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我贊同曾瑞龍在《經略幽燕:宋遼戰争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中闡述的觀點:大宋傾向于[color=red]高組織風險(軍陣,多路并進之類),低戰鬥風險[/color]。
玩弄各種天衣無縫地策略,耗費國家糧饷,其實根本無法實現。大宋總是有很多“遺憾”的,“差一點”就成功的戰役讓人扼腕。
太祖年間還有糧饷自專的邊疆守将,太宗年間就不行了,[color=red]越往後走,越是無限提高組織的複雜程度[/color],在人人有私心,現實條件限制那麽多的時代,[color=red]焉能不敗[/color]?
因爲這個偏好,許多可以通過[color=red]專任武将(如嶽飛),[/color]通過承擔戰鬥風險(當然,還有武将謀反的風險,不要忘了趙家就是這麽起家的)而解決問題的選擇,在宋代是基本不考慮的吧,例如[color=red]直搗黃龍[/color],現在還有很多人指着嶽飛的屍骨臭罵說是他吹牛吧,[color=red]斷了他的糧饷,把側翼都撤掉,然後把讓他沒有出兵的機會,最後連人都殺了,當然說什麽都可以[/color],沒有實現的計劃永遠都可以被你說得一無是處,反正沒有實現嘛。最近又[color=red]有人站在皇帝的立場論證嶽飛有取死之道,站在金賊的立場否認嶽飛是民族英雄,[/color]我實在太無語了。
隔代的比較,漢代固然有一定的養馬區,但馬複令是通行全國的法令,并非隻在所謂“養馬區”才有。再說,和中國内地同緯度的地區,歐洲,也沒有說哪個地區的就無法養馬,也沒有哪個地區養的馬一定是爛馬吧?馬的好壞,飼養方法和馬種才是最關鍵的吧。
農業區生态條件比單純的牧區更好,并不是絕對不能養馬,而是養馬可能會有高的成本,北宋朝廷不願意付出這個成本,而更願意去[color=red]養冗官,養廂軍,搞花石綱[/color]而已。趙官家爲了和官僚階層達成妥協,宋代反腐力度應該是曆代最低的吧?宋朝政府财政收入倒是創了記錄了,老百姓呢?中國的老百姓忍不下去了就搞事,宋朝見諸史冊的群體性~~事件不少吧,外地入寇,[color=red]政府不能抵禦外侮[/color],[color=red]金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color]而已。
匈奴何嘗不是統一了大漠東西南北,包括西域之地,就憑局域東北的遼國,就算有漢軍相助,往高了估計,遼國的實力和匈奴隻能說各有千秋。按說後來滅金之前的蒙古才真正是和匈奴可以相比的遊牧強敵。
隔代比較,[color=red]不是匈奴弱小,遼國強大,而是漢朝強大,宋國弱小[/color]而已。
宋代所謂以文禦武,文官政治是一種和現代體制接近的東西,但并不是适合當時客觀條件的東西。
華夏文明造極于趙宋,往後呢?由盛轉衰了吧?[color=red]這個轉折點,誰來負責[/color]??既然是專制體制,自然要有[color=red]統治者[/color]來負責,自然是[color=red]趙宋皇室[/color]來負責!
我的觀點是,如果種族沒有問題,[color=blue]以漢人人口基數之多[/color],[color=red]宋代積弱積貧,主要是内政的問題,地理、氣候、敵人強大與否都隻是借口而已。[/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