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馬上執行他的權力,命令李嚴馬上成立治喪小組,主持治喪事務。
李嚴問諸葛亮,他主要去做什麽?
諸葛亮就交代李嚴去負責指揮工匠們做皇上的靈柩,做皇上的挽幛,做皇上的幡旌;起稿吊唁,起稿祭文等等,凡是喪事需要用的用品,要準備齊全。
李嚴自認爲自己得到了重用,就顧不上吃去布置人做。
就在李嚴忙上忙下指揮大小官員如何搞皇帝喪失的時候,諸葛亮卻叫來了所有的太監,對他們訓了話,然後命令他們把皇上生前所用的東西,交出來。太監不單把劉備生前珍愛的玩具,日常生活的用具交出來,而且還把劉備生前帶在身邊的玉玺,還有虎符,一一交出來。
諸葛亮叫衛士把那些玩具用具,集中在一塊,由衛士隊長保管,而那塊玉玺跟半邊的虎符,他就收藏在自己身上。皇帝要辦事或者調動兵馬,就下诏,在诏書上蓋上玉玺印,即能調動全國的兵馬。虎符是皇帝用來監督掌管兵權大臣,不讓掌管兵權大臣亂調動兵馬而謀反。
玉玺就是皇帝專用,是皇帝的權力象征,誰也不能亂用。這個東西,劉備活着時,都是由他最信用的太監保管。
虎符本來有兩半,合起來就成一個虎頭。虎符在平時是由皇帝管一半,由掌管兵權的大臣管一半,當調用兵馬的時候,調動兵馬的文牒必須蓋上兩個半的虎頭。這樣帶兵的将軍見到一個完整的虎頭印,才帶兵馬來集中,聽令上戰場。假設文牒上隻有一半的虎頭,帶兵的将軍就要拒絕調令。
晚上,李嚴回到自己的賓館,他的兒子李豐(李豐已經是成年人了,李嚴爲了讓兒子有曆練,經常帶兒子在身邊,幫他處理一些事情)就給父親斟上一缶茶。
李嚴結果茶水,沒有馬上飲,而是放下茶幾。歎說很累。
李豐就問父親,白天去幹什麽,才累得連茶都沒有心思飲?
李嚴就把他白天所幹的事,講給兒子聽。
李豐卻說父親力氣白忙了。
李嚴講他這樣幹,就是爲了鞏固權力。
李豐卻說:“父親,你是顧命托孤大臣,你不應愛去做這些事。”
李嚴問兒子,他應該要做的事什麽事?
李豐說:“父親應該去跟太監要玉玺跟虎符來保管,以後回到成都,父親再把這兩樣東西交給新君,這樣父親才是擁立新君的忠臣。”
李嚴覺得兒子講的很對。
李嚴連飯不吃的,差衛士去叫來太監。
李嚴等到太監都到齊了,就命令他們把皇上生前所用的東西,拿來交給他掌管。
太監們都說,早上,他們已經把那些東西全都交給了丞相。現在大人想要用這些東西的,就去跟丞相領喲。
李嚴頓時感到自己比諸葛亮行動遲了。他隻好說:“那些東西已經在丞相那兒,我就放心了。你們就去爲皇上守靈吧!”
李嚴并不是爲争奪玉玺,他就是爲了争要虎符那一半。因爲整副虎符一旦落到諸葛亮手裏了,以後李嚴想掌管兵權的,就無法實現了。同時李嚴非常害怕諸葛亮把兵權攬在手裏了,那他李嚴就沒有話語權了。他這個托孤大臣就等于擺設。
李嚴等待太監們離去以後,就跟兒子商量,怎樣辦?
李豐就建議父親以假裝關心諸葛亮爲借口,去跟諸葛亮要到玉玺跟虎符來保管,等回到了成都,再交給新君。
諸葛亮見到李嚴打着燈籠來訪,就連忙引進賓館來。
諸葛亮請李岩落座之後,就問李嚴有何事來的?
李岩說:“嚴聽太監說,他們已經把皇上的玉玺和虎符交到丞相這兒來了。可是真的嗎?”
諸葛亮很警惕地看了李嚴一眼,直截了當的說:“正方是來來讨要這兩件寶器的嗎?”
諸葛亮心裏說,好厲害裏喲,你是我的下級,膽敢來跟我争要寶器。
李嚴連忙說:“嚴不敢私自擁有寶器,隻是丞相日理萬機,不能精心護衛寶器,唯恐寶器有失。嚴特來跟丞相商量,是不是将寶器先護送回成都。如果要先護送寶器回成都的話,嚴願意派手下得力的将軍随隊護送。保證萬無一失。”
諸葛亮說:“寶器不能先回成都,要等到大隊兵馬護送皇上的靈柩回成都時,寶器與之同行。這才能萬無一失!”
李岩說:“丞相,嚴手下的将軍各個都是武藝高強。丞相是不是把寶器交予嚴幫保管?”
李嚴亮出他手下有強兵強将。試探諸葛亮怕不怕。
諸葛亮說:“正方,我與你都是皇上的托孤大臣,我的名字是排在你的前面,按理來說,寶器應該先由我來保管。如果我無能力的話,再由你保管。現在廳已經黑了,寶器不能随便出門。再說我的衛士隊裏的衛士,更是身懷絕藝,一人頂十人。誰還有膽量來沖擊我的衛士隊?趕來的,有來無回,碎屍萬段!”
諸葛亮也亮出他的衛士隊。諸葛亮的衛士隊是相當厲害的。諸葛亮也不怕李嚴身邊的兵馬。
李嚴還想要說話,諸葛亮就叫來了副官說:“護送李大人回賓館!”
諸葛亮不想讓李岩多說,他要立刻将李嚴打發出去。
諸葛亮沒有想到,劉備的屍骨未寒,李嚴就暗中起來跟他争權力了。以後可要對李嚴多加防範。
再說李嚴回到他住的賓館,對兒子講了,他跟諸葛亮讨要寶器的經過。最後他說:“豐兒,看來我們李家是敵不過諸葛亮的。因爲諸葛亮的地位和權力大過。今後他可能要對我下毒手。
李豐告訴父親不要怕,他自有主意解危機的。
這就是李豐後來去認諸葛亮做師父,跟諸葛亮學兵書、經學、子學等等。因此。當李嚴(後來李嚴改名爲李平)被革職之後,諸葛亮又把李豐提拔上來接班父親。這是後話先說。
後人有詩雲;
權力猶如一塊糖,
做臣都想嘗一嘗;
大臣在前一手攬,
小臣垂涎幾丈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