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點點頭:“我細細觀察過這位三伯娘,她目光清明,眼神兒也正,教養的孩子無論嫡庶,都是有禮有節的,行動舉止叫人挑不出錯來,可見是個正派人。其實她親生的小兒子才六歲,還有個四歲的庶子,未必不能過繼,但她一來是舍不得,二來也是承前頭那位平郡王妃的情,因此一力向我推薦小九。我想,前頭那位平郡王妃明明有不讨人喜歡的名聲,卻能得妯娌這般推崇,可見是個難得的。再說,小九也确實挺聰明的,就是瘦了些。”
溫郡王太妃低頭想了想:“我從前在京裏時,隻見過前頭兩位平郡王妃,這第三位平郡王妃,我卻從未見過,但她娘家是德安一帶的詩書名門,教養的女兒素來有賢名,人品應該是信得過的。我隻擔心她性情不好,才會惹得平郡王母子厭煩。你今日也見過平郡王太妃了,知道她的爲人,就當明白她不是輕易與媳婦鬧不和的人,會惹得她厭煩,必有緣故。”
青雲大爲贊同:“這倒是真的,平郡王太妃總是樂呵呵的,看着也很慈愛,不過我瞧她老人家似乎特喜歡别人奉承她兒孫滿堂,福壽雙全,小九的母親既然力主分家,把王府旁支分了出去,雖然都住在附近,卻比不得從前在一個宅子裏來往方便了,兒孫們不能全在跟前侍奉,平郡王太妃才會有怨言吧?我聽那位三伯娘的意思,似乎被分出去的旁支,原也是怨聲載道的,直到小九的母親去世後,平郡王又迎娶了新人,這新王妃待分家更刻薄些,才想起舊人的好來,如今都有些後悔。”
溫郡王太妃冷笑着搖了搖頭:“住在王府裏,就是王府的爺和奶奶、姑娘,分家出去了,便是尋常宗室,銀錢上也不能從王府公賬上走了,自然要有怨言的。但這位三太太的話也有道理,平郡王府從前就是有名的擠,除了嫡長子嫡長孫可以有單獨的院子,别的男孩兒都是嫡出兩人一個院子,庶出就三四人住一個院子;女孩兒們更不必說了,嫡出的還能和丫頭們分住三間屋子,庶出的就隻有一間了;未滿三歲的,索性隻分了男女,都分别擠在一個大屋子裏起居,由專門的奶娘婆子照應。京裏誰家宗室會象他們家這樣?”
除了房屋不夠住外,平郡王府還有收入支出上的問題。平郡王沒在朝廷上領差事,隻在宗人府兼了個閑差,一年下來的俸祿,加上郡王祿米,以及田莊上的出産,也不過是七、八千兩銀子的收入,還不如青雲呢。
郡王府的屬官自有朝廷養着,無須平郡王操心,可郡王儀仗車馬卻要他自己出錢,他又前後娶了四個正妃,兩個側妃,納進妾室若幹,婚禮、喪禮都要花錢,兒女衆多,娶媳婦嫁女兒,花費就更不用說了,那大宅子的日常維修,還有年節時的禮尚往來,年頭到年尾,那幾千兩銀子根本就不夠用!早就寅吃卯糧,出大虧空了!
這些年他能支撐下來,一是因爲娶的幾個老婆都有嫁妝可幫着貼補,二是因爲他郡王名頭在那裏,欠了人的錢,人家也不敢下狠手去收,再有一點,則是平郡王的兄弟裏頭,有兩位極能幹的,一個三爺在朝廷裏做光祿寺少卿,油水很足,另一個五爺頗懂得經營之道,利用老婆的陪嫁爲掩護開店做買賣,一年就有幾千兩入袋。平郡王府各房共居時期,講究的是和居共财,這兩位得的銀錢,自然要歸入公賬的,可說是大大緩解了王府的虧空。
然而,這兩位爺雖有這麽大的本事,他們的妻子兒女在郡王府内,待遇卻與其他堂兄弟姐妹是一樣的,而且老太妃心疼兒孫們,向來“不偏不倚”,若有哪個孫子得了好東西,别的孫子也要有,若是哪個孫女兒做了新衣裳,别的孫女兒也要添。發展到後來,若是哪個孫子娶了好媳婦,那别的孫子娶的媳婦也不能比這個差了;若哪個孫女兒嫁了好人家,别的孫女就不能輸給她!可這種事哪裏是能強求的?若有哪家做不到,那索性大家都得不了好!連壞了幾門好親事後,老太妃才覺得不對,稍微消停了些,但各房都已有了怨言。當年小九的母親會決心說服丈夫分家,也是看出各房之間的怨氣日漸積累,已經到了要結仇的地步。
平郡王府分家之後,有财路的那兩房人既有大宅住着,手頭又寬裕,日子是越過越好,但其他沒什麽财路的房頭,就隻能靠着分家時得的田産、房産度日,過得自然遠遠不如在王府裏時舒服,便又開始埋怨小九的母親要分家,常常跑回王府來向老太妃哭窮。小九的母親隻得每逢年節都送一筆錢糧貼補各分家,但也沒挽回多少人心,她後來會難産,未必沒有心灰意冷之故。但現在新進門的這位平郡王妃,卻比她還要更精明些,不但在府裏盡可能節約支出,隻有老太妃院子的用度不減反增,連本來規定了年節時要送到各分家的東西都扣了八成去,若不是怕老太妃那兒無法交差,興許就全扣了。但她娘家有些勢力,又能讨老太妃歡喜,還會做表面功夫,其他分家也沒法說什麽,心裏都暗暗地後悔:早知如此,還不如讓前頭那位繼續活着呢!
青雲對平郡王府的内情知道得不太清楚,聽完溫郡王太妃的話,才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不由得歎息着搖頭:“我看平郡王太妃,隻覺得是位慈祥樂觀的老太太,沒想到實情會是如此……”說實話,如果不是這位老太妃的做法,平郡王府的人也許不會鬧到這個地步。
既然如此,青雲就更覺得小九是個好人選了:“雖說他祖母和生父俱在,又有一大堆兄弟姐妹,但平郡王并不把他放在心上,平郡王太妃也顧不了他,平郡王妃恐怕還巴不得沒有他呢,其他的兄弟姐妹們……我看也和他不親近,也就是三房那邊,跟他關系還密切一點。我覺得,他如今年紀還小呢,慢慢教養着,他一定會更加親近我們這邊的。三房那裏,若是能成爲他的臂膀就再好不過了,将來他長大了,也不至于太過孤獨。”
溫郡王太妃皺了皺眉頭,心裏有些不大同意,她甯可将來的嗣孫六親不近,那樣才會一心一意地爲溫郡王一脈繼後香燈。不過青雲的話也有些道理,若是嗣孫将來要入朝,總要有幾個幫手,溫郡王府的人脈早散了十來年,現在能揀回來的沒幾家了,若是平郡王府旁支的三房真能成爲嗣孫的助力,也是他的造化。
猶豫了一會兒,她才道:“那就先記下這個小九吧,日後找機會,你與我再一道看看他,若是真的好,再跟平郡王府商量。”
青雲勸她:“若是要過繼,最好别拖太久。一來咱們家要過繼嗣子的事,不少人都知道,若是傳出風聲,有貪心不足的人要對小九不利,那就不好了。再來,小九還未起大名,聽說平郡王要等他滿周歲再取,他是臘月的生日,祖母若有心過繼,何不把這件事攬過來?将來叫孫子的名字時,也更稱心如意些。”
溫郡王太妃還真有幾分意動,微笑道:“行,我心裏有數了。”
青雲又陪她說了幾句家常,便告退回了院子。杏兒迎出門來扶她,她擺擺手,問:“可把菡萏安置好了?”杏兒忙道:“是,就安置在東廂房,菡萏姐姐很滿意。”青雲點點頭,進了房間,便開始洗漱更衣。
待洗過熱水澡,她覺得渾身都象散了架似的,心想這出門應酬吃吃喝喝的事,居然也如此累人,日後還是少去做的好,有時間她還不如多陪陪家人呢。
這時菡萏過來了,已經換了一身衣裳,笑吟吟地向她行禮問好:“縣主還未歇息呢?今兒可是累着了?”
青雲忙笑着請她坐下:“累是有點累,也難爲那些貴夫人嬌小姐們,怎麽會如此熱衷于這樣的宴會。我聽然姐兒她們商量着,明兒還要到另一家去開茶會呢,還邀了我去,我推說沒問過祖母不敢擅專,才得以脫身。”
菡萏笑道:“貴人們每日深宅大院裏住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能出門參加宴席,或是開茶會,或是到寺院禮佛,就跟玩兒似的,不但新鮮,還能透透氣,自然是喜歡的。縣主卻想去哪兒就去哪兒,誰也不敢拘着您,怎能與她們一樣?”
青雲笑了:“這倒也是,我要感謝我有一對開明的父母,有個縱容我胡鬧的哥哥,還有個可愛别扭但處處維護我的弟弟,我原比姐妹們更幸運。”
這種話也隻有她說得,菡萏是不敢接話岔的,忙提起了自己的來意:“有件事想求縣主幫忙。奴婢小時候初進宮時,曾多得一位姑姑照應,從她那裏學了不少規矩本事,也免去了幾次災禍。前些時候,太後說,想要放一批年紀大的宮人出去,隻是還未定下日子。這位姑姑也在被放的人裏,但……她父母都已亡故了,家裏隻有繼母和同父異母的兄弟,素來與她不睦,又都是遊手好閑的,回去了,隻怕她多年的積蓄不保不說,還要受罪,因此想求個恩典,若能不出宮,自然最好,若不然,要是能尋個穩妥的去處,就再好不過了。奴婢想起縣主曾說,想要聘幾個針線好的繡娘,恰巧這位姑姑就是針工局出來的,不知縣主莊上可還有缺?”
青雲忙道:“我那兒哪有什麽缺不缺的?既然是這樣,你就叫她到我那兒來吧,雖沒有高薪,也不如那些王府什麽的體面,但溫飽卻不用愁,我對手下的人一向大方,你是知道的。”
菡萏歡喜地起身下拜:“多謝縣主!”
青雲忙扶她起來,笑道:“你爲這位姑姑如此用心,可見是個知恩圖報的,她既然得你這般敬重,想必人品也信得過。我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呢?”
菡萏羞澀地笑笑,又重了回去。
青雲想了想:“母後要放宮人出宮,我怎麽沒聽說?我記得那年父皇駕崩,就已經放過一批了,足有三四百人呢,宮裏如今應該隻剩下五六百宮人了吧?雖然要侍候的人本來就不多,可前兒母後才說過,兩三年後皇帝就要立後納妃了,擔心宮裏人手會不足,怎的又有了放人的念頭?這本是善事,可若放了以後又再選新人,就沒必要了。”
現在宮裏侍候的人,已經是經過重重篩選才留下來的了,那年借着國喪,不但将身份可疑有可能是藩王安插的探子的宮女太監放了一批出去,也放了許多年歲大的,甚至連盧太嫔宮裏的人,也放了大半,剩下的,忠誠度方面都比較靠得住,而且基本上是年富力強又有技術之人,事隔才三年,何必又要再放?放人無所謂,可要是招新卻把不可靠的人招進來,那就太折騰了。
菡萏答道:“太後本來沒有放人的念頭,原是那日幾位勳貴家的夫人進宮請安,無意中說起的。皇上用不了兩年就要親政了,總要有施恩天下之舉,才好弘揚皇上的仁德,本來開恩科已經夠了,但若能再放一批宮人出去,仕林中人必定會齊聲頌揚的。太後覺得有理,就發話下去了。當時縣主還在城外,因此不知道。”
青雲皺了皺眉頭,打算回宮後找太後問問清楚,既然要放人,這放什麽人也要審查過才好,别搞什麽一刀切,免得好事成了壞事,又或是被有心人鑽空子。
别的不說,現在的宮人,對皇宮裏的内情還是知道不少的,可别是有人想要探聽大内的機密,又或是大内有人想傳信到外頭吧?
青雲暫時隻想到這兩點,但反常即妖,小心駛得萬年船,她從不敢大意,哪怕最後證明隻是白操心,也好過被人鑽了空子。
菡萏心願得償,見青雲臉上露出倦色來,也不敢再打攪,很快就告退了。她明兒一早還要回宮複命呢,若不是離開平郡王府時,已過了宮門下鑰的時間,她也不敢在外過夜。
一夜無事,青雲第二天早起,先打發人送了菡萏回宮,便梳洗了,準備去陪溫郡王太妃用早飯,忽然見杏兒白着臉從外頭進來,湊到她耳邊道:“外院護衛傳來消息,牛掌櫃那邊有急信傳來,說是昨兒半夜裏,齊王府忽然死了幾個人,天剛亮時城門一開,就神不知鬼不覺地用馬車拉出城去了,齊王府的管事還一大早就去了官府報案,說要追捕幾個逃奴!”她聲音又再壓低了些,“牛掌櫃說,其中有一個逃奴,就是清江王吩咐了要盯緊的那一個内侍!”
青雲猛地睜大了眼。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