?
那些知道内情的人還好說,不知道的就在心裏腹诽了。
不管這些人怎麽想,反正授銜儀式還是要繼續的。
“爲表彰在過去的中日大規模武裝沖突期間的巨大功績,今授予張靈甫……等東國黨黨員三十人,陳更……等工農黨黨員二十人,秦敖……等西國黨黨員四十人,以上合計九十人少将軍銜;三/級民族獨立勳章,三/級民族自由勳章,三/級民族富強勳章。”
至于下面的校尉士級軍官的授銜名單就不詳細說了,實在太多了。隻說說一些代表人物,比如說擊斃了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豐田副武的西國黨黨員霍洪;死抗日軍進攻的工農黨團長梁興初;有東國黨空軍“四大金剛”之首之稱的高志航。
在這裏要特别說一下高志航。在後世,高志航的故事雖談不上人人皆知,但總有很多人知道。本來高志航在後世死于日軍的轟炸。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高志航奉命赴蘭州接收蘇聯援華的戰機。根據命令,他率援助的戰機飛至周家口。因天氣惡劣,留原地待命。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周家口機場接到報告,有十一架日機向該機場飛來。他立即下令作戰,然而此時日軍戰機已飛至機場上空,在日機的俯沖轟炸下高志航登上座機,剛進入機艙既被早有準備的日軍戰機投下的炮彈炸中而殉國,時年三十歲。
但在這一時空,國民政府的空軍實力在抗戰開始後得到了西國黨一定程度的援助,因此高志航并沒有像曆史上那樣前去接收蘇聯援華飛機,更不可能被日軍炸死。所以說高志航在這一時空的這時候還活得好好的。
軍人的授銜和授勳一結束,馬上就輪到了非軍方人士的授勳儀式。非軍方人員包括了政府機構,民間人員。根據他們功勳的大小,他們獲得的勳章數量和等級也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東國黨的宋子文居然被授予了一級民族富強勳章。在授予理由上則是通過發行法币,暫時穩定了南京國民政府控制區内的金融穩定,促進了南京國民政府控制區内的經濟發展。
盡管工農黨方面心有膩味,但也不得不承認宋子文在這方面的确做得很好。
盡管每個人的授銜和授勳時間是短暫的,但架不住人多呀!因此忙碌了兩個多小時才結束。
等到授勳全部結束,軍方人士在中國複興軍總旗下舉行了莊嚴的宣誓。
中國複興軍總旗實際上很簡單,就是一塊經過修飾的白布。
一、旗面爲白地,長方形,橫直爲五比四。旗杆套用白色,寬爲旗面橫長的十六分之一。旗杆爲紅黃二色相間之旋紋,上制黃色矛頭。
二、由旗面的中心點向上下劃一垂直中線,向左右劃一水平中線,将旗面分爲。
四個面積相等的長方格。
三、“中國複興軍”五字均爲金黃色,位于上方近旗杆之長方格内。
五、“中國複興軍”用漢字,每筆均系等邊長條體。旗杆在左時,該五字置于旗幟正中,并由左向右橫寫。旗杆在右時,則該五字應位于旗幟正中,并由右向左橫寫。
六、“中國複興軍”五字,長均爲四等分,寬軍爲一等分,“複”字下邊距水平中線向上五等分,右邊(或左邊)即在垂直中線上。
七、各級軍旗尺寸如下:
(一)中國複興軍總部橫一百七十厘米,直一百三十六厘米。
(二)野戰軍(一級軍區同)及兵團(二級軍區同)橫一百六十五厘米,直一百三十二厘米。
(三)軍(三級軍區同)橫一百六十厘米,直一百二十八厘米。
(四)師(軍分區同)橫一百五十五厘米,直一百二十四厘米。
(五)團(縣指揮部或武裝部同)橫一百五十厘米,直一百二十厘米。(是不是感覺和pla的軍旗制法很相似。)
由于中國複興軍總旗是第一次亮相,因此所有人都對總旗的白地很是好奇。可他們馬上就明白了爲什麽是白地。
隻見蔡锷、蔣方震、張孝準三人緩步走上前來,用旁邊醫務人員交給的刺針,刺破了自己右手的食指,接着在中國複興軍總旗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後他們後退了一步,右手伸平,掌心正對着自己的心髒前,高聲道:“我蔡锷(蔣方震、張孝準)在此莊嚴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複興軍,成爲其中一員,堅決遵守軍隊的紀律,嚴守軍隊的秘密,履行軍人的義務,對整個國家和民族宣誓永久效忠,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奮鬥終身,永不背叛。”
三人宣誓結束後,留下了一大堆人,呆呆地看着,仿佛他們從未認識過三人一樣。
也難怪在場的人難以接受發生在他們眼前的這一切,因爲以前的人加入軍隊宣誓效忠的對象是個人,是黨派,而不是整個國家和民族。
三人的宣誓可以說是開創了一個先河。
接下來西國黨的軍方人士,成隊列上前将剛才蔡蔣張三人做過的事情再次做了一遍。這時候東國黨和工農黨的軍方人士猶豫不決,一些人想去又不敢去,一些人堅決不去。
過了一段時間部分東國黨和工農黨的軍方人士仿佛做了很大決心似的,走上了前台,站到了中國複興軍總旗面前,将剛才那些人的動作再次依樣畫葫蘆般做了一遍。
也許是榜樣的帶頭作用,更多的東國黨和工農黨的軍方人士在中國複興軍總旗面前宣誓。
看到這麽多人都去了,剩下的東國黨和工農黨的軍方人士也不得不做了。最終所有在場的軍人都在中國複興軍總旗面前莊嚴宣誓。
這件事情的影響在當時還看不出來任何苗頭,可後來人們才知道這件事情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注一: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中日之間并沒有相互宣戰,直到日軍退出中國也沒有相互宣戰。因此此處用的是“中日大規模武裝沖突”。至于甲午戰争後意大利派人到中國來劃分勢力範圍,卻最終失敗的事情,被李斌選擇/性/無視了。因爲這件事知道的人并不多,而且意大利也沒有日本那麽強,代表/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