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第三十四标在進行射擊訓練的同時,駐紮蘇州的第二十三混成協也開始了全協對抗性演練。
對抗性演練是劉繼業從第十七協帶過來的傳統,經過幾次嘗試、吸取教訓并改進後已愈發成熟,也培養出了一批熟練的參謀負責評判,參演官兵也都明白了過來。
當初第三十三标與第三十四标曾一度在訓練場上火并的場景再沒重演。
劉繼業調職第二十三混成協後也将此傳統延續,并且由于随行帶了一批第十七協的參謀,如今也第二十三混成協也形成與第十七協一樣的慣例;一年兩次例行演練,分别在春天和秋天,每次考核不同的内容。
上一次對抗性演練是考察的攻防戰,這次參謀則别處新意,将演練弄成了長途機動戰。
第二十三混成協分成兩部;南軍及北軍。北軍以第四十五标配以炮兵隊、工兵隊組成、南軍則以第四十六标及騎兵隊組成。
對抗性演練預計進行五天時間,設計的内容是北軍将南軍一營部包圍在松江地帶,此部一營就地設置了半永久性陣地死守,而南軍主力部隊則從蘇州出發火速增援。北軍的預設目标是全殲被包圍的南軍部隊,而南軍的預設目标則是救出友軍。
由于目标不同,兩軍的配置也有區别;像需要攻堅的北軍就配備了炮兵,而需要長途增援的南軍則配備了騎兵隊。
1910年8月18日,演練正式開始。
各部按部就班,北軍及被包圍的南軍事先轉移至演練地點,南軍獲得了兩天時間來就地修建陣地。
有劉繼業在軍隊中普及日俄戰争經驗以及當今世界最新戰術,使得第二十三混成協的陣地修建水平有了飛躍性提升;防跑洞、鋸齒型戰壕、鐵絲網、機槍陣地一應俱全,就連前一陣子北京陸軍部派來專員考察各地新軍編練情況的軍官,在見了第二十三混成協陣地後都被驚歎住了。
“真是固若金湯啊!”當時的陸軍部專員是如此感歎的。
“這烏龜殼真難啃!”同樣,演練開始後,北軍總制官、第四十五标标統蔣方震在實地考察了敵軍陣地後,也難免長出一口氣。
“百裏,謝十(第四十六标三營管帶)這個陣地,想拿下來隻有兩種辦法;用炮隊猛烈轟擊完了再拿人命填、要麽以優勢兵力迂回包抄,從陣地薄弱處突擊攻進去。”
蔣方震扭頭看了看正參謀官史久光:“就按照事先的作戰方案進行吧!”
參演兩軍托了劉繼業大筆資金的福氣,都從美國進口了設備及專業人員,如今已在營的層面配備了野戰電話。因此在拉好電話線後,蔣方震及史久光可以直接從協指揮部通過電話将命令傳達下各營,而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樣命令靠傳令兵的一雙腿。
當然,營以下還是需要傳令兵,不過到了隊的層面傳送距離也短,在二十世紀初的作戰階段還不需要電話。至于更便捷的無線電,雖然已經在歐洲軍隊開始配備到師團級别,至少現在中國軍隊中還沒有哪家能夠配備起來。
第十七協經過多次對抗性演練後,以形成了‘不打呆仗、不打死仗’的習慣,能穿插就穿插、能迂回就迂回,每次總試圖通過最少的損失來完成戰果。同樣的習慣也被帶入到了第二十三混成協,因此在制定作戰計劃時,蔣方震及史久光等人第一個設想的就是如何繞過陣地的最堅硬部分,憑借優勢兵力三面圍攻,攻擊其薄弱點。
這種戰術的靈活性、能不打硬仗就不打硬仗的習慣對軍隊的移動能力、指揮官對部隊的掌控能力、以及部隊之間的協調和溝通都有很高的考驗。之前的演練中,就曾有過不少時候由于各種事先沒有考慮到的突發情況造成具體的實戰結果與作戰計劃發生嚴重偏差。既有因部隊溝通不足導緻陣型中出現被對手利用的漏洞,也發生過兩隻部隊因溝通不暢而走錯了方向。
經過不斷的調整、糾正、改進,第二十三混成協也逐漸提高了自身的戰術水平。
這次北軍的迂回在觀操的協統劉繼業看來就相當不錯。距離完美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是軍官對部隊的掌控能力、步兵的機動性已經不輸甚至略超日俄戰争時期的日軍了。當然,真上了戰場後能否發揮出此等水平還不确定,但在大家都是戰場新兵的清末新軍中,第十七協和第二十三混成協絕對是首屈一指了。
劉繼業參加過彰德秋操,直觀過北洋軍的實力;或許在火力上北洋軍占據優勢,訓練也很有素,但是他們的戰術依然停留在布爾戰争之前,依然存留着打呆仗的習慣。
就算放眼世界,現代戰術意義上的運動戰也隻是少數眼光獨到的軍官認真琢磨過,歐洲傳統列強軍隊主流上對戰争和戰術的認識還停留在普法戰争。
北軍迂回運動很順利,南軍也沒有坐視自己被包圍,而開始調整陣型,放棄了一些已陷入包圍的陣地,将兵力收攏,并随時準備起一隻預備隊,一旦北軍發生什麽差錯的話就進行小規模反擊。
兩軍你來我往,劉繼業與協副敖正邦就在不遠處的一座小山坡上,拿着望遠鏡時刻觀察着兩軍的動向。
“文鹿,看來謝十準備的很詳細啊。”
敖正邦看着雜而不亂的隊列,輕輕地點頭。
“上次謝十就是弄錯了命令,把三營給帶出了練習場。要是這次還不改進,那就要考慮讓他去管理軍馬了。”話說完,劉繼業放下望遠鏡,補充了一句:“不過知恥而後勇,第三營至少目前看,表現确實不錯。”
“我等演練的地點多是在江南地帶,爲日後征戰考慮,或許應該多增加一些丘陵、森林等地理位置的演習了。”
敖正邦自加入了文學社後,也是一門心思投入到未來起義後如何進行北伐,因此希望能夠提前爲革命軍隊進軍山東等地做好準備。
劉繼業也覺得這個建議有道理:“子瞻所言甚是!下一次演練地點,就定在江甯鍾山吧。我與徐紹桢說一下,争取讓第十七協與第二十三混成協辦一場聯合操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