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屏幕上,一個身穿白色軍服的軍人被固定在機器山,軍人身上有無數連接裝置,可以檢測到軍人的事實身體波動。而更多機器連接在軍人的白色軍服上,每一寸,每一絲都在檢測之内,要确保可以收集到所有軍服數據。
仔細盯着屏幕上的情況,确定沒有問題之後,王甯打開話筒:“實驗開啓,五倍壓強!”
“接受命令,實驗正式啓動,五倍壓強!”
實驗室中,傳來一道沉穩的聲音,接着,屏幕上裝置被遠程打開。
“嗡……”
一種仿佛亂流一般的東西在裝置内啓動,掀起巨大的音浪,吹起了軍人身上的外衣。原來實驗者并非真正的軍人,而是假人模型。
“模型可以百分百模拟人體構造嗎?”
眯着眼睛看着屏幕中傳來的數據,王甯向身邊的人問道。
旁邊,同樣注意實驗的米凱站了起來:“所長,模型由車所長制造完成,經過檢測,模型近乎百分百模拟出人體構造。皮膚,血液,腸胃,内髒都是由特殊結構組成,跟人體結構一比一完成。其中最重要的心髒,大腦則是由小型甯元素組成的能源結構,數據與普通心髒相仿!”
米凱這麽說不代表人類已經可以制造出真正的人造人,确實,模型跟人體構造相當,甚至初略檢測一下,模型跟人體并沒有太大區别。然而,這隻是表面數據而已,更深一層檢測之後就會發現,壓根不是那麽回事。
模型隻是模拟了表面人體結構,更深處的細胞,細胞核,細胞壁等等一衆組成根本就不是人工可以制造出來的。
就算可以制造出來,人工心髒,大腦也是很難完成的目标。
人體是什麽?其實就是特殊的零件,每個部位的結構完全不相同,每個部位都有自己的作用。爲什麽人類看起來很像是一種整體,最根本的原因是有大腦的存在。
是大腦協調整個身體,接受身體中億萬神經元素,在大腦的協調下統一完善身體部位,做到最大限度的協調。
沒有大腦的話,人類根本就是植物人。神通吧每個部位都是好好地,就是沒法活動,沒法說話,沒有知覺,沒有大腦的協調,人類根本就是一塊爛肉而已。
人體中有多少神經系統?億萬!
這個億萬并非一種誇張,真的有億萬個數據,甚至比這個數據還要誇張。
人體有多少細胞,有多少表皮,有多少血液就有多少神經系統。人工想要制造出人造人,而且還是正常的人造人,就必須要制造出一種特殊的大腦,可以統合身上神經系統的大腦。
這還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處理人體身上的神經系統,細胞等等一系列方向。等一切全都完成之後,估計人類早就進入星際時代,自己改造的星球都有生命出現了。
實驗室的模型并非是人造人,隻是一種特殊的實驗體而已,初步模拟人體構造,獲得最基本的數據,從而開始更進一步的研究,這才是模型的意義。
至于身上的白色防護服,則是試驗所研究出來的最新材料。這種材料就是當初王甯提出來減緩沖擊力的新型材料,王甯将這種材料命名爲‘内甲’!
沒錯,這種材料就跟内甲一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承受沖擊力,從而提升戰鬥飛機的飛行速度。
以人類現在的科學底蘊,制造出超音速戰鬥機很簡單,一倍,兩倍,三倍已經是正常範圍内的課題。大部分研究所都能制造出來,然而,超過三倍超音速的戰鬥機卻很少有人研究!爲什麽?
并非他們制造不出來,而是他們就算制造出來了也沒用,沒人能開!
人體承受壓力是有極限的,不需要達到極限,哪怕是接近極限都會讓身體出現損傷。腦袋轟鳴,血液流動緩慢,内髒破裂等等,都是在超音速戰鬥下不可避免的問題。
三倍超音速則是人體最大的極限,一旦超越這個數字,人體就會崩潰,被擠壓成碎肉。
沒有人能夠駕駛的超級戰鬥機有什麽用處嗎?不過是好看罷了。在沒有研制出克制壓強方法之前,超音速戰鬥機的極限就是三倍。
現在,内甲的出現可以改變這種情況,讓普通人擁有對抗壓強的可能。
内甲的原理其實并不複雜,大衆都知道,一張紙經過十次壓縮之後連子彈都無法打穿,這也是防彈衣的原理。使用特殊材料經過無數次壓縮之後,獲得一種壓縮後的物質,用那種材料制作防彈衣。
内甲的原理就是如此,在甯元素的作用下,一種新的特殊物質被王甯制造出來。這種材料本身就有極大的防護性,經過壓縮之後,防護效果是普通防彈衣的近十倍。
隻是如此的話,這種材料是制作防彈衣的好材料,卻無法制造飛行員的防護服。
飛行員面臨的并非子彈,而是大自然的壓力,那種壓力無窮無盡沒有縫隙。甚至,可以透過防彈衣壓死飛行員,防彈衣可以防住子彈,卻不可能防住大氣壓。
王甯自然也知道這種情況,所以在制造之中它賦予了新型材料一種特殊屬性……減震。
減震這種東西很多人都聽過,減震器!大多數用在汽車上,讓汽車不會太強的震蕩效果,增加汽車的舒适性。而這種屬性放在材料上,則變成了一種逆天研究。
材料怎麽減震?增加海綿嗎?還是增加柔軟度?
并非如此,細胞與細胞之間有一定空隙,王甯将目光放在了那些空隙之中。材料是由細胞組成的,不管什麽樣的物質,最根本的東西同樣是細胞。物質如此,人類其實也是如此。
頭發,皮膚,牙齒,血液,内髒等等,都是由無數細胞組成的,材料自然也是如此。
既然是細胞,細胞與細胞之間總會有一定空間,這些空間是否有作用不好說,但是它們卻像是七大洲之間的海洋一樣,将細胞群之間隔離。
既然如此,我們可不可以利用這些細胞之間的空隙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