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風暴之威
盛夏來臨,中原各地把全部力量投入到搶收搶種之中。(牛文小說~網看小說)
武烈侯帶領中原軍政官長們與庶民們一起奮戰在田間地頭。所有人都知道,這一“仗”假如打赢了,中原大饑荒就算徹底扼殺,中原終于可以度過最艱難時期。
鹹陽已經預測到中原局勢的喜人變化,秦王政和中樞們開始商讨攻擊河北中山之策。
但就在這個時候,鹹陽驟發驚變,趙太後暴斃。
在這之前,趙太後身體一直不錯,飲食等各方面都很正常,雖然年近五十,但看上去依舊風韻猶存。因爲秦軍攻克邯鄲,趙國國祚瀕臨敗亡,趙太後心情憂郁,或許是過度思念故國的原因,她的身體出了一些狀況,經常頭暈目眩。
秦王政東巡回來後,看到母親身體不好,于是請神仙家的徐福大師給太後診治。徐福在醫術上也是頗有造詣。神仙家煉丹,如果沒有精湛醫術做基礎,在煉制上其實很難取得成就,畢竟方仙道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武烈侯雖然排斥神仙家,斥之爲“神棍”,但事實上方術士所學甚雜,涉獵甚廣,除了在求仙問道上頗爲荒誕外,其他諸如練氣養生、醫術煉丹等方面還是頗有可取之處。
徐福給太後仔細診治後,認爲病情不嚴重,建議服用丹藥以做長期調理。秦王政大喜,厚賞徐福,并特許其給太後煉丹。
誰知晴天霹靂,太後竟然暴斃而亡。
秦王政悲痛之餘,更是雷霆震怒,第一個要追查的就是宮内醫師。負責給太後診治的醫師們自知難逃一死,但臨死前也要拉個墊背的,因爲他們太冤枉了,太後的病是由徐福煉丹調理,如今太後暴斃,責任當然由徐福承擔。
驷車庶長公子豹做爲主掌王族事務的大臣,當然是調查此事的第一人選。他在詢問了醫師之後,馬上下令抓捕徐福及其弟子。
此時趙太後暴斃的消息還沒有傳開,就連後宮很多嫔妃都一無所知,更不要說徐福和他的弟子們,結果他們全部被抓,無一逃脫。
公子豹知道機會來了,他絕不能錯過這個打擊政敵的天賜良機。現在秦王政正處在失去母親的悲痛中,此事的調查全部由公子豹全權負責,假如公子豹要想在這件事上“大做文章”,那就必須在秦王政意識到此事可能會引發一場血腥屠殺之前,拿出确鑿證據,否則秦王政肯定會及時制止。
公子豹決定事不宜遲,馬上調用全部力量查清“真相”。
公子豹馬上請來丞相隗狀和王绾,三個人稍加商議後,即刻調用内史力量,酷刑審訊。
徐福的弟子們吓得魂飛魄散,在公子豹等人的誘導下,很快供出了“徐福刺秦”的陰謀。
“徐福刺秦”的證據有了,但公子豹等人認爲證據的份量不足,不足以說服秦王政,必須拿出更多更有份量的證據。
三個人同時想到了紫府。徐福是齊人,到鹹陽給秦王政煉丹,此事必定爲黑冰台高度關注。紫府官長蒼頭曾在幾個月前奏報丞相府,懷疑徐福有刺殺大王的嫌疑,但徐福是太尉尉僚的至交好友,又深得秦王政的信任,這樣一份證據不足的奏報送到宮内,必定會引起秦王政的反感,甚至會憤怒地責斥“某些人”居心叵測,所以隗狀和王绾有意把這份奏報押下了。
公子豹斷然命令黑冰台介入調查。
蒼頭一直在等着這個命令。接到公子豹的手令後,他帶着前段時間的調查結果趕赴丞相府。公子豹一看此事牽扯到趙燕齊三國秘兵和韓魏兩國的叛逆,再加上蒼頭以十分肯定地口氣說,此事就是趙燕齊三國謀劃已久的刺秦大計,他終于意識到此事遠比他想像的要複雜,而背後武烈侯的影子已經清晰可見。
公子豹毫不猶豫,與兩位丞相同時授權内史、紫府展開深入調查,同時調用中尉府衛戍軍,連夜在鹹陽城和京畿各地展開全面抓捕,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嫌疑對象。
=
一夜之間,一場鋪天蓋地的風暴席卷京都。
黎明前夕,公子豹奏報秦王政。根據現有證據,趙燕齊三國在兩年前策劃了一個刺秦大計,此計的核心部分就是徐福刺秦。徐福接受了刺殺秦王的重任,通過其至交好友尉僚的引薦,帶着弟子趕到鹹陽,開始一步步實施刺秦大計。
徐福先以長生不老的神仙術誘惑秦王政,讓秦王政允許其煉制丹藥,然後在丹藥中摻以微量毒藥,試圖在不知不覺中毒死秦王政。本來這個計策天衣無縫,誰知趙太後身體有恙,秦王政又讓徐福給趙太後煉制丹藥。徐福殘忍,竟然想一并毒死趙太後,哪料趙太後的身體難以抵禦毒藥的侵蝕,在服食丹藥數月後便暴斃而亡,由此才暴露了這個驚天大陰謀。
秦王政怒火中燒,厲聲咆哮,恨不得生吞活剝了徐福,恨不得一夜之間滅殺趙燕齊三國。
此次他東巡邯鄲,重返出生之地。凡是當年善待其母子的人都得到了豐厚賞賜,反之,當年欺辱其母子的人,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懲罰。在重溫當年這段痛苦經曆的過程中,秦王政深刻體會到了母親對自己的愛,他暗自發誓,此後要加倍孝敬母親,要讓母親有個幸福的晚年。
誰知天不遂人願,母親竟然被敵人毒殺而死,竟然死在自己的手中。假如自己沒有接納徐福,假如自己沒有被神仙術所迷惑,假如自己沒有讓徐福給母親治病煉丹,母親就不會死。該死的是他,但母親卻代他而死。母親受了一輩子苦,一輩子遭人**,最後竟然死在自己兒子手中。
秦王政痛苦不堪,嚎啕大哭。
“大王,凡涉案罪徒,定要嚴懲不貸。”公子豹怒聲請奏。
“殺殺殺”秦王政瘋狂了,縱聲咆哮,“殺”
=
一夜之間,鹹陽血流成河。
徐福根本沒有申訴的機會,他的弟子們爲求速死,不惜制造了一個刺秦大陰謀,不惜把所有認識的人,所有能牽連的人,統統拉進了地獄。
秦王政下令車裂徐福及其弟子,所有牽連罪犯全部枭首。
一年多來,徐福在京畿發展了不少門徒,但這些門徒們哪能想到,徐福帶給他們的不是長生不老,而是滅族噩運。
秦王政又下令,誅殺大秦境内所有方術士;又下懸賞令,懸賞天下方術士的人頭,其中有名有姓的趙燕齊三國方術士多達數百人。
僅僅過了三天,秦王政又下令,滅齊,血屠臨淄,從齊王建開始,凡齊國人都要爲此付出慘重代價。
一時間,中土震動。
=
但這僅僅是風暴的開始,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當中,馬上就要爆發了。
鹹陽朝堂上的權貴們絕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打擊政敵的機會。
關東人集體失語,面對趙太後的暴斃,面對秦王政的滔天之怒,關東人茫然失措,噤若寒蟬,雖然明明知道血腥的風暴正席卷而至,但他們毫無辦法,隻能眼睜睜地看着死神咆哮而來。
宗室、老秦人和楚系官員紛紛上奏彈劾,太尉尉僚成了口誅筆伐的對象。關東人眼看“風向”不對,紛紛倒戈,蒙氏、馮氏也匆忙與尉僚劃清界限,上奏彈劾。
尉僚上奏秦王政,引咎請辭。
但風暴已經來了,從趙太後暴斃的那一刻開始,尉僚就已經失去了“退卻”的機會,他已經被卷進了風暴的漩渦,生機渺茫。
秦王政從悲憤中逐漸冷靜下來,但他和尉僚一樣,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面對呼嘯而至的風暴,他也被卷進了風暴的漩渦之中,他已經完全被風暴所控制,根本沒辦法阻止風暴,更不可能扭轉乾坤。
夜深人靜之刻,他跪在母親的靈柩前,無聲流淚。
爲什麽?爲什麽會這樣?爲什麽突然間寡人就失去了一切?
=
秦王政突然召見廷尉卿李斯。
“寡人能否留下太尉?”
李斯黯然無語。他感激秦王,感激秦王在這個時候單獨召見他,在他幾乎絕望的時刻再一次拯救了他,但尉僚絕不能留下,那對鹹陽來說肯定是一場災難。
“大王還記得應侯範睢嗎?”李斯低聲說道,“事情已經無可挽回,大王如果像昭襄王一樣與大秦律對抗,後果不堪設想。”
秦王政神情木然,眼裏露出一絲不甘之色。他輸了,在最得意的時候輸了,輸在了天命上。尉僚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僅次于呂不韋,尤其在呂不韋離去後,尉僚更是成爲他的股肱之臣,爲他出謀劃策,幫助他取得了今日的成就,但呂不韋被熊氏外戚打倒了,尉僚卻敗于天命,時也命也,徒呼奈何。
李斯看到秦王政沉默不語,暗自咬牙,忐忑不安地補了一句,“大王,武烈侯至今對此事還沒有做出反應。”
武烈侯一旦做出反應,聯合北疆、河北、中原、東南各地的軍政官長向鹹陽展開猛烈“攻擊”,秦王政必定招架不住,那時失去的就不是尉僚,而是權力。
“他想幹什麽?”秦王政冷笑。
李斯遲疑片刻,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提醒秦王政,“太後薨亡不僅僅與尉僚有關。”
太後暴斃的直接原因是秦王政聽信徐福之言追求神仙道。此事爆發後,不管秦王政如何悲痛,也不管秦王政如何殺戮,都無法逃避罪責,所以秦王政經此一事後,威信已經遭到重創。幾個月後,當此事在各地傳開,不論是中央官員還是地方官長,也不論是普通士人還是闾左貧賤,都會恥笑秦王政,秦王政的權威将驟然暴跌,這個後果對秦王政來說可謂是緻命一擊。
李斯提醒秦王政,你的威信不再,如果你不能迅速拿出對策進行彌補,那等于拱手送給武烈侯一個反制鹹陽宮的機會。武烈侯爲什麽至今沒有做出反應?是因爲時機還未到,時機一到,武烈侯拔劍進攻,鹹陽宮必遭重擊。
秦王政冷冷地看了李斯一眼,臉上慢慢露出一層濃濃的苦澀。
“天之驕子,天運眷顧,寡人奈何?”
李斯想到武烈侯這幾年所創造的一系列奇迹,也是暗自歎息。本來這一次秦王政是穩操勝券,誰知晴天霹靂,一道天雷擊中了秦王政,把他徹底打倒。自此以後,秦王政若想重建無上威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李斯不禁想到了昭襄王。昭襄王時代,内有穰侯魏冉和華陽君熊戎,外有上将軍司馬錯和武安君白起,這都是一代人傑。相比起來,範睢的功績卻乏善可陳,無法與他們相提并論。但昭襄王要集權,聽信了範睢的建議,固幹削枝,把這一幫功臣連殺帶趕,結果昭襄王的威信轟然倒塌,給大秦帶來了一場深重災難。
大王的威信一旦倒塌,絕無再建的可能,尤其秦王政是在人倫的“孝”上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其嚴重性可想而知。
=
秦王政下令,罷黜太尉尉僚,責令就國。
尉僚因功封侯,食邑藍田,此次舉察不力,理所當然要離開京城。
秦王政試圖保住尉僚,保住關東勢力,但事态的發展已經失控,秦王政低估了朝堂各方勢力要乘着這個難得機會打倒關東系的決心。
武烈侯保持沉默,武烈侯長時間的沉默對鹹陽造出了極大的壓力。
武烈侯背後的勢力過于龐大,他所在的利益集團發展到今天,即便是武烈侯本人也難以控制。這一次,當他長時間的沉默之後,他背後的利益集團終于領悟到了武烈侯的意圖,這個龐大的勢力終于爆發了。
對于敵人,就要殺伐果斷,就要徹底擊殺,絕不給他們任何反撲的機會。
留在朝堂上的熊氏外戚力量跳了出來,他們懷疑尉僚是東方諸侯國的“奸細”。前有範睢以“固幹削枝”之策誘惑昭襄王誅殺功臣,導緻大秦遭受空前重創。其後有呂不韋以修建洛泾大渠爲名,消耗秦國國力,更用嫪毐(lao/ai)yin亂後宮,引發宮廷政變,導緻秦王和秦國王室成爲天下笑柄。如今尉僚舉薦徐福,而徐福刺秦,導緻趙太後身亡,秦王政更是因此威信掃地,聲譽不再。種種事例,足以證明關東人切齒仇恨大秦,試圖用盡一切辦法擊敗大秦。尉僚罪不可赦,不殺不足以平秦人之憤。
此奏一經公開,隗狀聯合楚系力量立即推波助瀾,王绾和老秦人更是不遺餘力,直接奏請秦王政,懇請下令“逐客”,凡關東士人,一律趕出大秦。
老秦人甚至喊出了一個讓鹹陽爲之顫栗的口号,“非我秦人,其心必異。”
秦王政的壓力太大了。事态失控,風暴越來越大,這樣下去,趙太後進陵的時間恐怕都要延遲了。
=
蒙氏和馮氏擔心受到波及,在中樞議事上對老秦人的奏議投了“贊成票”。
秦王政感覺自己回到了從前,回到了被熊氏外戚把持朝政的時代,他再一次失去了對中樞的控制。
秦王政隻有低頭,他不是沒有想過與中樞對抗,但他必須防備武烈侯的“攻擊”,假如武烈侯這時候跳出來與他公開“叫闆”,他就更加被動了。
秦王政下令賜死尉僚,尉僚自殺。
這些年來尉僚苦心經營的勢力瞬間崩潰,追随他的官僚們一夜之間遭到清洗,但秦王政沒有再殺了,而是下令禁锢。
風暴是不是就此停止?
當然不會,風暴愈演愈烈,宗室、老秦人和楚系聯手逼迫鹹陽宮下令“逐客”。
當年呂不韋倒台,鹹陽就下令“逐客”,其幕後的策劃者就是熊氏外戚,但被秦王政和尉僚阻止了,李斯的《谏逐客書》巧妙化解了那場風暴,但今天誰來阻止“逐客”?
=
秦王政下令,重新起用司馬鋅,以司馬鋅爲太尉。
老秦人根本不買賬,司馬鋅更是以年老體衰爲由,斷然拒絕。
秦王政考慮再三,任命麃(Biao)公爲太尉。又以王贲爲河北軍統率,章邯爲中原軍副統率,馮毋擇出任邯鄲太守。
但秦王政的讓步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武烈侯依舊保持沉默,上将軍王翦也是一言不發,這種沉默讓宗室、老秦人和楚系意識到武烈侯必有一個大謀劃,所以鹹陽局勢越來越緊張。
秦王政拒絕下令逐客,而拒絕的後果就是各種傳言滿天飛,趙太後薨亡的事情迅速傳遍大秦境内,秦王政的威信更是直線下降,這樣下去,不但鹹陽宮名聲掃地,就連中央權威都要遭到打擊。
郎中令蒙嘉建議秦王政,授予武烈侯兵權,讓武烈侯出任中原大軍。
“你未免太輕視武烈侯了。”禦史大夫馮劫對此建議嗤之以鼻,“你以爲武烈侯要的是統兵權?”
蒙嘉無奈苦笑。他當然知道武烈侯要的不是統兵權,而是國策的變革,但這個缺口一旦打開,接下來的事情即便是鹹陽宮也無法預料和控制,國策的變革必須慎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