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處附近的幾家潮汕菜館全都忙得一塌糊塗,李天和沒辦法,隻能在附近的一家看起來還算不錯的西餐廳請方正吃西餐。(燃文書庫(7764))
爲了表示感謝,李天和還點了一瓶兩千多的拉斐紅酒。
“哈哈哈,來,切斯!”李天和拿起高腳酒杯,跟方正用力相撞。
附近幾桌的食客便紛紛投來鄙夷、詫異的目光,李天和卻毫不在意。
西餐廳怎麽了?有誰規定中國人吃西餐就一定要遵守西餐禮儀?中國人吃飯就愛大口喝酒、大聲說笑,這跟國民素質無關,這就是傳統!
什麽叫傳統?獅子吃肉、大象吃草,這就是傳統。
你能因爲西方人吃中餐用不慣筷子,就說他們素質低嗎?
李天和喝了一口拉斐酒,搖着頭說:“話說,我真沒覺得這拉斐有什麽好喝的,不就是葡萄酒麽?跟長城有毛區别?”
“本來就沒有什麽區别。”方正邪笑說,“同樣是葡萄酒,同樣都是葡萄釀的,蒸餾工藝也差不多,就算好喝些,又能好喝到哪去?這都是炒出來的概念,現如今的西方,也就剩下炒作概念這麽點伎倆了。”
“可我們國内就有人願意追捧。”李天和歎道,“可悲哪。”
說完話,李天和還回過頭,很是鄙夷的看了一眼剛才用鄙夷眼光看他們的食客,這兩個家夥明明是華人,英語也說不利索,時不時的卻總會冷不丁的繃出幾個單詞,仿佛,能說幾個單詞,就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了。
中文說着說着就冒出幾個諸如“OK”、“NO”、“SURPRISE”,好好的一句話卻非要分成幾個短句,然後每個短句中間加一個“對”,好好的亞洲卻非要念成“雅州”。
什麽叫低俗?這個才叫真低俗。
“這并不奇怪,誰讓現在西方文明要強過我們中華文明呢?”方正向着李天和舉起高腳酒杯,又說道,“等将來有一天,咱們中華文明壓過西方文明,也會有西方人追捧我們中華文化,到時候咱們的茅台、五糧液也得賣幾百萬美金一瓶。”
“說的是,那就預祝我們中華文明早日壓過西方文明。”李天和再次舉起高腳酒杯跟方正用力相碰,一口幹了杯中紅酒,又咂了咂嘴巴對方正說,“方教官,這次還得感謝你,要不是你逮住了杜汶濤,給了我們一個極佳的突破口,香港的那些個所謂的大人物們隻怕還不會這麽快就認清現實,現在好了,警方明天就要開始清場,占中事件結束了。”
方正卻說:“李主任,我覺得你們還是别大意,香港的那些個大人物固然是認慫了,可别忘了,支持占中的可不止他們,還有三合會的黑幫社團,梁老雖然是三合會的理事長,可他畢竟年事已高,未必就能掌控局勢。”
“方教官,這你可就說錯了。”李天和不以爲然的說,“你太小看詠春拳的影響力了,梁老雖然年事已高,可他的弟子門生遍及海内外,這麽說吧,他老人家發句話,三合會名下五十七個黑幫社團有哪一個敢炸刺?”
“李主任,你是不是把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給忘記了?”方正說。
“我當然不會忘記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搞不好還有美國特勤局。”李天和說,“不過香港不是烏克蘭,更不是阿富汗或者利比亞,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如果認不清現實,就注定會在香港碰個頭破血流。”
“說的也是,這裏畢竟是香港,是在中國人的地盤上。”方正笑道,“李主任,香港的事情就快告一段落,我是不是可以走人了?”
“恐怕還不行。”李天和連忙說,“你剛才也說,香港的那些個大人物雖然認慫了,可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還沒有認慫呢,常言說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你就索性等香港局勢徹底平穩之後再離開吧。”
“李主任,你這不是耍無賴麽你。”方正苦笑說。
“我就耍無賴了,以國家的名義。”李天和笑道。
“你牛,我服了。”方正拱手作揖。
(分割線)
第二天,方正終于再次出現在了法律系國際班的課堂上。
方正跟邱海洲、卡瑪拉剛一走進教室,坐在前排的葉蘿便立刻站起身向方正招手:“阿正,這兒。”
國際班的同學紛紛恻目,阿正?什麽時候葉蘿跟方正這麽親近了?
邱海洲、卡瑪拉卻是見怪不怪,最近這幾天,因爲“舌尖上的香港”這一個活動,葉蘿幾乎每天要見方正三四次,上午、下午還有晚上各一次,有時候深夜還會過來找方正,一聊就聊到零點過。
這樣的情形之下,方正跟葉蘿的關系能不新近麽?
方正已經成爲葉蘿最倚重的人,幾乎就是華夏學社事實上的軍師。
在方正的出謀劃策之下,“舌尖上的香港”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
盡管目前還沒有太多學生報名參加華夏學社,但是至少,華夏學社已經成了港大學生時常讨論的話題,這是個良好的開端。
待方正坐下後,葉蘿低聲問道:“阿正,明天就是周末了,這個周末你有沒有什麽安排?”
“周末?”方正搖頭說,“好像沒有哦。”
“那個……”葉蘿低下頭,不敢正視方正的眼神,低聲說,“你能不能陪我參加一個宴會?時間是星期天晚上,也就是後天晚上,你知道,我其實也很讨厭這樣的晚宴的,可這次的晚宴是我外公的八十壽誕,我推不掉呢。”
“八十壽誕?”方正邪笑道,“好啊。”
“你答應了?”葉蘿擡起頭,欣喜的道。
“佳人有約,爲什麽不答應?”方正笑。
“你好讨厭。”葉蘿白了方正一眼,心裏卻多少有些竊喜。
老實說,在開口之前,葉蘿還真擔心會遭到方正的拒絕,這樣她會很尴尬的。
方正邪笑笑,又說道:“阿蘿,舌尖上的香港已經持續了一個星期,效果雖然很不錯,不過僅憑這一次活動顯然還不足以培養出港大學生對華夏文化的認同感,我們應該趁勢打鐵推出第二波活動了。”
小說來源:燃文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