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有五百聰士,華安心頭大喜,幾個月不見,皇甫聰和皇甫明兄弟,居然又訓練了兩批聰士,如今,聰士的規模已經達到五百,算是非常可觀的數目了。
華安也不廢話,看向皇甫明,正色道:“皇甫明,眼下本将急缺趙國的各種情報,所以打算派遣所有的聰士前往趙國的各大城池,以探查需要的情報,你覺得這些聰士,可以勝任這個任務嗎?”
“将軍放心,聰士足以勝任此任務。”皇甫明正色說道。
華安聞言,非常的滿意,大聲下令道:“皇甫明,你繼續留在南鄭訓練下一批聰士,由你大哥皇甫聰,率領全部五百聰士,前往趙國的重要城池和關卡,探查趙國的各種重要情況,不得有誤。”
“将軍,大哥和所有的聰士都去趙國執行命令,也讓末将一起去吧!末将還未去過中原呢”皇甫明見華安唯獨留下自己,心裏有些不甘。
華安搖了搖頭,正色道:“不行,你大哥一行前往中原執行任務,至少需要兩年才能返回,在這兩年裏,聰士營必須有人打理,新的聰士也必須有人負責選拔和訓練,而這個任務,非你莫屬。”
見華安說的合情合理,皇甫明也隻好放棄一起前往中原的念頭,畢竟,聰士營必須由他來打理。
“好了,皇甫明,你讓聰士們好好的準備吧!三日之後,必須前往趙國執行任務。”華安正色說道。
“将軍放心,末将一定照。”皇甫明抱拳接受了任務。
見聰士的任務已經安排妥當,華安擡步離開了聰士營駐地,起身返回刺史府。
三日後,三千斥候和五百聰士相繼離開南鄭,分批前往趙國境内,以完成華安所交代的重要任務。
看着這些精英分批離開南鄭,華安心裏充滿了無限的期待,但願這些斥候和聰士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務,從而爲自己日後的北伐服務。
爲了獲取趙國的各種信息,華安派遣這麽多的斥候和聰士,可以說是下了血本了,但情報工作做的再好,若無強悍的軍事實力,以及支撐軍事實力的後勤保障,北伐的前途依然渺茫。
華安覺得有必要繼續加強軍事和後勤的建設,尤其是吐谷渾大單于葉延的态度,更是讓華安覺得,必須增加軍事實力,以應對多個方向的威脅。
爲了應對吐谷渾日後可能的進犯,華安麾下精銳的雷暴軍團,必須時刻駐守武都郡,以防備吐谷渾的威脅,同時,還要加緊訓練武都郡的民兵,以防止雷暴軍團的兩萬人馬太過單薄,不是吐谷渾的對手,按照一比二的比例,華安在武都郡保持雷暴軍團的兩萬人馬,同時也保持了四萬後備民兵,主力和後備軍團加起來足有六萬人馬,防禦吐谷渾應該足夠了。
同時,益州方向也需要大批的兵力防守,鐵牛軍團駐守益州最核心的位置,不可以随意離開,李奕麾下的一萬大軍則需要面對牂牁郡的蜀中叛軍,也動彈不得,所能調動的隻有李亮的一萬益州軍,梁州軍三萬人馬,必須留下一萬防守,隻能調動兩萬,在加上秦州楊安的一萬人馬,趙武北伐軍的兩萬人馬,總共才六萬主力兵馬,算是親衛軍便是七萬,面對中原的強敵,似乎還少了一些。
眼下,梁州越來越繁榮,外來人口也多了起來,再一次擴兵的條件已經成熟,華安已經下定決心,再一次擴大兵力,同時,将幾個月前戰損的兵力全部補充完畢。
對于擴充哪一隻人馬,華安思考了許久,最終決定擴充楊安麾下的秦州軍,畢竟,秦州軍的人馬最少,隻有一萬人馬,同時,親衛軍之中的親兵五營和無當五營也将分離開來,組成一萬人馬的親衛軍和一萬人馬的無當飛軍,親衛軍的主将仍由王三兼任,而無當飛軍的主将,則自然非諸葛雄莫屬了。
想好了這一點之後,華安連忙召見了王三和諸葛雄,并詢問二人的意見。
“大哥,眼下我梁州軍饷充足,軍糧更是堆積如山,擴充幾萬人馬不算什麽,将士們一定會全力支持的。”王三表示全力支持擴軍。
“将軍,無當飛軍擴充五千也是不成問題,就讓末将返回南中募兵吧!”諸葛雄也表示了極度的支持。
見二人全部支持自己的擴軍計劃,華安心頭大爲高興,頓了頓,下令道:“王三,你就在南鄭附近擴軍,諸葛雄,你帶領一千人馬返回南鄭,募兵五千,而後返回南鄭訓練。”
“謹遵将令。”王三和諸葛雄連忙領命道。
華安點了點頭,讓他們立刻前去準備。
王三和諸葛雄走後,華安拿起紙筆,給遠在始昌城的楊安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讓其留下五千人馬駐守始昌城,并率領剩餘的五千人馬返回武都城,并額外擴充一萬大軍,是秦州軍團的兵馬達到兩萬,這樣一來,在北伐的時候,秦州軍、梁州軍和北伐軍就各有兩萬人馬出戰了,再加上益州軍、無當飛軍、親衛軍各一萬人馬,北伐的主力兵團可以高達九萬了,若是再擴充辎重營人馬,讓辎重營兵力達到一萬,這樣便是完整的十萬雄師了
一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可以統領十萬大軍北伐中原,華安心頭就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從軍這麽久,他還真的從未統領過如此龐大的軍隊,統領十萬大軍是一種什麽感覺,會遇到什麽挑戰,華安心裏充滿了期待。。
信件寫好之後,華安讓麾下親兵立即将信件送往始昌城,并交給楊安,讓楊安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
親兵奉命走後,華安便開始思考統領十萬大軍出征的各種事宜了,按照華安的設想,十萬大軍是一支極爲龐大的軍團,如何靈活調動這麽一支龐大的軍隊,的确非常考驗一名将領的能力,尤其最讓華安頭疼的是後勤的問題,軍隊的數量越多,對後勤的要求就越高。
按照兵書所說,揮師遠征,一名士兵的給養,需要十名士兵來解決,如此算來十萬大軍的出征規模,就需要一百萬的老百姓負責給養,若是真的需要這麽多,梁州和益州的老百姓基本上會被掏空的,這将會嚴重損害兩州的商業和農業的穩定發展,是華安既不願意看到的。
爲此,華安覺得一定要提高後勤運輸的效率,絕對不能讓一名士兵占用十名老百姓。
爲了解決這一問題,華安苦思幂想,總算總結出了幾條切實可行的方法,第一,是大規模的建造适應複雜地形的辎重車,讓一個人駕馭辎重車運糧和用肩扛的效率不可同日而語,效率至少可以提高好多倍。
第二,繼續大規模發展畜牧業,在出征的時候,軍糧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就算是辎重車,也隻能提高幾倍的效率,而驅趕牛羊作爲大軍的糧食,效率就能明顯的大幅度提高了,而且,牛羊是活的,對地形的适應性遠遠超過任何先進的辎重車,用牛羊作爲大軍的糧草,将會極大的減少征發老百姓的人數。
第三,穩紮穩打,不要孤軍深入太遠,短距離的運輸對後勤的要求遠遠低于長途的運輸,在攻下近距離的目标後,穩定這一片區域,然後,讓新占領的區域成爲自己的大後方,這樣一來,再次進軍的時候,便可以從新占領的區域開始運糧,從而大大減少了征發百姓的數目,進一步節省民力。
其中,第三個辦法屬于戰略層次的決策,隻要自己注意執行就行,而第一和第二就需要麾下的相關人員來執行了。
關于大力發展畜牧業,華安需要在政策上給予扶持,讓老百姓願意養牲畜,同時,西鄉城附近的軍用養殖場也要繼續擴大規模。
軍用養殖場的事情,華安打算交給陳霆去解決,而鼓勵老百姓養殖所需要制定的政策,華安打算讓馬當去辦。
這些很小的事情,華安相信他們一定會全力辦好的,果然沒有讓華安失望,陳霆和馬當接受任務後,很快就将事情辦得井井有條,讓華安心頭大爲滿意。
運輸軍糧這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解決了,華安當下,還需要解決的重要事情是辎重車的問題,畢竟,将士們不能光吃肉,大米和谷子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除了食物,還有許多軍用物資需要運輸,比如箭矢,黑火藥,營帳等等。
而制造大量能夠适應山地地形的辎重車,是必須要由兵器館的那些人來完成了,爲此,華安連忙前往兵器館,并給蒲鐵等人下達了研制新型山地辎重車的任務。
蒲鐵等兵器館的人才,毫不猶豫的接受了華安的命令,并各顯神通,開始了研制山地辎重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