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見狀,直接大喊了一句‘不好’,然後就不管不顧,重新鑽進廚房,不知道從哪裏又找出一個水桶來,二話不說就朝着院外跑去。
我見他神色如此慌張,也不再遲疑,提着兩個水桶就往外面跑。
王先生的速度比我快,我想要追上他很難。特别是當我看見他又往橋頭那邊跑去的時候,我心裏就有些犯嘀咕,生怕之前的那一幕又重演。
但因爲有了之前的經驗,所以這一次我已經在心裏做好了預案,心想隻要王先生超過橋頭,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我都不跟。
還好,王先生還沒上橋就停下了,而是拐進陳谷子家門口的那條小道,然後從那條小道直接下到河裏,動作麻利的開始往水桶裏裝水。
當我跑下去的時候,王先生已經把三個桶都給裝滿了。我急忙學着他的樣子把水裝滿,然後提上來往家裏跑。
剛上岸,我就看見王先生一手提着一個水桶,一手搭在肩上的扁擔上,腳下邁的飛起,沒一會兒又把我給甩開。
我雖然心裏也很焦急,但一手一個水桶,想要跑起來是真的很難。以前我隻提過一個水桶,那樣跑一下還是可以的,但這樣一手一個水桶,一旦跑起來就會前後搖,水灑了一地不說,跑的還不快!
但很快我就找到了方法,稍稍彎下腰,然後小幅度的曲臂,把自己的雙手給當成扁擔,這樣往前跑,就容易的多,而且水也不會怎麽灑。唯一的缺點就是,這樣的動作很費手和腰。
不過隻要速度上來了,其它的都可以忽略不計。
當我跑到院子的時候,就看見王先生在把水桶裏的水往墳坑旁邊的水缸裏倒。我這才知道,他要挑水,原來是往水缸裏面裝。
隻是都是水,河水和自來水有什麽不一樣的麽?爲什麽不接根水管子,直接往水缸裏灌水不就行了?
直到我走過去,才發現那個塑料水桶裏插着一根筷子粗細的塑料管,另一頭放在水缸裏,正朝着裏面緩緩流水。
這個我知道,小時候就經常玩,跟我從那輛悍馬車裏吸汽油出來是一個道理。隻是,這根管子未免也太小了吧?我們家又不是沒有粗管子,用這麽小的水管吸水,要吸到什麽時候去?
更神奇的是王先生,他抱着木水桶往水缸裏倒水,可他倒水的速度卻奇慢!
要知道,我們平常倒水,都是‘嘩’的一下,把桶裏的水一股腦全倒進去,但他不是,他是緩緩傾斜水桶,讓水桶裏的水很平穩的進到水缸裏面,看上去,就好像是那些水自己流進去的一樣。
他這慢悠悠的動作可把我愁死了,因爲我發現那相框已經淹沒到下巴了,吳聽寒的脖子也全都變成了紙人。再這麽慢吞吞的弄下去,吳聽寒就真的沒救了!
于是我提起水桶就準備往水缸裏面倒,結果被王先生給一把攔住了。
他講,你莫亂搞,要是沒招呼(處理)好,我們這一趟就白跑咯。
我有些悻悻然的收回手,問他,時間這麽急,爲什麽還要這麽慢悠悠的倒水?
王先生講,因爲不能倒太快,不然就不靈咯。
我不知道是我問的問題有問題,還是王先生沒能理解我的問題,于是我又問了一遍,講,我的意思就是,爲什麽不能倒太快?
王先生手裏的水桶恰好倒完,然後提起我的水桶,繼續沿着水缸邊緣開始往裏面倒水。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我總感覺他這次倒水的水流,跟之前的水流粗細不一樣,但這一桶水裏的水流從頭到尾,似乎都一模一樣。
我隻能說,王先生的手是真穩!
王先生沒有回答我,而是對我講,從現在開始,這口水缸滴進水不能斷,要是斷咯,我們就要重新搞。老子力氣有滴是,就是不曉得吳前輩他們有沒有啷個多滴時間。
聽他說完這話,我就沒有再問,而是挑起他的扁擔水桶,轉身就往河邊跑去。
雖然我也很害怕,也擔心那些匠人和陰人會對我動手,但到了這時候,我也顧不上那麽多,隻能硬着頭皮往前上了。
在我裝滿水的時候,王先生也到了橋頭,我們之間沒有交流,我挑着水就往家裏跑。
與提着水桶相比,挑水跑的速度更不能快,否則水很快就會全灑掉。
于是我跑到一半的時候,王先生就把我反超了,等我放下水桶的時候,王先生已經把兩個塑料桶的水給倒完了。
我拿起塑料桶再次往外跑,眼角餘光看見他先是提着木水桶往那個插着塑料管的水桶裏加滿水,然後才開始往水缸裏緩緩倒水。
塑料桶比木水桶輕的多,這一次我已經往回跑了一截了,才和王先生碰面。
擦肩而過的時候,王先生對我講,你莫倒水,等我來。
我應了一聲,然後繼續跑。
可我萬萬沒想到的是,我前腳剛進院子,王先生就到了,然後就看見他重複之前的動作。
就這樣,我都不知道自己跑了多少趟,反正等水缸快滿的時候,我全身上下都濕透了。有被自己汗水打濕的,也有被水桶裏濺出來的水給弄濕的。
而最後被我們弄回來的水,王先生并沒有急着往水缸裏倒,而是讓我找來一個舀水的瓢和漏水的漏勺----跟城市裏的漏勺不同,這種是農村裏常用來撈面的東西,用竹子編制而成,上面布滿了小孔。
等我拿來之後,王先生就從水桶裏舀一瓢水,然後把漏勺放在水缸上面,用瓢往漏勺裏倒水,同時拿漏勺的那隻手不斷顫抖,然後那水就像一點一滴的往水缸漏下去,看上去很像是在下雨。
而且王先生倒一會兒,又會停一會兒,然後又接着往裏倒。
我正看得納悶兒,爲什麽要這麽做,王先生就問我,看清楚了沒,曉得啷個倒不?
我點頭,講,明白。
于是他就把瓢和漏勺交給我,而他自己則開始繼續倒水。
我學着王先生的樣子倒水,倒一會兒停一會兒,然後看看棺材裏的遺像,又看看王先生倒水的動作,心裏急的要死。
倒完一個桶後,還剩下三個桶,和一個隻有一半水插着管子的水桶。
王先生先是把那個插着管子的水桶加滿水,然後跑去階沿上拿來背籠,從裏面掏出墨鬥,扯出墨錐,然後跳進棺材,雙手結印,嘴裏念念有詞,聽不清在念什麽。
念完之後,隻聽見王先生喊了一聲:“子孫問陰陽,一線十八牽,中!”
這一聲大喝,王先生左手拿着墨錐,朝着那遺像相框猛然戳去,竟是在不驚動遺像相框和臉盆的情況下,直接将那墨錐給硬生生的戳穿了遺像的上沿相框。
他這動作,讓我想到了一句話----動作太快,遺像都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戳穿了。
戳穿相框之後,王先生右手用一個很奇怪的姿勢捏線,看上去像是蘭花指,但又不是很标準,反正隻用指腹挨着那漆黑的墨線,然後圍繞着相關纏繞,并且每一根都纏在墨錐的下方。
做完這些之後,王先生不知道又從哪裏搬來一些磚頭,然後放進那個空着的水桶裏。
這時他讓我停止往水缸裏倒水,然後對我講,一會兒我會把這個桶放進水缸裏,你好生看到,要是水缸裏滴水超過這根水管子,你就往外面舀水。記到起,舀出來滴水,一半往這個水桶裏倒,一半往天上灑,曉得沒?
我雖然不知道爲什麽要這麽做,但還是點頭表示記住了。
就是我和王先生的配合,他往水缸裏放裝滿了磚頭的水桶,而我時刻盯着水面,随時準備舀水。
就這樣,他一邊往裏放水桶,我一邊往外舀水,雖然過程很緊張,但配合的還是相當默契。
等到水桶徹底放進水缸裏面之後,王先生這才拿起墨鬥,把纏繞在相框上的線繃直,然後把這頭圍着水桶的上沿又纏了起來。
水桶上沿都有一個外卷,墨線恰好能夠纏上去。
我不知道他纏了多少圈,隻知道他弄好之後,伸手一摸,那墨線的線頭就與之前的墨線合爲一體,完全看不出任何打結的痕迹。
這個動作又把我給震驚的目瞪口呆,好半晌都不敢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
這時王先生講,能不能救回來,就看這一哈咯(這一下了)!
說完,王先生在我肩上拍了拍,講,把水桶裏的磚頭一塊塊取出來,動作不要太快,取一塊,停一會兒,然後再取。
直到這時,我才突然明白,用水的浮力,把遺像相框從臉盤裏拉出來,這不就是小學課文裏學過的‘撈鐵牛’的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