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這時,有人來報,駐紮在平壤的清軍己經從北門棄城而逃了。金昌運聽了,更是手足無措,滿頭大汙,欲哭都無淚。
原來駐守朝鮮的淸軍都是參加過中原大戰,剛換防到朝鮮來的,當然知道中華軍是怎麽回事,因此在開城之前,清軍的主将也向金昌運要求防守外城的北門,其實就是随時都準備着跑路。
金昌運還以爲清軍是主動幫自己守城,保衛平壤,因此也喜出望外,欣然答應了下來,結果等東西兩城被中華軍攻開之後,清軍也知道平壤完了,好在中華軍沒有來攻打北門,此時不走,更待何時,于是立刻開門放橋,出城北逃。
清軍會來援救朝鮮,一直都是金昌運給平壤的朝鮮軍隊畫的一張大餅,而駐紮平壤的這支清軍一逃,頓時讓絕大多數朝鮮士兵的心理支柱徹底崩塌,有一部份士兵也随着清軍逃出了平壤城,也有士兵逃進中城、再逃進内城。當然還有相當一部份向中華軍投降。
結果中華軍向中城發動的進攻比外城還要輕松,因爲外城好歹還有一點抵抗,而中城就連一點抵抗都沒有了。中華軍根本就用不看燝破,直接爬上中城,打開了中城的城門,就又殺進了中城内部,而這時還不到上午十時。
中華軍進攻的順利,連周少桓都大出意料,雖然說他對攻占平壤信心十足,但不管怎麽說,平壤城裏也有五六萬士兵防守,就算攻下來,也要花一些功夫,盡管朝鮮軍的戰鬥力弱,因爲就是五六萬頭豬,想全部抓起來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卻沒有想到上午都沒過完,就連續攻破了平壤的兩道城牆。
其實排除士兵、軍心的因素,平壤城這種三環套月的城防結構看似固若金湯,但實際承在着很大的間題。像中國的城市其實都隻有一道城牆,有些大城雖然會有所謂的外城,但實際隻是一道簡易的土圍,并不算真正的城牆。隻有北京、南京這樣的都城才會有城中之城,不過内城也就等于是皇城了。
三環套月的城防結構雖然看起來很保險,但卻容易給士兵的心裏帶來不小的消極影響,因爲守外城的士兵會認爲反正還有中城,沒必要在外城拼命,守中城的士兵同時也同樣把希望放在内城,結果誰都不會拼力守城。而如果外城、中城被攻破了,隻剩下內城的時候,其實戰鬥的結果己經定了。相反如果全早士氣高昂,鬥志旺盛,那麽也就隻用死守一道城牆就夠了,也根本用不着三道。
不過中華軍雖然已經攻破了中城,但外城的地方都還沒有全部占領,還有不少朝鮮軍從南北兩城出逃,也有的躲在城裏,局勢也一度十分混亂,在中華軍的背後還出現了不少朝鮮軍,幸好這時朝鮮士兵都無心戀戰,隻想着逃跑,否則還真有些危險了。
因此周少桓也下令,暫緩進攻内城和北城,先把外城和中城都控制下來。同時又命令埋伏在南北兩城的兩個團也出擊,開進平壤城來。
其實這時在南北城外埋伏的兩個步兵團早就己經出擊了,因爲清軍就是從北城逃出的,還有不少朝鮮士兵,也是從南北兩城出逃,中華軍當然不會放過他們,立刻展開了攔截,結果隻有少量士兵逃脫,絕大部份都被阻截下來。少部份被打死,其餘投降。
而在接到了周少桓的命令之後,兩個團立刻押解着俘虜進平壤城,而在進城的途中,又截住了不少還在外逃的朝鮮士兵。
等中華軍都進了平壤城之後,首先封鎖住平壤外城的城門,然後甴外城向內城開始清理,而這時徘徊在外城、中城的朝鮮士兵紛紛投降,到下午四時左右,外城、中城基本被中華軍控制,抓獲的俘虜多達一萬六千餘人。
周少桓這才下令,向内城和北城發動進攻。結果中華軍才對内城和北城的城牆開了幾炮,城頭上就堅起了一面白旗。中華軍停止了炮擊,不一會兒,城門打開,一隊朝鮮士兵推擁着十餘名五花大綁的軍官從城裏出來,向中華軍投降。
原來内城的朝鮮士兵也知道現在大勢己去,平壤肯定失守,因此幾名低級軍官一商量,帶領着一部份士兵發動兵變,将金昌運等十一名主要将領都抓了起來,出城投降。
中華軍進入內城和北城,其餘的朝鮮士兵也都放下了武器,舉手投降,就這樣中華軍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下了朝鮮兩大堅城之一的平壤城。
這一戰中華軍一共殲滅了朝鮮士兵二千八百七十三人,但俘虜的人數竟然高達五萬三千二百一十六人,比中華軍的總兵力還高出兩倍不止。其中還有一千六百多名清兵。而中華軍僅僅隻陣亡了二十三名士兵。
周少桓下令,将清兵單獨看守,而朝鮮士兵中,主動投降的給予優待,讓他們付責看管其他的俘虜。并命人向漢城報捷。同時又查封了平壤城裏的府庫,得到了大量的糧食物資,可以說隻需要國内供應武器彈藥,其他的東西,朝鮮都有。
在十二月二十日,周少桓留下二師駐守平壤,俘虜的朝鮮軍全都釋放,并且甴中華軍進行重新整編,畢竟朝鮮這麽大的地方,不可能光靠中華軍來管理,還是需要任用一部份朝鮮軍的。然後周少桓才帶領十一師和海軍,押送着金昌運以及清軍的俘虜,返回漢城。
朝鮮國王李淏、還有元鬥杓、宋浚吉、崔成臯等原黨大臣們也無不震驚,誰也沒有想到,中華軍竟然強悍到這個地步,怪不得清廷都不敵。這麽看來,就是第四軍這一個軍的兵力,恐怕就足以掃平朝鮮了。同時李淏的心裏都暗暗後怕,現在中華軍已經震服了朝鮮,那麽下一個會不會對自已下手呢?
不過對原黨的大臣來說,這也确實是一個好消息,因爲這意味着洛黨最後的勢力也徹底消除,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自己終于可以控制大權。但平定了叛軍之後,中華軍現在又會怎樣對待朝鮮,誰也說不準。當然這就不是周少桓說了箅,而是要看商毅的态度。隻能看朝鮮使團危機公關的結果。
中華軍僅僅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下了平壤,俘虜朝鮮士兵五萬餘衆,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遍朝鮮,整個半島也是一片震驚,一些持中立态度的地方官員紛紛派人到漢城來面君,表示自己絕對支持李淏的統治,本來是打算舉兵勤王的,誰知中華軍骁勇無敵,一出馬就将叛亂平定下來,因此才沒有出兵,而以後中華軍有什麽命令需求,自己一定從命照辦,絕不敢拖延等等。
而那些或明或暗響應過金昌運号招的地方官員也都急忙上書請罪,表示自已是受了金昌運的欺騙,一時糊塗,才做錯了事情,請救中華軍的寬恕。當然也有少數幾個曾明目張膽的公開響應金昌運,公然發文叫嚣不聽漢城朝廷發布的命令,并主張趕走中華軍的地方官員也知道,現在說什麽都沒有用了,再向中華軍示好也是死路一條,因此也悶聲不響,有的招集軍馬,加強城防,也有的聽天由命。因此這一次的叛亂還沒有持序一個月的時間,就全部平定下來,朝鮮八道,也都又全部服從漢城的管理。
李淏和朝鮮的大臣們都不敢擅自作主,處理這些官員,隻是将這些官員的名單都收集起來,等周少桓回到漢城之後,向他請示處理的意見。
十二月二十四日,周少桓帶領着中華軍回到漢城,李淏帶着衆大臣出城二十裏,迎接周少桓的人馬,并且感謝中華軍幫助朝鮮平定了叛亂。李淏甚緻親自爲周少桓執鞭,以示對周少桓的恭敬,就差對周少桓說你是朝鮮人民的大救星了,簡直就把周少桓捧成了朝鮮的太上皇。
而對于金昌遠等俘虜,這一次李淏也十分主動,早就已經拟好了旨,不等周少桓開口,就下令将他們全部處斬。也省了周少桓的一番口舌。
進城之後,李淏又下令排下了盛大的酒宴,爲周少桓接風慶功,在酒宴上李淏首先向南方遙拜了商毅,随後才向周少桓敬酒稱賀,而其他官員們也都不斷的稱賀商毅,并向周少桓敬酒,熱熱鬧鬧的慶賀了一天。
第二天李淏才将所有參與、響應或保持中立的地方官員名單交給周少桓,請他來發落。周少桓也不客氣,立刻答複,中立官員降職,響應過金昌運的官員罷官,永不錄用,而有實際性的參與行爲的官員,一率流放。對少數還擁兵自立的地方官員,由中華軍出兵征讨,李淏聽了之後,二話不說,立刻就下诏照辦。
同時原黨的大臣也乘機對洛黨發動了最後的淸洗行動,終于将絕大多數的洛黨大臣都趕出了朝廷,全面控制了朝廷的局面。當然對中華軍的要求是有求必應。
而就在新年之前,朝鮮的使團終于派人回來送信,傳達了商毅對朝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