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後回書武烈侯,她完全接受武烈侯對李園返回壽春後楚國國内局勢發展的預測,同意武烈侯即刻釋放李園。
正當武烈侯準備下令釋放李園的時侯,南山子和殘月再一次找上門來。
上一次他們是爲了趙國的事,這一次卻是爲了楚國的事。殘月要報仇,南山子要殺李園,而武烈侯曾經答應過他們,幫助他們誅殺李園,現在李園就在武烈侯的手上,武烈侯不但不殺,反而要把他放回去,這讓兩人十分憤怒。
“什麽叫報仇?”寶鼎問道,“殺了李園,砍下他的人頭,就算報仇了?那麽我請問,春申君宗族皆滅,死了多少人?春申君所背負的冤屈何時才能得以昭雪?殺了李園一個人也叫報仇雪恨?這讓春申君九泉之下何以瞑目?”
南山子老臉一紅,無言以對。
殘月黯然垂淚,神情悲戚。
“我既然做出了承諾,我既然要幫助你們報仇,那就說到做到,但砍下李園一顆人頭,并不能幫助你們報仇雪恨。”寶鼎歎道,“如果我答應了你們今天的要求,那才是背信棄義,自毀諾言。”
“武烈侯有更好的謀劃?”南山子問道。
寶鼎點點頭,“春申君的仇一定要報,所有參與這場陰謀的人都要付出死亡的代價。李園不過是馬前小卒,其背後的黑手非常多,憑借你們的能力,根本報不了仇。現在殺了李園,等于斷絕了挖根溯源之路,春申君的冤屈從此再無昭雪的可能。”
“什麽叫報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敵人加諸在春申君身上的仇恨,我們要百倍千倍地還回去,把敵人打入地獄,叫敵人萬劫不複,這才叫報仇。”
寶鼎神色冷峻,聲音森厲,眼裏殺氣凜冽。
殘月駭然心驚,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冷戰,而南山子則是深以爲然,連連颔首。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領域的傑出者都需要極高的天賦,武烈侯的天賦不在劍術,而在智慧,這一點南山子已經領教多次,對武烈侯早已是高山仰止。在劍術上,南山子敢于傲視天下,可以無視武烈侯,但在智慧上,他隻能自歎弗如,望塵莫及。
“計将何出?”南山子追問道。
“當年李園和一幫貴族聯手誅殺春申君,争的是什麽?”
“權力。”南山子說道,“爲了争奪楚國大權,不惜自相殘殺。”
“王統,當時争的就是王統。”寶鼎說道,“熊悍做了大王,李太後就能主政。李太後是趙人,出身趙國普通士族,在楚國沒有根基。這樣一位太後主政,楚國大權必然落入某些權貴手中,可以爲他們謀取驚人利益。反之,如果熊悍未能坐上王位,那麽不論哪一位庶出公子做大王,楚國權柄都不會落到現在這幫貴族手中。”
南山子聽到這話臉色當即就變了,殘月也是暗自震駭。武烈侯難道要挑起楚國的王統之争?
“李園在中原大敗,被壽春贖買而回,顔面丢盡,其自身勢力不但受到重挫,還連累了李太後及其背後勢力,如此一來,壽春朝堂上明争暗鬥的兩股最大勢力在實力上此消彼長。這時候當初受到壓制一方的權貴們必然展開淩厲反擊,以便控制楚國權柄。在什麽情況下才能最大程度地控制權柄?更換王統。一朝天子一朝臣,換一位大王,壽春的天就變了。”
政變?兵變?南山子和殘月相顧失色。武烈侯果然瘋狂,不出手則罷,一出手必定驚天動地。
“你們想爲春申君報仇雪恨嗎?想爲春申君昭雪沉冤嗎?”寶鼎的聲音突然大了起來,用力揮動着手臂,厲聲說道,“那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發動一場兵變,殺死所有的敵人,重建王統。隻要你們參與其中,新大王必定會爲春申君昭雪沉冤,會爲春申君報仇雪恨,九泉之下的春申君才能因此而瞑目。”
南山子和殘月從未想到過要發動兵變,要弑殺君王,這太瘋狂了,瘋狂得讓兩人窒息。這可能嗎?就憑他們掌握的力量能夠發動兵變?能夠殺死所有的敵人?能夠颠覆楚國的王統?
武烈侯的謀劃太驚人了,但從武烈侯的志向來看,這個謀劃也在情理之中。
武烈侯要統一天下,如今他的對手就是趙齊楚三國。趙國已經在他的謀劃之中,不出意外的話,自掘墳墓的李牧遲早要和邯鄲反目爲仇,趙國一旦陷入内讧,敗亡不過是旦夕之間的事。現在武烈侯要放回李園,但放回李園正是武烈侯滅楚的開始,而李園的作用就等同于趙國的李牧,李園回到楚國,必然要與其對手展開激烈厮殺,楚國陷入内讧,那麽秦國就獲得了攻擊的機會。至于爲春申君報仇,不過是武烈侯順手所爲,目的是借助春申君的殘餘力量加劇楚國内部的危機而已。
但南山子也罷,殘月也罷,心中已經沒有楚國,隻剩下一腔血恨。爲了報仇,他們願意傾其所有,願意粉身碎骨。武烈侯的謀劃,武烈侯對楚國的觊觎之心,正好給了他們報仇雪恨的機會。
殘月跪倒在地,哀聲懇求。她需要武烈侯的全盤謀劃,需要武烈侯的直接幫助。
寶鼎最近一直在考慮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李園的價值。曆史上李園的記載很少,隻言片字,無法給他以幫助,但曆史上的楚國在趙國滅亡的那一年楚王悍死了,其弟熊猶繼位,但旋即發生了政變,考烈王的庶子熊負刍,也就是熊悍和熊猶的同父異母哥哥,殺了新王熊猶,自立爲王。
熊悍和熊猶都是李太後的兒子,當時年少,尚未親政,主政的是李太後。李太後主政十年,身邊肯定有一幫人。據寶鼎從各個渠道獲得的消息來看,陽文君熊嶽、彭城君昭公和陽陵君莊異這三大貴族政見相同,持連橫之策,屬于保守一系,而李太後也是保守治國,自然走到一起。陳侯李園、臨武君景纓和項君項燕則堅持合縱抗秦,積極圖謀中原,屬于激進一派。
考烈王和春申君先後死去,幼主繼位,年輕太後主政,大貴族爲争奪權柄,理所當然要分成不同派系。李太後要爲兒子的将來考慮,當然事事求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國策上自然傾向于保守。國舅李園則不一樣,他要在楚國紮下根基,首先就要建下顯赫軍功,靠外戚裙帶關系保持不了長久的榮華富貴,所以他自然激進,自然要和掌握軍隊的貴族越走越近。
如今李園大敗于中原,合縱之策徹底失敗,朝堂上的激進一系遭到重創,李園是不是就此灰心喪氣一蹶不振?當然不會,他畢竟是國舅,他的太後妹妹還指望他輔佐大王,所以他不會就此消失。軍中貴族也需要他這個特殊人物在前面沖鋒陷陣,還是會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利用他。如此一來,李園回到楚國,第一件事就是守住現有的權力,由此必然引發一場鬥争。
任何政變都需要武力的支持,熊負刍發動政變,其背後肯定有軍中貴族的支持。軍中貴族從支持李園與保守一系殊死搏鬥,到支持熊負刍冒着極大風險發動政變,以武力奪取權柄,這期間發生了什麽?在短短兩年時間内,李園和熊負刍的命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政變之後,新王死了,那麽李太後和那些保守貴族的命運又如何?
熊負刍弑君奪位僅僅過了數年,秦國就開始攻打楚國,而楚國的大軍統率一直是上柱國項燕,由此推測,熊負刍應該非常信任項燕,那麽當初政變的主謀者是不是項燕?曆史上沒有記載熊負刍時期的楚國令尹是誰,但無疑肯定是大貴族之一,而這個大貴族顯然也是政變的策劃者之一。
有了具體的目标就好辦,所以寶鼎扶起殘月,第一個就說到了熊負刍。
“武烈侯認爲他可以做楚王?”南山子吃驚地問道。
“你們和公子負刍是否有關系?”寶鼎問道。
“淮陰君公子負刍少時曾從師于春申君。”南山子說道,“他也曾随我學劍。春申君遭到殺害後,他受到連累,被迫離京就國。”
寶鼎沒想到有此意外收獲,原來熊負刍不但和春申君關系密切,還和南山子有師生之情,那他謀劃的第一步便可順利展開。
“此人性情如何?”寶鼎不動聲色,繼續問道。
南山子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心想既然你謀劃的核心是扶植熊負刍上位,那麽當然對他有所了解,這還要問我?南山子猶豫了一下,說道,“很多年沒見,不太了解,不過他少年時性格内斂,爲人倨傲,雖然勤奮好學,但天賦有限,資質不高,難成大器。”停了片刻,他又說道,“在我看來,他不适合做大王。”
寶鼎笑着搖搖頭,“那麽,年幼的熊悍适合做大王?”
南山子啞口無言。
“春申君的舊部是否包括景氏和項氏?”寶鼎緊接着提到了楚國的兩大手握軍權的貴族。
南山子一聽就明白了,寶鼎要把熊負刍和景氏、項氏拉到一起。熊負刍隻有得到軍方的支持,才有可能發動兵變。“算不上舊部。”南山子說道,“春申君主張合縱抗秦,一心一意圖謀收複失地,奪回舊都,而景氏、項氏非常支持,但他們對春申君推行的一系列國策十分不滿,隻能說在對外策略上雙方算是同盟關系。”
“你們有沒有辦法把熊負刍和景氏、項氏拉到一起?”寶鼎追問道。
南山子皺眉不語。殘月思索了一會兒,眼睛蓦然一亮,似乎想到了辦法,馬上說道,“李園如果發現了,必定會有所警覺。”
“你有辦法?”寶鼎高興地問道。
“熊負刍的母親來自屈氏,他的夫人則是越國王族後裔。”殘月說道,“屈氏和景氏、項氏都有聯姻,與我黃氏也有聯姻,而我黃氏與越國王族也是姻親,說起來我們都是親戚。我可以通過屈氏和越國王族的關系,把公子負刍和景氏、項氏拉到一起。”
楚國屈氏是三大老貴族之一,屈原就是屈氏家族的有名人物。寶鼎聽到屈氏自然想到了屈原,而今日屈氏的中堅人物是夏侯屈無諸,官拜楚國司徒。屈無諸在楚國朝堂上是個騎牆派,以老奸巨滑聞名,擅長見風使舵,左右逢源。楚國在政見上保持“中立”的貴族官僚都以屈氏馬首是瞻,在壽春也是一股強大的力量,這股力量無論無論是倒向保守一系還是倒向激進派,都能直接影響到楚國政局的走向。
難道熊負刍做了大王後,楚國的令尹就是這個老奸巨滑的屈無諸?寶鼎想到這裏急忙問道,“公子負刍和夏侯屈無諸是什麽關系?”
“他們是甥舅關系。”殘月說道,“不過,李園這次戰敗于中原,把自己和景氏、項氏捆在了一起,三家肯定要在朝堂上共進退,假如屈無諸暗中扶植公子負刍的事情被李園發現了,那後果……”
“李園活不長了。”寶鼎冷笑道,“如果你是楚國的現任令尹,看到一個打了敗仗回來的前任令尹竟然不知進退,恬不知恥地利用自己的外戚身份試圖重新奪回令尹的位置,你會怎麽做?是忍讓退縮還是置其于死地?”
“現在主政的是李太後。”殘月小心翼翼地說道。李太後主政,國事由她說了算,既然李太後沒有懲罰景氏和項氏,當然也不會嚴懲自己的兄長,所以李園返回楚國後,即使做不了令尹,但還會高居三公之位,在朝堂上說話依舊有份量,這樣推測下去,景氏和項氏未必會轉而支持公子負刍,冒險搞什麽兵變。
“李太後還能主政幾年?”寶鼎說道,“楚國那些貴族如果不乘着這個難得的機會殺死李園,任其再次坐大,那麽一旦等到楚王親政,李園獨攬權柄怎麽辦?李太後不是楚國貴族,她在楚國就是無根浮萍,楚國貴族如果不是陷入内讧,哪裏輪得到她來主掌朝政?當初楚國貴族之所以選擇她的兒子做大王,看中的就是大王年幼無知,太後年輕且沒有根基,這非常有利于楚國貴族們瓜分和控制權柄。現在大王快要親政了,那些貴族們忍不住,又要未雨綢缪爲未來打算了,所以這時候李園回去必然進一步混亂壽春局勢,這将給公子負刍和軍中貴族們赢得最佳的出手機會。”
“李園的确活不長了,我也不會讓他活下去。”南山子冷聲說道,“就按武烈侯說得辦,先讓李園回去,等到壽春亂成一團的時侯,他就死定了。李園一死,景氏和項氏失去支撐,手中的軍權岌岌可危,必然要想辦法自救,而公子負刍就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對,先生說得對,就是逼着他們陷入絕境,最後無路可走了,不得不铤而走險,發動兵變,更換王統,從而保住他們手裏的權力,同時去攫取更大的權力。”寶鼎輕拍案幾,“此計馬上實施,遲恐生變。”
寶鼎的這個謀劃脈絡清晰,而執行者有南山子和殘月所領的春申君殘餘力量,潛伏在楚國的黑冰力量,還有就是楚系外戚在楚國的隐蔽力量,這三股黑暗力量同時發力,雖然各自的思路、任務和目标不同,但最終他們将推動楚國的局勢向最後的政變方向發展。
南山子和殘月與寶鼎商讨了一些細節之後,便告辭離去,匆忙返回楚國。
寶鼎則連夜書告黑冰台的蒼頭,請他派出得力秘兵趕赴楚國,執行這項使命。
同時他寫了一封密信,通過楚系外戚的秘密渠道送給陽文君熊嶽,詳細說明釋放李園的理由。寶鼎告訴熊嶽,李太後、楚王和李氏外戚是直接導緻楚國朝政持續混亂的直接原因,如果不把這個禍患鏟除,秦楚連橫結盟必定難以長久,兩國之間的決戰可能迫在眉睫,這對秦楚兩國都不利。寶鼎建議熊嶽,趁早利用軍中貴族與李氏外戚之間的矛盾,聯手軍中貴族把李氏外戚連根拔除。
寶鼎這封信擺明了就是挑撥離間,但他說的又是事實,陽文君若要穩定壽春,确保手中權柄,就必須殺了李園。陽文君殺了李園,給春申君平反,他就可以拉攏軍中貴族,而軍中貴族若想政變成功,就必須得到陽文君等貴族的支持,所以雙方最終肯定要妥協,然後聯手操控政局。
寶鼎完成了對楚國的初步布局,接下來隻能坐觀其變了。
=
中原秋收結束,寶鼎開始把精力投到打造中原文化學術聖地一事上,但這時候鹹陽在軍事和财賦變革上依舊沒有任何舉動,這大大影響了寶鼎穩定中原的進程。
公子寶鼎馬上聯合桓齮、司馬鋅以及中原各郡的郡守等文武大員,紛紛上奏,矛頭直指楚系外戚,認爲楚系外戚控制朝政,因一己之私利而置王國利益于不顧,嚴重阻礙了大秦統一進程。
老太後再次出面,在鹹陽宮設家宴,宴請昌平君、昌文君等熊氏子弟。
過了幾天,昌文君以年老體衰爲由,上奏請辭。
各方勢力立即盯上了禦史大夫這個位置,秦王更是打算讓頓弱繼任,但誰也沒有想到,老太後竟然出面了,直接點名由内史公子騰出任禦史大夫。
宗室大臣出任三公,秦王政也可以接受,不過關東人認爲中樞裏的宗室力量過大了,要予以遏制,于是秦王政找驷車庶長公子豹談了一次。公子豹很爽快,馬上辭去衛尉一職。與此同時,三公聯名舉薦公子成出任内史。公子成是公子豹的兒子,秦王政投桃報李,也就答應了。
正當秦王政準備安排蒙武出任衛尉的時侯,三公再次聯名舉薦隴西軍統率李瑤出任衛尉一職。
秦王政當然不會答應,但老太後又幹涉了,在秦王政去看望她的時侯,老太後爲隴西李鳴冤叫屈,認爲鹹陽這些年虧待了鎮戍西疆的功臣。
隴西李瑤出任衛尉,鹹陽一片愣然。誰能想到,如此一個重要的位置竟然落在了一位邊陲大将身上。
老太後似乎意識到自己幹政太多了,于是在她的授意下,楚系讓出了少府、主爵中尉和中大夫令等重要位置。
武烈侯公子寶鼎和老秦人的奏章呼嘯而至,鹹陽一系列的人事變動中,隻有老秦人沒有受益,這也太欺負人了吧?還有沒有天理啊?
此刻秦王政和中樞大臣不得不尋求平衡,于是王绾、麃(biao)公、西知士在爵位級别不動的情況下,調換到了少府、主爵中尉和中大夫令的位置上,也算是進了一步。
人事調整接近尾聲的時侯,鹹陽政局也終于發生了變化,楚系外戚從主要位置上退了下去,宗室、老秦人和關東人分享了楚系外戚拿出來的權力,接下來,順理成章,朝堂僵局被打破,武烈侯所奏的兵事和财富策略調整得以順利通過。
=
秦王令書傳到中原,武烈侯并無喜色,相反,憂心忡忡。
此次武烈侯在鹹陽朝堂上可謂完勝,但完勝的原因不是因爲武烈侯的實力強大,也不是他所創建的利益集團合力操控的結果,而是因爲老太後的強行幹政。如果沒有華陽太後一而再再而三的施加壓力,秦王政不會屈服,但如此一來,華陽太後和武烈侯的最終意圖都暴露了,矛盾因此而激化,未來華陽太後一旦薨亡,秦王政必将兇猛反撲,所以,武烈侯憂心忡忡,一方面擔心老太後過早升天,一方面不得不未雨綢缪,盡快完成中原布局,以應對老太後薨亡後出現的緊張局勢。
武烈侯首先召集韓魏兩國的巨商富賈。
白氏、孔氏等中原巨賈最近也是惶惶不可終日。雖然他們早有準備,向其它各國轉移了财富,但中原畢竟是他們的根基之地,家族的主要人員和财富還是集中在中原各地,況且他們根本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王國突然就滅亡了。王國的滅亡讓他們措手不及,鹹陽發布的摧毀命令更是把他們打進了地獄。
僥幸的是,武烈侯沒有舉起屠刀,相反,武烈侯竭盡全力予以救助,這成了他們唯一的希望。
[傾情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