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半球,武海海域。
早已存在的大門,新新出現的大門。
又有多少座大門,爲何存在的大門。
真相的背後,不一定也是真相。
——————————
武海,位于泛古星東南半球,帝國漫長海疆與武海公國中間的海域,其海底深度不超過500米。整個武海海域大多是淺海域,陽光充足,植被茂盛,各種底栖、浮遊生物大量繁殖,其種類和數量大大超過遠洋海域。在此生活的海族種類,也比各遠洋中要多的多。
(PS:海底大門的位置,可見春秋做的地圖“南大陸2”在武海公國與精靈森林的綠色邊境中間的公海海底。)
作爲遠離大陸的海外島國,武海公國以盛産多種熱帶水果和香料,以及通過與海族的貿易換取來種類繁多的海産而聞名。其海運貿易航線主要爲三條,第一條通往帝國汶州,第二條連接希望長江極南支流的中立城市濱江港,最後一條則通往亞山公國。
與在過去的魔物狂潮中遭受侵襲的大陸國家不同,武海公國因身處海外,即便是長達30年的持久戰争中,也基本上沒有遭遇過什麽戰事。倒臨近海域的海族,爲了抵禦魔物的海生變種,而不得不加入了以帝國爲領導的聯軍之中,于大陸近海和希望長江支流中,阻擊向海洋蔓延的敵人,并順便配合精靈森林沿海的防禦工作。
一直到2個多月前反攻魔淵戰役展開,武海周邊地區才進入了相對和平的生活。但仍保持高度緊張的海族們,卻無法安心的回複到平常生活中去。那些魔物的海生變種,和它們陸地上的親族一樣,能戰鬥中不斷吞噬敵人的屍體來恢複自身,甚至于改變本身的基因構成來越變越強!不斷更新換代的海生變種,可比陸地上同類的模樣更加恐怖可怕,包括各種從海族身上攝取到的能力……
就是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下,好不容易過上了安甯生活的海族,再發現某處海底高地上憑空出現了一座大門後,當即集結各海族重兵駐守于此,并專門将這份情報如實的轉交給了星靈帝國。希望帝國方面能看在海族爲聯合軍流了無數血液的份上,派出魔導艦隊支援,以防止未知的敵人從門中湧出,爲海洋與大陸再次帶來浩劫雲雲。
當然,看着那份情報的皇帝陛下卻顯得不那麽輕松。雖然海族的報告上,那座大門從發現至今爲止,都沒有出現任何來自異世界的怪物。但海族自發組織起的偵察部隊,卻在進入那座大門之後,再也沒有回來過……使得一衆海族的首領,對此保持高度的緊張與擔憂。而大門内湧動的光團,則無法讓人通過目視觀察,得知門對面是個什麽情況。
不過,就算帝國派出魔導艦隊去支援,恐怕也無法對海底四百多米下的大門多做些什麽。除了猛丢深水炸彈進行轟炸外,那就是放幾個禁咒嘗試下能否摧毀它了。畢竟,沒有哪個人類能頂着巨大海水壓力潛到那下面去,随後再穿過大門去調查不知道對面是什麽環境,什麽情況的異世界。
而帝國本身的變化,也讓老皇帝覺得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關注新新出現的大門。魔導艦隊雖然強大,但受限也極大。先不說高消耗的後勤補給,和永遠都是吞金巨獸的維護費用。光是戰艦本身所能停靠的港灣,在整個泛古大陸上絕不超過20個!這裏所說的港灣,是擁有魔導戰艦修理、維護、補給、甚至是改造換裝的專屬港灣。
浮空的戰艦對降落地形的要求,其實不算很高,地勢隻要開闊平坦就行了。簡單的維護工作,戰艦本身的人員也能做到。補給的問題,也不過是能運上去就沒問題。但這是建立在戰艦無損或輕損的情況下,如果中破以上,魔導戰艦就必須回到專門的陸地港灣,才能着手相關的修複工程,以及各種大号零部件的構件更換。
所謂的變化,正是魔導改革中所需要的時間。這是一場劃時代的改革,新型的“恒動能核心”正在更換掉早已過時的“魔力核心”,将魔導科技的能源關鍵,從魔力和多類型的元素能量,徹底換代爲統一的能量供給。
簡單地說,魔導科技原有的能源供給體系,是以通過采集自然元素力量的各種魔導工廠,來生産多屬性的元素結晶,再将之放進魔力核心的能源攝取器中進行供能。
元素結晶的種類很多,有如:通過風力攝取大量氣元素,生産的風屬性結晶。通過燃燒物質攝取火元素,制造火屬性結晶。通過消耗水攝取水元素的水屬性結晶。還有通過吸收光能,生産的光屬性元素結晶等等。
而魔導設備的工作,則需要消耗相關屬性的元素結晶。例如:魔導戰艦内的恒溫系統在生成暖氣或冷氣時,就需要用到火屬性或水屬性的元素結晶。
恒動能核心的變革,就是以單一的光屬性元素結晶,作爲新型能源核心的唯一能量。所有的魔導設備,在一些必要的消耗物資不變的情況,也都隻用這一種能量。以此把複雜的能源系統整合優化成了簡單的系統,并降低了後勤補給方面的壓力。
但這過程中所需的時間卻很漫長,因爲各個魔導工廠的設備突然間都過時淘汰了!元素結晶的生産工廠也是一樣的道理。大力建設相關的配套工業設施,并完成所有設備及軍備的換裝,除了必要的時間外,還有更加龐大的資金投入,及各方面的協調工作。
在此之中,永芳聯盟先期以“通用能量晶體”支付的巨額租金,則無疑加速了魔導改革的進程,解決了大部分的資金問題。但同樣的,大量同樣能量晶體流入帝國,也對現有的元素結晶市場造成相當大的沖擊。特别是對前景無限好的“光屬性元素結晶”而言。
随着貴金屬制的貨币不斷流入聯盟,作爲貨币使用的通用能量晶體,也在貿易的過程中逐漸從一種新資源,變成了作爲一般等價物的新貨币使用。通俗的說,能量晶體比錢值錢,購買力更強于貴金屬制的貨币,特别是在有魔導工業發展的地區。當然,這也與市場上的貴金屬貨币變得越來越少,能量晶體反而越來越多有關。
光元素結晶雖能夠大規模量産,但能量利用方面,卻與同類型的能量晶體一樣,都是純粹的光能能量。而光元素結晶無論是能量利用效率方面,還是同體積單位所儲存能量級,都全面弱于聯盟的通用能量晶體。同時元素結晶使用過程中,對機器的磨損度,也比通用能量晶體更高。
光能的泛用性,在新式魔導武器“槍杖”上也有體現,槍膛内的能源攝取夾,主要從裝填進來的元素結晶中攝取能量。而同樣體積的通用能量晶體再裝進去後,也能被攝取能量進行使用。
雖然,物價上的差别,僅是影響選擇使用它們的人群。但通用能量晶體對市場的沖擊,卻比任何人預料的都有嚴重一些,特别是逐漸取代貴金屬貨币的趨勢。可以說,帝國正在進行的魔導工業改革,迅速加大了能量晶體的升值空間。
在能量晶體與金币彙率不變的情況下,能量晶體的升值,意味着帝國金币也必須一同升值。但一個國家的貨币升值,卻并不能使該國的人民更加富裕。
因爲人們的勞動産品,和勞動必須以更低廉的價格賣出。貨币升值了,人的勞動與勞動産品相應貶值,費力不讨好,人們隻能獲得很少的貨币,會使許多人選擇閑暇,放棄勞動。放棄勞動的進一步影響是,經濟下滑、收入降低,進而使消費降低,對外進口也會因此萎縮。
而優于元素結晶的通用能量晶體,則使使用它們的人、組織機構、甚至是國家,都更加依賴于能量晶體所帶來的好處。不少私營性質的元素結晶産業,更是在這場沖擊中,逐漸轉盈爲虧,本應充滿無限美好的市場前景,已經被能量晶體給搶占了。
正是明白了這場變化中的變化,正對東大陸進行改革的帝國,大手筆的一揮,準備連北大陸現有的魔導工業,及極南方的南都軍團都展開相應的改革工作。其中南都軍團的常規軍備換裝工作,則是帝國向聯盟下達大量生産訂單,以聯盟的能量晶體進行支付。(PS:65章中有提到過,相關的貿易事項。)
一是,爲了保護本國産業。二是,爲了降低這場沖擊所帶來的影響。三是,将貨币逐漸升值的趨勢扭轉爲逐漸貶值!即便做不到,那也得把這個價值保持在一個合理且穩定的階段。
說道這,就不得不說明一下星靈帝國的各地區社會形态構成及發展。
極像是十字星星的泛古大陸,以大陸中央的大片荒漠爲分割區,被分爲東、南、西、北,四大陸,雖然陸地上相連,但沒人能直接穿越大沙漠前往另一邊的大陸。所以走陸路的話,要先經過另一邊的大陸,跨越大半個世界才能到彼方的大陸。當然,走海路的話,因爲星球是圓的,所以從東大陸到西大陸,隻需要越過中間的海洋就行了。隻有從北大陸到達極南方,會比較麻煩。
東大陸,是以平原爲主的地形,有少量的丘陵、盆地地形。西南方是精靈森林,精靈族的家園,一個保持原始自然經濟的自治省。元芳、聖焰、升陽三洲,以東之都爲首,是帝國魔導工業集群的主要所在地,也是污染嚴重的主要地區。安東與輝光兩洲,一個是最大的礦物産地,另一個則是最大的晶體礦産地。同時,東大陸也是帝國魔導戰艦的主要生産地,停靠有數量龐大的(少量新銳+老舊)魔導戰艦群。但一般都是停在港灣内吃灰的存在,因爲用不到。
東陸軍團,以純粹的魔導軍團部隊組成,魔法師在這裏是異常稀有的存在。本地的居民構成,以信仰機械神教的中産階級和平民爲主,其次是自治省的精靈族,最後是光明教廷的信徒。軍官團體的構成,大多是平民出身,夾雜少量貴族。
(PS:以上涉及到星靈帝國的曆史問題,我會在作品相關中補充這方面的設定。一些地區見“作品相關”的地圖。)
南大陸,以不落要塞南之都爲首,統領着極南方所有的附庸公國。極南方僅南之都擁有一定的魔導工業,公國們則隻有些小作坊,基礎工業水平則接近于無。值得注意的是,南都地區盛産戰馬與亞龍,大平原上擁有随着季節變化而遷移的,極其龐大的角毛牛群和陸行鳥群。
南陸軍團,以30%的步騎聯軍(老式冷兵器部隊),50%的半魔導軍團(冷.熱.兵.器+魔法師的混成部隊),20%的純魔導軍團組成。空軍爲大規模的亞龍騎士,與配屬路航的12艘輕型沖鋒艇航母組成。本地的居民構成以普通平民爲主,軍官團體構成也是。值得注意的是,南元帥的家族世代都是南都的軍人,該家族的使命就是鎮守帝國的極南疆土。
西大陸,是以丘陵+平原爲主的地形,小半個大陸都被叢林、森林所覆蓋,自然環境的美好不遜于精靈森林。魔塔、甯靜、秘境三洲,以西之都爲首,是帝國發展魔法技術的主要所在地,也是勢力龐大的魔法公會主要分布的地區。秘境洲與魔獸叢林,是魔法材料的最大産地。
除被山地圍繞,背靠大海的聖泉洲部署有一個艦隊的魔導戰艦,及配套工業設施外,西大陸再無魔導軍團的部隊,與任何魔導工業。取而代之的,則是以魔法研究院+魔法物品工廠爲主的,一系列與魔法有關的設施。
西陸軍團,以20%的步騎聯軍(老式冷兵器部隊),60%的魔法軍團(魔法師+魔法武器部隊),15%的魔獸軍團,5%的巨龍軍團組成。空軍基本都是各類魔獸空騎+巨龍+龍騎士組成。本地的居民構成以龐大的魔法學徒和研究助手(平民)爲主,其次是符文技術(平民精英)人員,在西大陸上,普通法師幾乎随處可見。軍官團體由貴族+貴族法師+少量平民精英構成。
值得注意的是,魔法公會在西大陸的影響力極大,魔法學術氣氛濃厚到極端保守,視魔導技術爲魔法技術的大敵。保守的老法師們仍舊認爲,魔法是隻有高貴法師才能運用的力量,凡人也能使用的魔導技術,則是歪門邪道的奇.技.淫.巧。
(PS:以上涉及到星靈帝國的曆史問題,我會在作品相關中補充這方面的設定。一些地區見“作品相關”的地圖。)
北大陸,是以平原爲主的地形,有少量的丘陵、盆地地形,再往北方都是大片的森林+丘陵山地地形。中盛、安北、江北三洲,是帝國最大的糧食産地,生産着整個帝國40%以上的主要糧食,及25%的副食農作物。赤馬洲和巨獸丘原,則是多種屬于戰略物資的生物産地。
值得注意的是,北之都被譽爲學園之都,集合帝國文化、科研、工業于一體,是魔導科技最大的研究所,聲勢大大蓋過被譽爲魔法之都的西都。同時,北都還是北大陸唯一的,魔導工業集群所在。設有520座工廠,98萬勞動者,供應着帝國20%的元素結晶,90%的最新銳機動鋼鐵(魔導機體),60%的恒動能核心,33%以上的魔導戰艦工程灣,及相關工業設施。并生産着帝國25%以上的重工機具,占去星靈帝國17%的工業生産總值。
北路軍團,以20%的半魔導軍團(冷.熱.兵.器+魔法師的混成部隊),80%的魔導軍團組成。空軍由魔導艦隊,路航的魔導護航艇+沖鋒艇組成。其中,中央艦隊占帝國艦隊10%的比例,但帝國艦隊真正啓用的單位,隻有總數的30%左右。(開支太大,多餘的都在停船吃灰)
本地的居民構成主要以信奉槍戰神(神領元帥)的平民構成,其中大部分是貴族種植園下的農民。軍官團體由貴族+平民精英組成。
而四大元帥,則分别統領着四大陸軍區,隻聽從帝皇一人的命令。其中神領元帥是一個榮譽職位,槍戰神本人淩駕于帝皇之上,如果要算的話,四大元帥也聽從神領元帥的命令,但槍戰神已經千年不管俗事了。
東領元帥,裴克斯,一般常駐于東之都,魔導之都。
南領元帥,戈爾斯,一般在南之都,不落要塞附近的演武場駐守,喜歡與士卒共同直面前線戰場。
西領元帥,奧法,一般常駐于西之都,魔法之都,專心做自己喜歡的魔法研究。
北領元帥,艾迪雅琴,一般常駐于北之都,學園之都,偶爾教授一課,但更多的時間是宅在自己的魔導研究所内。
神領元帥,槍戰神,行蹤不明。
因此,帝國的魔導工業發展,除去在東大陸的元芳、聖焰、升陽、安東、東都五洲遍布的魔導工廠外,隻剩下北都這一工業集群所在。其中北大陸各洲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元素結晶生産地,而汶州、輝光、海北隻有少數工廠,主要是爲了保留環境較好的糧食産地,而精靈族的聲音,也起到了抑制污染繼續在東大陸擴散的作用。
獸人種族原本集中于巨獸丘原,那裏千年前曾是獸人的國度,但在後來的曆史上,被漸漸分散到了人類世界的各個地區,完全成爲了少數民族。千年的時間洗禮,已經讓種族問題小到翻不起什麽大浪了。這也是2号生态園區,常常能見到人類與獸人組成的商隊的原因,而不是由某單一種族組成。
PS:地區的社會形态涉及星靈帝國的曆史問題,我會在作品相關中補充這方面的設定,本章就不多說太多了。
PS:當初創作的時候,沒把園區日常的另一部分省去就好了,現在再看,就59章那有些相關情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