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代北之地
代北軍急于脫離戰場,他們在呼沱水一線鏖戰數年,與秦軍結下了生死仇怨,在這個令人窒息的地方每吸一口氣,都會讓他們聞到死亡的氣息。(牛文小說~網看小說)
司馬尚一聲令下,代北軍猶如脫缰野馬,向西北方向一路狂奔。
東垣位于井陉和宜安之間,這裏距離戰場中心位置有一百多裏,但它西有井陉要塞,北有呼沱水,東南方向則是秦軍主力,代北軍在此紮營,實際上還是處在秦軍包圍之中,隻不過因爲空間大了,可以讓代北将士呼吸到新鮮空氣,不至于在恐懼和血腥中窒息。
休息一夜後,代北軍的中高級軍官在司馬尚的帶領下,趕到中軍大帳拜見公子寶鼎。
這些代北将率對公子寶鼎最初的認識來自于他在代北的驚天一刺,而對他産生好感則來自于代北大地震之後寶鼎對代北災民的無私救助,其後寶鼎不惜代價拯救河北災民更是讓他們敬佩寶鼎的“仁義”,這一次寶鼎以自身爲質拯救代北軍于生死之刻,此種“高義”讓這些将率們不得不發自内心地感激他。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代北人如果能順利返回代北,必當爲其效命以報答今日之恩。
代北将士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家園,所以寶鼎稍加安撫之後,馬上把代北局勢和中土大勢做了一番詳細解說。用什麽才能打動代北人,赢得代北人的信任?很簡單,守住代北,穩定代北,讓代北人過上安甯的日子,這就足夠了。
目前匈奴人占據雲中,占據雁門郡大部,雲中和雁門兩地的代北人要麽轉移到代郡,要麽南下避難于太原。秦軍一邊固守城池要隘,一邊堅壁清野,以避敵鋒芒,保存實力,等待援軍。
代北原有三萬北疆軍,由蒙恬和司馬斷統率,現這三萬人馬退守于代郡。不久前北疆軍統率羌廆(hui)率十二萬大軍從中山戰場秘密撤出,如今已經進入雁門,在治水和句注要塞一帶阻擊匈奴人。
這一次匈奴人對代北志在必得,原因無他,匈奴人要統一大漠,目前阻礙匈奴人統一大漠的隻有兩個敵人,一個是河西的大月氏,一個是漠東的東胡人。大月氏與秦國結盟,在河西與代北之間對河南的匈奴人形成了夾擊之勢,所以匈奴人若想吞并大月氏,就必須占據代北,以改變這種被動局面。
匈奴人這次動用了整個左方諸王的軍隊,還有單于庭的主力大軍,估計控弦之虜在二十萬到三十萬之間,其兵力遠遠超過了代北守軍,所以目前羌廆雖然率十二萬援軍進入了代北戰場,但其主力全部隐藏于句注要塞,一方面被動防禦以誘敵深入,一方面耐心尋找殲敵機會。
現在的難題是,中山大戰還沒有結束,中山戰場上的秦軍主力還無法進入代北作戰,缺少了這支軍隊,秦軍在代北戰場上無法形成兵力上的優勢。
假如中山大戰結束,秦軍主力全部進入代北作戰,又面臨一個更大的問題,鹹陽根本沒有足夠的财賦支撐代北大戰。
代北戰場太過遙遠,糧草辎重運輸困難,途中消耗極大,而秦軍以步軍爲主,能否深入雲中殺到陰山腳下,完全依賴于糧草辎重的持續供應。假如沒有足夠的糧草辎重,那麽秦軍主力就無法殺到陰山腳下,如此代北戰場即使有足夠的軍隊,也隻能被動防禦,據險而守。
趙國是中土強國,趙武靈王變法圖強,“胡服騎射”,開辟雲中之地,修建長城于陰山腳下,趙國自此成爲中土霸主,但它爲何強而不盛,最終慘敗于西秦?
趙武靈王之所以名傳千古,就是因爲“胡服騎射”,趙武靈王以“胡服騎射”強大趙軍武力,其針對的主要目标是誰?趙國最大的敵人又是誰?就是北虜,包括樓煩人、林胡人等等北虜諸種,後來更是出現了大漠霸主匈奴人。
仔細看看曆史,不難發現當秦國一次次東征的時候,趙國不得不面臨兩線作戰的窘境。代北不能放棄,但若想守住代北,就要耗費國力,就要兩線作戰。趙軍因爲“胡服騎射”抗擊北虜而強大,但同時它又被北虜活活拖垮了。當然,我們不能把趙國的滅亡歸結爲它在代北年複一年的征戰,但代北的戰争的确給趙國造成了國力上的嚴重損耗,而這種損耗肯定是導緻趙國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現在,同樣的難題擺在了秦國面前。外有日益強大的匈奴人,他們已經越過了長城,時刻威脅着中土的安危;内有關東諸侯國,秦國的統一大戰雖然進行的如火如荼,但距離統一之日還是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裏,秦國不得不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境。
當寶鼎在分析代北戰局的時候,他對這段曆史的認識也就更爲全面,對趙國敗亡的理解也就更爲深刻,對帝國轟然傾覆的原因也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代北,這塊連接大漠和中土,這塊孕育了無數英雄豪傑,這塊充滿着無數傳奇故事的土地,在帝國傾覆的過程中到底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
代北将率們在寶鼎細緻而詳盡的解說下,對中土大勢有了一個清晰的輪廓,對北方戰局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對代北的戰略地位及其局勢有了深刻認識。同時,寶鼎的才智也讓他們爲之折服。
在此期間,他們知道在整個北方戰局中,秦軍的主戰場是代北,首要對抗的敵人是匈奴人,而不是他們所認爲的中山和趙燕聯軍,由此也就可以理解秦軍爲什麽在中山大戰尚未決出勝負之際,就調出十二萬大軍轉戰代北,也可以理解公子寶鼎爲什麽不惜代價甚至以自身爲質招降代北軍。
從秦軍這一系列舉動中可以看到,代北戰局非常緊張,秦軍甯願放棄吞滅趙國的機會也要守住代北,僅此一點,就足以讓代北将士願意與秦軍冰釋前嫌,并肩作戰,因爲秦軍要保護的是他們的家園,是他們世世代代祖祖輩輩生息繁衍之地。
鹹陽的财賦不足以支撐兩個戰場的需要,所以秦軍面臨艱難選擇,要麽當機立斷放棄一個戰場,其實也就是代北戰場,要麽馬上結束中山大戰,集結所有主力北上作戰。寶鼎選擇了第二條路,但此策若要實現,關鍵在于代北軍,隻要能把代北軍從中山戰場上拉出來,秦軍就能以摧枯拉朽之勢結束中山大戰,然後再與代北軍一起轉戰代北,這樣秦軍在代北戰場就取得了更多的優勢。
現在寶鼎做到了,他在大帳内的這番長篇大論也讓代北将率們心裏的顧慮有所消減,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雙方之間的矛盾,赢得了代北将率們有限度的信任。
“我理解你們的心情,你們都想日夜兼程趕回代北,但請你們也要理解我。”
寶鼎站在代北将率們面前,一邊緩緩踱步,一邊大聲說道,“代北軍現在是秦國的軍隊,但因爲我和你們之間有約在先,代北軍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将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将來你們既是代北的地方軍,又是代北的鎮戍邊軍,同時又是北疆常備軍一部。這種特殊的存在,對鹹陽來始終是個威脅,某種程度上,也增加了我和鹹陽之間的矛盾。未來,如何在保持代北軍獨立性的同時又赢得鹹陽的信任和支持,從而上下齊心,固守邊疆,是我,也是你們,我和你們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司馬尚和代北将率們神情嚴峻,心裏更是波瀾翻湧。
代北軍爲何有今天的覆滅之禍?說到底就是因爲代北和邯鄲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由來已久根深蒂固,誰也解決不了,而原因很簡單,代北三郡的人口主要由樓煩、林胡等北虜諸種構成。當年他們是侵擾趙國的敵人,後來被征服,變成了趙國人,但這段曆史不足百年,代北北虜諸種對趙國并沒有什麽歸屬感,在他們的心裏,還是弱肉強食,強者爲尊,所以他們對掌握強大武力的曆任代北軍政官長一般都很忠誠,而對邯鄲的大王則不屑一顧、視而不見。
這一次公子寶鼎拯救代北軍于生死邊緣,但這僅僅是代北軍擺脫死亡威脅的開始,未來他們的路非常艱險,在武力更爲強大的秦人和匈奴人的“夾擊”中,他們随時都有滅頂之災。
生存是他們現在首要考慮的問題,而公子寶鼎正在試圖爲他們尋找一條合适的生存之路。
生存的核心問題就是肚子問題,就是要吃飽穿暖。代北北虜諸種爲什麽至今對趙國沒有歸屬感,原因也很簡單,趙國至今沒有解決他們的“肚子問題”。諸侯國的國力畢竟有限,即便是擁有河北富裕之地的趙國,其國力可以征服代北北虜,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肚子問題”。“肚子問題”不解決,僅靠武力強行鎮制,矛盾必然日積月累,必然有爆發的一天。
寶鼎由此說到了中土的統一。統一之後的中土不再有諸侯國,不再有争霸兼并,不再有年複一年的戰争,如此國民可以休養生息,可以安居樂業,國力會飛速增長。國力增長了,就有餘力“開發”代北,發展代北。代北北虜諸種可以從現在的以“畜牧”爲生過渡到以“半畜牧半農耕”爲生,由此來提高生活水平。像今日的雁門、代郡兩地完全有條件大力發展“農耕”,以增加代北自身實力。
肚子問題解決了,基本矛盾解決了,其他矛盾也就容易解決了。爲了實現這個目标,代北人當前最爲急迫的任務就是守住代北,把匈奴人趕出長城,從而給大秦創造統一中土的良好條件。
假如代北人在這一次代北大戰中奮勇作戰,擊敗了匈奴人,奪回了長城,那麽代北人必将赢得鹹陽的信任。反之,假如代北人居心叵測,試圖保存實力割據自立,甚至勾結匈奴人,爲匈奴人占據代北暗中出力,其結果可想而知。
由此引出一個問題,秦人是否有實力擊敗匈奴人?
“大秦有絕對的實力擊敗匈奴人。”寶鼎給了代北人一個非常肯定的答案。
從大勢上來說,匈奴人在大漠的東西兩邊都有虎視眈眈的敵人,單于庭的内部更是矛盾重重,被征服部落也是蠢蠢欲動,也就是說,在匈奴人沒有統一大漠之前,匈奴人不敢與中土人決戰。一旦決戰,無論打赢了還是打輸了,匈奴人都将付出驚人代價。這是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大漠更是如此,匈奴人的實力一旦因此而衰落,大漠上必定狼煙四起,匈奴人将就此失去統一良機。
大秦是否有決戰之力?大秦也沒有,大秦和匈奴人比起來,目前形勢更爲不堪,大秦也要避免決戰。
“代北大戰的最終目标就是把匈奴人趕出長城,将其驅趕到陰山以北。”
寶鼎說到這裏,目光從代北将率們的臉上一一掃過,“李牧大将軍曾帶領你們擊敗過匈奴人,給了匈奴人以重創,導緻匈奴人十幾年不敢逼近長城。我們是不是能用同樣的計策再敗匈奴?顯然不可能,匈奴人也會吸取教訓,他們絕不會重蹈覆轍。這次匈奴人集結重兵南下攻擊,但匈奴人卻遲遲不願大舉侵入代北腹地,已經清楚地證實了這一點。”
“這一仗到底怎麽打?在目前中土形勢下,我們又如何以最小代價赢得最大戰果,直至最終實現我們的目标,現在都沒有答案。”寶鼎用力揮動了一下手臂,“從我走進代北軍開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将和你們待在一起,與你們同生共死,并肩作戰,直到赢得代北大戰的最後勝利。”
“這就是我的承諾。我信任你們,請你們也信任我。”
司馬尚和代北将率們大爲感動,轟然應諾。
有了寶鼎這句話,代北軍就有了生存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寶鼎帶給了他們希望。
=
“代北軍隻有十天的修整時間。在這十天内,你們可以得到糧食武器的補充,但更重要的是,你們必須安撫自己的部下,必須讓他們知道匈奴人正在入侵代北,他們要馬上返回代北作戰,去守護自己的家園和親人。”
“明天,我的太傅和護軍中尉兩府官員将與我會合。十天後,我的虎烈軍将與我會合。代北軍和虎烈軍由我統率,轉戰代北。”
寶鼎轉身走到地圖前,手指地圖上的太行山,“這是飛狐陉,是連接代北和河北的要隘。我們将從這裏翻越太行山,進入代北戰場。”
司馬尚面露吃驚之色,代北将率們也是驚疑不定。如果從飛狐陉返回代北,那首先就要占據中山,難道秦軍有把握在十天内擊敗趙燕聯軍,消滅趙國,拿下中山?
“王翦……上将軍開始攻擊了?”司馬尚忍不住問道。
寶鼎微笑點頭,擡頭看看帳外的天色,“黃昏時分,上将軍就會送來好消息。不出意外的話,昨夜秦軍已經全面突破呼沱水防線,明天可以攻占靈壽,三天後可以拿下中山首府顧城,第四天可以抵達鴻上塞,打開進入代北的通道。第六天,秦軍選鋒軍必定可以殺到武遂城下,直逼燕國長城。”
帳内鴉雀無聲,氣氛凝重。
司馬尚和代北将率知道秦軍的實力,也知道王翦的厲害,更知道趙國在失去代北軍之後基本上沒有抵抗之力。趙國畢竟是他們的國,不論他們對這個國和這個國的君主有多少不滿和怨恨,此刻聽到這個消息,心情還是非常複雜。曾幾何時,他們爲這個國酣呼鏖戰,爲這個國抛頭顱灑熱血,爾今這個國滅了,就在他們的眼前被秦人屠殺,他們的心怎能不痛?
=
秦軍絕不會給趙燕聯軍重新布防的時間。
當代北軍渡河之後,當代北軍向東垣方向急速行進的時候,王贲帶着主力殺進了趙軍防線。
趙蔥判斷錯誤,而這個錯誤讓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以爲秦軍絕不會放過代北軍,他以爲秦軍要在圍殺代北軍的過程中付出相當代價,誰知秦軍轉眼就殺了過來,在他的軍隊剛剛進入防線,在他的軍隊措手不及之下,秦軍以雷霆之勢,排山倒海一般殺了過來。
秦軍未能圍殺代北軍,未能報仇雪恨,他們積壓在心裏的仇恨無處發洩,他們沖天的怒火熊熊燃燒,在他們即将爆發的時候,王翦的劍指向了呼沱水北岸,于是,一場血腥的殺戮開始了。
沒有人可以阻擋暴怒之下的秦軍,趙軍在呼沱水一線的堡壘頑強堅持數月之後,突然崩潰了,在秦軍瘋狂的攻擊下瞬間崩潰。
趙軍慘遭殺戮。秦軍擋者披靡,摧枯拉朽一般摧毀了趙軍的呼沱水防線。
趙蔥誓死不退,血戰而死。
一夜之間,十幾萬秦軍便越過了呼沱水,兵分數路殺進中山。
王贲攻占靈壽。
章邯攻占曲陽。
楊端和攻占顧城。
曝布帶着虎烈軍飛速疾馳,搶占曲逆,切斷了趙燕聯軍的退路。
太子丹率燕軍拼死突圍,最終帶着數千人馬逃回燕國。
趙國君臣和趙軍殘部被秦軍包圍在慶都城。當日,趙王遷投降,趙國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