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年過去,朝鮮是大周的忠實仆從,但軍隊仍沒有戰鬥力。
毛文龍成了東面的保護神,唯有他才有希望擋住女真。
副将陳繼盛問道:“将軍,軍隊已集結完畢,我等何時出發?”
毛文龍沒有立即下達命令,在于他沒有摸清女真的突襲,在兩路大軍攻陷城池之後,他們接下來會如何?
陳繼盛又提醒道:“前不久袁督師的信中,是否有安排?”
毛文龍點頭,袁可立和皇帝的推測一樣,預料女真如果進攻會首選東面,毛文龍和他的朝鮮盟友将會迎戰女真主力。
袁可立已經告訴他辦法,并囑咐決不能對别人說。
因爲,那個辦法很不厚道。
袁可立清醒的意識到,讓女真取得勝利沒什麽。但如果能拖住他們,讓女真陷入朝鮮戰場沒法抽身,這才是大周朝能夠取得的更大勝利。
因此,袁可立建議毛文龍不要輕易的決戰,應該充分發揮水路優勢,攻擊小股的女真騎兵,堅持皇帝曾說過的“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十六字基本方針,隻要讓女真人始終有後顧之憂,他們便不能迅速的打趴朝鮮。
切記!切記!不要輕易的正面決戰。
毛文龍沒有搞清楚敵軍動向,并沒有輕易的出動軍隊。袁督師已經告訴他了,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更不要管朝鮮人是否水深火熱,隻爲最終的勝利準備。
爲什麽這封信不能外傳,主要是擔心朝鮮人看了寒心。
其實也不能怪袁可立,毛文龍加上朝鮮軍隊,在正面仍然不是女真鐵騎的對手。
曆史上朝鮮曾經出過精銳軍隊,但最近幾十年的朝鮮國力疲弱,要不是大周幫忙,他們很多年前已經被豐臣秀吉派出的隊伍占領。這幾年對女真作戰更是不堪一擊,甚至連守城都守不住,已經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豬隊友。
毛文龍騷擾女真騎兵,便是給朝鮮減負,如果到時候還是保不住城池,保不住國都,隻能怨自己不争
氣。
前方有快船駛來,帶來女真最新的動向,濟爾哈朗的兩萬軍隊在攻取鐵山後,已經直奔朝鮮國都的方向而去。另一路三萬軍隊由皇太極親自統領,占據義州後駐紮下來,留下至少五千人守城,剩下的人緩緩向我皮島前進。
毛文龍感歎,皇太極太瞧得起我們東江軍了。
濟爾哈朗兩萬人便想攻取朝鮮國都,未免有些看不起人。
皇太極守在義州,保證自己有個基地,然後率主力來皮島決戰,這擺明是對東江軍很忌憚,想着畢其功于一役。
皮島遠離岸邊,東江軍這邊大小船隻幾百艘,女真人拿什麽攻打?
毛文龍完全可以避而不戰,先拖住皇太極的前進步伐,不信朝鮮人連兩萬女真人都對付不了。
薊遼總督袁可立老當益壯,他從未像今天這般興奮。
皇太極率五萬大軍東出,那老巢還能有多少守衛?
作爲“老狐狸”級别的人物,袁可立很清楚皇太極的套路,他玩的仍是十幾年前薩爾浒之戰的套路:任你幾路來,我隻一路去。
皇太極期望集中力量快速打敗東江軍和朝鮮,先解除來自東面的威脅。然後會揮師向西,與大周朝決一勝負。
袁可立沒有急着直搗沈陽,他派出滿桂、趙率教、何可綱、吳襄、祖大壽等多路人馬,分别進攻大淩河以西的所有被敵方控制的要塞、堡壘,首先完成任務的第一步,那就是将女真人徹底趕出這片區域。
任務完成的很順利,因爲兵力不足,女真主動放棄了多處堡壘,仍有人堅守的也很快被打敗,袁可立達成目标隻用五天時間。
接下來,他要實施行動的第二步,那就是派出船隊控制大淩河,并在河上修建浮橋,供隊伍來往通行。
這是一招典型的“不知進,先知退”,給大周軍隊想好了退路,避免被人切斷歸途後全軍覆沒。
完成這項工作後,袁可立信心滿滿,讓關甯鐵騎和步兵緩緩推進,随軍的還有紅夷大炮和虎蹲炮,始終保持戰鬥陣型,想着穩紮穩打先立于不敗之地。
手下将領不理解,性情耿直的祖大壽過來問:“督師,兵貴神速,趁着女真主力不在,我軍輕騎偷襲,奪了他的沈陽城如何?”
吳襄附和道:“祖将軍說的有道理,要是等皇太極率主力返回,我軍的優勢便沒有了。”
袁可立并沒有同意,他承認此刻兵臨沈陽城,很大概率會捅了皇太極的老巢。
但是他沒有冒險,原因是大周朝不需要冒險,隻要按部就班的對陣,就一定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論國力,大周朝強出太多,女真人卻吃不上飯。
論軍力,大周可以損失幾萬人,女真少了這麽多人會完蛋。
袁可立坐擁強大後盾,從一開始便是穩紮穩打,雖不至于取得大勝,卻也能避免大敗。哪怕是皇太極率領主力來了,他的軍隊仍可有一戰之力,而且後路都在自己手裏,想退軍也是可以的。
更關鍵的,所有人都建議偷襲沈陽,袁可立卻堅持拿下遼陽。
理由很筒單,遼陽更近,沈陽太遠。
如果放棄遼陽進攻沈陽,很可能被人斷了後路。
更何況,沈陽的守衛力量更強,而遼陽極有可能兵力不足。
再有,遼陽在地理位置上更爲重要,它是遼東通往東南西北的中轉站,是東北幾大主要區域的交接點,拿下遼陽意味着女真被扼住咽喉,從此将處處受到大周軍隊的威脅。
袁可立德高望重,衆人無不聽命,遼陽就遼陽,拿下它并守住,女真哪怕攻陷朝鮮國都,也會得不償
失。
公孫劍在北京城外進行盛大的閱兵儀式,京營八部中有四部參加,加上錦衣衛和勇衛營的一部分,足足五萬多人。
周遇吉統帥的五軍營以步兵爲主,擁有兩萬軍卒。
黃得功的三千營全是騎兵,包括從關甯鐵騎調來的兩千人,總數量在七千以上。
新改造的神機營由賀人龍統領,一萬多軍卒重點鑽研車陣和火器使用。
除此之外還有重新亮相的保定軍,索菲亞走後,安排虎大威統領,仍舊是由武林高手組成。
在京營八部之中,公孫劍當前能夠調用的隻有一半。另外四部中,義烏軍、秦兵、天雄軍都在陝西平叛,察哈爾部則在從青海返回的路上。
公孫劍隻好把錦衣衛和勇衛營帶走一半,五萬大軍馳援遼東前線。
對于日夜苦練的京營諸部來說,這是他們面臨的大考,很可能一些人會丢掉性命,這支隊伍卻有望成爲像戚家軍一樣的傳奇。
公孫劍把隊伍拉過來,選擇在此處閱兵,其實是安定北京的民心,讓朝中大臣知道京營的強大。
幾支隊伍先後走過,最後穩穩的停在各自位置,旌旗招展,戰鼓聲聲。
駿馬上的公孫劍出現了,他披盔戴甲,手握寶刀,整個人籠罩在陽光裏,熠熠生輝,仿佛會發光一樣。
大臣們這才意識到,他們皇帝的形象不光是穿着龍袍坐在紫禁城裏,當他橫刀立馬的時候,他便是一個戰士,一個将軍。
别忘了,他曾自封過天下兵馬大元帥、京營總督。
别人是浪得虛名,他則是貨真價實,大周朝已經有多少年沒見過,皇帝禦駕親征的?
有人小聲嘀咕,太祖皇帝馬上得天下,成祖皇帝數次北征草原。此後便隻有正德皇帝跑北邊玩耍,當今陛下終于重拾祖宗的榮光。
今日是閱兵,也是誓師大會,标配的流程結束之後,輪到皇帝訓話。
面對五萬軍兵,以及文武大臣,公孫劍騎着馬到了最中央,他環視一圈,大聲喊道:“将士們,收複遼東的時候到了!”
他的嗓門不小,但不可能傳遍全場。
隊伍裏每隔一段,便會有一個嗓門很大的人,他們會将皇帝的話大聲再喊一遍。
于是,公孫劍說完一句,需要等他們傳遞結束。
全場都在喊:收複遼東的時候到了!
公孫劍問,你們緊古嗎?你們怕嗎?
他自己回答,朕經曆過戰場,卻仍然有些緊古,那怎麽辦昵?
戰場上有将軍,有士兵,我們有彼此。隻要大家在一起,聽指揮,服從命令,敵人便打不垮我們!
接着,公孫劍開始念大周新的軍功政策,殺一人獎勵十兩銀子,殺三人官升一級,戰争期間軍饷翻倍,爲國殉難者撫恤金百兩,戰争中的傷殘者由官府一輩子供養。
這些條件極爲優厚,在軍卒中反響很好。
公孫劍接着下達命令,規定大周軍隊行軍打仗的種種要求,服從指揮聽命令,不得搶掠百姓一針一線,不得無故踏入百姓田地。
有的大臣聽了直搖頭,别人講話大義瘭然,主要目的是鼓舞士氣。公孫劍卻是在講規矩、講條件,用一些利益誘惑軍卒,這未免俗氣了一些。
公孫劍這樣做是有原因的,他讀過以前的曆史,很多在其它地方生猛無比的軍隊,到了遼東卻像是打盹的老虎,很快被人家幹掉。
究其原因,鬥志是重要的一個方面。
中國人最重鄉土觀念,大家是來幫忙的,遼東的得失與他們無關。爲什麽關甯鐵騎戰鬥力強,主要原因是他們腳下是自己的土地,女真人的入侵與自己的利益休戚相關。
現在昵,公孫劍把他們的家人内遷到更好的地方,他們便可以後退,對戰鬥力是有一定影響的。
公孫劍選擇放棄在遼東耕種,那就必須拿出其它的激勵辦法,用金錢、官位來誘惑最爲直接有效,并用巨額的撫恤金和優厚的養老政策讓軍卒沒有後顧之憂。
到最後,公孫劍總算說幾句大義瘭然的。
“奪回屬于大周的土地!那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讓我們用鮮血卻保衛!”
護我河山!大周威武!
全軍高喊:護我河山!大周威武!
一時間,震耳欲聾,山呼海嘯,新組建的京營軍容齊整,配備堪稱精良,他們要奔赴戰場,證明自己的時候到了。
映月湖的北島上,古靈兒已經能抱着孩子走出,她望着北京城的方向,聽說陛下要禦駕親征,那些大臣也沒有攔住,不知他何時才能回來,才能到北島一訴衷腸。
身邊的陳圓圓小心攙扶她,伸出手替她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