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在海上的戰鬥中,雙方的戰船區别十分明顯,中華軍是使用的歐式大帆船,通常都在四十到六十米長之間,兩舷裝有二至三層火炮,并且不斷向敵軍噴射出火舌烈焰。而與中華軍交戰的一方,戰船數量明顯要比中華軍的戰船多,但也要小得多,長度一般在二十到三十米之間,而且隻有一根主桅,挂着一面三角帆,少數較大的戰船才有前後桅,毎條船還配有十餘對船槳,顯然是使用帆槳混和動力。
另外這些戰船的武器也十分簡單,主要還是以弓箭爲主,最多也就是火箭,隻有靠近到離中華軍的戰船五十米以内時,才能夠射到中華軍的戰船上,對中華軍的戰船基本造成不了什麽危脅。而在這個距離內,别說是火炮,就連設在中華軍戰船上的連發槍也能夠打得到。而一但被火炮擊中,就立刻會将這種戰船擊得舷裂闆斷。
因此敵軍的戰船雖然多,但遠不是中華軍的對手,被中華軍的打得戰船一艘一艘的沉沒,雖然也還有不少敵船企圖貼近中華軍的戰船進行蹬船作戰,但還沒等士兵們爬上船邦,就被船甲闆上的一陣火力猛射,打得死傷一遍。現在敵軍也就是仗着船多,還能夠支撐得住。
而在陸地上的戰鬥更是一邊倒,土著士兵使用的弓箭、标槍在在中華軍的火力阻擊下,幾乎毫無用處,被中華軍打得死傷無數,屍伏遍野。看來無論是海陸兩線,都不用商毅帶來的軍隊插手。
不過既然是來了,也就不能不管不問,看清了戰局之後,成鋼也立刻下令,讓南洋艦隊第三分艦隊的主力戰船出擊,從敵軍戰船的背後進攻,而北洋艦隊的第二分艦隊則靠近岸邊,向陸上的敵軍開炮轟擊,兩線一起支援。
其實這時在戰場上,中華軍就己經占據了優勢,現在商毅帶來的艦隊再一參戰進來,首尾夾擊,頓時将敵軍殺得大敗,海面上的戰船四散奔逃,而陸地上的軍隊本來就攻不破中華軍的防線,又被戰船從海上一陣炮轟,也被打得死傷慘重,也都紛紛撤退。而中華軍從海陸兩路展開了追擊,将敵軍殺得死傷無數。
這時戰鬥尚未完全結束,但隻見一艘大船己脫離了戰場,向商毅的艦隊行駛過來,亞莉桑徳拉的眼尖,立刻叫了起來,道:“是海上玫瑰号。”轉頭瞟了商毅一眼,道:“她來了。”
海上玫瑰号本來是亞莉桑徳拉的坐艦,屬于二級戰列艦,全重一千零八十噸,配有八十二門火炮。雖然和現在中華伏波軍的其他二級戰列艦相比,這艘船隻能算是一艘袖珍型的二級戰列艦了,但在中華軍海軍早期,卻是少有的千噸以上的戰艦,并且在中華軍早期的海戰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後來亞莉桑德拉出征的機會少了,而且商毅的禦用戰艦嶽飛号也下水,于是在李華梅艦隊成軍的時候,就把這艘戰艦撥給了李華梅艦隊,成爲李華梅的旗艦。因爲曾是自已的坐艦,亞莉桑徳拉對這艘戰船自然最熟悉不過了,因此一眼就認了出來。當然也知道是李華梅來了。
其實現在李華梅的公開身份是南洋艦隊第四分艦隊司令官,兼任中華軍呂宋駐軍的司令官,也是現在中華軍駐守三寶顔軍隊的總指揮,現在商毅和成鋼帶着大隊人馬趕到了三寶顔,于情于理,她都應該趕來參見商毅。隻不過誰都知道她的真正身份是皇帝的情人,準娘娘,因此成鋼等其他人見李華梅趕來了,也都偷偷的發笑。
不過海軍的衆人對李華梅到是沒有什麽歧視,因爲李華梅确實是一名出色的分艦隊司令官,而且這幾年來,李華梅坐鎮呂宋,是海軍部裏打仗最多的人,彈壓當地土著,打擊海盜,抗拒荷蘭,爲來往商船護航,戰功赫赫,也很受海外商人的稱贊。因此這一點海軍部的士兵也都十分得意,皇帝有兩位皇妃都是從海軍出身的,這一點陸軍部拍馬也趕不上海軍。
不多時,海上玟瑰号和嶽飛号靠隴,兩船之間搭上了跳闆,一身中華軍軍服,顯得英武飒爽的李華梅從跳闆上蹬上了嶽飛号的甲闆,在衛兵的帶領下,來到了船艙。
這時商毅等衆人也都回到了船艙裏,等候着李華梅到來。畢竟現在李華梅還不是皇妃,在公事面上,她還隻是一個分艦隊司令官,公事還要歸公事辦。
進了船艦之後,李華梅向衆人行了一個軍禮,道:“南洋艦隊第四分艦隊司令員,呂宋駐軍的司令員李華梅,向皇上報到。向成總司令官報到。”
商毅和成鋼也有起身,還了一禮,商毅道:“李司令員,辛苦了。請坐。”
李華梅和另兩個分艦隊司令員并列坐下之後,成鋼才道:“李司令員,這一戰的敵人是誰,戰果如何?”
李華梅道:“這次進攻三寶顔的,是古麻剌朗、蘇祿、文萊三國的聯軍,從海上進攻的,是蘇祿、文萊二國的海軍,從陸地上進攻的,是古麻剌朗的軍隊。現在戰鬥基本己經結束了,我軍正在打掃戰場,戰果并沒有統計出來,但海軍出戰的戰船,都無一被擊沉,而陸軍方面的情況,暫時還不得而知。”
商毅點了點頭,在戰場上确實沒有看見荷蘭的戰艦,道:“隻有這三個國家嗎?荷蘭人在幹什麽?”
李華梅道:“我們在三寶顔得到的消息是,荷蘭軍隊在婆夷州上确實有一支駐軍,但人數并不多,大約在二千左右,戰船有二十五艘左右,而主力部隊仍然駐紮在巴達維亞,這一次出戰,荷蘭并沒有出動兵力。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很有可能是由古麻剌朗發動的,荷蘭人并不想和我們在棉蘭老島上交戰。”
商毅沉思了一會兒,這也很有道理,如果荷蘭人想把戰線推到呂宋群島一線,早就可以登陸棉蘭老島了,顯然這一次戰鬥隻是甴這三個南洋國家發動的,荷蘭有可能在背後支持,并借這三個國家,試探一下中華軍的實力,畢竟中華軍不能掌握荷蘭的詳細實力,荷蘭恐怕也有同樣的困擾。
原來在西班牙殖民菲律賓時,勢力範圍主要是在呂宋島上,雖然也打了馬京達努蘇丹國,但并沒有對棉蘭老島進行什麽侵略,後來和馬京達努蘇丹國也基本保持着和平。而在中華軍驅逐了西班牙殖民者,占領了呂宋的之後,増派人到棉蘭老島上與馬京達努蘇丹國聯絡,要求馬京達努蘇丹國臣服于中國,而國王安帕圖恩蘇丹五世見中華軍勢大,又打敗了西班牙人,因此也十分明智的選擇了臣服。
而後來中國殖民開發的主要範圍也是呂宋島和南部島嶼,在棉蘭老島上,隻是占據了南部的港口三寶顔,并沒有侵入馬京達努蘇丹國的領地,因此這幾年裏雙方也還相處得比較和平。
但在呂宋島上,中國是釆用逐步移民同化土著的殖民政策,一些不願被中國同化的土著部落,都紛紛逃到棉蘭老島,投奔馬京達努蘇丹國,因此馬京達努在這短短幾年內,人口翻了近一倍,國勢大漲,勢力也擴大到了除三寶顔之外的整個棉蘭老島。
投奔馬京達努蘇丹國的各土著部落,當然經常在安帕圖恩蘇丹五世面前講說中華軍壞話,說中華軍在呂宋島上侵占自己的土地,将自己趕出家園,而且早晚都會染指棉蘭老島等等,因此安帕圖恩對中華軍的印像也每況愈下。
而且中國在呂宋島的移民同化政策,也引起了安帕圖恩蘇丹五世的極大但心,因爲這和西班牙人的殖民手段完全不同,大有将呂宋群島兼并的勢頭,因此安帕圖恩蘇丹五世也十分警惕,并且積極的擴軍備戰,同時也和蘇祿蘇丹國、文萊蘇丹國連盟,準備抵抗中華軍的進攻。
因爲這幾個國家都是伊斯蘭教國家,互相之間有一定的信任度,而且中國在呂宋島上的做爲,也引起了這些國家的警惕,畢競唇亡齒寒。
但他們也知道,盡靠自己這三國的實力,根本就不可能對抗中華軍的。畢競中國是一個什麽樣的國家,他們還是有一些清楚的,而且就連西班牙人都不是中華軍的對手,何況是自己這三國。而就在這時,巴達維亞的荷蘭人來與他們聯絡,要求組成連盟,一起對抗中華軍。
這一下正中三國的下懷,因爲這幾十年來,荷蘭在南洋的勢力擴展很快,給人以很有實力,比西班牙更強大的印像,因此三國也認爲,與荷蘭連盟,就可以對抗中華軍了。于是三國的蘇丹立刻就答應下來,加入了荷蘭人主導,以對抗中國爲目标的南洋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