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n最後一種攻城器則是一種好似巨型盾牌一樣的東西,有雙層手臂粗的圓木捆紮而成,足有一人半高,頂部還向後延伸出一個不大不小的“涼棚”。
這東西做的簡單而粗糙,甚至連動的輪子都沒有。全靠幾個大漢的肩扛手擡,将整個巨型盾牌運到城牆附近,算是給士兵提供了一個能簡單躲避箭矢的地方。
不過,平常士兵可不許躲藏在後面。隻有那些弓箭手才可以躲在後面射箭或重新拉開弩弦。
戰鬥就這樣開始了,數巨大的木頭攻城器被幾天前可能還是普通農民的男人奮力向高高的城牆。
數腰間系着白色布條,手裏可能拿着的隻是一件農具的“逆匪”在“師兄”們的催促踢打下一窩蜂的湧向泰安縣。[
不等有人下令開火,一些慌亂的士兵已經開始了射擊。
‘砰、砰’地火铳聲在雙方陣營中都有響起,歪歪斜斜的鉛擊中了人群中的倒黴鬼和城頭的青磚。
火铳——現代槍械的鼻祖。基本利用了火藥燃燒爆炸的力量在槍膛内形成強大的壓力将鉛射出。
經過槍管的穩定和增幅,最終形成了在一定距離内巨大的速度和伴随而來的殺傷力。
炙熱的鉛呼嘯着撞進人體,然後在阻力作用下迅速開始的翻滾、扭曲……柔軟的鉛在人體的血液中遇冷凝結碎裂,瞬間便會在人體上造成巨大的撕裂傷。
隻要是稍懂人體要害的人便不難明白,這樣一個将内部都撕爛了的貫穿傷對于人體的傷害是有多麽大。
這足以輕易置人于死地。
白蓮教攻城的大軍中,中的幾人也的确證明了這一點。幾乎一例外的在身上開了一個前小後大的窟窿,眼看着便是活不成了。
城頭的火槍接連不斷的響起,雖然在這個時代火槍精度低的令人發指。但在這種城下都是敵人的情況下,即便是亂打也九成會打到人,所以随着城牆上的明軍的不斷射擊,白蓮教的進攻士兵不斷有人倒下。
許多重傷未死的教徒痛苦的慘叫聲更是讓許多教徒有些膽怯猶豫。
不過,又過幾次戰争經驗的白蓮教高層早有對策。看着己方的士氣受到了打擊,一些核心軍官——其實也就是那些教中本香的老教徒。被稱爲“師兄”、“師姐”的那些核心成員。他們立刻便催動自己的手下用手中的長槍棍子驅趕那些行動遲緩的教徒,帶着刀鞘的腰刀劈頭蓋臉的打了下去……
整個前進的速度頓時爲之一振。
一些擅長鼓動的教徒也開始了利誘:“胡香主說了啊!第一個登上城牆的賞白銀白兩!晉級爲青衣師兄啦!”。
“頭一百進城的三日内牛羊豬肉管飽啦!頭五百進城的一日之内豬肉随便吃啦!”一些人拼命鼓動着這些剛剛放下鋤頭的農夫的情緒。
城頭的千戶冷笑一聲,一揮手:“開火!”。
随着命令下達,原本大多數隻是填裝藥的明軍士兵迅速将槍探出了城頭,扣動了扳機。
夾着火繩的夾子猛然落下,引燃了藥室中的火藥,數槍口頓時噴出一大股硝煙,炙熱的鉛呼嘯着打倒了一大片白蓮教徒。
但明軍這邊也出現了傷亡。
這個傷亡并不是白蓮教稀稀拉拉的還擊所造成的,反而正是明軍這次齊射中幾起零星的炸膛事故所造成的。[
幾把有質量問題的火铳在稍微多填裝了一些火藥的情況下直接炸膛。嘣飛的碎渣和炙熱的氣流将使用這些火器的明軍士兵炸的滿臉是血,甚至有兩人直接被倒飛的碎片射入了大腦,直接死亡。
“大炮呢!?開炮!開炮!”同樣看到火铳事故的兩名千戶臉上陰晴不定,最終還是壓下了對上頭撥發這些劣質火铳的官員的怒氣,瘋狂的怒吼着,試圖宣洩出這種情緒。
轟轟轟……!
城頭一連串的炸響轟鳴而起,十幾顆遠比鉛大的多,拳頭大小的炮呼嘯着飛出。在城下激起一道道血花。
一些白蓮教徒甚至直接被打的四分五裂,腦漿、内髒四處飛舞……
場面十分壯觀。
不過,在這次齊射後,明軍似乎再也沒有了什麽手段。
對于這支已經大幅火器化的軍隊來說,他們除了火炮和火铳外,裝備的弓弩極少。能夠熟練操作弓弩的人更少。
于是,在兩輪射擊後,整個明軍的陣線便平靜了下來。
如果用後世二戰時期的話來講,就是他媽的啞了!
懂些戰争的人就不難明白,一旦整個陣線的遠程火力啞巴了,下場是如何的被動凄慘!
白蓮教衆雖然也是起義不久,戰鬥力不強。
但常年隐藏在民間暗處的白蓮教可謂是蓄謀已久了!
拿胡大通這支以河北、山東爲主要傳教範圍的白蓮教來說,其數代壇主便十分重視弓弩的作用。
平日傳教之時便注意對核心成員使用弓弩的鍛煉,弩機更是主力發展。數代人的秘密經營下來,不但存下了大量弩機,還擁有了一大批善于制弩的工匠和善于用弩的教徒。
此時,這些可謂是河北、山東這支白蓮教根基主力的教徒們便端着弩機,敏捷的在人群中穿梭到了陣前,靈巧的躲藏在一架架圓木盾牆後迅速拉開身上攜帶的弓弩朝着城頭射去。
這些人幾乎都是胡大通這支香常年發展的教徒,有的甚至已經是家傳數代的老教徒了。從小便把玩弓弩,經常用弓弩射兔子、野雞的他們的箭法相當過硬。
這一輪出其不意的射擊下便有大量明軍中箭。雖說從下往上的射擊消耗了一定威力,但鋒銳的弩箭還是會給人造成巨大的傷害。
最慘的幾人甚至直接被箭矢射進了腦子。有一人當場竟還未死,倒在地上痛苦的慘叫令人膽戰心驚。
接下來的戰鬥,便是弓弩唱主角的天下了。
許多人覺得開弓非常費力,尋常人開12次左右便會失去繼續射箭的能力。
但請問……如果真的是這樣。[
那古代戰争中,爲何一個又一個使用弓箭的文明橫掃天下?!
有運動經驗的人都明白,你如果去做最大體能的鍛煉,自然很快便會脫力。
你隻有100斤的力氣,就去舉100斤的杠鈴自然舉不了幾次就累了。
但如果是30斤的,則能舉的多的多。
開弓射箭也是一樣的道理,經過長期訓練和适應,古代人的耐力甚至還要優于養尊處優的大部分現代人。
明明能開80磅的弓,如今卻隻開三四十磅的弓,自然能射更多的次數。
另外,考慮到弓箭手自己的休息和調節,在一天裏,一個弓箭手在不影響第二天的戰鬥的情況下,至少也能開弓上百次。
正所謂“軟弓快刀蒙古馬,打仗千金也不換!”就是這個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