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東引禍水
陳宮見嚴正納谏如流,心中也是歡喜,答道:“自然主公親自跑一趟最爲合适,一則可顯示主公誠意,二則可與孫策約定事後封賞之事。如果主公心中不安,某願陪主公走這一趟。”
嚴正心想,這一步恐怕遲早都得走,晚走自然不如早走,按陳宮所言,隻要孫策同意進攻廬江,那麽自己獻計、内應之功就斷不會被埋沒,如此混個官做,也未必是壞事,至少有了招攬手下的名頭,不至于象現在,陳宮還是個門客。
不管是忠義之人,還是附炎趨勢之人,有所求、有利益相關,搭上你的船能實現他的理想、抱負或者所圖,這才是讓他緊緊圍在你左右的不二法門。這一點嚴正很早就有深刻的領會。
陳宮所圖,一扶持漢室,二擊敗曹操,隻要這兩點上不與之背離,那麽有着傳統儒生情結的陳宮既然已經自願屈身投靠,就永遠不會與自己分道揚镳。
而要讓陳宮在以上兩點上有希望,那麽壯大自己的力量是關鍵,自己真要隻想做個商人,哪怕是富甲天下的商人,都不足以讓陳宮始終忠誠于自己。
想到這,嚴正瞟了一眼陳宮,道:“那就依你之見,待我明日再些安排後再動身去會稽。”
……。
次日,嚴正召集一概人等,将去會稽引孫策攻廬江的計劃作了個說明。
隻是,嚴正這次并沒有叫上張多、許乾二人,倒不是懷疑二人會告密,而是不想二人爲難。
張多、許乾名義上還是劉勳麾下,如果讓他們知道自己要引外敵進攻廬江,就算二人忠誠于劉晔,也會非常難做。
但嚴複佑卻提出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爲再次販鹽已經準備妥當,三天後就要出發,如果嚴正一走,勢必引起張多、許乾二人的疑心,如果二人問起嚴正的去向,該如何應付。
嚴複佑的這話,讓嚴正想到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來自山越首領陳策的威脅,這是個定時炸彈,如果這次陳策率衆前來報複,那麽不但貨船危險,很可能累及皖城百姓和嚴家。
嚴正将自己的擔心和盤托出,衆人陷入了沉默中。
良久,陳宮擡起頭說道:“某有一計,既可以對張多、許乾二人瞞天過海,又可以保證貨船的安全。”
可一邊的高順卻聽出了一些不尋常的東西,陳宮改口稱嚴正爲“主公”。
這讓高順心中有了一絲異樣,陳宮竟也投身這個少年商人麾下?
這其中可有陰謀?可應該也不會,既然以劉晔這麽一個揚州名士、皇族後裔都能破例收嚴正爲弟子,那麽此子想來必有過人之處。
高順心中波濤洶湧,眼神怪異地看向陳宮和嚴正二人。
不但是高順,連嚴複佑等人也聽出了其中的異狀,但嚴複佑心中有得卻隻是驚訝和欣喜。
嚴正卻沒有顧及到高順,他聽了陳宮有應對之策大喜,趕緊催促道:“快說。”
陳宮道:“宮此計與主公當日剿滅盜匪之策有異曲同工之效,主公可告知張多、許乾,陳策會危及廬江和船隊的安全,讓二人向劉勳禀報,以求得更多的軍隊,如此再設一伏,圍剿陳策。這樣,主公以包抄設伏的名義,帶部曲出城。如何,既可瞞過張、許二人,也可使劉勳不起疑心,同時用劉勳的軍隊保證嚴家和船隊的安全。”
“好!一舉三得。”嚴正稱贊道。
陳宮繼續道:“不過若要劉勳應允增派軍隊,想來他索要的兩千萬錢,是少不得的。另外,劉晔與孫策麾下謀士魯肅是好友,主公可請劉晔書信一封引薦,如此此事便可事半功倍。”
嚴正看了一眼父親嚴複佑,嚴複佑點點頭。
嚴正道:“區區兩千萬錢,給他就是了。況且,此事若成,這兩千萬錢的損失可從劉勳庫中補回。”
衆人聞聽一起會心地笑了起來。
這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
“若陳策聚集數萬山越,全力來攻,那便是一場血戰,恐怕皖城甚至廬江郡都會陷入戰亂。”
嚴正一驚轉頭,發現是高順在說話。
陳宮微微一笑道:“劉勳麾下有數萬軍隊,陳策不可能行以卵擊石之舉。就算陳策全力來攻,以皖城城高牆堅,陳策也未必讨得好去。故,某以爲陳策最多隻是偷襲,斷不敢拼盡身家性命,否則他早應該前來攻打皖城,何須等到現在?”
嚴正點頭,心想陳宮分析得有道理,盜匪人數雖多,卻是烏合之衆,軍械裝備不全,同時也沒有攻城器械,最多是平日裏以偷襲方式襲擊商人或者劫掠百姓,絕不敢與官兵正面對抗,一是因爲沒有補給,二是一旦陷入僵持,官兵會有援兵源源不斷地到來,而他們卻沒有後援。
不想,高順卻認死理,他依舊追問道:“若陳策真全力來攻,如何應對?”
陳宮答道:“如此正好讓将軍有了立功的機會,此時将軍已經随主公在城外,可迂回至盜匪背後,與官兵合擊之。想來,高将軍訓練部曲日久,不至于臨陣怯敵吧?”
高順“霍”地起身,要與陳宮理論,嚴正趕緊起身攔阻道:“将軍領陷陣營赫赫威名,世人皆知。豈會怕區區盜匪,我敬仰日久,正好看看将軍的風采。”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些話出自嚴正的口,迅速平息了高順的怒火。
但嚴正知道,高順的擔心并非多餘,萬事都應該從最壞的地方考慮,方能防患于未然。
嚴正轉頭對嚴複佑道:“父親,等貨船出發之後,你可去東郊喬家暫避,順便讓老孫頭帶上嚴夫人母女,以防不測。”
又對陳宮道:“會稽一行,公勿須跟随,還請留在皖城調度指揮。高将軍随正出城之後,可埋伏在城周邊,時刻與城中保持聯系。有小五随我去會稽就行了。”
陳宮勸道:“事關重大,某豈可不陪伴主公身邊?況且皖城有劉晔坐鎮,應該無事。”
高順也勸道:“會稽往返不足一月,船隊去巴蜀往返最快也須一月,順陪主公去會稽,誤不了事。”
嚴正想想也對,便不再堅持,同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