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綿綿,總是那麽纏綿,仿佛即将離去,才會留戀曾經的所有。
或許,一年的雨水都積攢在秋天了,雖然有孩子死了來尿的味道,好在還可以期待明年的。
很多有經驗的農人感慨着,大地裏刨食,必然要看老天爺的臉色了,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但劉睿知道,今秋雖然補上一些雨水,來年開春更是滴水沒下,這場旱災要持續三年的,如果不做準備,明年就會抓瞎。
可惜,有這份見識的畢竟隻有一個人,那就是有未蔔先知能力的劉睿自己了,說出去也沒多少人心,或許,隻有見證了劉睿奇迹的小青山居民還有急水河兩岸的軍戶商戶會相信一些。
這就必然的給即将開始的遼水大壩的籌資帶來了難度。
既然有來年不再大旱的前景,誰還會往這上面扔冤枉錢?
劉睿也是無奈,人們如何能有自己這個機緣,知道未來五百多年的事情,有一份僥幸心理,本就是人們的通病。
好在,拍賣産品技術轉讓會或許可以補償這份遺憾。
已經陸續有商戶從各地趕來,都在小青山四處打探着要拍賣和轉讓的東西,到底都是什麽,有多大的前景。
但時機沒成熟,劉睿是不會先一步洩露這些機密的,要做就做的最好,把着分期待炒作到最**,才會揭開謎底的。
這一日,張野又興奮的帶來好消息,平闆玻璃已經能批量生産了。
既然能生出制作工藝品的玻璃,自然弄出成熟的玻璃生産線,就一步之遙了,劉睿也沒啥驚喜。
但張野卻有自己的想法:“知道三弟是想先叫琉璃工藝品拍賣出好價錢,才不想洩露玻璃這件事情的,依着二哥看,依然可以操作的,大不了把這兩種東西分開,一個叫琉璃,一個叫玻璃,外人如何能分辯?”
劉睿恍然,懊惱的一拍自己的腦袋:還号稱聰慧機變無雙,這麽簡單的變通,卻叫木讷的二哥想來出來,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
玻璃的用處是批量的,隻要把這東西進行一定的炒作,叫人們驚喜的看出其中的效果,大批量的得到訂單,絕對可以期待。
劉睿心裏運轉一會,才對張野吩咐:“書院馬上封閉,在拍賣轉讓會開始之前,一定嚴格的封閉整個書院,要拍小青山巡查大隊嚴密防守看護。”
書院已經主體完工,正處在裝修階段,即将開始的拍賣轉讓現場就放在書院,等拍賣會結束,緊接着就是書院開辦的時候了。
這裏不但要做精心的布局,那些要拍賣的轉讓的東西都要喬裝打扮一番,以最震撼的形象在這裏向人們震撼登場,還有就是這裏裝備的,取暖系統,衛生潔具和給排水系統,最出彩的就是整個書院都使用了玻璃窗戶。
這種震撼的出現在人們的眼前,真的可以期待那時候人們的驚喜了。
酒好也怕巷子深,高明的炒作會有意外的效果,劉睿有幾百年後的經驗,更是明了其中炒作的奧妙。
好在,秋高氣爽,白天依然會很熱的,孩子們上課依然可以在露天。
忽然封閉的書院,一天天的被陸續而來的各地商客好奇的猜測着裏面額故事,會不會有多精彩,人們的揣測的心越發的蠢蠢欲動了。
在一個晴朗的天,小青山年度總結大會如期的開始了,不但有小青山的人,急水河兩岸的軍戶商戶也都參見了,更是出現了一股不可抑制的風向。
急水河兩岸的軍戶商戶要求加入小青山!
甚至,這裏的貴紳也迅速額分化,其中有一半的貴紳已經接納了劉睿的神奇,準備抛棄舊怨,跟着劉睿發财了。
這也必然,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但劉睿可不敢接納。
遼東大旱,偏就急水河這裏豐收,整個蓋州衛都司衙門都指望這裏的糧食,自己這樣做了,豈不是端了衛城都司衙門的飯碗,會出人命的。
四萬人幾乎齊聚小青山的平場,身份高的,被選作代表的在正中主席台前面,看熱鬧的在四周圍着。
先是敲鑼打鼓的表演一些始興的節目,有歌舞有小品有相聲二人轉,這些都是在劉睿的倡導下,逐漸的在這裏流行起來,因爲金輝的茅山道士,陶忠文的正一道龍虎山道士在大明各地的宣傳,也逐漸在全國流行起來了。
小青山藝團的一個班頭姓趙,劉睿就給他起了個藝名叫趙本山,說的小品也是劉睿教的,已經成爲小青山藝團的保留節目,每次都會轟動全場、
大會由張野主持,主席台正座的是兩位欽差,衛城都司衙門的兩位掌印掌屯;兩旁陪坐。
劉睿隻有末座陪襯的資格。
但左右人的眼光望向的都是敬陪末座的劉睿,都知道,這裏真正的主人才是這個小小的典吏。
一個書辦先是總結了這一年,小青山連帶着急水河兩岸的工作和成績,指出其中的經驗還有不足。
随後,張野開始發表來年整個小青山的發展計劃,沒說出一個計劃和相應要取得的成績,台下四周都是一陣子轟動。
今年的成績擺在眼前,已經叫這裏的人充滿幸福,來年的預期更是震撼!
不但整個小青山這裏的人收入要翻番,連帶着整個蓋州衛軍戶都跟着沾光,來年,小青山要承擔蓋州衛所有軍戶商戶的補給負擔,不需要再從山東南直隸調撥補給!
要不是有今年的成績,親眼看見這裏的發展,誰能想象這其中的滋味,隻能把小青山還有劉睿看做瘋子。
最後,劉睿終于上台講話了。
是關于整個小青山的組織安排,也即是各個衙門的定位,人員的編制和待遇責任,獎罰條例。
這才是幾天的重頭戲,也是劉睿梳理小青山的必然過程和手段。
小青山慢慢的壯大,但各個部門的運轉都是混亂的,都是哪裏需要就組織了這個部門,根本沒有成行的條例規則,人員的編制效率都達不到要求,更有這些人應有的待遇和前程。
要知道,這年代,讀書就是爲了科考,所有文人的出路也都是科考這個獨木橋。
一旦闖過這個獨木橋,就會顔如玉黃金山,雞犬升天,名落孫山就是悲慘結局。
但不可否認,也隻有過了舉人,才有地位,才能享受國家給的各種待遇。
但小青山卻是工匠技工撐起了天,是這裏的絕對頂梁柱。
但整個社會大環境是看不起工匠的,是下九流的人物。
所以,如何給這裏的工匠定位,既能最大限度的調動這些工匠的積極性創造力,還能不引起整個大明文人的反感排斥,才是做關鍵的、
也就是,劉睿遲遲的要等到小青山有了一定影響成績的時候,才敢抛出這份改制。
但就這會,劉睿也不敢保證,會不會觸動那些敏感文人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