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亞美尼亞騎兵每人隻配了四杆标槍,轉了幾圈兒,标槍就用光了。
觀戰的小帥覺得這不是藥丸?标槍的缺點就是個兒太大無法像箭一樣裝備太多。難道要頂着箭雨找對方肉搏?可對方也是輕騎兵,不一定追得上,倒是人家能吊着你放箭。
然而亞美尼亞輕騎兵們并沒有手足無措,回手從身後摸出一個繩索投石器,将一端繩套套在拇指上,另一端捏在手裏。
幾枚鵝卵石被放進投石器的網兜兒裏,在空中甩了兩圈,忽然撒開繩套兒的一端,幾塊鵝卵石飛向對面的突厥人。
這玩意看起來像玩具,可威力一點兒也不小,而且不需要瞄準,大批的鵝卵石飛向對方,總是有能打到的。
這也是不擅長射箭的民族想出來的歪招兒,肯定是沒有弓箭有效的,但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這樣雙方石彈和弓箭對射了會兒,小帥發現,最終還是弓箭厲害些,亞美尼亞輕騎兵的傷亡又比對方增多了。
不過,沒多會兒,突厥人每人射了八支箭,箭還有,但臂力已經不行了。亞美尼亞人馬背上包袱裏的石彈顯然還有很多,這下突厥人抓瞎了。
實際上此時雙方傷亡都超過了三成,突厥人已經有了退意。他們是來打仗求勝的,不是來拼命的。
亞美尼亞人則作戰意志要堅強得多,他們和可薩汗國有着血仇。
有句話,世界上幸福和不幸不是相等的。貓吃老鼠,獲得一定程度的幸福,老鼠被吃,這不幸的強烈程度要遠超貓進食的快樂程度。
可薩汗國當年攻入過亞美尼亞領土,大肆劫掠。這對他們來說不過是正常的搶劫作戰,可是被劫掠的亞美尼亞人對可薩人那可是仇深似海。
如今戰場上相見,分外眼紅。一般的部隊,戰損三成,就要潰散了,亞美尼亞人個個紅着眼想要報仇,根本就沒人注意己方傷亡了多少。
突厥人已經射完了箭,也确實給對方造成了足夠的傷害,結果對方居然沒有崩潰,還是越戰越勇,你這不符合常理啊。
一般來講,這個時候輕騎兵就需要退回本陣,換其他部隊上,他們需要休息恢複臂力,才能再投入戰鬥。可是現在沒有兄弟部隊,後面的将軍吹起号角,讓他們再接再厲。
突厥頭目回頭看了看,己方人數略多于對方,一咬牙,拔出彎刀,領着部下向亞美尼亞人發起了沖鋒。
突厥人臨時變陣,由車懸陣變成了鋒矢陣,這總得有個調整陣型的時間。這回亞美尼亞輕騎們爽了,石彈如雨點兒搬飛向突厥人,突厥人也享受到挨打無法還手的待遇。
直到看到突厥人頂着彈雨整理好了陣型,準備沖鋒了,亞美尼亞首領也吹起哨子,整理隊形,士兵們拔出身後馬鞍挂鈎上的闊劍,戰馬小跑,沖向對手。
輕騎兵在戰場上的任務,一般是遠程騷擾對方的陣型,加上追擊敗兵時幫着砍人。如今雙方輕騎兵對沖,這已經超出了作戰的範疇,屬于無理性的拼命了。
雙方的騎兵迅速撞在一起,彎刀闊劍揮舞,殺得難解難分。小帥的目光回到戰場中央,亞美尼亞人的第一陣已經退到了後面整理,第二陣正和沖上來的重騎兵厮殺。
所謂步兵陣是騎兵的克星,對重騎兵來說,并不是說打不過步兵陣,而是重騎兵要貴得多,和廉價的步兵以命換命,非常地不劃算。
雙方能在戰場上對陣,那實力應該是差不多的,誰也沒有那麽多重騎兵可以浪費。薩比大将自己帶着二百親衛督陣,将八百僞重騎兵派上去沖陣,覺得要是不計傷亡的話,總是能取勝的。
然而對方的遠程武器是投槍,不是弓箭,這玩意對重騎兵的傷害比弓箭大得多。
重騎兵在沖鋒路上被投槍殺傷了一批,沖破對方的盾陣又犧牲了一批,進入到肉搏狀态的時候,終于占了優勢。亞美尼亞人的第一陣傷亡過大退後,已經用上了第二陣。
現在的戰果,重騎兵傷亡了三成,亞美尼亞這邊的步兵已經傷亡了四成,隻要一直拼殺下去,薩比人是一定能赢的。
可是打仗不單純是簡單數字的計算。薩比重騎兵犧牲的,都是前排穿紮甲的精銳,亞美尼亞步兵的輕步兵敢死隊已經傷亡殆盡,青年兵也損失慘重,剩下的是戰鬥力更強的壯年兵和成年兵。
現在的情況是穿着皮甲的僞重騎對戰亞美尼亞的壯年兵和成年兵,還有殘存的青年兵。亞美尼亞人傷亡更大,可是依舊紅着眼睛死戰不退。
薩比人的重騎兵沒有了最兇狠的紮甲重騎做核心,卻已經士氣低落了下來。
他們又不是什麽有崇高理想的革命軍隊,當兵吃糧搶劫的遊牧強盜而已。戰損三成,即使主将親自督戰,也不願意打了。
所以雖然目前場面還是騎兵占優,騎兵們卻開始偷懶怠工。眼看着亞美尼亞方面第二陣又是損失慘重,退後,稍事修整的第一陣又頂了上去,雖然人數少了不少,鬥志未減,依舊大呼奮戰。
薩比大将久經戰陣,看出情況有點兒不妙,自己的士兵開始怠工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堅持到敵人先崩潰。
他還想再堅持堅持,看向兩旁的輕騎兵戰鬥,心頭卻是一沉。
原來雙方輕騎兵進入肉搏,薩比輕騎兵的劣勢一下子就暴露了。
亞美尼亞輕騎全員披甲,防護水平比他們高。戰鬥技能呢,按理應該是薩比突厥人強些,但那是指執行戰術動作的效率。
一旦進入肉搏,這幫打過多年遊擊的亞美尼亞人個人武勇并不比薩比突厥人差。
進攻能力差不多,人家是披甲的,薩比突厥的輕騎被打得開始緩緩後退。
薩比大将看出來了,現在撤,還能留個體面。要是等輕騎被人打崩了,自己中央的重騎兵就會陷入三面包圍,自己的親衛加入進去,也不會頂多大用。
薩比的将軍歎了口氣,讓士兵吹響了退兵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