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
這是一群什麽樣的廢物?
或許,那些讀過幾年書的人,他們看似接受現代的教育,他們學會了識字,學會了數學、學會了地理,知道的地球是圓的,甚至了解了達爾文的進化論,學會了基本的科學知識,了解了世界,甚至可能還說兩句英文。
六年的高小之後呢?
對于農村的高小畢業生而言,他們的選擇并不多,他們要麽考進中學,前提是獲得獎學金,畢竟中學教育并不是免費的,現在受困于财力,也根本不可能實施中學階段的義務教育。他們要麽考進免費的師範學校,接受免費的五年制師範教育。
而對于數量衆多的農民子弟而言,這兩者的比例都非常有限。最終,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即便是能夠考慮上初中,也會選擇棄讀,因爲無法負擔學費,這些進取無望的學生,在這個遍地文盲的國家,在鄉村之中等若“知識分子”,就像過去的鄉間的童生、秀才。
也就是這群本來應該在鄉村中發揮作用的接受現代教育的學生,他們卻不再适應農村,或者說适應身份的變化——從學生再次變成農夫。所以,他們便像蔡元培所說的那樣,像過去的秀才一般,伸手不拿二兩。
“他們既不能幫助家人幹活,又不屑于此,甚至,他們同樣不屑于進城務工,于他們看來,即便是進入工廠也是辱沒了他們……”
蔡元培的話語讓唐浩然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另一個時空另一位教育家對農村教育的那一番震耳欲聾的警言。
“中國的鄉村教育走錯了路!他教人離開鄉下往城裏跑,他教人吃飯不種稻,穿衣不種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羨慕奢華,看不起務農。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農夫子弟變書呆子。”
最終,這種書呆子會變成什麽呢?
這些“書呆子”中的大部分,淪爲了“新秀才”,至于其中少數考入師範接受免費教育的精英們,他們又會走向什麽道路呢?
這些人大多來自貧寒家庭,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鄉村青少年中的佼佼者,通過激烈競争的入學考試就證明了他們的能力,使這一批人有優越感。同時他們也有不平感,因爲在他們看來考入師範本身就體現了社會的不公:因其優秀而通過考試,本來可以有更好的前途,無奈隻是由于經濟困難而不得不入免費的師範,而非更有前途的中學。
而當他們展望前途的時候,他們已注定要困守鄉間,拿著低薄的薪金,貧苦終生,與城市的知識界少有溝通,而且幾乎沒有改變自身狀況的可能。而更爲重要的一點是進入師範學校後,他們接觸到了一些現代思想,一些激進的社會理論,使他們開始對鄉村社會進行反思。
相同的家庭背景和艱苦的求學經曆使得學校的農家子弟有著共同語言,形成了無形的交往圈子,激發了其階級意識。也正因如此師範學校極有可能成爲醞釀和滋生激進思想的溫床,社會活動的中心。在這種氛圍中,許多學生思想激進,進而成爲革命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這一切是另一個時空的現實,而在這個時空之中,這一切現在并未顯現出來,但是誰知道将來呢?
吸着雪茄煙,唐浩然默默的站立在那裏,他的視線随之投向遠方,神情越發的凝重起來,他首先想到的是革命,想到了革命的溫床……
師範是有可能成爲溫床的,畢竟,與另一個時空中不同,在這裏,政府固然提供免費的師範教育以及中學獎學金制度,但是後者隻有每所學校中最優秀的學生才可以得到,至于師範,很多人之所以讀師範,未嘗不是奔着接受免費的中等教育而去的。
曾經在東北,便有那麽一些人,就報着投機之心,試圖通過師範接受免費的中等教育,卻又無意作爲教師服務,也正因如此,才會出台嚴厲的法規,甚至從根本上制止師範生在畢業十年内考大學。
也正因如此,那些人難免會有不滿之心,而這些不滿就是革命的溫床!
十年前,唐浩然自己是一個革命者,但是現在,作爲帝國的皇帝,他絕不是什麽革命者,甚至可以說是革命與他而言是互相排斥的,是絕不融于帝國的體系之中的,對于革命的打壓,必須是無情的!
正如同在過去的幾年間,對于所謂的“進步著作”國内的打壓一般,可以說是不餘遺力,那些著作甚至被定爲“帝國主義陰謀家的颠覆他國的陰謀”,以及其它諸如此類的罪名,任何宣講所謂“進步理論”的人,也都會作爲“敵國間諜”加以逮捕。
其實這種“恐慌”,并非僅存在于中國,在歐美同樣也是如此——俄羅斯革命震驚了每一個人,準确的來說,是俄羅斯的革命失敗後,暴露出來的革命者的殘暴以及屠殺,震驚了全世界,而在戰争期間,那種思想表現出來的“蔓延之勢”又令各國恐懼不已。
在歐美,政治家們擔心革命的思想會成爲一種傳染病,擔心那種“人類頭腦中從來未有過的最駭人聽聞的、最可怕的東西,使歐洲道德淪喪、内戰不休、經濟崩潰”,所以,他們千方百計的阻止這一切,數以千百計的活動家被各國政府以“煽動叛亂”等罪名捕入監獄。
但是,沒有任何人比唐浩然更清楚什麽是革命,更清楚的知道,什麽是思想,思想是殺不死的!
隻要革命的溫床存在,隻要革命的土壤存在,那麽有一天革命仍然将不可避免的爆發。而這正是唐浩然此時所懼怕的,因爲他清楚的知道,革命的貯藏着的力量,尤其是對于中國而言。
尤其是在鄉村,當那麽一群對政府心存不滿的農村子弟作爲鄉村教師服務的時候,他們就會成爲天然的“革命導師”,而他們的思想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生——更多的人會接受那革命理念,而革命的理念極有可能在鄉村紮根,因爲鄉村一直以來都是帝國的軟肋!
“要不然,停止征收田賦?”
幾乎是一種本能,唐浩然想到了後世免征農業稅的“先進經驗”,但是這個念頭不過隻是微微一動,他的腦海中立即浮現出了另一種數字來。
“7.45億!”
這個數字是什麽?
正是去年的田賦所得,也是23.8億畝耕地所納的田賦,這甚至不包括政府通過放領公地得到的地租。可以說,現在的農民所承擔的稅收,絕不遜于晚清,或許,農民因爲良種的普及、苛捐雜稅的免除等原因,收入在增加,可實際上,農民的困苦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但盡管如此,盡管從唐浩然到大臣們都知道農民承擔着沉重的,遠談不上輕松的田賦,但是他們更清楚——國家需要田賦。對于中國這個傳統的農業國而言,若是加以地租的而言,政府财政收入的50%以上都來自土地收益,甚至可能超過60%,對于每年30億以上的财政支出來說,一下免除二分之一的财政收入,縱是唐浩然有意,政府也不會同意。
更何況,唐浩然比任何人都清楚,這筆錢對政府而言的重要性。
“陛下,免稅,是絕不可能的!”
作爲帝國财政大臣的唐榮俊斷然開口說道,作爲前帝國銀行行長,對于稅收他有着自己的看法。
“我們必須要看到的一點是,國家财政收入的近三分之一來自于田賦,如果沒有這筆錢,每年3.5億元的軍費支出,将無計可施,就連2.2億元的教育經費,也将無法得到保證,除非陛下決心停止工業建設,畢竟,現在工業建設投入的資金相當于政府支出的半數,取消建設支出的話,可以勉強維持政府收支平衡……”
這才是最緻命的地方!
牽一發而動全身!
建設投資是五年計劃的核心,每年不少于15億元的建設投資,是經濟統制委員會根據中國的工業實力,制定的一個建立基礎工業的長期發展規劃,在第一個五年之中,每年保持十億元的投資,第二個五年,每年十五億元,到了第三個計劃期間,每年的投資将會超過三十億元。
如此這般發展二十年後,中國才有可能成爲次僅于美國的第二工業強國,從而具備挑戰美國,或者說與美國進行全面抗衡的能力。
顯然,從國家的長遠角度考慮,田賦的征收将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未來,也就是說,無論如何,都必須要征收田賦,如果說先前已經知道答案的話,那麽現在,唐榮俊的回答,卻讓唐浩然意識到,自己絕不能爲将來可能的風險而犧牲國家的長遠未來。
“陛下,從古至今,皇糧國稅,天經地義,縱是偶有免除,也不過隻是施以皇恩,又豈有全部予以免除之說?”
唐榮俊的話讓唐浩然的眉頭微微一揚,點頭說道。
“确實,皇糧國稅,天經地義,這交納皇糧國稅,本就是國民應盡之義務!亦是國民榮譽之一!”
這句話說的是有那麽點“厚顔”,但唐浩然卻知道,自己并沒有其它更多的選擇,畢竟革命隻是一種可能,而錯過眼前這最後一次發展機會,卻是對整個國家、民族的犯罪,更何況,畢竟相比于另一個時空,帝國的政局更爲穩健。絕非另一個時空中的軍閥混戰、地方割據所能相比。
即便是偶有不滿,那也不過隻是癬疥之患罷了!
可若是鄉村長期存在不滿情緒的話……沉吟着,唐浩然突然開口說道。
“唐卿,若是每年免除50萬戶左右的田賦,對财政的壓力有多大?”
“50萬戶……嗯,”
沉吟片刻後,唐榮俊點頭說道。
“每年大概也就是的幾百萬元,這是可以接受的,就像我們對軍人遺族家庭的免稅,每年亦不過隻有幾百萬元,陛下……”
突然,唐榮俊的話聲一頓,看着陛下,猜到陛下想法的他連忙說道。
“陛下,對軍人遺族的免稅本來就是一種皇恩,亦是彰顯遺族身份不同的根本,若是斷然免稅,豈不令遺族心寒?”
對于遺族的撫恤直接關系到軍隊的戰鬥力,也正因如此,軍人遺族的利益一直深入國家重視,而現在,若是有另一個群體享受與軍人遺族同等權力,自然不是唐榮俊所願意看到的,或者說其它任何人願意看到的。
“唐卿猜到了朕的想法?”
“去年陸海軍征召兵員大概是54.5萬人,如果臣所料不差的話,陛下是想給予他們免稅特權。”
“你說的不錯,不過……”
沉吟片刻,唐浩然繼續說道。
“但是,朕并沒有打算完全免費他們應納的田賦,朕的想法是,在他們服役軍役以及後備期間,田賦是可以免除的,而在退役之後,田賦可以減少五分之四,作爲其服役在鄉役的回報,而于十五年的在鄉役期結束之後,田賦可減征三成,以作爲對其服務國家的回報!當然,這是一代人!”
“賄賂”在某種程度上,唐浩然是在“賄賂”他的臣民,當他意識到鄉村間可能存在的革命溫床之後,在意識到這一難題極難破解的之後,軍隊便成爲了他唯一的依靠,而軍人自然也就成爲賄賂和依靠的對象。
“一代人之後,這一優待自然可以結束!”
“這……陛下……”
沉默片刻,唐榮俊意識到這種優待政策的與軍人和他們家庭的意義,這絕非隻是簡單的于門前釘上一塊“軍屬”的鐵牌子所能相比,而是高人一等的象征,如同宋明兩朝時的國家養士一般,隻不過宋明之時,國家養的讀書人,而現在,陛下選擇了軍人。而這無疑于在鄉間奠定了一個新的階層——一個不需交納田賦的特權階層。
而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每年隻需要花費數百萬元至多千萬元,就可以獲得一個固定群體的全力支持——數百萬軍人以及他們的家人永遠都将會是朝廷最堅定的擁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