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冬天,對于黃原地區來說,最大的熱鬧不是苗凱和田福軍的鬥法,而是菜市場上出現了隻有暖和天才出現的新鮮蔬菜——黃瓜。
長久以來,一到冬天,人們隻能吃白菜胡蘿蔔,像西紅柿豆角黃瓜這樣的蔬菜也有冷藏的,但肯定不新鮮了。
但是今年不一樣了,陳昭的黃瓜進入市場,很快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
其實秋冬換季的時候,黃瓜已經上市,當時隻賣一元兩斤。
但随着冬天來臨,陳昭的黃瓜有增無減,成爲市場上最吸引人的風景線,一下子吸引住了衆人的目光。
價格也很快漲到十元一斤,而且有價無市,
沒辦法,他的蔬菜大棚就那麽大,每天的産量就那麽多,黃原地區有購買力的差不多幾萬人,狼多肉少,這黃瓜價格能不漲嗎?
天氣漸漸寒冷,陳昭的大棚蔬菜也進入了黃金季節,每過兩三天,原西縣和黃原地區的相關單位、蔬菜商人,就開着車來村裏購買黃瓜。
陳昭也要求現金交易,一手交錢,一手拿貨,絕不接受打白條。
哪怕縣一把手張有智親自上門也不行。
當然,張書記肯定不會親自上門的。
因爲出産量大,陳昭和秀蓮兩個人忙不過來,再加上秀蓮懷了二胎,所以陳昭最多讓妻子幹一兩個個小時就回去休息。
大棚裏面的活計其實不少,除了采摘黃瓜之外,還要澆水、施肥,通風、調控空氣濕度等等。
因爲太過忙碌,陳昭就雇了幾個人幫忙。
在這一點上,他沒有冒進太快。
這個時候,報紙上也在讨論,有專家指出搞個體經濟要七上八下。也就是說,雇七個人是合理,雇八個人就是犯罪。
他陳昭現在也算是衆人矚目的人物,爲了村民他可以快走半步,提前半年搞大包幹。但是爲自己的時候,那就絕不能多走一步。
曆史上傻子瓜子怎麽被折騰的,他可是清楚地很。
他雇傭的都是本村人。
田牛、田四田五,他二媽賀鳳英,以及田家圪崂其他三個窮苦人。
蘭花倒是想上門幫忙,賺點零花錢,但陳昭怎麽敢讓姐姐光給他幹活而舍棄了貓蛋狗蛋?
再說姐姐不用幹活,他也得給錢給物啊。
然後心裏罵一頓逛鬼王滿銀。
陳昭之所以雇傭他們,是因爲除了賀鳳英之外,其他人都是被社會抛棄的人。
要知道,大包幹之後,大部分人家雖然不愁吃飯,但另外的發愁事并不比往年少。如今這世事,手頭沒兩個錢,那就什麽也弄不成。旁的不說,化肥買不回來,莊稼就種不進去。村裏人多口衆的幾家人,光景實際上還不如集體時那陣兒。
那時,基本按人口分糧,糧錢可以賴着拖欠。可現在,你給誰去耍賴?
因此,如今在許多人吃得肚滿腸肥時,個把人竟連飯也吃不上了。
這些人怎麽辦?辦法不很多。吃救濟款嗎?現在石圪節鄉一年的救濟款才三百元,人均隻有幾分錢!
說道雙水村田家圪崂這邊,半腦殼田二去年死了。他憨兒田牛沒人管,陳昭把他帶到大棚這裏,讓他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力氣活,管他吃喝。
田四田萬江,一隊的飼養員;田五田萬有,石圪節有名的鏈子嘴,現在年紀大了,老胳膊老腿,田五的兒子田海民也不管他們,兩個老漢大冬天隻能穿破棉襖,别說買化肥了,連量鹽買油的錢都沒有。
還有其他幾個人,他們求到陳昭面前,陳昭能不幫他們嗎?
畢竟他不是田海民這種狠心人。
他知道原著當中,孫少安第一次破産之後,有些人對他是冷嘲熱諷,落井下石,但田牛、田四田五還是一如既往的對他很尊重。
再有人求上門來的時候,他就明明白白的告訴他們,現在報紙上說了,他隻能雇傭七個人,他現在不敢多雇人,否則就得吃槍子。
其他人雖然不知道真假,但也不敢強求,
其實陳昭知道,要想先腹帶動後富,必須讓後來者有工作。
而針對雙水村,就得搞集體産業,把這些老胳膊老腿的,放在合适的崗位上去。
隻有集體産業,才有可能實現共同富裕。
但是現在,處于種種原因,陳昭也隻能蓄勢待發。
……
整整一個冬天,是雙水村的孫家最興旺的時期,因爲管理到位,他的大棚黃瓜,一口氣采摘了三個月,利潤象不斷線的水一樣流進了他的腰包,村裏人的估計他的純收入得有上萬塊錢!
其實他們想的保守了,他光利潤就已經賺了十萬塊。
即便是走前黃原地委大官高鳳閣門路發财的胡永和兄弟倆,目前掙的錢也沒有他多。
掙到錢了,工資也就開的及時。
像田四田五這樣的人,拿了錢,得了好處,開始唾沫星子亂濺,一哇聲說了陳昭的好話,“孫少安好财主”的名聲揚遍了雙水村和東拉河一帶的許多地方。他成了全石圪節鄉最有聲望的“農民企業家”。
而他老子孫玉厚,在石圪節的名望也水漲船高,比當初陳昭“賣醋建窯”的時候還要高。
别說别人,連玉亭夫婦見了玉厚,都要不由自主的彎彎腰,才喊一聲“哥”,全然沒覺得自己一個貧農,該不該向個體戶低頭。
而這個時候,我們的老支書田福堂,卻無奈的返回了老家。
本來他帶了一隻隊伍在縣城幹建築隊,憑借他的爲人處世以及管理才能,再加上他是田福軍的親哥哥,所以他幹的挺紅火。
可是天一冷,活一多,哮喘病發作了,隻能咳嗽着回到家裏。
然後他就看到了陳昭的塑料大棚前面的大車排成長長的一個隊伍,一箱一箱的黃瓜往上搬,不由得冷哼一聲,咳嗽的更厲害了。
進了臘月,孫少平放假了,當來到家門口的時候,直接被門口的景象震驚了。
他暑假走的時候,家裏的院牆還是一如既往。
可等他寒假回來,就吃驚地發現,家門口變成了一個青磚砌成的大門樓,蓋的精細而講究。
“我哥真是發達了!”孫少平一邊吃着鮮嫩的黃瓜,一邊驚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