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爾灣百戶所的衙門鋪着厚厚的羊毛毯。
劉承宗坐在中間,同左右部将交流向南的進軍路線。
陳師佛帶尕馬和尚坐在左邊,陳欽岱帶岱青與擺言台吉坐在右邊。
正中間,鋪了幾幅牛皮或羊皮的輿圖,連通青海與衛藏。
衙門裏的局面非常有趣,左右兩邊的西番和尚與蒙古那顔,都用極爲期待的眼神,看向中間交頭接耳的漢人将軍們。
如果說尕馬和尚隻是希望劉承宗爲他收回故土,蒙古貴族們就顯得有些狂熱了,他們希望劉承宗能帶他們去往更遙遠的地方——烏斯藏。
這對劉獅子來說很矛盾。
這些輿圖連在一起,勾畫出一副從青海經康區抵達衛藏的路線,但三塊地方的特征非常明顯。
他以己度人,康區河谷縱橫,衛藏雪山苦寒,唯有祁連山下青海湖畔擁有大片一望無垠的肥美牧場。
而雪區的政治中心與教權中心,必然是吐蕃的都城拉薩。
作爲草原上的汗王,其牧區、兵馬、百姓都在青海。
蒙古人爲何如此熱衷進藏?
當劉承宗提出自己的疑問,擺言台吉楞了好長時間。
他先是雙眼發直地搖搖頭,看上去一副不太聰明的樣子。
過了一會兒才回過神來,堅定點頭道:“必須入藏衛教!”
衛你個大頭鬼。
憑劉獅子對擺言台吉的了解,這個名義上信奉黃教的蒙古貴族,實際上信的是驢肉火燒教。
他對頭目曹耀的尊崇,超過任何一尊佛像,自從率部遷徙至海北駐牧,自己在部落裏傳教,引得數不清的蒙古人自帶驢子到獅子軍蹭吃蹭喝。
随着教派擴大與發展,甚至已經出現宗教改革的苗頭,最近他們一直想讓曹耀試試大鐵鍋炖羊雜湯。
擺言台吉也很蒙圈,從來沒人問過他,爲啥要入藏;他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爲啥想入藏。
突然之間指望他說個一二三四五,可能性不大,他也不知道該如何跟劉承宗解釋。
劉承宗等了半天,擺言台吉才終于說出幾個詞:“我們要看住和尚,否則無法久居青海。”
想了很久,擺言台吉的言語終于連貫起來:“我們入藏衛教,和尚就不會再找别人入藏衛教。”
劉承宗明白了,說白了,衛的是什麽教,擺言台吉并不在乎,但讓衛藏的和尚們停止紛争,老實起來,不再從外邊搖人兒入藏,對他們來說非常關鍵。
他問道:“那你們入藏,不會患上高原病?”
擺言台吉被劉承宗逗得前俯後仰:“大帥你想啥呢,我們會患病啊,不會太多,在囊謙扛一扛就過去了。”
劉承宗敏銳地捕捉到一個詞:“囊謙?”
擺言台吉也明白了,這位漢人大帥沒往南走過,不知道從康區入衛藏的地理。
他向劉承宗解釋道:“如果不爬山,囊謙是康區和衛藏最高的地方,比海北高一點,如果走得快,有些人會在那得病。”
“可能一千個人裏有二三十個會得病?幾天就好,過了囊謙,像拉薩和藏巴汗的日喀則,都和海北差不多高。”
這次輪到劉承宗懵了。
他以爲玉樹所在的囊謙地方,是衛藏最低的地方,所以才會興起遠征的心思。
現在你告訴我,那是最高的地方?
而且他一直以爲蒙古人在雪區進進出出,靠的是魔法防禦高,鬧半天大家都一樣,靠的是血厚。
他對擺言台吉道:“你們的思路錯了,越是入藏衛教,越會讓和尚們的權勢大增,随便養幾個貴族,拿出個封号,就能得了蒙古幫忙,你們勢必成爲他們的傀儡。”
劉承宗說着,低頭看向自己手中,他手裏有一份名單,如今已經有四個名字了。
上面每個人,都是以願意聽從劉承宗号召,聯軍南向的和碩頭子。
他們的組織結構,是由達延汗妻子滿都海哈屯建立的盟旗制度,把土地分爲一片片牧地,每個牧地爲一個千戶,叫鄂托克。
在牧地上,每個蒙古人都必須是這個鄂托克的牧戶,在戰時,所有牧戶出兵組成名爲和碩的武裝集團,理論上每個鄂托克需要出兵千人上下。
幾個鄂托克組成萬戶。
但實際上,擺言台吉就是名義上的萬戶首領,但他沒有萬戶,手下隻能編成三個千戶。
這上面的人名比較像族譜。
比如擺言台吉自己的名字,是右翼多倫土默特部,達延汗四子我折黃台吉之重孫、不隻吉兒台吉之孫、火落赤之子,孛兒隻斤·擺言。
劉獅子恨鐵不成鋼啊,非常有震懾力的姓氏,怎麽就自甘堕落給人當免費打手去了呢?
擺言把頭搖得很堅定:“那能怎麽辦,他們能給人們都信的汗号,握住佛法,就能……”
擺言本來想說,手握佛法擁有汗号就能擴大領地,但說到這他說不下去了。
因爲劉承宗嗤笑一聲,打斷了他:“不,你不能。”
擺言台吉早就意識到青海的局勢出現了變化,這支屯營湟水源頭的漢軍,能給青海甚至西北帶來千變萬化。
但就目前而言,這支軍隊帶來的震懾力還不夠。
他的目光看向對面的尕馬和尚,也許他們看待這件事更有共同語言。
這片土地從來不缺少統治者,隻是每個統治者都有自己想要統治的地方,對更遠大的地方鞭長莫及。
沒有人在乎頭頂出現個太上皇,甚至某種程度上,地方上的土皇帝們,都在爲自己尋找靠譜的太上皇。
但這不單單與實力有關,還與決心和意志有關。
對擺言來說,數千裏外紫禁城裏的大明皇帝和沈陽建都的後金天命汗都很有實力,有啥用呢?
“漢人說,聽其言觀其行。”
擺言看着劉承宗的眼睛,說道:“現在證明和尚封号管用很簡單,證明和尚封号不管用很難,所以還能。”
劉承宗沒再多說。
他學習到了新的東西。
在陝西,他認識到統治的力量來源于生的希望。
在青海,他認識到統治的力量也可能源于死的可能。
出兵,削平白利王頓月多吉,比白費口舌說上七天七夜都管用。
很快,劉承宗即将與擺言台吉組成聯軍南征的消息,随各地前來俱爾灣貿易的牧民,被帶回四面八方的蒙古部落。
越來越多的蒙古貴族率部慕名而來。
人們慕的不是劉承宗的名,也不是擺言台吉的名,而是進藏後和尚們可能給他們的名。
南下的漫長征途,對大部分隻有幾十個牧兵的小貴族們來說充滿危險。
但如果聚集在一起組成聯軍,南下的道路便暢通無阻。
就連劉承宗都沒想到,在青海這片土地上,進藏能有這麽大的号召力。
越來越多的牧民部落集結在青海湖附近,使劉獅子變得格外忙碌,他每天都要會見幾個新來的蒙古小首領,在陳欽岱的陪同下與其聊天,視察其兵力構成,送出幾件禮物。
說實話劉獅子從未想過,送出兩隻鐵鍋、幾個木箱、一柄雁翎刀或一張毛毯,就能得到整個部落的好感。
人們都說劉大帥是個非常闊氣的人,盡管是個漢人,但和摳門兒的皇帝不一樣,非常願意随同他作戰。
以至于這樣的日子過去半個月,劉獅子都已經總結出一套贈送禮物的規律,隻要按照這個規律來,十個人裏一個出錯的都沒有。
看首領的姓氏。
但凡姓孛兒隻斤,黃金家族的後人,送兩把嵌鋼斧頭準沒錯,如果再帶一柄沒有裝具和刀鞘但打磨好的雁翎刀,就基本上好的像親兄弟一樣。
但如果不姓孛兒隻斤,是其他偏遠地方的小部落頭人,那就得大出血一番,送兩隻漆器木箱、一套價值三五兩銀子的銀首飾,才會從他們臉上看見滿意的笑容。
規律很簡單,越是黃金家族,在鐵器、甲胄、兵器方面越是窮得離譜,但不太缺少祖傳的精美器物。
而其他小部落,由于沒和大明打過大仗,鐵器丢得少,所以基本上能維持較差的自給自足,反倒對能工巧匠制作的裝飾品有很大需求。
實際上後者才是劉獅子進青海之前,對蒙古戰士的印象。
擺言台吉的部衆營養良好,個頭兒也都還行,但裝備上時代跨度非常大,大部分人停留在石器時代向青銅時代過渡,隻有少數精銳已經進入了鐵器時代。
其他部落的情況剛好相反,比如最近劉承宗認識了個謝二虎。
這謝二虎隸屬永謝布部,本名是叫巴兒虎什麽的,被劉承宗叫做叫二虎,因爲是永謝布的人,所以姓謝,叫謝二虎。
謝二虎從前在柴達木盆地駐牧,部落裏有人挖糞坑時不小心掏到了金子,引來别人觊觎,打了一架輸了,就和部衆帶着老婆孩子二百多人跑過來尋求庇護。
人家這個部落人少,部衆也看着不是那麽回事,四十四個戰士,平均身高一米六,而且人均營養不良羅圈腿。
可他們每個人都穿着硬皮甲,皮甲上還釘着鐵梁、銅釘,打開箭囊,清一色的銅箭頭,一個人能打擺言手下牧兵仨。
本來劉獅子是想給一套三兩銀器的,但謝二虎說好幾年沒吃過菜了。
獅子尋思想吃菜還不好說嗎?這事好辦啊!
大軍準備出征,中軍營正忙着給軍隊準備夥食呢,督辦這事的是西甯本地人馬科。
獅子大手一揮,四十斤馬科優選的西甯腌菜就送到了謝二虎手上。
把謝二虎高興壞了,直呼過瘾。
他在柴達木盆地主要拿紅景天和枸杞當小零食,雖說挺養生,到底不能當菜吃。
揣旦這個地方,在農業時代不太适合活人。
永謝布在青海這兩個大部落,比火落赤進青海要早,但是和火落赤一樣,在湟中三捷裏被明軍打殘了。
後來永謝布又和火落赤内讧,輸了,所以火落赤占據肥美的環湖地帶,永謝布隻能退往大揣旦和小揣旦,開始艱難的求生之旅。
但也算各有各的好,東邊吃菜不奢侈,但跟明軍做鄰居保不住命,兵器铠甲也沒法當傳家寶;西邊不太适合人類生存,但沒有明軍,戰天鬥地得到極堅韌的精神。
等到四月中旬,這支隊伍的數目已經超過劉承宗的預期。
擺言台吉、拉尊與古如黃台吉各自派出兩千人馬,各地趕來要進藏的流虜也集結了六千人馬,足足一萬兩千部隊,驅趕牲畜,由海北向南蔓延。
這幫人各有各的目的,沒人能控制這些部隊。
盡管劉承宗是盟主,但他真正能控制的首領不到一半。
如此多的蒙古人,讓獅子軍的将領非常不安,爲維持盟主的地位,隻能進一步增加派遣軍隊的數量。
最終獅子軍決定把這場爲囊謙地方奪回領地戰争,變成向整個青海耀武揚威的過程。
劉承宗自三個練兵營中挑選參将王文秀、曹耀,千總李老豺、張天琳、鍾虎、羅汝才、高應登、黃勝宵,挑揀軍士七千二百,編爲左右二營,向南出征。
留參将楊耀及千總楊承祖、魏遷兒、韓世友編爲留守營,駐紮海北與俱爾灣,與西甯劉承祖部互爲犄角,守衛老家。
劉承宗沒打算把部隊全部帶走,實際上他的目的是分兵駐紮關鍵要地。
在青海湖南岸直對山口的湖畔,命鍾虎率一千二百部隊留駐,留下占領茶卡鹽池的釘子。
至此封鎖整個環湖地帶,将之納入自身勢力範圍,隻等戰船造好,就能圍繞青海湖四面快速支援。
他們不是啓程最早的部隊,但他們是這支數量多達兩萬的遠征軍裏,最明顯的指示物。
蒙古部落随走随駐,劉承宗的軍隊都帶了炒面,不過他們發現不需要吃。
随軍的蒙古部落都認獅子票,五名千總各帶四百兩票子,他們制定了一套嚴格的采購程序,準許他們軍糧的八成向沿途駐紮的部落采購牛羊補充。
但禁止隻找一個部落,以防把人家的牛羊買光。
不過實際上證明劉承宗想多了,各部落都發現了商機,沿途用斧頭之類的東西向周圍番部、蒙古部落換購牛羊,然後再賣給劉承宗的部隊。
以至于他們走到哪吃到哪兒,行軍時一兩票子換四頭羊,雙方都覺得自己賺大了。
盡管累是累了些,由甘南進入果洛,道路難行,各部都有幾名士兵出現高原反應,但劉獅子這輩子,就沒走過這麽輕松的行軍!
晚上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