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吐迷多至少有一點是猜對了,那就是漢軍陣形的側翼的确沒有陷馬坑。[ads:本站換新網址啦,速記方法:草莓小說網,.cmxsw]
這陷馬坑是漢軍排着整齊的隊形一邊往前推進一邊挖出來的,所以陷馬坑密集的地帶是正面和後面,側翼相對來說卻要少得多。
當然,如果騎兵沖殺進漢軍陣内的話,這陷馬坑也還是有的。
但側翼雖說沒有陷馬坑,卻是布滿了拒馬槍及絆馬索……之所以吐迷多沒有發現這些絆馬索和拒馬槍,一方面是由于糧草遮掩不易查覺,另一方面,則是秦風一早就命令漢軍将這些“拒馬槍”、“絆馬索”都用小麥葉梗僞裝過了,便如現代狙擊手用樹枝、樹葉僞裝自己一般,任是回鹘怎麽眼尖也看不出這其中的名堂。
于是,朝漢軍兩翼直插而來的回鹘輕騎就再次上演了一回人仰馬翻互相踐踏的“慘劇”。
而此時的漢軍弩手卻早已橫刀在手,随着秦風一聲令下,弩手就分成兩個部份亦即各爲五百朝摔成一片的回鹘騎軍殺去。
這麽一來,便形成了一個經緯分明的戰場:一千刀牌手及長槍手與回鹘重騎絞在一起,一千持刀的弩手與回鹘輕騎厮殺在一塊,而五百弓箭手,則在中間不斷地朝周圍射出箭矢爲漢軍提供“火力掩護”和“火力支援”。
這其中射得最歡的卻不是别人,卻是那軍都指揮使馮穿揚,那強弓在他手中便像玩兒似的隻拉得“崩崩”作響,别人隻來得急射出一箭他卻射出了兩箭,且弓弦響處必有一名敵騎應聲而倒。
回鹘騎軍的狠勁倒也着實讓人敬佩,許多倒地的騎軍雖是摔得七葷八素,但還是強撐着站起身來手握彎刀與漢軍搏殺。
當然,這些能從地上爬起來的大多是回鹘輕騎……輕騎因爲身着輕甲,所以就算摔倒也不見得受重傷同時也更容易站起來并依舊還有戰鬥力。
甚至有許多回鹘輕騎見這架式便先一步從馬上躍了下來……說到這裏秦風就不得不贊歎下回鹘騎兵的騎術,這從飛奔的馬匹上跳下來可不是尋常人等能做得到的。
但讓吐迷多及其它回鹘騎軍感到絕望的是,正在回鹘騎軍被漢軍纏着無法脫身時,随着漢軍軍旗的幾下搖晃,肅州城内又殺出一隊漢軍以最快的速度朝戰場撲來……
這殺出來的漢軍正是做爲“預備隊”的張雄一部,張雄在城内早已看得急不可耐,這時一見讓其出戰的信号,當即帶着部隊從城内殺出。
他手拿雙手帶一邊朝戰場狂奔一邊大喊:“直娘賊,回鹘小兒今趟是沒吃飽飯麽?怎生盡是任人宰割!那書生定是算準了才不讓俺打頭陣,卻是便宜了馮穿楊這厮,平白讓他搶了俺的首功!”
(注:雙手帶又名樸刀,屬大刀的一種,長度比大刀短,全長約60到150厘米,适合步兵使用,因爲可以雙手握着使用,故又名“雙手帶”。前文所說的“橫刀”,就是現代所說的唐刀,是隋唐時代軍隊列裝的制式刀,日本武士刀就是由橫刀改進而來。)
這話要是讓秦風聽到了隻怕要一口鮮血噴到天花闆上……做爲漢軍的張雄難道還希望回鹘難打不成?!
當然,張雄手底下卻不慢,他一馬當先的搶在前頭殺入陣中,大喝一聲就揮舞着樸刀大開大合,手下竟然沒人能擋得住他一回合的……不過這似乎也正常,要知道張雄本就力大無*-窮,“雙手帶”又是可以雙手握着劈砍,而回鹘彎刀卻是隻能用單手擋格,卻哪裏會擋得住張雄劈來的刀鋒,于是一招之下便連人帶刀的給砍倒在地上。
張雄所帶的一衆生力軍也不示弱,從兩側圍了上去照着回鹘騎軍就是一陣亂砍亂殺……回鹘騎軍沒有了速度的優勢便有如老虎沒了牙齒,隻被漢軍給殺得一片慘叫哀号。
這時的吐迷多就再也不敢逞強了,再這麽逞強下去就别說救出重騎,隻怕連輕騎都要跟着全軍覆沒了,于是一聲令下就趕忙下令撤退。自己就在親衛的保護下慌忙拉過一匹馬來翻身而上,不想就在他翻身上馬時卻被馮穿楊給瞧個正着。
馮穿楊暗道這厮雖是着裝與其餘回鹘騎軍相差無幾,卻有十餘名回鹘保護,照想是個人物,當下不再猶豫連着兩支箭射了過去。
一支箭讓眼尖的親衛用皮盾擋了,另一支箭卻透過縫隙直入吐迷多肩胛,一聲悶哼之下,吐迷多帶傷趴在馬背上狼狽而逃。
回鹘騎軍見吐迷多都受傷逃走了,哪裏還敢與漢軍一争長短,當下就朝回鹘主營潰退。
隻恨這時大多回鹘騎軍已下馬與漢軍作戰,此時便是連上馬的機會也沒有了,于是一路讓漢軍在後頭跟着追殺,自是死傷無數。
考慮到漢軍不宜離城太遠……離城太遠的話,一來很容易讓回鹘斷了回城的路,二來距離陷馬坑太遠,一旦被回鹘騎軍反擊那就會反勝爲敗了。
所以隻追殺了一陣,秦風就下了撤回城内的命令。
漢軍将士們當即就舉起刀槍一遍又一遍的歡呼起來……一直以來,他們對回鹘騎軍都有一種深深的恐懼,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今天卻能以如此之大的戰損比赢下一場,所以這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戰場上的勝利,更是一場心理上的勝利。
回鹘騎軍不敗的神話就在這一仗被打破了,而且是打破得如此的徹底。
同時發出歡呼的自然還有城牆上的漢軍及曹元甯等,他們原本見回鹘騎軍氣勢洶洶的湧上來,還以爲秦風等人今趟隻怕要兇多吉少,沒想到最終結果卻是完全出乎他們意外之外,哪裏還會不爲此歡欣鼓舞。
這其中最爲驚訝的當屬曹元甯,看着回鹘騎軍兩千騎能回去的不過三百餘騎,而漢軍卻基本完整,曹元甯隻驚得張大個嘴巴半天也合不攏,暗道:“有秦風在,敦煌國無憂矣!”xh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