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初蹬青樓</p>
大内,福甯殿。</p>
道長張混康正在與趙佶聊天。</p>
聽趙佶說完自己的煩惱,張混康道:“我們上清派絕無此人,神霄派也未聽說過,依貧道看,說不定就是偶得治療恐水征方子的騙子,古方早有‘殺所咬之犬,取腦敷之’的治病方法。”</p>
“這我知道,可瘋犬難捉,捉到後一隻瘋犬也隻能救幾個人,此人的辦法就容易多了。”</p>
“那不如我們試他一試。”</p>
“如何試他?”</p>
“治病醫人。如果他當真是小聖人,總有些仙丹妙藥;就算沒有靈丹妙藥,也總有些醫病的方子,就算沒有醫病方子,總能說出個一二來。”</p>
“可即便是個江湖郎中,治病救人也能說出一二來。”</p>
“這說與說,到底還是有許多差距。大家您想,一個江湖郎中所言,跟上天派來的小聖人所言,豈能相提并論?”</p>
“那就盡快試他一試。對了,上次那事如何了?”</p>
張混康拱手道:“貧道這幾日夜觀天象,是舊城東北方向沖了皇室子嗣。自祖宗以來,從不曾注意道這一點,才會令皇室子嗣稀薄。”</p>
“我就說,果真有煞!那如何破解?”</p>
“隻消将那夷山更名萬歲山,并以奇石繁花簇擁建成園子,大家與嫔妃常去遊玩,便可多子多孫。”</p>
“修建園林可繁榮子嗣,這再簡單不過,可見祖宗也有疏忽的時候。敢問道長,園林以何命名,可有說法?”</p>
“艮嶽,華陽宮。”說罷,張混康繼續道:“此園關系到皇室血脈,切不可草草開工,奇石花草也不可以平凡之物應付,還請大家三思。”</p>
“三思,當然三思。北方奇石千篇一律,還是蘇杭人傑地靈,不僅多産美女,奇石亦多,且形态各異。隻不過,從蘇杭運奇石過來,終究還是勞民傷财,道長可有别的方法?”</p>
張混康笑道:“大家知道爲社稷百姓着想,就是百姓之福。大家福澤神州,要子嗣繁茂,百姓又怎會怪大家呢?”</p>
趙佶不置可否,張迪忽然道:“那沈家園子就在夷山旁,号稱以山景入園,坊間傳說沈家園子風水極好。”</p>
張混康問過張迪沈家園子具體位置,掐算一番後喟歎:“難怪難怪。大家說這沈易安就是沈家園子的老闆?沈家園子風水的确好,地處龍眼,加上他名‘易安’,恐怕一舉一動都影響着大内啊!”</p>
趙佶略慌:“這就是說,他是來替換我的?”</p>
“并非并非,該有破解之法。”</p>
張混康雖然年歲已高,但左不能讓一個莫名其妙的人代替他在皇上跟前的位置,什麽“小聖人”,想來是那沈易安标榜自己的。</p>
快刀斬亂麻,上清派才是正統道家。</p>
“還是那句話,我們一試便知。”</p>
趙佶并未将這話認真聽進去,此時滿腦子都是奇石園林、萬歲山艮嶽、華陽宮等等,仿佛一副江南美景已經展現在他眼前。</p>
送走張混康,趙佶忙不疊讓張迪宣李誡觐見。</p>
見到剛完成《營造法式》李誡,趙佶面露笑意,将張混康所言說出,讓李誡着手艮嶽設計。</p>
李誡聽聞,想到的也是勞民傷财,但不能直說,便借口道:“還請恕臣無能。近日臣母重疾,怕沒多少時日,臣日日在側伺疾,日後……還要丁憂。”</p>
“你母親病了?”</p>
“正是。”</p>
趙佶心裏啄嚒,李誡如今都六十多歲了,他母親也算長壽的,如今重病,正是試探沈易安本事的時候。</p>
治得好,奉他做小聖人,治不好,那就别占了龍眼的位置,該下大獄下大獄,該充軍充軍,左不過是個大騙子。</p>
打定主意,趙佶對李誡關心道:“正好我知道有個人頗有辦法,也許可以爲你母親瞧病。”</p>
“臣謝大家關心。可臣母已經八十八歲,不敢奢望了。”</p>
“百歲老人本朝也不是沒有,瞧個病而已。”</p>
聽聞此,李誡不好再推脫,不管皇上心裏打什麽主意也隻能應下。</p>
張迪被派去辦此事,并命張混康在李府待命。因不好表明是大内之意,便假借宇文昌齡之手,特意去沈家請沈易安前往。</p>
宇文昌齡能猜到幾分趙佶的想法,與張迪同去沈家的路上,就在思索如何提醒沈易安。</p>
到了沈家,沈通達說沈易安不知去哪了,讓宇文昌齡松了口氣,然而張迪有任務在身,不能這樣就交差,便索性拉着宇文昌齡在沈家門口等待,沈通達見此情形,便将二人請了進去。</p>
因常有織造坊的婆子出出進進,宇文昌齡便好奇起來。沈通達見宇文昌齡雖然身着常服卻蹬着官靴,張迪也是穿着不凡,便不敢隐瞞,帶二人去織造坊參觀。</p>
年底天寒,又剛下了場大雪,織造坊并未開工,正在按照沈易安的要求進行改造擴建。</p>
蕭楚樂聽聞有人來參觀,爲争取到訂單,就裏裏外外給兩人介紹一番,并拿出樣品給二人詳細介紹。</p>
宇文昌齡摸着羊毛和絲毛織品感慨萬千。</p>
如果蠶絲在夏季能讓人感到涼爽,那這絲毛織品就是冬日最佳選則。</p>
這沈小郎君若是被官家視爲眼中釘,那可是太可惜了,有機會一定要跟官家進言,萬不能鑄成大錯。</p>
這兩日沈易安空閑時間都被李勇拿來教授劍術,不是蹲馬步就是平舉蹲馬步,使得沈易安渾身酸痛,便着程禧前一夜灌醉李勇,趁他宿醉,兩人才能乘馬車上街采購年貨。</p>
年底的汴梁城熱鬧非凡,沈易安腦海中卻還有個未解之謎。</p>
李師師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p>
沈易安清楚記得,前世大學時期學到宋史時,教授花了差不多一節課時間講李師師,什麽“飛将軍”“慈雲觀”也許都是訛傳,最大的疑問卻是李師師年齡。</p>
按照張先寫李師師的詞推算,李師師最遲也出生于1062年,而趙佶初次見李師師則是1109年,那時候李師師保養的再好也人老珠黃了。</p>
還有一種說法,來自南宋,推算年齡的話,李師師該是1090年左右出生。</p>
“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袅。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p>
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穎川花,不似師師好”。</p>
吟着晏幾道的詞,沈易安和程禧在青樓前駐足。</p>
“升平樓?倒有點像科舉士人的客棧。”</p>
“我查了整整兩日,這間應該就是。”</p>
兩人由門而入,濃妝豔抹的媽媽一下子就拉過沈易安:“呦,好生俊俏的小郎君,頭次來咱們升平樓吧?有可心的姑娘沒?”</p>
“李師師。”沈易安輕吐。</p>
媽媽怔住,登時變了顔色,扔下沈易安的衣袖嗔怪道:“這是故意難爲我呢?我們師師早就閉門謝客、搬去自己宅子清淨去了,恁的你還故意來要人?”</p>
程禧忙道:“媽媽,我們主人才來汴梁,慕名而來。”</p>
“哦,那就怪不得你了。”媽媽說着,又拍着沈易安衣袖,上下打量一番後問:“咱們有才有藝的姑娘多着呢,這邊請吧。”</p>
到了個單間,白牆以字畫裝飾,房内彌漫茉莉花的淡香,正中的圓桌上擺放仕女睡海棠花間的花瓶,裏面插着幾支含苞紅梅。</p>
沈易安坐定,媽媽拍手,魚貫進來七八個女子,環肥燕瘦,各有所長,但相對應的便是各有所短,沈易安不禁搖搖頭。</p>
程禧在桌上放下一紙交子,媽媽瞟了眼後,又領進來幾個。</p>
沈易安再次搖頭,随後起身道:“可有與李師師一較高下的?”</p>
媽媽甩着帕子扭着腰肢道:“都是我親手調教出來的,你若想要,李師師就一個,王師師、張師師偏就不行?。”</p>
沈易安微怒:“你覺得的呢?剛剛那些,拿得出手嗎?還真是你調教的,跟你都一樣的德行!”</p>
媽媽氣地臉通紅,但開門做買賣,哪有不受委屈的?爲了争這口氣,媽媽推這幾個離開,不一會兒,又聽門響,領進來一個年歲小些的女孩子。</p>
雖然十一二歲的年紀,但一眼可見她的聰明伶俐與清新脫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