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銀光閃閃并不準确,甲片帶着淡淡的青黑色,表面光可鑒人,很多地方都很粗粝,比如兜鍪、肩甲、腹吞等,算不上精美,跟旁邊的唐軍盔甲比起來像是醜小鴨,混在天鵝群中。
不過正是因爲粗粝,增添了剽悍和殺伐之氣。
李晔記得曆史上西夏的鐵鹞子,金國的鐵浮屠,都裝備了冷鍛甲。
“這是何人所鑄?”李晔依稀記得冷鍛甲最早出現在青唐城,也就是現在的天唐府。
親衛連忙去鐵匠鋪中問詢,帶回一個滿頭白發的精瘦老者,光着膀子,雖然年邁,但身上肌肉線條依舊淩厲。
見了皇帝和這麽多唐軍,整個人怯懦起來,“啪”的一聲,跪在地上。
“此甲爲你所鑄?”李晔指夏魯奇身上的盔甲道。
老者先是迷茫,看到夏魯奇身上的冷鍛甲,旋即點頭。
原來是聽不懂唐言,李晔令人找來精通吐蕃和唐言的人,一番交談,李晔才知道冷鍛甲的來曆。
老者名叫咄骨,羌人出身,因擅長打鐵,成爲吐蕃鐵奴,專爲吐蕃人打制盔甲。
後來吐蕃勢力瓦解,青唐城攻伐不斷,煤炭供應不足,打鐵的羌人們摸索出一套冷鍛之法,沒想到打造出來的盔甲比熱鍛堅固輕便。
“你們有多少人會打造這種甲?”李晔問道。
“五十人。”咄骨道。
中間還隔着翻譯。
李晔點點頭,“朕升你爲天唐府大匠,每月八石糧,你自行招募人手,打造此甲,招募之人,隻要成爲熟手,每人每月四石糧!”
咄骨聞言大喜,八石糧差不多就是六百斤,足夠在天唐府過上老爺般的生活。
唐軍軍俸也才六鬥,以前唐廷窮,這額外的六鬥糧食能養活兩三口婦孺,現在唐廷打下鳳翔、鄜坊、夏綏、興元、朔方,河隴也在打分之下,六鬥軍俸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軍中将領好幾次都跟李晔旁敲側擊,提高軍俸。
唐廷底子薄,李晔不敢答應,一切就看今年的收成,隻要今年過去了,以朔方、隴西、河湟、河西等地的産出,就是吃上肉也沒問題。
爲了消除周圍将士們的疑惑,李晔讓夏魯奇脫下盔甲,又取來一副将領才能穿戴的山文甲,先以弓箭間隔五十步射之。
兩甲都彈開長箭。
李晔又令以重弩射之。
山文甲箭入兩寸,冷鍛甲也是兩寸。
周圍士卒眼神火熱起來。
李晔又令士卒當衆稱量二甲的重量,山文甲華麗威武,重四十九斤,冷鍛甲卻隻有二十八斤!
同樣的防護力,冷鍛甲更輕,而且山文甲不是一般士卒能裝備的。
至于普通的制式劄甲在冷鍛甲面前更沒有競争力。
長安将作坊的産量一直上不去,原因在于熱鍛的劄甲,要耗費的物資更多。
而冷鍛需要最多的是人力。
一直困擾李晔馬铠的問題也解決了。
重騎兵就是國力的象征,也最燒錢的兵種。
有了冷鍛甲的補充,長安将作監可以分出一部分産能鑄錢。
接下來幾天,李晔一直往鐵匠鋪跑,忙着擴大鐵匠鋪的規模,加強其防守,還幫着招募人手,有把子力氣的人不少,冷鍛甲對鐵的質量要求高,對技術要求較低,掄起大錘砸就完事了,特别适合弄出一條流水線。
忙前忙後十幾天,總算搭建起來一個流水線的雛形。
一天可産兩件冷鍛甲,主要是因爲鐵匠的技術還在提升中,各個環節需要磨合,還沒到熟能生巧的階段。
這比咄骨一個月弄一件的效率高太多。
乾甯三年九月三日,長安的奏表從東而來。
鳳翔、興元皆豐收,朔方因爲是今年才開始屯墾,糧食隻能維持自用,渭北至興唐府一線收成也還過得去。
現在長安屯糧七十萬石,還不算鳳翔和興元的糧食。
在張承業的運作下,關中的糧食将源源不斷送入河隴,預計兩個月内,會有二十萬石糧食進入天唐府!
李晔大喜,有了糧食,整個河隴才算是徹底的穩了。
從長安征調的士子們也在随後到來,共有四百六十七人。
還有一小半的士子視河隴爲蠻荒,不願受翻山越嶺的跋涉之苦,稱病留在長安。
李晔也沒勉強,什麽事都是強扭的瓜不甜。
能來這麽多人,他已經非常滿意了。
這年代的書生并非手無縛雞之力,能從天天砍來砍去的各地,安然無恙的進京趕考,需要的不僅是膽量,還有身體素質。
當然,的确有些人不會騎馬,沿路自有馬車接送。
李晔心中一動,大秦爲控制天下,修建秦直道,漢唐爲了掌控河隴和西域,修建大量的烽燧堡和守捉城,這些地方并沒有完全荒廢,現在到了重新撿起來的時候。
不過在這一切開始之前,整個河隴不能再無休止的亂下去。
李晔對楊崇本的心思很複雜,這人心機、眼光、本事都不弱,曆史上也是敢跟全盛時期朱溫叫闆的狠人。
如果能收爲麾下,必是開疆拓土的方面大将。
隻可惜野性難馴,如同鸷鳥,反複無常。
唐軍席卷河隴之勢已成,這人還在蹦跶。
“傳令張琏部回擊廓州,與楊師厚配合,清掃隴右諸州,高行周彙合骁騎軍清掃龍羊峽、大非川!”
李晔下達了總攻的命令。
青海之北的大盆地,祁連山脈擋住了北面甘州而來的風沙,此地即是天然的大牧場,遍地牛羊駿馬。
大唐曾在此地設置神威軍,俯控青海之北,祁連山之南。
李晔大軍從北而來,天唐府北面諸城紛紛歸降,剩下的就是青海之南的大非川。
隻要大非川上沒有威脅,河湟青海這片肥沃的土地才能安穩落入李晔囊中。
大軍還未發動,張行瑾的使者就從廓州而來。
一代枭雄李茂貞兵敗身死,殘酷殺戮之後的廓州,人口十不存一,已經成了廢城。
唐軍能這麽順利推平河隴,還是沾了他的光。
沒有他在河州死磕,唐軍也能打下河隴,但不會這麽容易,也不會這麽快。
也算是爲唐廷的崛起做了助攻,不過壞處顯而易見,河隴流血太多,想要恢複成盛唐之時的繁榮,短時間内是不可能的了。
制約唐廷崛起的除了糧食,還有人口。
歸化策在推行之前,李晔還特意抄了三份,張承業、韓偓、趙崇凝人手一份。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
張承業三人都是有實才之人,也能完善歸化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