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柄文拒絕東京留守一職是有正當理由的,要護衛太上皇的安危。更重要的一點是,所謂的留守,那得是皇帝走了以後駐守京都之人。這說明趙桓也有逃跑之心,李柄文當然不會接受趙桓逃跑他留下來送死這種事。
在逃跑的路上,李柄文麾下近百士卒愛國之心燃燒着灼熱的胸膛,跪地請求趙佶留下抗擊金軍。李柄文心中大怒,直接下令放箭,将百餘名拼死勸谏的士卒當場射殺。
李柄文做出這種事來,以後估計是帶了不兵了,帶兵的話也是威信全無。至于将來還有沒有帶兵的機會,這就要看十一哥有時間的時候,能不能想起這位李将軍、李大人了。
田十一在汴梁的時候就不願管誰當太子這件事情,因爲混蛋的兒子還是混蛋,趙桓、趙楷、趙構就沒一個是好東西。
趙佶禅位本就是害怕金國,皇位自然不能傳給最喜歡的兒子,何況太子正是他最不喜歡的,剛好可以用來背鍋。
趙佶自有趙佶的打算,如果汴梁守不住,失去的隻是個不喜歡的兒子而已。那時亡國的責任都是趙桓的,他趙佶完全可以在杭州再次登基,重新成爲大宋朝的皇帝陛下。
如果汴梁城守住了也沒關系,隻要等到金軍退兵,趙佶還能回到汴梁來做太上皇。
趙佶當了如許多年皇帝養成了極度自信的性情,覺得隻要自己回到汴梁,趙桓便隻能當一個傀儡,大權自然還是握在他的手中。
可熟悉曆史的十一哥卻知道,趙佶這不叫自信,而是自負。因爲曆史上的趙佶和他的兒子在權利的争鬥中落了下風,最後的勝利者是宋欽宗趙桓。至于趙佶,則被趙桓一直軟禁着,直到金軍進了汴梁,爺倆一齊去了金國做俘虜,終生都沒能再回到宋土。
趙桓自是不知道自己還有能鬥赢他皇爹那一天,此時正哭得死去活來,因爲他怕呀。!
哭暈在登基途中,之後在昏迷的過程裏登上了别人夢寐以求的皇位,趙桓真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不知會羨煞多少做着皇帝夢的人們。
趙桓醒過來的第一件事,便是接受了殘酷的現實,那就是自己登上了曾經夢寐以求的皇位,隻是心中卻半點喜悅都沒有。
第二件事便是任命宗澤爲四壁守禦使,同時命宗澤整肅汴梁城。第一個需要整肅的,便是潛伏在城中的天賜盟細作。
第三件事就是任命張邦昌爲議和使節,籌備與金國議和一應事宜。
田十一在遼國做了南院大王,這件事大宋朝肯定是知道的,所以朝堂上的大人們看來,田十一就是個裏通外國的宋奸。
宋奸的屬下同樣是宋奸,但天賜軍的實力有些吓人,所以向來膽小怕事的趙桓給宗澤的口谕是,驅逐即可。
宗澤也覺得新陛下的作法是對的,畢竟即将面對金國的大軍,城内自然需要安定。隻是天賜軍的細作潛伏得太深,早先摸到些底細的王黼又死了那麽久,也隻好用些笨法子了。
新任四壁守禦使宗澤命人貼了告示出去,說是即将進行全城大索,但凡四寇餘孽以及各個山寨的山賊細作,都在清剿之列,同時還列出了需清剿的勢力名單,其中便包含了天賜盟。
讓宗澤很意外的是,當晚他便收到了一封信。信中說天賜軍潛伏在汴梁城的三千餘人,已全部撤到了城外,還對宗老頭說了句保重。
看到三千人這個數字,宗澤當即就吓了一跳。那可是三千天賜軍,田十一啥時候在城裏藏了這麽多人啊。随即宗老頭又對天賜軍的作法奇怪起來,看這做派,分明就是沒有任何不良企圖,要不咋一張告示就把人都勸走了呢?
其實這完全是田十一臨走時的安排,說是如果汴梁城遇到外敵入侵,留守汴梁的天賜軍要奮勇殺敵護衛城池。如若朝廷驅逐,那便立即退到城外去,不要做些無畏的犧牲。人家不想讓自己幫忙,總不能死乞白賴用熱臉去貼冷屁股吧。
宗澤對信中所說半信半疑,果然大索全城,結果抓了不少的細作和綠林強盜,還真就一個天賜軍的人都沒有。
站在汴梁街頭,宗澤腦子裏不停疑惑着,這田十一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宗澤去過舟山,受過小狗子的氣,又在淮西與田十一并肩作戰過。他本以爲自己已經十分了解田十一了,但當傳來田十一出任遼國南院大王那一刻,田十一的印象在宗澤的腦海裏又模糊起來。
田十一到底是忠還是奸,實在是無法從其行止上來判斷,隻能說其不是壞人,偏又算不得好人,還真真是愁死個人。
汴梁城裏有的人在忙着守城應戰的布置,有的人在忙着與金人議和的條款,有的皇帝則惶惶不可終日,有的皇子則暗恨爲何皇帝不是自己。
與大宋國的大人們比起來,金軍實在是簡單太多了,他們從來都隻有兩件事要做,搶劫和殺人。如果非要想出第三件事來,那就是搶劫後的狂歡。
此時的完顔宗翰卻在頭疼着第四件事,手下的強盜太多,太費糧食。
金軍和奴兵都被宗翰放羊一樣放了出去,像蝗蟲過境一樣四處找吃的,大軍所過之處,周遭上百裏都被荼毒了一個遍。
雖然有些地方遇到的抵抗激烈一些,但宗翰卻依舊沒有去讨伐的想法,目标始終直指汴梁城。足夠兩百餘萬人吃三年的糧食,那得是多少啊,容不得宗翰不動心。
金軍小将術穆圖又記錄了兩處打退奴兵的勢力,随即交給了大帥完顔宗翰,其中一處是晉州,另一處卻是盤秀山。
完顔宗翰看都沒看便扔在了一邊,此時隻要不是主動招惹金軍之人,宗翰一概不想過問。手下要喂的嘴巴太多,必須速戰速決,沒時間管些個閑事。
當宗翰率領大軍來到黃河岸邊的時候,東路軍的完顔希尹與完顔兀術,終于與宗翰的大軍彙到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