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台灣最大小說網 > 武俠仙俠 > 東渡夢 > 第四章:太陰風景笑煞人

第四章:太陰風景笑煞人


事情已經到了如此明白的境地,但聖武天皇仍是不相信自己眼睛,怕是夜深看經書太久,朦胧睡意老眼渾化了?他又使勁揉揉雙眼拍拍頭,凝神細看,驚得他連大氣都不敢喘了。萬真千确,這一切都是真實的!隻見太陰國城外農田裏,農夫們在忙着耕種,大道上車馬在忙碌揚塵,山野裏牧童在橫笛放牧牛羊......太陰國城内店鋪街市星羅棋布、樓閣廳堂臨次栉比、車水馬龍、遊人如織……一切與活生生的現實人世無異。使人驚奇得不敢喘氣的是,太陰城中那些如織的男男女女,頭上都束戴着中國、日本及世界各國曆朝君王、後妃們的龍冠鳳飾和将相仕吏們的官冕吏帽,但身上其它地方卻赤身*一絲不挂!有的捋着八字須目空一切的昂首闊步于街市人流中,有的搖着折扇從容不迫的閑庭信步于遊園苑圃間,有的大腹便便壓着八擡大轎橫沖直闖于街巷人海處,有的擁紅摟綠酒歌笙蕭于紅樓酒斯之内......一個個談笑風生、若無其事,從他們的動作形态看,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麽是人類的文明禮儀,什麽是做人的道德廉恥!

好一副太陰世界圖!

有詩爲證:濛濛霧氣鎖雲煙,淡淡冷輝月光寒。

遠看朦胧夜世界,近看迷茫似夢幻。

鱗次栉比十裏街,錯落有緻似棋盤。

樓閣方圓上百裏,庭院深深草木寒。

小巷縱橫織蛛網,人家豎直肩并肩。

古柳老槐道邊立,店鋪商攤路邊站。

長街寬廣少人行,驷馬雙行悠悠然。

青煙袅袅指人家,月到中天造午飯。

長街盡頭小巷深,幾個頑童踢毛毽。

偏僻小巷少人處,菜農忙碌汗滿面。

東窗教授正講學,頑童俯首不敢言。

西院漢子磨豆漿,東鄰西施忙裁剪。

南院闊處屠夫忙,殺豬宰羊忙不閑。

北院魯班汗水流,圍着大樹鋸木闆。

十字街頭店鋪多,商販叫賣不停閑。

餐廳内外食客忙,小兒端盤在窗前。

橋下清水花舫遊,商女不知太陰寒。

人圍牆内喊聲高,英雄逞強舞刀劍。

臨河水榭是市場,茶棚内河喜劇園。

鬧事當街有官衙,門樓高挑真威嚴。

警衛軒昂挎寶刀,蒼蠅飛入也很難。

一副清明上河圖,不知何時來此間。

古今傳聞奇事多,太陰鳌頭獨占先。

男女人人不知羞,不穿衣褲爲美觀。

老少個個不懂恥,赤身*滿街轉。

人人頭戴官員帽,古今中外花樣繁。

太陰國裏都是官,大官小官毛毛官。

大官饕餮小官血,小官榨吃毛官汗。

小官本是大官民,勝似百姓見着官。

大官原是小官官,小官見了渾身顫。

溜須拍馬是國學,阿谀奉承人人專。

強中自有強中手,平生隻爲爬大官。

爾虞我詐人人精,強中自有強占先。

一幅太陰官場圖,看得天皇直打顫。

聖武天皇擦擦額上汗水,繼續搜尋着街巷人流目不轉睛的細看,隻見其中不時發現一些束戴着日本國将相仕吏們的官冕的赤身*之人,其中大多是他認識的熟面孔......突然,他發現他心愛的将軍驸馬村尾鸠夫,隻見他頭戴一頂皇冠,赤身*的壓着一頂龍辇敞轎,在一群頭束吏冠,手拿儀仗的男女官吏們的前呼後擁下,從一門大院出來,一路匆匆,又向另一個門高挑門樓的大院深處走去……

聖武天皇終于明白了個中玄機,不覺搖頭歎氣道:“驸馬呀,你想掌大權,做大官,掙大錢,享大福……總該穿上衣褲,遮擋一下羞處呀,你做官的心情何必迫不急待到如此荒唐的地步呢!......”

聖武天皇繼續朝城巷深處的酒斯茶樓、菜館飯店内細細去瞧,驚吓得他禁不住渾身打起哆嗦來:天呀,酒斯茶樓杯碗中盛的不是茶酒,卻是鮮紅的人血和腥白的人骨髓,菜館飯店桌上,碟、盤中,裝的不是畜肉面食,卻是熱氣騰騰的人頭顱、人手臂、人腿足、人胸肋、人肚腸……那些束戴着官冕、眼鏡之類的文明頭臉飾物的男女食客們,正如狼似虎地雙手抓着這些盤中之物饑餐渴飲,一嘴人肉,一口人血,津津有味......聖武天皇哆嗦着朝各個餐桌上逐一細瞧,都是千遍一律。每個桌上杯盤碟碗中,都是人肉人血,沒一絲蔬菜面食的素物。

聖武天皇放心不下一年多來他的那些從人間蒸發的寵臣愛将,繼續細目搜尋,果真不時有所發現。這些人也學那些、各國官吏,也頭上束戴着爲威風凜凜的各式官冕,眼上戴着閃閃發光的水鏡石眼鏡,唇上蓄着漂亮的人丹胡,左手掌個玉鳥婉啭的鳥籠,右手搖着寬大的詩文山水折扇,嘴角斜叼着煙縷袅袅的大雪茄,春風滿面的在鬧市人流中東張西望,悠閑自得的昂首閑步......但是,讓人一看頭頸以下的那些一絲不挂的*裸模樣,真叫人哭笑不得!

聖武天皇看着看着又禁不住搖頭納起悶來: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太陰國最大也是一個國家,來來往往如蜂蝶群飛,肥瘦高矮似蟲蟻忙亂,怎麽有那麽多皇帝、皇後呢?聖武天皇細看了好大一陣,這才看出些門道來。細看這些皇帝、皇後、文臣武将、大小官吏們的頭上束戴官冕,雖然他們都是一般的皇帝一般的官,但式樣卻各有不同。太陰國中這些衆多的皇帝、後妃、文臣武将、大小官吏,除新來的官吏們之外,其餘都是中國、日本國及世界各國各朝代已死亡的皇帝、後妃和奸相弄臣、貪官污吏!

聖武天皇看着看着……漸漸地,經骨越來越寬平,逐漸幻變成了一幅活的天地畫圖,活生生的太陰國畫圖變得越來越寬大清晰,一眨眼的功夫,畫卷就變成了一個以經骨爲寬大窗口的與現實無異的窗内活世界!慢慢的,這寬大的太陰國世界窗内有一股磁石般的強大吸引力,在越來越強烈的開始吸引他的身體,使他的身體越來越不能自主……

聖武天皇自知不妙,如再貪得無厭地繼續看下去,也會被吸進去不可!他被驚吓得慌忙掙脫吸引往後倒去,雙手推開經骨,閉上雙眼,不敢再看下去......聖武天皇平心靜氣好大一陣,才小心翼翼地斜眼瞅瞅經骨,看經肋骨再無啥奇異變化,這才将經骨小心地裝進裝經的小木匣,回寝室歇息。

這天晚上,聖武天皇輾轉反側,徹夜未眠。

第二天早朝,聖武天皇将昨夜在太陰經中看到的奇景講給滿朝文武聽。

滿朝文武無不驚奇恐慌,嘩然一片。

懸賞上繳肋骨經的皇榜在全國各地張貼已一年多,但至今沒有上繳上一條肋骨經。眼看着吏治一天天日趨*,民風一天天日趨惡劣,朝綱一天天日趨廢弛……由此引起的經濟蕭條一天天嚴重,如仍守株待兔,不積極主動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果斷措施,人多地狹、物産匮乏的日本國勢必要葬送在那些可怕的太陰經手中!

聖武天皇環視心驚膽顫的滿朝文武,問他們有什麽良策可斷絕太陰經之害?有什麽辦法可以端正民風,廉潔吏治,振奮朝綱,強盛經濟,使日本國像大唐中國一樣也走向繁榮富強的貞觀之治?

隻見滿朝文武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一個個驚慌失措啞口無言。

還是大學士阿倍仲馬呂出班躬身施禮道:“陛下,我國要消滅《太陰經》之害,端正民風,健康民體,廉潔吏治,振奮朝綱,強盛經濟,像大唐中國一樣繁容富強,惟一的途徑就是學習大唐中國的神聖佛學和政治律令、文化藝術、科學技術、醫藥武學等各個方面的舉世無雙的先進的東西!”

聖武天皇歎口氣道:“愛卿言之有理。但是,唉……一百多年來,我國有成千上萬的有志之士遠涉大洋西去中國拜師學習他們的那些百家争鳴、百花齊放......愛卿,你也不是這成千上萬個苦行者中的一個嗎?這成千上萬個苦行者中,不知有多少人命喪大海,不知有多少人老死異邦!但是,真正學成歸國,使我日本國從此煥然一新者卻寥寥無幾啊!......”

“臣無能!臣知罪!”阿倍仲麻呂忙叩首道:“陛下,依臣之見,我們可派人前去大唐中國禮請肅清太陰流毒的活佛和學識淵博的老師前來我國,傳揚佛法、廣收學生施教!”

聖武天皇點點頭,又搖搖頭道:“愛卿的辦法倒是不錯。但問題是,大唐佛學繁若滿天星鬥,文學藝術燦似百花齊放,科學技術豔比滿堂琳琅……行行有壯元,三百六十行,難道要請三百六十人?這麽多知識淵博的老師就是能請到,大唐皇帝能容許嗎?”

阿倍仲麻呂道:“陛下,三百六十行,不必請三百六十師。臣薦禮請一人,可完全勝任佛學、律令、醫藥、武學、陰陽玄學、文學藝術、百家學說、科學技術……三百六十行之師!”

聖武天皇驚喜道:“愛卿,人生苦短,一個人一輩子能學好一門技藝能爲其師,也是鳳毛麟角,天下豈有如此學識廣博之奇才?實在叫朕難以相信,不知你推薦的這位奇才究竟在大唐何處,姓甚名誰?”

阿倍仲麻呂道:“陛下,臣不敢欺君!大唐地大物博人口衆多,數十倍于我國,有三千多年的文明曆史,百家争鳴,百花齊放,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輩出。夏商周秦漢,三國晉隋唐,伏羲、周公、孔丘、仲景……各類全聖師才雨後春筍。臣所推薦的這位擎天攜地的全聖師才,乃大唐中國揚州大明寺一位大道高僧……”

欲知這位高僧究竟是誰,他有什麽擎天攜地的全聖師才,且聽下回分解。

...

...

追書top10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道詭異仙 |

靈境行者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深海餘燼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詭秘之主 |

誰讓他修仙的! |

宇宙職業選手

網友top10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苟在高武疊被動 |

全民機車化:無敵從百萬增幅開始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說好制作爛遊戲,泰坦隕落什麽鬼 |

亂世書 |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曆史 |

大明國師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

搜索top10

宇宙職業選手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靈境行者 |

棄妃竟是王炸:偏執王爺傻眼倒追 |

光明壁壘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

道詭異仙 |

大明國師

收藏top10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

乘龍仙婿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牧者密續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從皇馬踢後腰開始 |

這個文明很強,就是科技樹有點歪 |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重生的我沒有格局

完本top10

深空彼岸 |

終宋 |

我用閑書成聖人 |

術師手冊 |

天啓預報 |

重生大時代之1993 |

不科學禦獸 |

陳醫生,别慫! |

修仙就是這樣子的 |

美漫世界黎明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