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貝最終還是心軟了,在投彈之前修改了投彈的軌道,巨型溫壓彈沒有丢到艱苦作戰志願軍的頭上,而是偏離了陣地落到志願軍的後方,直接切斷了志願軍27軍,28軍還有32軍的後勤補給以及火炮支援。然後彈盡糧絕的志願軍和後勤充沛的聯合**比起來,簡直就是将自己最柔軟的弱點暴露在敵人的面前,等待着敵人的屠刀揮向自己。
原本的包圍殲滅戰變成了美軍單方面的突圍,聯合**輕而易舉的就擊敗了失去了彈藥的志願軍,很多人成爲了美軍的俘虜。在美軍強大的火力面前,中朝軍方高層爲了保存實力,最終選擇了撤退,一場最關鍵的戰役以一種大跌眼鏡的難堪的敗績展現在所有人面前。原本想來一次速戰速決的長津湖戰役也意外的變成了僵持戰。
中朝和聯合**方面同時介入調查那晚戰場上不明身份的炸彈是誰投擲的,美軍飛行員口述曾看到不知是敵是友的飛行器曾出現在長津湖的上空,不過速度很快,甚至比最新裝備的F4鬼怪戰鬥機還要快得多,駕駛F80戰鬥機的他根本追不上去。
事情越傳越離奇,甚至到了動搖軍心的地步了,所以調查事件最後也被美軍的上頭給壓了下去,就這樣不了了之。
美軍方面,新型武器投入戰場也在小範圍内改變着戰争的格局,UH1直升機作爲近地面支援空中火力還有運輸工具,源源不斷的爲美國人運送彈藥,救回傷員,而駐守在長津湖的聯合**也正是靠着源源不斷的後勤守住了這片重要的戰略區域,猶如一塊利箭直接插入中朝軍隊的心髒,因爲圍剿美軍作戰的失敗,中朝方面的局勢顯得更加的被動。
阿爾貝從監視器裏看得一清二楚,那些垂頭喪氣的志願軍正被美軍押運着送往後方的戰犯營。讓中韓軍隊失去戰鬥力而不殺傷這已經是他最後的底線了,畢竟淪爲戰俘還有回家的機會,總比死在這冰天雪地裏要強得多吧。
美國從比利時購買的直升機不分日夜的從後方将武器和人員運送到前線。這種本在越南戰争中才出現的新作戰模式在朝鮮戰争中就逐漸成形。另外還有一部分直升機作爲“探路者”爲先頭部隊進行試探,在高空中,朝鮮方面的火力布局一覽無遺,直升飛機可以輕而易舉的用火箭彈将他們的機槍和炮火陣地摧毀。而防空火力薄弱的朝鮮軍隊卻對美國的打擊行爲無可奈何。
當然也有少數的例外的情況。朝鮮方面還裝備了少量61K37mm的蘇聯高射炮被用來對付這些航速較爲遲緩的直升機,這種蘇軍二戰紅色巨錘對裝甲薄弱的直升機來講就是一場噩夢,隻要被一發炮火近身,就能将價值數萬美元的直升機變成一堆廢鐵。範登堡将軍提出新的作戰方案,一旦發現高射炮陣地。直升機迅速撤離,後方用炮火将那一片區域變成燃燒的火海。
就這樣在你來我往的拉鋸戰中,勝利的天平逐漸向聯合**的一方傾斜,中朝軍隊寡不敵衆被聯合**步步相逼。美軍謝爾曼和潘興坦克再往西方向推進,就快達到朝鮮的首都平壤了。這時金日成終于坐不住了,動身前往莫斯科請求蘇軍的保護。
在北朝鮮的印象中,沒什麽是蘇聯紅軍的鋼鐵洪流不能突破的。
當赫魯曉夫應招前往克裏姆林宮的時候,他就知道機會要來了。一場漂亮的戰役足以奠定他在斯大林心中的地位,之前二戰的時候,赫魯曉夫就曾參加過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在德軍圍殲蘇聯西南方面軍的時候參與突圍行動,斯大林格勒戰役時還險些被炸死,這些可以算的上是輝煌的履曆足以讓他勝任這次的行動了。
當赫魯曉夫推開斯大林辦公室的門的時候,他驚訝的發現裏面居然還有兩個個子矮小的黃種人跟斯大林商談着事情,其中一個明顯是領導的每說一句話,翻譯就将他的話翻譯成俄語那個亞洲人見到赫魯曉夫之後連忙站起身點頭哈腰。後面的女翻譯官說道,“我們金日成主席說赫魯曉夫同志,很高興見到你。”
雖然朝鮮是個彈丸小國,但金日成怎麽說都是國家領導人,一國領導人朝自己彎腰緻敬。這已經是天大的禮數了。赫魯曉夫先跟斯大林打招呼,然後再向金日成主席點頭回禮。
“赫魯曉夫同志,想必朝鮮的局勢你也清楚了。”斯大林開門見山的說道,“聯合**已經快到達中朝軍隊最後的防線了。事實證明中**隊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能打,在美國的炮火面前他們就是一群無能的烏合之衆,還真虧我給了他們那麽多的蘇軍軍備援助。”
“之前我們不想跟美國人進行一場直接的或者間接的代理人戰争,但現在情況不同了。”斯大林說道,“假如我們能奪下一個朝鮮,那麽金日成将軍會将朝鮮東海岸的大部分軍艦港口開放給蘇聯海軍。這對我們的遏制美國人的戰略擴張來講,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斯大林不愧是一位遠見卓識的戰略家,他很快就意識到了朝鮮這片四國角逐的地區将會對蘇聯的亞太戰略帶來怎樣的影響。雖然他更多的是将目光投放在歐洲地區,但是朝鮮作爲蘇聯的一塊太平洋跳闆,他也絕對不會放過。
所以早在一年前,他就将駐守西線的精銳部隊調往遠東地區,提前做好準備。否則就憑一條西伯利亞鐵路,蘇聯光是往遠東調兵都足夠吃力的了,更别說後勤運輸和打仗。
“你将會作爲政委伴随紅軍進入朝鮮,當然我也希望赫魯曉夫同志不要讓我失望。”斯大林拍了拍赫魯曉夫的肩膀勉勵這個受寵若驚的上位者。
“但是我們要從哪裏進發呢?”赫魯曉夫問道,雖然政委一職權力極大,但赫魯曉夫很清楚在某些大問題上他還是沒有話語權的。對紅軍戰略問題指手畫腳還會給人留下話柄。
“爲了避免挑起美國人的神經,我們打算借道中國東北地區進入朝鮮,從海上用航母運送軍艦過去風險太大,美國人會認爲這是在對他們的戰争挑釁信号。”斯大林指着地圖說道,“我知道就算中國的高層領導人心裏有一萬個的不肯,但是假如朝鮮沒有守住的話,中國人就失去了戰略緩沖地,這對中國-共-産-黨而言,顯然是難以接受的局面。中國本土直接面對聯合**?他們還沒做好準備。”
“但是他們無論如何都得接受,不是嗎?”赫魯曉夫說道,“就像之前計劃的那樣,我們會在中國人不情願卻又不得不做的情況下,占領他們的東北重工業基地。”
當然赫魯曉夫沒有當着金日成主席的面将後半句“哪怕是北朝鮮失守也沒關系”的話說出來。
“太感謝了,斯大林書記。哦,還有赫魯曉夫同志。對于蘇聯願意出兵朝鮮這件事,北朝鮮人民感激不盡。”得到蘇聯出兵的許可,這位**的小弟終于松了一口氣。
“回去準備一下吧,赫魯曉夫同志。我跟金日成主席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讨論一下,哦對了,你明天收拾一下,後天就出發去朝鮮,現在美國人正對朝鮮軍隊步步緊逼,我們要在他們淪陷之前反攻回去。”斯大林說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