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明說,他們所有人都清楚,這次代表團成立的目的就是爲了戰勝哈佛代表團,保住王甯猜想留在華國,爲了這個目标,他們要全力以赴。
戰勝哈佛是一個很困難的目标,這個目标基本上難以實現。吳丙白他們一開始就清楚,可是學者的傲氣讓他不可能面對哈佛的時候不戰而敗。從一開始,他們或許還抱着試一試的态度,說不定哈佛就被他們戰勝了呢。
然而,事實上戰勝哈佛比他們想象之中還要困難。哈佛的整體實力如何他們不清楚,光是從哈佛代表團表現上來看,就根本不是他們可以對抗的。而這,還是在萊米教授沒有出手的情況下。
作爲被哈佛推出來跟王甯打擂台的萊米教授,或許名氣上比不上很多老牌學者,在國際上或許連吳丙白的地位都不能比。然而,能夠被推出來跟王甯打擂台,他肯定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對方爲什麽被推出來,有什麽樣的底牌,對王甯猜想的研究到底達到了哪〖,一步,吳丙白他們沒有一個人清楚。
是的,吳丙白他們認爲萊米教授對王甯猜想肯定有一定研究。這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科研上能夠研究的東西很多,其實學者更多,每一個研究者研究一個方向,肯定會有相互重疊的地方。
除了重疊之外。甚至很多知名實驗室明确的表示自己要研究某個方向。比如說癌症的攻克。艾滋病的研究。這都是很多實驗室在做的事情。世界上研究這兩個方向的實驗室不下十個,大家都在研究,就要看哪個研究最快,能夠獲得成果罷了。
數學上也是如此,數學經過幾百年的研究,它的領域一直在擴大,近幾十年正是達到了一個極限,有學者想要用不同角度研究數學并不是荒誕的事情。
其實科學從一開始就是建立在荒誕之上。很多研究發現不過是用一個荒誕駁斥了另外一個荒誕而已。這就是進化,進化之後的數學是否正确,是否還有另外一條道路可以走,很多數學家都在尋找。
反向證明,猜疑證明,不過是很正常的道路而已。
王甯猜想無疑是一種反向證明的研究成果,它巧妙的用傳統數學猜疑了傳統數學,将人們從傳統數學固有的本身拉伸,站在更高的地方徹底駁斥傳統數學。
這個研究成果很有趣,也很有用。它讓不少數學家看到了傳統數學上的不足以及更加浩瀚的數學領域。所以王甯猜想很受重視,普一出現就得到了整個世界數學家的目光。不管是贊同還是質疑,哪怕是批判,都說明王甯猜想對他們有一定的意義。
如果沒有意義,沒有邏輯性,以數學家的性格,可能連批判一句都不會。不是同一個級别的東西,他們基本上看都懶得看。
一個新出來的猜想能夠被稱贊,能夠被質疑,被批判,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本身就代表着成功。
王甯猜想是成功的,他引起了世界範圍内的數學讨論。理所當然,王甯猜想的發現者王甯也會獲得巨大名氣,成爲世界級數學家。
然而,在獲得肯定之前,王甯注定要面對一次質疑。不管是對研究上的質疑還是對成果屬于誰的質疑,都算是比較平常的事情。
爲什麽?正是因爲一種成果不可能隻有某個學者在研究。在同一時間,肯定會有其他的研究者在進行探索。
可能在某位學者發表論文的時候,宣布研究成果主權的時候。另外一位學者的研究也進行了最後一步,更巧合的,肯定對方正敲下單詞的最後一個字母。
眼瞅着自己即将被世界追捧,獲得巨大名氣,下一刻突然發現自己的名氣被另外一位學者搶走了,他隻是快了自己一步,一天或者是一個星期。很多學者是不能忍的。
要是學者之間處在同一個等級之中,大家的研究方向都相同,地位相當。不能忍也得稍微忍一下,畢竟科學術上的研究就是速度上的競争,對方比你快一天,快一個小時,哪怕是快一秒,那就是比你快。他已經宣布了主權,這個時候再去争,就顯得自己不夠大方。
到時候,整個學術界都會看不起他。
然而王甯猜想的研究者王甯太年輕,資曆也太淺。十八/九歲的少年做到了幾十歲中年老年做不到的事情,除了贊歎的同時,質疑更少不了。再加上王甯猜想的重要意義,才引起了這一次全球範圍内的巨大風波。
想要平息這場風波,王甯必須要在某些場所證明自己,證明王甯猜想的所有權是他自己。打消其他人的觊觎,隻有這樣,他才可以消除身上的髒水,徹底穩固自己的地位。
所以在吳丙白他們看來,王甯猜想的發現者絕對是王甯,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隻要不是腦殘,都不可能相信一位十八/九歲的少年能在哈佛偷取最先進的研究成果,王甯又不是超人,也沒有超能力。
要是真這麽容易偷到最先進的研究成果,華國早就能吊打米國了,何必現在一直被米國壓制。
在吳丙白他們看來,之所以萊米教授被推出來,大概隻有一種情況。那就是萊米叫獸也在研究王甯猜想,隻是王甯的研究更快一步,發現了王甯猜想,并且有了成熟的理念。
這不意味着萊米教授的能力比王甯差,或許他隻是運氣差了一點,慢了王甯一步,所以猜想才是王甯猜想。
那麽,萊米教授對王甯猜想到底有了多少的研究?是隻有一個開頭,還是有了大半的研究成果,甚至隻是差一步,現在已經領先了王甯的研究?這是誰都無法确定的事情。
所以,對手太強大,能不能戰勝對方,怎麽樣才可以戰勝對方,吳丙白他們沒有任何頭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