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國書送到趙桓的手裏時,天賜軍已經打到升龍府了。
升龍城最早是瓯雒人建的古螺城,整座城市若從高空俯視的話就會發現,竟然是螺旋形的,所以被稱爲古螺城。
如果往遠了說,西漢時漢武帝滅了南越,漢朝便在這片土地上設立了交趾郡宋平縣。再後來漢朝沒了,人家自然也就要自謀出路。
據傳,交趾郡王李公蘊來到安南都護府大羅城,在城外紅河看到一條金龍突然從水中竄出,一躍升入空中。在場衆人詫異之下,也以爲這是上天預示的吉兆。李公蘊因此頒布《遷都诏》,把大瞿越的都城從偏僻山野甯平華闾,遷移至交趾中心的大羅城附近,将此城命名爲升龍。
若是沒有田十一出來搞事的話,再過幾年南宋将會徹底放棄這個番屬國,賜李朝交趾國号,成爲安南國,交趾王正式成爲安南國王。隻不過那個時候已經沒有李朝了,而是陳朝。
說到陳朝,眼下的李寶也是分外詫異。自己帶了大軍來打李朝并不是爲了滅國,而是爲了讓李朝聽話,大家一手錢一手貨好好做生意,别總起高調,更不要想着不勞而獲。
隻是,爲啥天賜軍都已經打到升龍城了,李朝的皇帝卻放棄了都城,跑到天賜軍中請求避難來了呢?
此時的李朝皇帝李乾德狼狽不堪,隻帶了三十幾名侍從逃到紅河。而升龍城,卻已經被範猷與郭蔔的反叛聯軍給占去了。
李寶不是十一哥,對未來的事情全無所知,自然不知道範猷與郭蔔的事情已經偏離了曆史的軌迹。換句話說,就算田十一親自來也隻能一頭霧水。
自家五千年的傳承還有太多太多不知道的事情,哪有時間和閑心去關心别人家的曆史。
範猷與郭蔔與的反叛,隻能說是來自于蝴蝶效應。陳東因田十一的出現而改變了命運,陳東又以天下會會首的身份給李朝所有的将軍大臣寫了信,勸說他們起來造反,大家平分宋土。
陳東這樣做隻是抱了很渺茫的希望,指望着有幾個蠢的,把李朝搞個天翻地覆。如此一來,李朝全國上下打成一團糟,就沒有餘糧賣給天賜盟了。
當然了,這隻是陳東自己的想法,因爲陳東不知道,人家李朝的糧食那可是天種天收而且一年四熟。因爲陳東不知道,在中原珍貴無比的糧食,在人家這裏都是堆在地裏爛掉的。
收到陳東的來信,李朝别的将軍和大臣都吓了夠嗆,有的立即就燒了信,有的則跑到皇帝李乾德那裏自陳清白。但唯有範猷與郭蔔不同,因爲他們兩個本就是想要造反的,而且若是沒有田十一跑到這個世界插上一腳,再過個三五年,他們兩個也是要先後造反的。
無論範猷還是郭蔔,單獨造反都是一條死路。但因爲陳東不經意插了這麽一腳,兩個人竟然聯合同時起兵。隻不過此時的李朝也算是國富民強政權穩定,範猷與郭蔔的聯軍依舊被打得不輕。
好死不死的,皇帝李乾德因爲聽信了陳東的屁話,結果招惹來了天賜軍。
這回可好了,國内是範猷與郭蔔的叛亂,紅河上天賜軍高歌猛進。兩面受敵之下,李朝的官軍一潰千裏,竟是讓範猷與郭蔔把升龍城都給打下來了。
李乾德總算是聰明了一回,他想通了範猷與郭蔔要的是他的命和他的國家,而天賜軍隻是想要地裏那些沒有用的糧食。如此一來,李乾德可算做出了一個正确的決定,向天賜軍乞降。
李寶看着面前站着的李乾德,腦子裏成千上萬條大船橫沖直撞着。自己帶兵來打李朝,如今卻發展成幫助李朝皇帝平滅叛軍,若是十一哥知道這事,到底是會贊同自己的作法還是關禁閉呀?
向十一哥請示肯定是來不及了,眼下天賜盟急需的是糧食。不論怎麽說,隻要能保證長期大量獲得糧食應該就是對的吧!
在李乾德看來,天賜軍一定會要許許多多的金銀、會要許許多多的美女,甚至有可能讓李朝割讓土地。李乾德都已經做好了大出血的準備了,隻是沒想到,天賜軍索要的仍是那些一點也不值錢的糧食。
之前聽從了陳東信裏的讒言,李乾德此時後悔得不要不要的。如今隻是用些沒用的糧食就能打發天賜軍,自然是最好不過的結果了。
李寶也不是好糊弄的,在李乾德許下長期大量贈送糧食的諾言後,潑李三又提出要在李朝租地,同時設立租界。
聽李寶所說的租地也不過是劃出兩個海港及海港周遭一小片土地而已,李乾德再次答應下來。
當然了,人家天賜軍要的兩個租界,那可是要駐軍的,這一點李乾德心知肚明。不過相較于他之前的想法,這條件已經相當寬厚了。何況人家租借港口還是有期限的,而且還給租金。
此時的李朝雖然丢了升龍城,但大部分的領土還在,軍隊也還在。李寶隻是派了三千天賜軍登陸,在李朝軍隊的幫助下,隻用了一天便将升龍城給奪了回來。
仗打得異常輕松,沒見過火藥彈爲何物的範猷、郭蔔聯軍,幾乎是一觸即潰。
剩下的追擊工作,自然由李朝的軍隊去完成。等到叛軍在哪裏再次形成有力的抵抗,天賜軍再過去打那麽一下,一點挑戰性都沒有。
此時的海軍副統領刀十良,剛剛帶人從船上運了三門大炮到岸上,随即又下令将大炮運回到船上去。仗打得太順利了,笨重的大炮光運輸就跟不上天賜軍的進攻速度,還費那麽大勁弄到岸上去做什麽。
李乾德如願以償收回了升龍城,雖然王宮被禍害了夠嗆,最喜歡的妃子也不知丢去了哪裏,好在皇位和國家算是保住了。
三千天賜軍便徹底擊潰了叛軍聯軍,這讓李朝的文武大臣們心驚肉跳起來。
天賜軍的實力實在是太吓人了,李朝的主戰派們立即向皇帝李乾德請願。<!--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