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寫行軍比較雞肋,擔心寫不好讀者會嫌悶,就算寫好了也要說灑狗血騙字數,所以這裏就幾百字萬水千山了,描寫長征的書汗牛充棟,就不必元吉再疊床架屋了。
寫這一章前猶豫了很久,就像王侁對陳德三策一樣,主角轉進北方,也有很多選擇,最保險而合乎情理的一種莫過于江南兵敗,主角和辛古蕭九等向北流亡,太原衛氏收留,或者提前化整爲零,兄弟會精英分成小隊在吐渾軍地界聚齊。但還是選擇了一個最能錘煉精兵的方式,也是凝聚核心層歸屬感的方式,長途行軍。
長征這種方式,大家都是知道是抄襲近代史,考究其可能性,我認爲是可能的。舊中國号稱保存胎兒的酒精瓶,舊中國的農村,千年以來進步甚少,甚至有的方面還在退步,也就是說,軍隊行軍的基本環境相差不大,雖然千年前的人口密度要小很多,但小說裏行軍的規模也要小很多。一般的村莊如果不涸澤而漁(燒殺搶掠)是根本無法補給大軍的,所以長途行軍必然隔一段時間就要攻打市鎮。行軍規模越大,需要攻打越大的市鎮取得補給。所以小說裏刻意把行軍規模控制在八千人以下的精銳,走到後來也就四五千人樣子,這樣就不必被迫攻打堅固的州府與宋軍死磕。
行軍+攻城是極其鍛煉部隊戰鬥力的,當然損耗也很大。真實的長征大概三十萬人出發,三萬人走到,十不存一。考慮到書中戰鬥強度遠小于它,主角盡全力保證補給順暢,那就減半吧,八千江南子弟出征,四千人抵達太原與見諸史冊的精銳騎兵—吐渾軍合流,也算是亂世中一股強橫的力量。(步騎配合才是王道,吐渾軍這股實力,作者替主角想了好久了,畢竟騎兵不是一兩天就能練成的,劉繼元冤殺衛俦,吐渾軍便與太原離心,史冊上最後被趙宋所得,這裏作者替主角不客氣的盯上了)
其次是追與走雙方的實力。R軍除了配備*外,就其後勤補給而言,實在沒有憑借太多現代化的力量,有的隻是現代化的信仰而已,就連知道陝北有一股友軍還有地盤可以接納自己,也是無意中從報紙上看到的,*給行軍帶來的難度以及對後勤的要求更大,相應的行軍難度也更大。而追兵方面,長征中的追兵是有電話電報飛機偵察的,而宋軍呢,差遠了。
再者,就國内局勢而言,近代史上長征的國内局勢是軍閥割據,但名義上尊奉中央政府。宋初也好不到哪裏去,幾十年後蜀中一帶就會爆發數十萬人的王小波李順之變,這不完全是農民起義的成分,有很大的分離傾向在裏面,江南初定更不用說,真實的曆史上大将胡則不信主上出降,還得在江州守上一兩年,大将盧绛不降,在曆史上還是被誘殺的,不然還得打一陣子。陝西向來是各方拉鋸之地,關中破敗,趙氏自己這時對關中的信心都有些問題,不然也不至于定都于無險可守的汴梁開封(元吉以爲定都汴梁堪稱國史上付出代價最大的戰略決策之一,空前絕後啊!不說關中四塞,去洛陽怎麽就失德了)。吐蕃現在正在打内戰,黨項人專心經營銀夏二州,準備宣布獨立,此外大宋内部一大幫非禁軍派系的實力人物,如折家,此時未必沒有保全勢力的心思,如果主角有心克服自然障礙,選擇宋室統治的薄弱地區行軍的話,完全有翻版長征的可能性。
第四,長途行軍最大的危險是什麽?我認爲不是敵人,也不是自然困難,而是流寇往往沒有明确的目的。封建社會流寇爲患雖然讓政府一直都很頭疼,但真正成了正果的幾乎沒有,就在于流寇沒有明确的目的地,沒有建立地方政權吸取地方養分的能力。封建時代最大的資源都直接來源于土地,沒有地盤就沒有穩定的資源。而一旦流寇們停止下來占地盤,就失去了流寇最大的優勢—運動性,被迫與官軍死磕,敗多勝少。(現代流寇就不一樣了,因爲土地出産的作用相對小,國際彙款加歪門邪道,就夠萬千人馬吃個一年半載不成問題,不信請看阿國與巴國北部之潰瘍,端的讓正規軍頭痛。說笑,偏題了)
所以宋代官軍的戰鬥力和能力隻需保證能夠打敗敢于死磕的流寇,就基本能搞定大局,維持正常統治秩序,不能阻止其流竄反而是正常的。哪支官軍太強橫了,擁有跨區域長途奔襲追殺的能力的話,皇上是睡不着覺的,這樣的軍隊隻适合讓太監帶隊,呵呵神策軍和後期大宋西軍的最高長官都是沒卵蛋的,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石達開怎麽敗亡的,天下思定,你再強橫的實力,沒有歇腳之地,隻能被活活累死。明末官軍鎮壓流寇的“十面張網”之策,純軍事上說确是正道。所以說陝北R軍對CP的貢獻,怎麽往高了說都不爲過(大概相當于金融危機時fed給大銀行的幾千億注資,要不然整個體系破産拉倒,到現在一年多點,美國大銀行都吵着要把錢還回去了,因爲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拿人手軟,天天給媒體和議員罵他們,還不能給高管高工資),閑話跑題了。
最後,祆教的幫助大概可以抵得上和R軍在長征路上地方D的支持了,其實除了情報方面,這種支持對大規模軍隊運動來說作用很小,不過有總比沒有好,有的人把這個看得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