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無功而返
可這罪過與毛甘救援皖城的功勞比起來,實在不值一提,想要以此入罪,恐怕令人不服。
劉勳問道:“昨日午後小郎身在何處?高順和部曲又在何處?”
“回府君,我昨日午後帶高順和一幹部曲在北城清點糧食,府君想必也有耳聞,我此次從周邊囤積了一些糧食,如今戰亂紛起,囤積些糧食也好在糧價飛漲時,賺些小錢。”嚴正流利地回答道,一股商人貪婪的嘴臉流露無疑。
一邊陳宮心中腹诽,你要真是如此嘴臉,哪會舍得将數萬斤糧食平白給了毛甘?
嚴正與陳宮的回答滴水不漏,讓劉勳犯了難。
隻能等劉偕的搜索結果。
嚴複佑見場面凝重,忙上前道:“府君終日辛苦,老朽這就讓人準備酒宴,府君一會留在鄙宅稍事休息,如何?”
這時,劉偕回來了。
自然,結果如嚴正等人所料。
劉偕将整個嚴宅翻了個遍,終究是一無所獲。
劉勳無法相信嚴正沒有參與襲擊劉偕之事,就算嚴宅沒有搜出賊髒,他也堅信,就算嚴正和高順沒有親自參與,也一定有幹系。
不然,無法解釋楊弘所說當時有毛甘和陳策在場的話。
就算毛甘與陳策可能是自作主張襲擊劉偕,但如果沒有人去知會二人,毛甘和陳策又怎麽會知道劉偕的行蹤和用意?
所以,他不甘心如此放過嚴正,冷着臉問道:“本府麾下張多、許乾,多日沒有返回軍營,可也在嚴宅?你可知道,這是犯律殺頭之罪?”
這又是一個難題,誰都明白劉勳早已不待見張、許二人,但名義上這二人還是劉勳麾下的在職将軍,嚴正雖說沒有明目張膽地招攬二人,但事實上,連二人手下的士兵也都經過遴選,至少有六百人編入了高順的陷陣營。
不過對于這一點,嚴正事先想好了說辭,他答道:“回禀府君,張、許二位将軍正是在嚴宅,不過二位将軍在嚴宅是府君親允的,當日嚴宅販鹽,府君答應二位将軍爲船隊護送,同時爲嚴家部曲進行訓練。如果府君現在要收回二位将軍,我這就去将二位将軍叫來。”
劉勳并不想見張多、許乾,隻是想找出一個突破口,可現在被嚴正一說,劉勳也想起确實有這麽一回事,但時間已過去數月,真要是訓練部曲也早就訓練好了,怎會拖到現在?
劉勳要棄張、許二人,這種事大家心知肚明,不然,經過皖城防守一戰,張、許二人守城有功,就算不升職,劉勳也早應該爲二人補充兵員,何必等到現在?
劉勳搖搖手,道:“本府事多,或許是忘了。既然是本府允準的,那就讓他們繼續留在嚴家吧。”
搜也搜不到,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到了攤牌的時候了。
要麽二話不說進攻,比比誰的拳頭硬;要麽隻能告辭。
劉勳擡眼慢慢地掃過在場所有人,他心中納悶,這個老老實實的嚴複佑怎麽就生了這麽個膽大包天的兒子呢?心底還是不相信此事與嚴正無關。
“既然已經搜過,未發現可疑人、物,本府也就不打擾了。劉偕,收兵回府。”
劉勳斟酌之下,終究還是選擇了咽了這口氣,這時若真要與嚴家撕破臉面,且不說高順的部曲,沒有罪名無端抄了嚴家,恐怕自己手下士兵也未必肯與一個二度護皖城有功的人爲敵。
誰都會以爲自己是貪圖嚴家的财富,生了歹意。
劉勳不想背上這個惡名,袁術已死,如今正是自己成就一番功業的好時機。
劉勳是微笑着走的。
就算人人知道這微笑是假的,但沒有會去關心這笑有多假。
正如所有人都知道女人言不由衷,卻不會去問她爲什麽言不由衷一樣。
可劉偕是個蠢人,離開嚴宅之後,他湊上前問道:“哥哥就這麽放過嚴正了?”
可想而知,回答劉偕的是一聲清脆的“啪”。
之後,還有一聲惱怒的低喝,“蠢貨”。
張多、許乾其實就在人群後,在聽到劉勳的話之後,二人徹底滅了心中那一絲幻想,就此下定決心,跟随嚴正了,至少嚴正能保證自己和千餘人的吃喝。
劉勳走後,嚴正開始做出安排,算算日子,通知孫策攻廬江的人應該到了會稽,自己這邊也應該做好準備。
這準備不隻是對付劉勳,更重要的對付孫策。
引狼入室,如果火候拿捏得不好,就會引火燒身。
嚴正沒有答應高順擴充陷陣營,一是因爲難以補給二是因爲不想引起劉勳懷疑,可要對抗孫策,光靠八百部曲恐怕遠遠不夠。
陳宮的建議,依然是調集毛甘策應,邀請陳策助陣。
但嚴正認爲,調集毛甘沒有不妥,可要是再邀請陳策助陣,就有點不妥了。
不單單是陳策的身份問題,皖城百姓不太容易接受一群曾經攻打過自己的盜賊。
陳策麾下有數萬人,雖然一半以上是婦孺老弱,但人口在那。
一而再再而三的聯絡陳策,就會形成一種依賴。
而如果讓陳策造成一種聯盟的錯覺,恐怕對日後的勢力平衡不利。
誰是主,誰是從?
這一點嚴正非常在意。
但此次如果沒有陳策幫助,恐怕一時也找不出能抗衡孫策的力量。
嚴正斟酌再三,讓陳宮辛苦一趟,親自去遊說陳策,由嚴正出錢和糧,換取陳策的援助。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完事之後,誰也不欠誰。
這就是一種交易,與人情無關。
另一邊,嚴正将這次黑吃黑得到的三百多匹戰馬交給高順,令其加緊訓練騎兵,同時,爲防走漏消息被劉勳知悉,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嚴正讓高順将要訓練的士兵調往喬莊,在喬莊背後的山腳下訓練。
名義上是經過上次陳策包圍喬莊,喬家一家女眷,擔心盜賊再至,嚴家派部曲前去防護。
有喬莊在前面擋着,就不會有百姓知道喬莊背後的事情。
就算是有樵夫發現,真要傳到劉勳耳朵裏,恐怕那時孫策也已經攻至廬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