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白色巨石城堡,就矗立在藍天之下,雪山之旁,草原之上。
此刻,白色城堡上下站滿了人,各色旗幟飛揚。令人驚異的是,這座一點也不像漢朝建築的城堡,城上的旗幟,卻全是漢朝幡旗。不光有龍虎朱雀等圖形,好多旗面上還有明顯的漢字,諸如“漢”、“張”等文字,比比皆是。
看到迎風獵獵的五色漢旗,從東邊地平線出現的一支長長車馬隊伍發出響徹天地的歡呼。同樣,白色城堡上下的人群,也發出震天價應和聲。
車馬隊伍中間,一輛白色彩繪的馬車車簾掀開,現出昭君那略帶疲憊,卻滿是喜悅的面龐。
青琰策馬靠近,難掩激動:“夫人,到了!”
“是啊……整整兩個月,終于到了。”昭君凝望着那白色城堡,眼裏有霧氣漾起。蓦然,她渾身一震,眼眸亮起來。
幾乎同時,前面開路的公孫覆飛馳而來,邊跑邊高呼:“君侯親自出城迎接諸位!”
随着公孫覆的喊聲,遠遠出現一隊人馬。随着人馬漸近,“大漢使節、富平侯張”的旗幟分外惹眼。陽光燦爛,大旗之下,那白色駿馬上的身影仿佛披上一層金光,踏着綠浪而來。
昭君淚如泉湧,青琰眼眶通紅。數百漢民,望泣而拜。
建始二年四月末,曆經磨難的第一批河東漢民,曆時二載,跋涉數萬裏,終于抵達摘星城。出發時的七百多人,抵達時不過五百餘人。雖然人數很少,并未能對摘星城的發展帶來多大動力,但他們的到來,卻有着深遠意義。這是大漢移民的足迹,第一次延伸到萬裏之外。而移民們所趟出的這一條遠徙之路,也爲後繼漢民源源不斷的遷徙奠定了基礎。
當第二次上千人,第三次數千人,第四次……直到後來摘星城成爲一個名符其實的“漢之城”,人們不會忘記,最開始時,那七百漢民的筚路藍縷……
漢民的到來,讓張放更忙了。好在他是擁有近乎無窮精力的人,錯非如此,很難想象,他隻靠兩三個助手,就把若大一個商貿城治理得井井有條,同時還能平衡城内諸勢力的各種利益,使摘星城度過最艱難的一段發展時期。
張放不是個天生的政治家,也沒有多少管理經驗,發展初期的摘星城給了他一個很好的練手機會。在漢民抵達之前,他已經積累了一年多的治理經驗,初步達到了縣令水準。當第一批漢民湧入後,張放已經能夠應對裕餘了。
眼下張放首先面臨的,是漢民的歸屬感問題。
不可否認,這些離開故土,遠涉萬裏的漢民,絕大部分人都不想來這個摘星城。自古移民實邊,從來沒有自願一說,哪怕有無償土地與牛羊的誘惑。西域都護府就是個最好的例子,都開府幾十年了,真要幹仗,也沒能拉出多少人,主力還得靠征召周邊城廓諸國。當然,這裏面也有朝廷怕尾大不掉的原因。
張放能做的,隻有盡快将當初對漢民的承諾兌現,把住房、土地、生産工具、畜力分配到位,盡快使漢民融入這裏的生活。後世華人遍世界足以證明,漢人無論到哪裏,都能頑強生存,繁衍生息。
張放現在考慮,下次要人,可能要傾向于“谪戍”,也就是找國内犯了罪的那一類人。這類人冒險性與攻擊性更強一些,适合組建騎軍。
“摘星城的吸金力是無可置疑的,摘星城的容納力也足夠,眼下我們缺的隻是人——準确的說,是漢人。”
在舊宮議事廳裏,一張由六張桌子拼成的碩大橢圓形巨桌置于正中,上首隻坐一人,張放。兩側一溜而下,分别坐着陶晟、鄧展、阿裏穆、公孫覆、韓駿、韓重、班稚、班行、林天賜等人。哦,還有兩位女士:昭君與青琰。
在摘星城,張放已棄用跪坐禮,全部采用坐姿。而在這草原塞外,寬袍縛帶的漢服隻能做爲休閑服,所有常服,都是張放親手設計的、以鈕扣爲系結方式的類似後世風衣的便服。摘星城是個商城,實用主義濃厚,新常服的輕便、新穎、又極具實用性,很快讓所有人都接受了。而新常服坐椅子,自然不虞有走光、露寶等等不雅情形出現。
當然,好是好,方便是方便,就不知這些人回到漢境還能不能适應那并不完善的漢服了。
聽到張放說到人力不足,林天賜适時開口:“我說說感受吧,經過近一個月體會,林某敢斷言,整個西域,沒有一個城郭,能比得上摘星城。若君侯不棄,林某願力促君上,将我邦遷至貴城。”
張放喜道:“如此甚好,烏丹支離本是漢軍後裔,與我等同根同源,正應互相扶助。”
聽到二人對答,陶晟、鄧展相視一笑。林天賜當然不是腦門突然發熱才提出這合并之策,在私下裏他們不知讨論、談判了多少次,最終達成一緻,這才在會上正式提出。而在這正式場合一旦提出,基本上也就成了定局。若非如此,以林天賜的身份,也沒可能列席摘星城内部會議。
烏丹支離,阖族不過二、三百人,由于格守漢俗,不與周邊諸族通婚,這些年情況越來越糟糕。在林天賜這樣的有識之士看來,再這樣下去,過不了幾十年,烏丹支離要麽被周邊諸族融合,要麽自行消亡。漢朝不會收他們,那麽,最好的出路,就是合并入摘星城。這是個明智的選擇,林天賜相信,族老們一定會通過。
韓駿也站起發言:“堅昆那邊,李忍也表示願意加入,呼揭、丁零也有部族想加入。”
張放點點頭:“各族要加入可以,但對非漢人我們的準入是甯缺毋濫,漢人常住居民與胡人常住居民比例要保持在三比一。當然,這是遠期目标,現在還做不到。我打算要建立一個居民身份制度,這裏有一份提綱,大家可以看一下,互相讨論可行性……”
當會議漸至尾聲,張放拍拍桌子,将讨論中的衆人注意力拉過來,道:“接下來一個月,我會離開城裏一段時間。我不在時,城中事務交由陶晟、鄧展、公孫覆、班稚、韓駿五人組決議。以票數多寡決策,少數服從多數。若确實有難決之議,可交由昭君最後定奪。”
這是讓昭君代行城主之職啊。衆人的表情卻很坦然,一個曾主持了烏孫大小昆彌談判的女使者,完全有這個能力與威望,沒人不服。
這時班稚有意無意問道:“不知君侯前往何處?”
“康居卑阗城。”張放毫不避諱,直面班稚,坦然道,“與老國王談公主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