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始沖榜,求推薦票!
——————————————————————————
難怪聽到突厥十萬大軍,大部分朝臣馬上同意突厥人的和議,因爲若是不同意,單靠沿途的鎮戍兵、州郡兵,絕對無法擋住突厥人,打到長安隻是時間問題,根本沒有什麽懸念。
見到兒子發呆的神色,楊堅嘲弄的道:“現在你還想到前線去嗎?”
楊天内心掙紮不已,單靠玄龍軍二千人,即使玄龍軍能以一擋十,面對突厥十萬大軍也是懷水車薪,如果與突厥人硬碰,幾乎是必死的結局,要自己小小年紀去送死,楊天沒有那麽傻,可是失去這次與突厥人交手的機會,楊天卻不知以後會不會後悔?
見楊天沉吟,獨孤氏有點不安:“睍地伐,不要做傻事,當今太後是突厥可汗的公主,突厥人不會對大周太過苛刻,他們無非是想要點财物,給了他們自然會退兵。”
獨孤氏一勸,楊天反而堅定了決心,風險越大,收益就越大,有些事自己必須趁現在去做,積累自己的威望,否則等到自己成爲太子,隻能困在京中,動彈不得。
“父親,我想通了,朝庭要議和,那是朝庭的事,隻得我身爲大周的将領,卻不能不負起抵禦敵人的責任,請允許孩兒帶着玄龍軍上戰場,隻調動二千人,既可以顯示朝庭對前線的救援,又不會削弱長安多少防禦力量,孩兒想隻要父親提出,皇上一定會同意。”
獨孤氏大驚:“睍地伐,你瘋了,你這是送死,那羅廷,你絕不可以答應睍地伐的要求。”
楊天連忙道:“娘,你放心,孩兒不是莽撞之徒,一定會平安歸來。”
獨孤氏氣急敗壞的道:“放心,你讓爲娘如何放心,你從沒有上過戰場,又隻有二千人,如何迎戰突厥十萬大軍。”
“娘,突厥人的十萬大軍又不可能總聚在一起,孩兒不是要與突厥人死嗑,遇到突厥人的小部隊打得過就打,如果是大部隊,打不過孩兒自然會跑,朝庭總不會想讓孩兒二千人就将突厥十萬大軍擋住吧,有了孩兒的騷擾,不但可以減輕各地州郡兵的壓力,也可以增強他們抵抗的勇氣,突厥人向長安推進的速度也會慢下來,一舉數得,于國于家都是好事,何樂而不爲?”
獨孤氏還要說什麽,楊堅已經擺了擺手,看着楊天:“好,不虧是楊家的長子,既然你一定要去,爲父可以答應你,不過,記住你自己說的話,千萬不要魯莽行事,活着回來。”
楊天心中一喜,連忙拜了拜:“謝謝父親大人成全。”
獨孤氏大怒:“你們父子是不是要把我氣死?”
“夫人,爲夫十四歲才剛從尼庵出來不久,可是睍地伐已可以帶二千大軍上戰場,難道你不爲他高興,大周十多歲就上戰場的貴族不在少數,又何必爲睍地伐擔心?”
獨孤氏的怒容緩和了下來,泛起的更多是愁容:“這怎麽相同?那些十多歲從軍的貴族,多半隻是随軍而已,而睍地伐卻是要獨立領軍,而且面對的是數十倍的突厥大軍,我怎能不擔心。”
“夫人但請放心,睍地伐雖然是初次領軍,可是軍中卻不泛宿将,史萬歲智勇雙全,李诠心思細膩,李綱更是玄龍軍中的老人,曾做過齊王的參贊軍務,現在玄龍軍上下又都對睍地伐心服,有他們相助,爲夫才會答應睍地伐的要求。”
楊天聽得冷汗直冒,原來父親對自己營中之事了如指掌,好在還不知道羅藝,史濤等人的出身,否則自己就不用玩了,以後隻能縮起頭乖乖做個老實太子。
第二天,天元皇帝難得連續上朝,隻是朝政讨論的依舊是推舉哪家的女兒下嫁給突厥人,至于前線之事卻無人提起,大家都當起了鴕鳥,仿佛突厥人根本沒有進攻大周的城池。
這次大家早有準備,連續推舉了十幾名官員的女兒,這些官員的女兒要麽級别太低,要麽女兒還太小,不然就是長得不怎麽樣,用這樣的女子嫁給突厥沙缽略小汗,恐怕對方不但不會停兵,還會激起怒火。
楊堅見争下來恐怕又得擔擱一天,隻得出列道:“臣聞趙王尚有一女待字閨中,天尊不如将趙王之女冊封爲公主,送至突厥和親,這樣邊陲無事,天下自安。”
衆人聽的都是一驚,趙王招确有一女名芳,宇文芳的母親是漢人,她受母親影響,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容貌更是身兼鮮卑和漢人之長,大眼高鼻,體态豐滿欣長,既有鮮卑人的輪廓分明、皮膚又有漢女的白晰細膩,被趙王視爲掌上明珠,宇文芳在京城時,不知多少世家公子想求娶,趙王都舍不得下嫁。
隻是趙王被天元皇帝趕到了襄陽居住,群臣都在京中各家打轉,一時沒有想起來,或想起來了也不想得罪趙王,聽到楊堅提起,群臣都是大喜:“大前疑言之有理,當得宗室女妻之,方能保我大周平安。”
至于把宇文芳嫁給突厥人,趙王會不會氣得發瘋,誰也不管了,若是不嫁趙王的女兒,難道嫁自己的女兒,反正這個提議是普六茹堅說起的,趙王要恨也該恨普六茹堅。
楊堅的話也正合宇文赟心意,爲保江山,财物盡可以給,隻是美女皇帝自己還嫌少,自然不願給突厥人,趙王女兒再漂亮,是他的宗親,他不可能将宗親也招入後宮,用來和親最好不過,見衆臣也都同意,連忙道:“準,封趙王女爲千金公主,馬上派人前往襄國郡傳诏,讓趙王接诏後立即将女兒送至長安,擇日下嫁。”
解決了這件大事,天元皇帝馬上就想退朝,楊堅連忙道:“啓禀天尊,還有一事,微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天元皇帝心情好了起來:“愛卿有話請講。”
楊堅道:“回禀天尊,突厥使者揚言一月之後大軍将到達長安城下,微臣擔心即使我朝答應了突厥的要求,突厥也不會馬上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