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連續不斷的大雨一直下到了元旦。熱帶大洋氣候地區,往常如果有暴雨就一定會伴随着大風。現在的雨卻不是這樣,這大雨下的綿密而穩定,伴随着不停的雷鳴電閃,暴雨如注一刻不停的連續好幾天,起點島就如處在一個寬闊無比的瀑布之下一樣。
暴雨傾注之下,起點湖的湖水開始上漲,起點河也從一條淙淙小溪變成真正的河流。河裏,湍急的水流打着旋急速向山下瀉去,将幾個月來人類活動的遺迹和殘渣也一股腦的帶進了大海。山谷裏,除了那一排新建的房屋和倉庫,似乎回到了以前人迹罕見的時候。
李海鐵和船長趙旗坐在值班室裏,望着窗外的大雨,心事重重的一邊喝着用野生薄荷沏成的“茶”一邊聊天。
“這雨下了有一個禮拜了吧?”李海鐵無聊的問道。
“到今天爲止八天了,航海日志都記着呢。”船長趙旗喝了一口“茶”說:“指導員,你說這雨光是我們起點島下還是全世界都在下?我看這雨的範圍可不小。”
“是啊,核爆炸徹底破壞了原來的大氣系統,造成了全球性的氣候紊亂,一切都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再加上核爆炸産生了大量的灰塵、煙塵、氣體,會長期懸浮在大氣層邊緣,阻擋了陽光,使光和熱不能到達地表,所以贊成造成了核冬天。”
“那麽,這核冬天要持續多久呢?這些灰塵總不能老漂在天上吧?”
“這個是很難說的。戰前,從上世紀70年代末就有科學家提出核冬天理論,三十多年來核冬天理論雖然一直占據主導地位,也在不斷完善。1988年5月23日聯合國警告世界,核大戰不僅可以直接殺傷數十億人的生命,而且嚴重地破壞地球氣候和生态環境,使地球上出現毀滅絕大多數生命的核冬天。核冬天在地球上以前沒有出現過,戰前的地質學家認爲恐龍就是由于宇宙物體撞擊地球造成森林大火,碳灰彌漫空中,猶如核爆炸,使地表氣溫下降,氣候惡化,導緻恐龍無法适應而滅絕。那是一個類似核冬天的結果,而這次是核冬天真的來了。
八二年,德國科學家提出造成核冬天的條件是美蘇兩國30%的彈頭爆炸,也就是大約50億噸的當量就足以造成核冬天,這樣巨大的爆炸力所沖擊起來的大量煙塵,可在一兩星期内籠罩整個北半球,然後越過赤道,彌漫南半球。這種遮天蔽日的煙塵經久不散,地球表面隻能得到極爲微弱的太陽輻射能,溫度随之顯著下降。受影響的地區年平均溫度低于零下10攝氏度時,這裏的水體就要凍結成冰,終年不化。随着冰雪面積的逐漸加大,因而地面對微弱太陽輻射能量的吸收就更爲減少。在這種作用下,結冰區迅速向低緯度發展,全球普遍降溫———可降至零下15到25攝氏度。長此下去,地球将進入可怕的“冰河時代”。這是德國科學家對50億噸當量的爆炸所做出的預言,而這次大戰卻爆炸了17000枚核武器,至少超過200億噸的當量”
“這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争。人類,整個人類都是失敗者。他們用自己的科技最終毀滅了自己。”
“是啊,以後的新世界,新人類在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李海鐵也感慨的說:“至于核冬天究竟會持續多久誰也無法準确預測。過去,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世界核大戰之後,核冬天将會持續三到四年。但是我想,這三到四年的說法也許是指核冬天和它帶來的直接影響而言的。因爲氣象問題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核冬天的産生是人爲的,所以它是突然的。而核冬天的消失,則是一個逐漸量變的過程。比方這場大約,如此的綿密持續,就不象低空對流雲層運動的結果,而像是高空平流雲層在下雨。”
李海鐵指着木墩上放的一隻玻璃杯說,“你看那是我在開始下雨那天在外面直接接的雨水,你仔細看看也許會能看出點什麽來。”
船長趙旗端起玻璃杯走到門口,借着天光仔細看了看說,“這雨水有些混,下面似乎還有沉澱的灰塵。”
“不錯!”李海鐵點點頭說:“這雨水不象熱帶地區正常的雨水那樣清澈,而是混濁的。說明這是雨水在生成和下降過程中攜帶了大量的灰塵。這都是造成核冬天的元兇啊,現在被雨水帶了下來。那天我用蓋格記數器測了一下,這雨水的放射性要高于湖水的放射性,雖然已經不至于對我們有危害,但是說明雨水帶下來的灰塵是核爆炸中飛揚到高空的灰塵。”
“這麽說,雨水會把這些灰塵帶下來,就像雨水把空氣洗刷一便一樣?”
“可以這麽理解。按照以前的核冬天理論,這些灰塵本來也是會漸漸降落的,不過依靠自然沉降他們會降落的很慢。一些比較輕的粒子例如直徑小于50微米的粒子會長期懸浮在高層空氣中。由于雲層覆蓋地球,造成空氣對流緩慢,太陽的熱動力也減弱,海水蒸發減少雨量減少,這些粒子懸浮的時間會更長,所以核冬天就會加長。但是現在的情況和他們以前預言分析中的情況不一樣,陰錯陽差使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水汽,空氣的濕度很大,這些懸浮的粒子會附着這空氣中的水滴上面,或者說是空氣中大量的水蒸氣遇到灰塵就有了一個核心,于是形成水滴。等到水滴形成雨水滴中的灰塵和它們下降過程中遇到的灰塵都被帶了下來。”
“這麽說,以前的科學家沒有想到核冬天裏會有這麽大的降水?”
“也許是的。最提出核冬天理論的德國科學家隻是假設美蘇兩國的核大戰,雙方用30%的核武器在對方國土上爆炸的結果。他沒有想到真實的核大戰是所有的核國家共扔出了一萬七千多枚核彈頭,而且有幾千個核彈頭在海中爆炸。這幾千次海中核爆炸的結果是大量的海水化爲蒸汽被帶上天空,它們将加劇核冬天的後果,但是也能加快核冬天的結束。”
“對!水蒸氣終究要變成雨雪下來的,它們下來的時候會清洗高層空氣,把灰塵也帶下來。”
“是這樣的,現在我們隻要看這場雨雪究竟是多大範圍的。”
“是啊,我們這裏雖然下雨很冷,但是下的還是雨。要是在我們的中國大陸上,恐怕大部分地區下的就是暴雪了。恐怕幾米厚也不止啊!”
“你瞧見外面那個啤酒杯沒有?”李海鐵指着門外不遠處空地上放的一個被雨水灌滿的啤酒杯。“我算了一下,那啤酒杯被雨水裝滿的雨量相當于120毫米。這幾天幾次測量都是四個小時左右就被裝滿。說明我們這裏雨量每天接近1500毫米,這是多麽大的雨量啊!”
“這雨量要是化成雪,那不把什麽都埋住了啊!就是有人也會被這大雪悶死的!”
“我們起點島在大洋的中心,自然雨量會大些。陸地上的降水量也許不會這麽大吧?”李海鐵思忖一會又搖搖頭,“那也夠戗。這大雪對生靈萬物都不是好事啊!”
“我看這暴雨暴雪洪水也許還是好事。起碼促進核冬天快些結束,再者洪水和積雪将要化成的水會把殘餘放射性塵埃沖刷幹淨。”
“不錯,洪水肯定會起到很好的洗消作用的,經過這場洪水,陸地上殘留的放射性應該大大減少,有利于生物和殘餘人類的活動啊!”
“但是我想到一個問題,就是海洋裏有這麽多的核爆炸,洪水又把陸地上的放射性沾染塵埃沖刷到海裏,那麽海水中豈不成了放射性最嚴重的地方了?”
“不會的。雖然海洋中有這麽多核爆炸,海洋的面積又這麽大,放射性塵埃沾染本來就比陸地更加嚴重。加上被洪水沖刷下來的沾染物塵埃,看上去很多,但是海洋的包容性太大了,這些放射性塵埃在海洋中也算不得什麽的。”
“那爲什麽啊?核爆炸的主要放射性沾染半衰期至少幾十年,爲什麽在海洋中會消失不見呢?”
“第一,陸地上的放射性沾染都在地面土壤中,是薄薄的一層,所以放射性集中,顯得比較強烈。而海水中的放射性塵埃沾染一部分沉入海底,逐步被海浪的活動帶到深海海底;另一部分分散、溶解、懸浮在海水中,是立體的,自然放射性比較分散,相對比較弱,達不到危險的成度,你就可以當做它并不存在了。”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