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奏折歸奏折,聽當事人親口叙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而且奏折隻是大概情形,缺乏細節的描述,便沒有了身臨其境的代入感。
此番張延齡娓娓道來,顯然更加的緊張刺激和令人驚歎。
偷渡黃河,繞行沙漠戈壁,穿越賀蘭山,混入甯夏城,躲避搜捕聯絡仇钺裏應外合攻下甯夏城,圍困朱寘鐇于安化王府之中,最後朱寘鐇畏罪自.焚而死。
楊一清率軍渡河,到叛軍潰敗欲逃,張隐率騎兵追擊擊潰叛軍等等一系列的謀劃和實施的過程,張延齡事無巨細和盤托出。
張延齡本來口才就好,再加上又是親曆者。許多事其實不必添油加醋,光是叙述出來,便足以讓人身臨其境,感受到其中的艱難和危險。更何況張延齡還會偶爾加一些噱頭,搞些起承轉合之類的懸念,一番叙述下來,殿上群臣聽得是頭皮發麻,如癡如醉。
即便是對張延齡懷有敵意和不滿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這一次的平叛行動精妙無比,出其不意,大膽而緻命。不得不承認張延齡這家夥确實是有勇有謀,敢想敢幹。
張延齡叙述完平叛的過程之後,殿上群臣一片抽氣之聲,看着張延齡的眼神之中都帶着贊許和敬佩。
朱厚照聽得也是熱血沸騰,大爲贊歎。唯一感覺到遺憾的一點是,自己沒能親自去參與這場平叛。倘若自己參與其中,那便更完美了。
“啪啪啪。”朱厚照不由自主的鼓起掌來。
皇上一鼓掌,大殿上頓時掌聲一片。
“皇上,此次平叛,建昌候有勇有謀,行動果決周密。謀劃之精妙令人贊歎。臣雖老邁之身,聞之也是熱血沸騰。建昌候爲平息叛亂不顧自身安危,深入虎穴,這番勇武,讓老臣欽佩不已。倘若我大明将官有建昌候之勇武謀略,有振威營将士之悍勇,則我大明還怕得誰來?豈非将無敵于天下。”
李東陽出列大聲說道。群臣紛紛點頭,一片溢美贊頌之聲。
“更難得的是,建昌候如此年輕,便可擔當大任。有建昌候這等年輕英才在,實乃我大明之幸事。大江後浪推前浪,我大明湧現張延齡這等英才,實乃我大明中興之兆,社稷之福啊。”李東陽繼續說道。
張延齡聽着覺得有些不對勁,李東陽誇得有些過了。也許他是真心想誇自己,但說什麽中興之兆,什麽社稷之福,那可過分了。有捧殺自己之嫌。
“諸位大人謬贊,延齡愧不敢當。有幾件事延齡必須澄清,以免諸位大人生出誤會,引發誤解。還請皇上恩準。”張延齡大聲道。
朱厚照點頭道:“準。”
張延齡躬身道:“謝皇上。第一件事便是此次平叛的作戰謀略,其實是皇上面授機宜,我隻是遵照皇上的旨意執行,根據戰場情形稍加調整罷了。要說謀劃之精妙,那是皇上算無遺策,運籌帷幄之故。若無皇上指點,豈能如此順利。這一點,我必須澄清。皇上,雖然你要臣不必公開此事,但臣覺得還是讓諸位大人知道此事爲好。皇上低調行事,臣卻不能貪天之功。”
“啊?”大殿之聲一片嘩然。
包括朱厚照自己在内都是一臉錯愕。朱厚照差點便要開口詢問自己什麽時候面授機宜了。但朱厚照立刻便明白,這是張延齡将功勞歸于自己的用意。他是要讓自己在臣子面前的形象更加高大。以抵消此次朱寘鐇叛亂帶給自己尴尬。
“哈哈哈,建昌候,你何必如此。朕不過是稍微提點了一些罷了。作戰的事情靠的是你和楊一清,以及軍中将士。平叛之功,還是你們的。朕可不能跟你們搶功勞。”
朱厚照大笑起來,手舞足蹈的道。看到群臣一臉驚愕的樣子,朱厚照覺得很是好笑。虛榮心得到滿足的同時,生出一種和張延齡一起戲耍群臣的感覺。
張延齡心中暗笑,雖然沒有事前的溝通,但張延齡知道,朱厚照一定樂意自己給他帶上的這個高帽子。畢竟這是一個臣子抓到了敵酋,他都要讓臣下放了讓自己重新抓一次,好顯示自己英明神武武德充沛的皇上。
張延齡笑道:“皇上高風亮節,臣卻還是要說清楚的。免得各位大人不知内情。皇上準許臣率京營騎兵前往,便是爲了此次突襲的計劃考慮。沒有騎兵是無法進行這次突襲行動的。這也是臣要向諸位大人解釋的第二件事,便是調動京營騎兵平叛的事情。臣也知道調動京營平叛不合規矩,朝中有人頗有微詞,在此一并澄清。”
一群大臣們恍然大悟。事實上張延齡出征率領三千團營騎兵的事情确實有人頗有微詞。而且引發了一些人的不滿。
在平叛成功之後,兵部尚書許進便上奏說,團營乃京師兵馬,職責是拱衛京師不可擅動。地方平叛以及邊鎮禦敵自有地方衛所兵馬。調動京營平叛不合規矩,開了個不好的先河雲雲。
許進這麽做是因爲在前幾日的皇上召集重臣論功的時候給予張延齡的褒獎過高。而以此理由則可以壓低功勞,抵消一些對張延齡戰功的吹捧,不讓張延齡從此次平叛成功之中得到更多的好處。這顯然也是劉瑾示意他這麽做的。
這個消息張永去甯夏鎮傳旨之後便私下裏透露給了張延齡,張延齡自然要加以應對。不能讓這幫家夥背地裏搗鬼,壞了自己的好事。
說起來領京營出征确實不合規矩,但是如果是爲了實現皇上的謀劃意圖,便沒什麽不合規矩的了。故而這個鍋得讓皇上背。
如何讓皇上心甘情願的背這個鍋,那自然是先給他戴一頂英明神武算無遺策的高帽子了。
“皇上聖明,原來這一切都是皇上的安排。皇上英明神武,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臣等佩服的五體投地。”
“皇上**遠矚,定下奇襲之策,安排騎兵出京,原來有此深意。臣等愚鈍,居然不知道其中緣由,當真是慚愧。”
“臣就說,建昌候雖然神勇,但有如此膽魄。卻原來是皇上的謀劃,那便說得通了。皇上英明啊。”
一群臣子們紛紛開始大吹法螺。送到門口的拍馬屁的機會豈能錯過。
朱厚照呵呵而笑,伸手摸着并不存在的胡須,心中滿足之極。恍惚之間,他都有些認爲自己确實是對張延齡面授了機宜了。也許自己當真在出征前對張延齡說了些什麽,隻是自己現在記不起來罷了。或許張延齡說的是實話。否則自己爲何同意他領京營騎兵出征?
他已經忘了,出征之前他确實問過張延齡如何平叛。張延齡隻給了他四個字的回答:随機應變。當時他還有些失望,覺得張延齡敷衍自己。他可并沒有提出什麽好的計策,隻是當時曹雄大敗,他已經迫不及待的希望有人能平息叛亂,所以答應了張延齡挑選振威營騎兵出征的請求。
李東陽和楊廷和對視一眼,兩人心中均暗暗歎息。
李東陽的心裏如明鏡一般,他當然知道張延齡說的都是假話。若皇上面授機宜,楊一清怎會不知?楊一清已經将所有的事情都禀報了自己,包括張延齡将奇襲計劃的功勞生生的分了一半給楊一清,以掩蓋楊一清渡河失敗的罪責。若是張延齡早有皇上授意,當初楊一清故意排擠他的時候,他怎會不拿此事逼迫楊一清就範?而是選擇了風險更大的孤軍深入?明顯是張延齡在當衆胡扯。
适才李東陽那番吹捧張延齡的話确實是故意爲之,這是他和楊廷和私底下商議之後定下的小小的策略。
這次平叛行動,他們本來希望外廷能居首功以扭轉外廷頹局,所以楊一清才會在開始的時候對張延齡進行排擠,從而達到外廷平叛的目的。但是事情的進展卻出乎意料。
事已至此,隻能随機應變。李東陽和楊廷和商議之後決定将計就計,大力拱火。張延齡既然立了大功,索性将他架的更高,對他大力吹捧。将張延齡推高,他便成了衆矢之的。如能引發皇上的不快,劉瑾必然會抓住機會大做文章。
隻要引起勳戚和内廷的直接對抗,那便是最有利的局面。張延齡立了大功,勳貴們揚眉吐氣,正是他們膨脹的時候。這時候必然不容劉瑾搗鬼。極有可能引發對抗。外廷坐收漁翁之利,實乃最佳策略。
可是,李東陽萬萬沒想到張延齡會來這麽一處。也不知他是感覺到了什麽,還是無意爲之。總之,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今日張延齡的手段都令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且不說歸功于皇上的面授機宜,這事極爲高明的逢迎之策,比之當面吹牛拍馬唱高調要高明了萬倍。關鍵是,一個人居然肯舍棄巨大的虛榮,将他人對自己的贊譽全部棄之不顧,這是何等清醒的頭腦。
關鍵是,張延齡知道,他實際上所得到的好處不會少,失去的隻是虛榮,收獲的是皇上的好感。他完全明白什麽才是重點。皇上的信任和好感才是他想要的,其他人的那些褒獎,什麽聲望,什麽崇敬佩服的目光,什麽所有人對他的贊揚和褒獎都一文不值。
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能夠冷靜到這種地步,能夠清醒到這種地步,能夠現實到這種地步,這是極其可怕的。
李東陽有些沮喪,他沮喪的不是自己計劃尚未開始便失敗了,他沮喪的是,張延齡這樣的人的出現,是他的智慧和能力無法駕馭的。這或許對朝廷而言不算壞事,但對外廷而言,怕絕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