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台灣最大小說網 > 科幻靈異 > 夢穿康熙換乾坤 > 第一百零二章——禦妹孔四貞

第一百零二章——禦妹孔四貞


就在弘毅聞聽“别克戰大衆”的“趣聞”之時,十七周歲的皇帝福臨正在位育宮“忙”着,而且不是一個人在忙着。陪着他的,不是老太監吳良輔,而是另有其人——十三周歲的已故“有德定南武壯王[1]”孔有德之女孔四貞[2]。

“四貞妹妹,你說領海一定、海路一開,是不是就可以大興海運、國庫充盈了?”

福臨站在孔四貞的身後,側身看着下面的小姑娘練字。此時的皇帝,正一邊指導書法,一邊有一搭沒一搭說話,一邊還微閉着雙眼,似有若無的小心探嗅這身旁層層疊疊湧來的陣陣香氣。

去年(順治十一年)六月三日孔四貞護其父之榇[chen](棺材)歸葬抵京,朝廷爲孔有德舉行了極爲隆重的郊迎和守喪禮儀:谕“令和碩親王以下、阿思哈尼哈番以上,漢尚書以下、三品官以上,郊迎。(榇)既至,諸王各歸第,衆官留喪次一宿”[3]。自那以後,皇太後就可憐這個孤身一人的小姑娘,将其收爲養女,養在宮中。雖然暫時還沒有冊封她什麽“格格”名号,卻享受着和其他固倫格格、和碩格格一樣的殊榮與優待。

早在那時候,親政已久的福臨就看出此事絕非僅僅“彰顯忠烈、優待遺孤”這般簡單。當時她的弟弟孔廷訓已經被李定國所俘,假使不幸罹難,這個小姑娘就是定南王滿門僅存。關鍵所在,定南王孔有德作爲最早一批手握重兵、歸附滿洲的漢臣,資曆、功勞、忠誠都是當時“三王一公[4]”中的頭牌!論功勞,孔有德是國初歸降的明将中功勞最大的,單單他從登州“反正”之時攜帶的十數門火炮,就足以讓太宗皇太極喜出望外了;論資曆,其他三個漢王之中,耿仲明還算孔有德半個下級,尚可喜是後來的,也比山海關之戰時歸降的吳三桂要老;論忠誠,在順治九年桂林被圍時,除孔四貞外,全家殉國,保全了大清顔面。可以說,孔有德是清初四漢王中唯一以忠烈著稱的功臣。

繼孔有德敗亡之後,清朝的敬謹親王尼堪又被李定國陣斬于衡州。一年之内,“兩蹶名王,天下震動”。順治十年(1653),因李定國轉而率軍攻圍廣東肇慶,孔有德部将線國安、李茹春等才得以收集潰兵,重新占領桂林。如此一來,孔家手下的“天祐兵[5]”仍是一支戰力可觀的隊伍。廣西雖然又處于清軍控制之下,但整個西南地區的形勢仍令清廷嚴重不安。線國安之輩也缺乏清廷軍隊觀念,隻知爲孔氏家将。因此,清廷有必要表彰忠節,撫恤遺孤,用孔四貞的旗号來安撫定南王藩标軍隊。

福臨知道,在這一點上,皇太後可謂富有政治謀略、老謀深算,把孔四貞收入宮中撫養,希望将來通過她加強清廷對這部分軍隊的控制。那自己也必須另外有所“表示”才行,不能落在後面了!于是,轉過年來,也就是順治十二年四月,福臨請示皇太後同意,以“定南武壯王孔有德,建功頗多,以身殉難。特賜其女食祿,視和碩格格。護衛儀從俱仍舊”,算是主動拉攏這位“幹妹妹”。

自那以後,福臨也發覺皇太後似乎意識到什麽,經常爲他們之間的接觸提供方便。太後不僅督促孔四貞讀經書,而且每當自己退朝後,總要找個什麽事由,就把這位幹妹妹派到位育宮來,和自己常伴左右。尤其當自己到南苑打獵時,從來都要讓孔四貞陪同前往……不得不承認,軍營中長大的孔四貞,馳騁在馬上的英姿是相當迷人的……

“皇帝哥哥,四貞不懂什麽領海、海運的,但是,四貞知道,當年要不是有大船載着我爹北上從龍,就沒有孔家的今天……”就在福臨浮想聯翩的時候,孔四貞幽幽作答,說到自己的爹,再提到孔家,她突然想到了自己如今孑然一身、寄人籬下,雖然太後和皇帝都對自己視若親人一般,可總免不了悲從中來,小姑娘瞬間停住了言語,眼眶也開始紅潤。

福臨其實也不是在征求這個小妹妹對國策大政的意見,原本隻是找個話題以彰顯自己的英明神武罷了,卻發覺氣氛陡然直下,趕緊拉起孔四貞握着毛筆的手,輕聲寬慰道:

“好了好了,四貞妹妹,不想那些個煩心的事情了!我們不練字了,其實和你一樣,我也煩惱這些個鬧人的四方字、聖人書,可我是皇帝,不學這些,怎麽管帶那些個漢人?其實呀,我們都是喜歡馬上馳騁的不是?要不我們去……”還沒說出“騎馬”二字,自己手中環握的芊芊玉手卻突地掙脫出去。

“誰和你一樣了?四貞可是最聽皇太後的話了,四書五經樣樣都要熟讀,就連那許多兵書戰策,人家都在好好背誦呢!皇太後說了,四貞自小出入軍營,熟讀兵書也是光宗耀祖。隻是難免粗陋了漢人學問,正好陪着皇帝哥哥一起用功,免得你偷懶!皇太後還說……”孔四貞從禦案前回過臉來,嚴肅認真的開導起自己的皇帝哥哥。

“好好好,聽你的聽你的,四貞妹妹,我們繼續練字可好?”聽聞好幾個皇太後從自己的小幹妹妹口中魚貫而出,福臨有些心煩。不單單是母子關系這麽簡單,十四歲(虛歲)的孔四貞哪裏知道,自己的額娘讓她學四書五經,是爲了迎合自己這個一心慕漢的皇帝;熟讀兵書,卻是爲了将來有朝一日,可以替朝廷去統領定南王孔有德、你爹爹的舊部!這兩件事,自始至終,這位小妹妹都是被當做了工具……

不過話又說回來,自從去年六月份孔四貞小姑娘來到京師、住進皇宮之後,自己和她的确在天長日久的接觸中,似乎慢慢産生出一種朦朦胧胧的情愫,這種出自天然的感情,大大不同于自己身邊的那些滿蒙後妃。她們雖然也是生的漂亮美麗,可一味隻知道生硬地應和自己的一切需求,卻從不能給自己一點精神上的安慰。就說那個新的博爾濟吉特氏皇後、皇太後的侄孫女、自己的侄女輩,和四貞妹妹差不多時間進的宮,可到現在自己都沒有碰她一下……

這些滿蒙貴族的女子,如何能有漢女一般的别樣風情呢?唉!别看四貞小丫頭軍營長大,可學起漢學,卻一點也不比自己這個皇帝差,往往是一教就會,還會觸類旁通,這,也許就是所謂文化的傳承吧!也難怪自己這幾日,開始對她有一些依戀起來,幾日不見就如隔三秋,不能說坐立不安,卻是怅然若失一般。這種感覺,其實自己是熟悉的,前一段這樣的情愫,不就是自己的弟媳、襄親王福晉董鄂氏給自己的嗎?哦……許久沒有見過她了,大概有三四個月了吧……看來,皇太後的妙計還真是奏效了!

“皇帝哥哥,你看我這個字寫的如何?”孔四貞溫婉甜美的話語,将福臨有些闌珊的意興,生生拉回了當下。

“哦?我來看看……”福臨低頭望去,孔四貞剛剛落筆,宣紙上一個秀美的正楷“炮”字,墨迹未幹、新鮮出爐。

“哈哈,好!不過怎麽突然寫這麽一個殺氣十足的字呢?”

“我……”

“好吧好吧,我的好妹妹,‘朕’也來給你寫一個,看看誰的筆力更加勁道……”

福臨見孔四貞面有難色,以爲是一句“殺氣”,又勾起了小姑娘的傷心處。要知道,當年孔有德的确是依靠了自己老上司孫元華的那十幾門大炮,才能夠在滿蒙漢八旗之外,**成軍了一個“天佑兵”的,雖然後來他本人還是入了漢軍正紅旗,南下平亂之前的順治六年,其麾下隊伍也設立牛錄章京十五名,可自始至終都沒有歸于哪一個漢軍旗主[6]!不僅如此,順治六年五月,多爾衮還“令定南王孔有德率舊兵三千一百,及新增兵一萬百,共二萬,往剿廣西,挈家駐防。其全省巡撫、道、府、州、縣各官并印信,俱令攜往。靖南王耿仲明率舊兵二千五百,及新增兵七千五百;平南王尚可喜,率舊兵二千三百,及新增兵七千七百,共兩萬,往剿廣東,挈家駐防。其全省巡撫、道、府、州、縣各官并印信,俱令攜往。”

不但不歸旗,還爲其“新增兵”,也就是補充編綠[lu]營[7]兵力入其麾下,爲何?這是老爸皇太極的“保留項目”,爲的就是不把戰力頗豐的三王兵丁歸于旗下,而形成實際上的皇帝親領!就連深谙此道的多爾衮,也是如法炮制。如今自己借助小玄烨之手,剛剛将滿洲八旗乾綱獨斷了,漢軍八旗就要是下一個目标!

福臨及時調整心情,準備一展身手,好好寫上一幅書法大作。

“啓禀主子……”吳良輔的聲音,第一次不合時宜的出現的身後。

“講!”福臨沒有回頭,隻是生硬一句。孔四貞卻發現年輕皇帝哥哥的面色瞬間變得有些惱怒,急忙用自己的左手輕輕握住皇帝放在桌案之上的左手,以示安慰,并輔之以含情脈脈、顧盼生蓮的婉容。

“嗻!多羅貝勒、皇二子玄烨觐見主子!”

吳良輔不看也知道此時皇帝“哥哥”的臉色,但還是利索回禀。畢竟,皇帝惱了也不怕,自己這麽多年下來,事後随便找個由頭就能重新讓他高興起來,一如既往的信賴依賴自己。

可殿外匆匆趕來的小貝勒爺玄烨就完全不同了。不說今天這位小爺一臉的急色,就算是笑呵呵的,但凡他給自己一聲令下,這兩條老腿就不再聽了自己的指揮,隻剩下乖乖聽命的份了!

況且今天小玄烨的神情,的确是大大的不同,萬萬不可得罪!否則,老命受不鳥!

[1]孔有德降後金(清)後,先是在天聰七年六月被授予都元帥,而後分别在崇德元年封恭順王,順治三年授平南大将軍,屬下就有耿仲明和尚可喜二人。順治年,孔有德被李定國破城,自殺身亡。十年,清廷賜谥号“武壯”,稱“有德定南武壯王”。

[2]孔四貞,遼東人,隸漢軍正紅旗,生于清崇德七年(1642),是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兒。在孔有德死後,她扶梓回京師,受到清廷極度禮遇,被孝莊皇太後養于宮中,還差一點成爲順治皇帝的妃子,但最終嫁給了從小定婚的孫延齡,并且一起執掌定南王藩屬數年。吳三桂叛亂時,孫延齡也起兵響應,但孔四貞一直顧念清室的恩遇,力勸延齡反正。孫延齡的首屬兩端導緻他被吳三桂派人殺死,孔四貞也被困于雲南,直至三藩平定,才孑然一身回到京師,安度晚年。

[3]引自《大清世祖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實錄(卷之八十四)》【呵呵,給大家看看真正的所謂《清實錄》其實是分不同皇帝、叫不同名字滴!】

[4]三王一公,是指清太宗皇太極天聰、崇德年間先後降附清朝(後金)的明朝将領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和沈志祥。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孔、耿、尚三人被分别封爲恭順王、懷順王、智順王。崇德四年正月,沈志祥被封爲續順公。清入關後,順治六年五月,三王改稱爲定南王、靖南王、平南王,而續順公之稱仍其舊。

[5]天聰七年,孔有德、耿仲明自登州率部降清,皇太極封兩人分别爲都元帥和總兵官,任然統帶其兵,号“天佑兵”。

[6]崇德七年八月,八旗漢軍編定。在《八旗通志初集?旗分志》所載崇德七年所編立的所有100個漢軍佐領中,根本沒有三王及其屬下出管佐領者,因此,可基本斷定,三王屬下根本沒被編入漢軍旗。

[7]綠營,是清朝的正規軍,由漢人編成,主要負責彌補八旗的不足和守衛國土。這些漢軍因使用綠色軍旗,故稱爲綠營。在清朝大部分的時間裏它都是清軍的主力。滿清的興起是倚靠它強大的八旗軍力。随着領土的擴大,滿清吸收了部份蒙古人與漢人的勢力,對此皇太極另外設立了蒙古八旗與漢軍八旗,用以壯大軍力并加強管理蒙漢臣民。到了滿清入關後,雖然八旗軍人數達二十萬,但兵力仍遠遠不足。爲了加強對領土的有效統治,清政府招降明軍、招募漢人組織軍隊,以綠旗爲标志,以營爲單位,所以稱爲“綠營兵”,**于八旗軍。

綠營完全由漢人組成,編爲标、協、營及汛。士兵爲世兵制,父死則子繼,由漢人統帥。綠營的官階大緻上依照明朝的制度,由高至低分别爲提督(省/标)、總兵(鎮)、副将(協)、參将(營)、遊擊、都司、守備(地方)、千總(駐點)、把總。提督全名爲“提督總兵官”,統領一省綠營,受文官總督、巡撫所節制。各省兵力大小不一,由萬餘到六七萬不等;提督之下爲總兵,主管一鎮的綠營,兵力從千人至兩三千人不等;再下面的爲副将,管理一協的兵力,約數千人左右;副将以下就是參将、遊擊、都司、守備,所統轄的稱爲營,兵員數量各有不同;在最下面的爲千總與把總,負責統領一汛,也就是一個駐地,士兵由十數名到上百名都有,後來更設有“外委千總”與“外委把總”,設在他們之下,職位與千總、把總相同,但薪俸較低。另外從總督到總兵都有自己直屬的綠營兵,稱作“标”,如“督标”(總督)、“撫标”(巡撫)、“軍标”(四川、新疆将軍)、“提标”(提督)、“鎮标”(總兵)等,大小和協相同。“标”的統領官稱“中軍”(地位相當于現代的衛隊隊長及副官長),督标中軍由副将擔任,撫标中軍由參将擔任。

綠營兵多數爲步兵,但亦有馬兵與水兵,常用武器有刀、槍、矛、箭這些冷兵器,但也有如鳥槍、铳槍、擡槍甚至大炮的熱兵器,可是他們的裝備與待遇明顯比八旗差。綠營發展到康熙年間已成爲一個嚴密的制度,将兵由兵部直接統轄,将領無法直接統兵,兵卒平時分派各地作爲差役,戰時才臨時分發給将領,令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有效地防止軍人擁兵自重。馬兵爲騎馬的部隊,步兵爲步行的部隊,守兵爲後勤部隊,馬兵和步兵又統稱爲戰兵。

在清朝初年,大多爲漢人的綠營軍的職責尚隻是鎮守疆土,但随着八旗的腐化,綠營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強。在三藩之亂中,清軍就是以綠營爲骨幹,先後派遣了四十餘萬綠營兵作戰。在往後的大小戰争中,綠營也是清軍的主要構成部分。但随着太平日久,綠營内部也開始出現松弛腐化的現象,到了乾隆帝閱兵時,所見已是“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堕地”。到了兩次鴉片戰争和鎮壓太平軍之時,“國家養綠營兵五十餘萬,二百年來所費何可勝計”,綠營已經喪失了作戰能力,上陣一觸即潰,也是這些戰事失利的主因之一。自此滿清朝廷逐漸依賴如湘勇和淮勇等鄉勇,且同治年間開始多次裁減綠營,緻使綠營的重要性逐漸減弱。百日維新時朝廷新編全西式訓練的新軍,自此綠營便等同名存實亡。後來至民國初年,綠營被改編爲警察性質的地方治安衛戍部隊,成爲民國時期警察的濫觞。9

追書top10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道詭異仙 |

靈境行者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深海餘燼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詭秘之主 |

誰讓他修仙的! |

宇宙職業選手

網友top10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苟在高武疊被動 |

全民機車化:無敵從百萬增幅開始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說好制作爛遊戲,泰坦隕落什麽鬼 |

亂世書 |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曆史 |

大明國師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

搜索top10

宇宙職業選手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靈境行者 |

棄妃竟是王炸:偏執王爺傻眼倒追 |

光明壁壘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

道詭異仙 |

大明國師

收藏top10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

乘龍仙婿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牧者密續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從皇馬踢後腰開始 |

這個文明很強,就是科技樹有點歪 |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重生的我沒有格局

完本top10

深空彼岸 |

終宋 |

我用閑書成聖人 |

術師手冊 |

天啓預報 |

重生大時代之1993 |

不科學禦獸 |

陳醫生,别慫! |

修仙就是這樣子的 |

美漫世界黎明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