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人聽着他這句莫名其妙的“來了”,都覺得很奇怪,不知道什麽來了?可明顯都感覺到了台上的氛圍已經截然不同~
原本緊張的婁藝曉,隻看到不遠處顧小凡那一眼望過來~
猛然間!似乎感受一股奇異而磅礴的力量,她立刻被顧小凡拉入另外一個世界中。
一個由顧小凡腦海中構造的世界!
那背景中粗糙的布景,身上那質地普通的古裝戲分,還有那台下神态各異的觀衆……所有這些讓人分心的東西,都在這股力量的光芒照耀下變得模糊起來~
随之而來的,顧小凡身上濃厚而古雅的儒雅氣息彌漫而來~
他伸手在虛空中,輕輕擋着虛無的“雨水”,眼中遙望着故鄉遠景,那輕輕地幾聲歎息,像是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惆怅,又似是對自己孤獨半生的迷茫~
婁藝曉随着他的眼,他的眉,他的心,渺渺看去……
隻見眼前那破爛的紙殼背景,竟似幻化爲是一片江南煙雨蒙蒙,遠處景德鎮在雨中猶如淡淡柔雨春風潤濕的潑墨山水。
一切都是來的那麽安靜,沒有絲毫征兆……
婁藝曉頓時心如澄澈,也不由撐着油紙小傘,伫在小橋一頁小舟上,乞首盼望遠方。
作爲現場指揮的軍迷劉竟是看得癡了,半天才反應過來,給樂隊與燈光師打手勢~
扣弦,琴響~~
随着悠遠古樸的琴聲,台下觀衆再看去,潔白的燈光側燈打在了婁藝曉的側臉上,整個台上看上去都籠罩在一種清麗哀傷的色調中,如同鑲上一層美麗而哀愁詩意,令人恍然若失……
隻看船頭的婁藝曉柳葉彎眉,芙蓉俏面,肌膚近似雪白,那一身白杉緊裹,纖纖玉手緊攥着紙傘,猶似夢中西子降世。
台上觀衆都看得心跳都停止了一拍。
一人橋頭,一人舟上,視線緩緩交錯,橋上賣字作畫的落魄書生遇見了将軍之女,皤然心動,神魂若癡,卻是此生無緣……
書生歎息茫然,獨自在橋頭凝望小舟泛過身邊之至天際盡頭。
觀衆席中,竟然不由傳來一陣歎息,爲一對佳偶錯過而扼腕。
而在後台的人,卻是傳來一片驚歎,所有人都瞪大眼睛,互相看着身邊的人,似乎在問:
“你們看到了沒有,剛才是不是小舟和整個布景在動??”可每個人心裏明明知道這些布景是固定的啊……
這當然不是什麽魔術,而是顧小凡與婁藝曉兩人,通過位置,神态,身姿角度的變幻給人造成情緒畫面的錯覺。
其實顧小凡隻是從“橋頭”走到了“橋尾”,而婁藝曉隻是在“小舟”兩側移動了一些距離……
再加上他們兩人的神态,從初見的傾心,到中途的沉醉,再到離别的不舍,這三種情緒的起伏變化,引領着人們的心緒起伏,就讓看到“小舟”與“橋”交錯而過一般。
這道理雖然很簡單,但在後台的人都知道這麽做難度有多大。
當年在春節晚會上,中國最頂尖的小品演員陳佩斯,朱時茂兩人搭檔,用精湛“無實物”演出,讓觀衆看到了那虛無的面條,胡椒瓶,飯桌……
而今天,顧小凡與婁藝曉搭檔竟然用“道具拟景”演出,就讓觀衆看到一整個雨中的江南水鄉……這簡直是神乎其技……
于書記也不由點了點頭,拍了拍閻老師的肩膀道:“閻立,你這個學生不錯,不過你們不該讓用原創的歌曲,如果用《西廂記》的老調改編,我相信會很好……”
話音剛落,于書記就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這場音樂劇的歌開始了,當顧小凡用一種戲劇唱腔吟唱出開頭兩句時,無論是台下,還是台上人們的嘴巴都微微張開了~!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雖然顧小凡唱得并不算多好,甚至發聲方式很奇怪,但是這前面兩句一出,所有人都是一愣。
好漂亮的詞……大家第一反應這詞是哪首古詞?但是在腦海中一回憶,馬上就否定了這個答案,沒有!根本沒有聽過這兩句詞……
這也就意味着這個詞是原創的!?
很多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樂隊的也發現了顧小凡的唱調與樂譜并不相同,馬上也調整降低了一些。
這麽一降低,顧小凡用低沉渾厚的嗓音唱出,那些渾厚的字句,立刻味道就大不了一樣了。
字詞之間沖擊十足,像是低音炮的嗓音,讓演唱變得更加富有感情與飽滿起來。
很多人内行人都聽出來了,這非常像是華人音樂大師李宗盛似的念白唱法!
于書記聽着驚訝地轉頭望着閻老師:“這種唱法是你教的?”
這種念白唱法,既可以避免唱功的不足,又可以用台詞式的方式傳達字句的感情,是非常獨特的發聲技巧。
“不……這應該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閻老師也是滿臉的震驚。
這顧小凡在通過各種不同音域台詞練習中,竟然研究出一種這樣最适合他自己的唱法,把台詞的功力帶入演唱,形成了他自己獨有的技法……
他的悟性簡直是令人恐怖……
而顧小凡并非一口氣唱完,他似唱似吟,唱唱吟吟,中間有不少的劇情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