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寫的莫過于孔子,争議太大,身上帶的色彩太多,怎麽寫都會惹人罵,我自己也不是很滿意,勉強算及格線上吧,但他和南子可以說是花費心思最多的兩個角色了。
第三卷會砍去所有旁枝末節,用緊湊的節奏講好故事,寫好本書最重要的高潮,故事的主要舞台也會回到晉國,但格局卻會涉及到整個中原大地
有幾個人物是會着重寫的,季嬴當然是第一個,姐黨們可以放心了。
……
此外,解釋下“戰國”這個詞,以下是楊寬《戰國史》裏的東西。
“戰國”這名詞在戰國時已經有了,原來不是時代的名稱,而是指當時連年進行兼并戰争的七大強國魏、趙、韓、齊、楚、秦、燕而言。如《戰國策·秦策四》載頓弱說:“山東戰國有六。”《楚策二》載昭常對楚頃襄王說:“今去東地五百裏,是去戰國之半也。”《趙策三》載趙奢說:“今取古之爲萬國者,分以爲戰國七。”《燕策一》載蘇代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
可知當時七大強國都有“戰國”的稱呼。
到漢代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意義還沒有變化,例如《史記·平準書》說:“自是之後,天下争于戰國。”到西漢末期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才開始把“戰國”作爲特定的曆史時代的名稱。
那麽最初的“戰國”是何意?《尉缭子.兵令上篇》說:“戰國則以立威抗敵相圖,而不能廢兵也。”大概就是以軍争兼并爲目的邦國。
所以七月這裏的“戰國”,也是這個原始含義了,倒是挺符合情節的。
沒錯,第三卷的名字就叫“戰國七雄”,容我标題黨一次,上當的人表打我臉。
晉卿兼并,烽火連年,是爲戰國!知、範、中行、魏、韓、西趙、東趙,是爲七雄!
最後,順便幫各位算下時間,第二卷結束時,是公元前499年夏曆七月,趙無恤十九歲,季嬴十九歲半。
希望各位讀者繼續支持七月!求下月票和推薦票!此章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