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信封打開,裏面是國資委共識文件與另外一封信。如果是以前,韋澤肯定先看信,可現在他先看的卻是共識文件。韋澤記得有句話,“有些人到了一個地方,下車伊始,就哇喇畦喇地發議論,提意見。這也批評,那也指責。其實這種人十個有十個要失敗的。”從十幾歲的時候韋澤就聽說過這句話,到了他快四十了才真的知道這話是對的,而且能夠實踐這句話裏面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理念。韋澤對自己其實頗爲失望。先讀了那份文件再看信,這也算是盡可能先完成調查。
讀到一半,韋澤就把文件放下了,這對韋澤也算是比較少見的事情。他讀過比這個共識更糟糕的多的文件,或者說韋澤到現在爲止讀過的有關經濟的報告,大部分都沒能達到這篇共識的水平。之所以讀不下去,完全是因爲韋澤心情太過欣喜,太過激動。
終于有人能聯系實際,把科技發展與社會發展結合到一起來看。這還不是韋澤要求他們這麽考慮,而是大家經過讨論與考慮之後最終得出的結論。這意味着黨和中央裏面終于出現了一批工業化份子,還是一批幹部。
到現在爲止,甚至大部分省級幹部對工業化的認知還限于修建一堆工廠,造出些東西出去賣賣。有這種強烈沖動的省級幹部,韋澤都很難判斷他們這麽看問題的原因到底是認爲工廠好,或者是認爲工廠建多了之後有利于他們的晉升。
點了根煙,韋澤在圓明園的書房裏面來回走動了一會兒,好不容易按下紛亂的思緒,平息了心情,他拿起共識來繼續看下去。看完最後一頁,韋澤再也沒心思去看那封信。韋澤這次幹脆就背着手出門在圓明園的湖畔散起步來。
國資委的同志們的确看到的問題的關鍵,現在中國還沒開始搞金融業,更沒有搞金融杠杆。政府采取的還是非常傳統的搞生産,弄出盈餘,把這些盈餘投入到基礎建設上。必須承認的是,這種積累非常紮實。同樣需要承認的是,這種積累的效率就不是那麽高。現在中國和美國都在瘋狂的建造鐵路,美國搞的是公司模式,在股票市場上大肆圈錢,籌集資金。所以在曆史上美國在很短的時間裏面就從美國國内與全世界籌集到了海量的資金,修成了幾十萬公裏的鐵路。
當然,美國鐵路泡沫崩潰之後,經濟危機就爆發了。
現在國資委的同志還不懂金融工具,可他們也深刻感受到了資金不足的問題。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國資委的同志請求韋澤出來,以韋澤驚天動地的能力拉動中國實現工業上的突破,進而促進生産力的再次大爆發,以解決眼下的困境。
警衛員和秘書看韋澤背着手,慢悠悠的在風景如畫的圓明園裏面走,臉上又是露出笑容,不久之後神色又凝重起來。大家也知道韋澤都督考慮的整體是好事,但是他又要做出比較重大的決定。就如前幾天韋澤與俄國使者見面之後也出來散步,他臉上的濃厚殺氣讓警衛員與秘書都感覺到背後一陣陣發涼。
到了下午,阮希浩前來找韋澤。他說道:“北上黑龍江的初步計劃已經完成,都督請審閱一下。”
韋澤卻說道:“這件事我交給北方司令部來辦,我已經決定回南京去。”
“爲什麽?”阮希浩頗爲驚訝,不過心裏面也有些欣喜。韋澤坐鎮在北京,阮希浩所有軍事指揮都得向韋澤先彙報。這跑來跑去的比較麻煩還不算什麽,上頭有韋澤壓着,阮希浩覺得很是施展不開。
韋澤卻沒直接回答,他說道:“我準備調沈心同志來負責北方的土改工作,在這方面你要和他配合。”
沈心如果隻管土改問題,阮希浩當然沒有意見。他立刻答道:“是!”
“另外,我記得你談起過電報要是沒線,到處能移動就好了。應該有這回事吧。”韋澤問阮希浩。
“真的能有這種東西麽?”阮希浩大喜過望。
韋澤嚴肅的看着阮希浩,一字一句的說道:“無線電報是絕對機密的東西,我想你很清楚無線電報的意義所在吧。”
“都督,你前一段開始要求強化保密,和這無線電報有關麽?”阮希浩帶着大喜的表情試探着問道。
經過這一段的整頓,不僅保密紀律逐漸深入人心,阮希浩也逐漸理解了保密的意義。青島号軍艦如果被外國人知道内部設計,他們就能學走。光複軍擁有青島号之後可以随意碾壓其他國家的軍艦,而其他國家如果有了青島号這樣的軍艦之後,光複軍又該如何應對呢?現在保密已經不是簡單的作戰情報保密,國家的經濟與技術同樣是需要嚴格保密的對象。聽到無線電報,阮希浩覺得韋澤的做法絕非是臨時起意,而是真的有很長遠的打算。
韋澤沒回答這個問題,說的卻是執行的事情,“我給你講,我現在擔心的不是你不保密,而是你的保密方法不對。我現在覺得你是憋着勁憋得太狠。弄個啥都是保密保密保密。這種事情得講方法,而不是你一味的去蠻幹。按你的做法呢,外人不知道我們要保守的秘密是什麽,但是從你的行動裏面卻能夠發現你在某些地方放了不少秘密。保密體系不是針對保密的内容,而是要讓部隊更有紀律。那是不該去的地方不去,不該打聽的不去打聽,不該說的不去說。這才是保密。你自己好好體會一下。”
阮希浩剛聽的時候還有點迷糊,不過他突然靈光一閃,韋澤這話或許就是在告誡阮希浩,“不該打聽的就不去打聽”。可即便明白了這點,他的好奇心卻是大盛,韋澤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全盤的考量。想弄白這件事的心思愈發強烈起來。不過明白的知道了自己的心思,阮希浩又不得不承認,好奇心是一個人的本能反應。看到那些秘密,每個人都想去知道。就如韋澤方才所說,保密應該是個體系,保密也真的是一門學問。
“另外呢,你對無線電也不要有太高的期待。現在咱們的技術水平不過硬,裏面還有很多問題。技術部門當然會盡快解決,不過什麽時候能夠完全解決,我也不清楚。等到無線電部門到了之後,你就知道具體問題所在了。”韋澤對阮希浩交代着。随着這番交代,韋澤發覺自己更想盡快回到南京。技術進步對一個社會的影響太大,之前的時間,韋澤是強行讓自己把注意力放到政治上來,其他何嘗不知道工業發展有太多缺陷。可兩害相較取其輕,韋澤也隻能選擇解決最緊迫的問題。
就跟這個無線電一樣,1883年,發明大王托馬斯?愛迪生正在爲尋找電燈泡最佳燈絲材料,曾做過一個小小的實驗。他在真空電燈泡内部碳絲附近安裝了一小截銅絲,希望銅絲能阻止碳絲蒸發。但是他失敗了,他無意中發現,沒有連接在電路裏的銅絲,卻因接收到碳絲發射的熱電子産生了微弱的電流。當時愛迪生正潛心研究城市電力系統,沒重視這個現象。但他爲這一發現申請了專利,并命名爲“愛迪生效應”。
1904年,世界上第一隻電子二極管在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的手下誕生了,這使愛迪生效應具有了實用價值。弗萊明也爲此獲得了這項發明的專利權。<lee),在二極管的燈絲和闆極之間巧妙地加了一個栅闆,從而發明了第一隻真空三極管。
韋澤的工業隊伍其實早就“發現了”愛迪生效應。問題是在這個基礎物理學還沒有完全成體系的時候,大家隻從歐洲,特别是英國皇家科學院的論文裏面找資料。麥克斯韋最早在他遞交給英國皇家學會的論文《電磁場的動力理論》中闡明了電磁波傳播的理論基礎。他的這些工作完成于1861年至1865年之間。
在韋澤的指示下,此時的中國率先完成了發電機與電動機,電磁理論在中國發展的很好。在保密措施森嚴的實驗所裏面,1868年初就搞出了三極管。隻是限于技術能力問題,真空電子管的生産工藝不行,開機燒管的事情成爲十之七八的常态。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努力,調用了好些最新的技術人員,在一整套開關機的嚴格操作規章之下,真空三極管的壽命總算是延長到上百個小時。加上青島号親自加入戰争,讓韋澤不得不接受技術擴散的不可避免性。韋澤這才下定決心讓無線電投入使用。原本韋澤的計劃中,無線電最早也在1872年決定是否與英國開戰後才投入使用的。
把北方的事情交代一下,韋澤就開始南下。乘上去天津的火車時,韋澤發現自己内心對此次回南京非常期待。如果國資委的同志們真的有報告上所說的覺悟,那一個全新的時代或許就會真正拉開帷幕。即便是韋澤,也不能不對此充滿了期待與擔心。<