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進,萬衆一心!”
“工農兵聯合起來!”
“向前進,消滅敵人!”
“我們勇敢,我們奮鬥,我們團結,我們前進,”
“殺向那封建主義反動派的大本營,”
“最後勝利一定屬于我們工農兵!”
在複興黨内部有個不是山頭的山頭。這個不是山頭的山頭,就是在一些黨員口中的教導營體系。
1619年王書輝剛剛穿越到本時空的時候,最早組織起來的那幾十個流民出身的十五六歲的的年輕人,被他命名爲教導營,一直帶在身邊教導和照顧。這些年輕人一直都跟在王書輝的身邊,一邊作爲王書輝的學生在一起學習,一邊作爲王書輝的助手參加工作。這些年輕人就是複興黨最早的黨員,也是理論知識最紮實,實踐經驗最豐富的複興黨的“元老”。
雖然從1620年開始,王書輝就開始在枝江縣建立正規的少年軍教育體系,系統化的對複興黨買斷的青少年進行教育了。但是教導營卻是一直存在的。
從1619年到1625年,王書輝一直以每年一百人左右的規模不斷的對身邊的教導營進行擴充和更換。他把教導營作爲一個青年幹部培訓單位一直進行着管理。直到1625年複興黨的黨政軍三個方面的正規培訓學校全部建立起來之後,王書輝才徹底的解散了教導營。
實際上,王書輝沒有把教導營當成什麽特殊的對象進行對待。
對于他來說,在工作還不是很忙的情況下親自培養學生,指導學生的實踐,并把這些學生作爲工作上的助手,是他在舊時空裏的一種習慣。因爲當年他讀書的時候,他的導師就是這麽對待自己的研究生的。隻是相對而言教導營的規模要大一些罷了。
可是他可能沒有對教導營另眼相看,但是這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是王書輝手把手的教導、指導和安排的年輕人,可不會把王書輝當成一般人來看待。這些幾乎全部都是孤兒的年輕人,把王書輝當成了他們的父親和兄長。他們是把王書輝當成親人看待的。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沒有王書輝的組織,這些年輕人互相之間都是把對方當成家人來看待的。
雖然從目前來看,這些關系相對比較密切的年輕人在複興黨内還沒有形成什麽思想意識和政治觀點一緻的小團體,但是教導營出身的這些年輕人身上,都有一種在複興黨内被稱爲“教導營風格”的個人風格。
比如說,因爲在王書輝身邊呆的時間比較長,和王書輝接觸的比較多,他們都和王書輝學了不少朗朗上口的革命歌曲。
在會議前唱歌,這就是“教導營風格”的特點之一。隻要是教導營出身的複興黨幹部,無論他們在什麽單位擔任一把手,那麽在黨委會議上,就一定會有開會前與會人員一起唱歌的環節。
朱湖農場黨委書記楚思衛是1620年進入教導營開始在王書輝身邊生活和學習的。在王書輝身邊呆了兩年之後,他在1622年被王書輝安排到部隊帶兵,之後又分别在複興黨的工業系統和商業系統工作,最後重新回到了複興軍體系,在複興軍中央軍委總訓練部工作。
1627年,二十二歲的楚思衛從總訓部被抽調出來,擔任了新組建的朱湖農場的黨委書記。到現在,滿打滿算,他已經在朱湖農場幹了四年了。
在魏老三的批鬥會結束當天,王書輝回到招待所的時候,就發現朱湖農場的領導班子已經在招待所門口等着他了。楚思衛在王書輝身邊呆了兩年多的時間,在朱湖農場裏最了解王書輝風格的人就是他了。
所以,在和王書輝互相擁抱了一下,三言五句的表達了對老師的思念之情之後,楚思衛立即就在招待所的小會議室裏領着農場的領導班子向王書輝彙報了一下近幾年來農場的生産建設情況。
彙報完了工作,吃完了晚飯,在晚上七點半左右的時候,楚思衛自己一個人去了招待所。他在王書輝的房間門口接過王書輝的辦公室人員手中剛剛給王書輝泡好的茶葉,推開了王書輝的房門。
十年前第一次見到楚思衛的場景,王書輝還記得很清楚。像一切在營養不良中長大,并在流民潮中幸存下來的孤兒一樣,楚思衛同樣是一幅沒長開的醜陋樣子。
正是因爲那些小孩子都是一副“醜猴子”的樣子,所以當年王書輝經常會産生自己是花果山中的“孫大聖”的錯覺,有時候會時不時的會調侃的稱呼他們爲“孩兒們”。
不過王書輝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是個“鐵石心腸”(朱微妏語)的男人,可是他看着一群髒兮兮的可憐巴巴的孩子們的時候,心裏還是非常的心酸的。這也是他非常仔細的關心和照顧他們的原因。
動物都能識别撫養者的心情,動物都會依賴和依靠自己的撫養者。作爲萬物之靈長的人類,對于照顧和撫養自己的人的感情就更加的敏感了。
所以和普通的複興黨幹部那種對王書輝的尊崇和敬畏不同,現在給看着材料的王書輝遞上茶水的楚思衛眼中,沒有了白天工作時間的故意感情壓制,滿眼都是濃濃的孺慕之情。
十年前的王書輝更加年輕,十年後的王書輝雖然因爲時空門的輻射影響,不僅生理上沒有任何的衰退而且看起來似乎精力更充沛更年輕了,但是已經結婚幾年的時間兒子都已經有了第三個的王書輝,已經能夠充分的理解孩子對父母的感情了。
所以當他擡起頭來看到已經四年多沒見過面的楚思衛臉上那濃濃的感情的時候,心裏面微微一動。
他接過楚思衛遞過來的茶杯,輕輕的歎了口氣,一邊示意楚思衛坐下,一邊用一種比較低沉的語氣對他說道:“在農場工作了四年多的時間,挺辛苦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